pkpm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3718970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kpm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pkpm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pkpm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pkpm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pkpm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kpm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kpm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KPMPKPM 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结构设计参数的变化(1)(1)摘要:本文介绍 PKPM 计算软件 TAT,SATWE 和 PMSAP 的新、旧规范版本之间的变化,这同时也是新旧规范、基本风压::新的荷载规范将风荷载基本值的重现期由原来的 30年一遇改为 50 年一遇:新高规条规定:对于 B 级高度的高层建筑或特别重要的高层建筑,应按 100 年一遇的风压值采用。2)、地面粗糙度类别:由原来的 A、B、C 类,改为A、B、C、D 类。C 类是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 类为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A、B、C 类对应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略有调整。新增加的 D

2、 类对应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最小,比 C 类小 20%到 50%4)、脉动增大系数:A、B、C 类对应的脉动增大系数略有调整。新增加的 D 类对应脉动增大系数比 89 规范小,约小 5%到 10%。与结构的材料和形式有关。5)、脉动影晌系数:在 89 高规中,脉动影响系数仅与地面粗糙度类别有关,对应 A、B、C 类的脉动影响系数分别为,、和。在新规范中,脉动影响系数不仅与地面粗糙度类别有关,而且还与建筑的高宽比和总高度有关,其数值都小于 89 高规。如 C 类、高度为 5Om、高宽比为 3 的建筑,=,比 89 高规小 28%,若为 D 类,则小 37%。6)、结构的基本周期:脉动增大系数 与结

3、构的基本周期有关。结构的基本周期可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对于比较规则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近似方法计算:框架结构 T=N:框剪结构、框筒结构 T=N:剪力墙结构、筒中筒结构 T=N。其中 N 为结构层数。2.地震作用1) 、抗震设防烈度::新规范改变了抗震设防烈度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增加了 7 度两种情况。2 、设计地震分组:新规范把直接影响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 Tg 的设计近震、远震改为设计地震分组,分别为设计地震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3)、特征周期值:比 89 规范增加了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震作用。4)、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新规范条,设计反应谱范围由原来的 3s 延伸到 6

4、s,分上升段、平台段、指数下降段和倾斜下降段四个区段。在 5Tg 以内与 89 规范相同,从 5Tg 起改为倾斜下降段,斜率为。对于阻尼比 不等于的结构,设计反应谱在阻尼比 等于的基础上调整。5) 、扭转耦连:新高规条规定,质量、刚度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以及高度超过 100m 的高层建筑结构应采用考虑扭转稿连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6)、双向地震作用:新抗震规范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7)、偶然偏心:新高规条规定,计算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附加偏心距可取与地震作用方向垂直的建筑物边长的 5%。8)、竖向地震作用:新规范条规定,对

5、于 9 度的高层建筑,其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公式和计算,并宜乘以的放大系数。相当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新规范条规定,长悬臂和其它大跨度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 度、度和 9 度时分别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 10%、15%和 20%:新高规条规定,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8 度抗震设计时转换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影响。3.地震作用调整1) 、最小地震剪力调整::新规范条规定,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的剪重比不应小于表给出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 。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的增大系数2)、调整:新规范条规定,侧向刚度沿竖向分布基本均匀的框一剪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

6、底部总地震剪力的 20%和按框-剪结构分析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中最大值倍二者的较小值。3)、边榀地震作用效应调整:新规范条规定,规则结构不进行扭转祸连计算时,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两个边桶,其地震作用效应应乘增大系数。一般情况下,短边可按采用,长边可按采用:当扭转刚度较小时,宜按不小于采用。软件未执行这一条。4)、竖向不规则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调整:新规范条规定,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的增大系数:新高规条规定,楼层侧向刚度小于上层的 70%或其正二层平均值的 80%时,该楼层地震剪力应乘增大系数;新规范条规定,坚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

7、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乘以的增大系数。5 、转换梁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调整:新高规条规定,转换梁在特一级和一、二级抗震设计时,其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别放大、 、倍。6)、框支柱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调整:新高规条规定,框支柱数目不多于 10 根时:当框支层为 1 一 2 层时各层每根柱所受的剪力应至少取基底剪力的 2%当框支层为 3 层及 3层以上时,各层每根柱所受的剪力应至少取基底剪力的 3%:框支柱数目多于 10 根时,当框支层为 1 一 2 层时每层框支柱所承受剪力之和应取基底剪力 20%,当框支层为 3 层及 3层以上时,每层框支柱所承受剪力之和应取基底剪力 3。她框支柱剪力调整后,应相应调整框支柱的弯矩及柱端梁的剪力、弯矩,框支柱的轴力可不调整。4作用效应组合1)、作用效应组合基本公式非抗震设计时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zs=GSGKJQJZ 的 iYQiS 非抗震设计时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zs=GSGK 立的 hSQik 抗震设计时的组合2)、恒荷载作用的分项系数:当其对结构不利时,对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对于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当其对结构不利时,一般应取。(作者:3COME 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 service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