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716561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足月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生理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足月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生理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足月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生理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足月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生理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足月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生理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足月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生理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足月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生理特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足月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生理特点,贺文莎,一.足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一)呼吸 胎儿在宫内已有微弱的呼吸运动,但呼吸处于抑制状态,出生时,本受感受器和皮肤温度感受器受到外界低温的刺激,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月再出手10秒之1分钟内开始第一次吸气,以后才建立比较规则的呼吸。新生儿的肋间肌肉动作较弱,呼吸主要依靠靠隔肌上下升降,因此呼吸较浅表,频率也较快,每分钟30-45次,呈腹式呼吸,有时且有节律不均匀的呼吸,出生两天后呼吸频率波动大,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由于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次呼吸是先吸气,后呼气。因此,新生儿一娩出时,应争取在呼吸出现之前,迅速清除口腔及咽部黏液和羊水等,以防呼吸时呼吸道阻赛而发

2、生新生儿窒息和日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二)血液循环 新生儿出生后,肺循环开始建立;胎盘血循环中断,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功能性闭合(以后解剖上的闭合,要待娩出后数月至1年);新生儿血循环建立,使新生儿能通过自己的呼吸系统得到氧气,通过消化系统得到营养,而不再依赖胎盘维持生命。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几天,偶尔在心前区可听到心脏杂音,可能与动脉导管暂时未必有关。新生儿耗氧量大,每次心搏出量有限,因而机体借增加心脏搏动次数来补偿其不足;且迷走神经发育不完善,交感神经占优势,致使心率较快,每分钟120-140次。心率常受睡眠、啼哭、发热和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波动较大。新生儿血液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及内脏,四肢较少,

3、故肝、脾常可扪及,四肢较凉且呈青紫色。新生儿红、白细胞计数均较高,以后才逐渐下降至正常,尤其刚出生时的红细胞和血容量较高,可能与结扎脐带的时间迟早有关,过迟断脐有可能形成红细胞增多。,(三)体温 新生儿出生后体温迅速下降(2.5),随后(约8-12小时)开始上升,在12-24小时内才稳定在36-37之间。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保温能力差,散热快且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所以体温不恒定,应注意保温。,(皮肤)新生儿皮肤有胎脂覆盖,有保护皮肤或减少散热的作用,出生后可逐渐吸收不必洗去。但如积聚过多,存留时间过长,也能分解成脂肪酸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糜烂。出生6

4、小时左右,可轻轻擦去,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新生儿皮肤红润新嫩,角质层薄且抵抗力差,易受金黄色葡萄糖感染而发生脓疱疮等病。 新生儿口腔黏膜娇嫩,在上腭中线附近可见到上皮细胞堆积的灰白色小店,齿龈线上见到灰白色的隆起,俗称马牙或板牙。在鼻尖、鼻梁部,有时可在前额、唇部或颊部见到皮脂腺淤积的黄白色粟粒大小斑点,俗称“粟粒疹”。在骶部,背部及臀部看到蓝灰色的新生儿斑,一般于3-4岁时自行消失。,(消化)新生儿消化道长度及总面积相对长而大,蠕动快,能适应较大量的流质食物。出生后吞咽功能已完善,但因食管无蠕动、贲门括约肌不关闭,且胃呈水平位,容量少,故易发生溢乳或呕吐。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内即排除黑绿色粘稠

5、的胎粪。胎粪内含有粘液、胆汁、吞下的羊水、肠道上皮细胞、毳毛、胎脂等。如出生后24小时尚无胎粪排除,应检查有无先天性锁肛等畸形。哺乳后大便渐变成黄色、呈糊状,每天3-5次。新生儿出生后2-4天,由于哺乳摄入量少,通过体表皮肤、呼吸及大小便排出水分较多等原因,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使得新生儿体重较出生时减少了3%-9%,一般不超过10%,4天后体重开始回升,7-10天恢复到初生时的重量。,(泌尿)新生儿出生后即可立即排出小便。由于肾脏浓缩功能差,因此尿色清亮、淡黄。每日10余次。出生后12小时未见小便排出,应查明原因,检查有无泌尿系统畸形或摄入量不足及其他原因,(七)睡眠新生儿大脑皮质层兴奋性较低

6、,出生后数日内每日有20小时以上处于睡眠状态。,(新生儿黄疸)有30%-50%新生儿出生后2-4天开始出现黄疸,4-7天达高峰,7-10天消退,称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如黄疸出现过早,持久不退或逐渐加深,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需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免疫)新生儿对多种传染病也有一定免疫力。新生儿对多种传染病也有一定免疫力。主要是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球蛋白IgG,在出生6个月以内对麻疹、白喉、风疹等有免疫力。但身体的主动免疫力尚未发育成熟,且反映不及时,对一般性细菌缺乏抵抗力,容易产生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十)乳腺与性器官出生后数日可有乳腺增大,乳汁样分泌物,多数2-3周后自然消失,切

7、忌用手挤压,以免感染。女婴阴道尚可出现少量血性分泌物,1-2日后自行消失。上述现象皆因出生前受母体雌激素影响所致,无需特殊处理。,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一)呼吸 早产儿呼吸中枢未发育成熟,肺泡组织不健全,呼吸肌发育差,咳嗽反射较弱,粘液在呼吸道内不易咯出。因此,易引起呼吸道阻塞、肺膨胀不全及呼吸窘迫综合症,也易引起吸入性肺炎。一般早产儿出生后也能很快建立自主呼吸,但呼吸表浅、节律不齐,呈潮式呼吸,有时也会出现间歇性呼吸暂停。由于呼吸功能差,不能满足身体对氧的需求,因此易出现紫绀现象。,(二)血液循环 早产儿心率快,每分钟约150次,心肌收缩力差,血运迟缓,毛细血管脆性高,易于破裂。当外伤、缺氧、

8、感染时易于出血。脑血管尤其外伤而出血。早产儿造血功能不健全,加上铁、铜贮量不足,红细胞破坏又多,易出现贫血和黄疸。,(三)体温 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全,导致体温不恒定。皮下脂肪少,分解代谢低,产热少,体表面积相对大而散热多,因此体温低,易受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因此早产儿保温极为重要。,(四)消化早产儿吞咽、吸吮能力低下,贲门括约肌松,胃容量少,消化能力差,胃蠕动弱,加上胃酸及各种消化酶分泌少,易发生呕吐、腹胀、腹泻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早产儿生长发育快,需要更多的营养和热量,如果喂养上有困难,就会出现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合理的喂养,是保证早产儿良好生长发育的关键。,(五)泌尿由于早产儿肾功能差,

9、肾小球滤过能力低,尿浓缩力差,加之出生后失水量较多,致使生理性体重下降较明显。如有呕吐、腹泻和外界温度变化等影响,易发生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六)神经 神经系统的功能发育与出生时胎龄关系密切,胎龄愈小各种反射愈差。早产儿的吞咽、吸吮、觅食、对光反射及眨眼反射均不敏感,致使早产儿几乎整天处于睡眠状态。,(七)免疫 由于早产,通过胎盘来自母体的IgG量少,因此对各种感染抵抗力极差,易造成败血症而死亡。,(八)其他 早产儿体内维生素及矿物质贮备较少,而出生后生长发育又快,需要量又多,因此易出现贫血和佝偻病。总之,早产儿死亡是构成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早产儿死亡的原因主要有:缺氧、颅内出血、

10、肺透明膜病变、硬肿症、低血糖、感染、核黄疸、此外如出生时窒息,产伤未得到正确处理等也会引起早产儿死亡。由此可见科学接生,出生后给予科学、正确、精心的护理时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有力保证。,足月新生儿的特点2012年08月28日15:00文章来源:网易我要评论【导读】新生儿期是指胎儿娩出结扎脐带时开始至生后28天。正常足月新生儿应是妊娠满37至42周娩出。正常足月新生儿具有的特点1.外形特点出生体重超过2500克,身长超过47厘米,其皮肤红润,胎毛少,全身皮肤复盖胎脂,头发分条清晰,耳廓软骨发育良好、轮廓清楚;指趾甲长至或超过指趾端,整个足底有较深的足纹交错分开,乳房可摸到结节;男婴睾丸下降、阴囊有

11、较多皱褶;女婴大阴唇完全遮盖小阴唇。2.呼吸系统真正的自主呼吸是在出生后才开始的。新生儿呼吸主要靠隔肌的升降,呈腹式呼吸;呼吸较浅表、节律不整,但频率较快,4044次/分,以满足体内气体交换的需要。3.循环系统胎儿出生后,其血液循环发生重大变化:脐带的结扎;肺血管阻力降低;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功能性关闭。心率波动较大,约为140上下15次/分,血流主要分布于躯于、内脏,而四肢少。所以,四肢发凉、末梢易出现青紫,脾脏相对较大。某些新生儿生后12天心前区可闻及杂音,几天后消失,这可能与动脉导管未闭有关,不一定是先天性心脏病,应定期复查才能明确。4.泌尿系统新生儿出生时膀胱中已有少许尿液。大多数新生儿出

12、生后6小时排尿,少数延迟至第二天才排尿,但如生后24小时不排尿,应引起注意;如生后48小时仍不排尿,应查找原因。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几天由于摄入水分较少,而新生儿本身所需水分较多,所以,一开始尿量及排尿次数均较少,大约一周后尿量明显增多,满月前尿量增至25045Oml/日。5.消化系统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肌层薄,能适应大量流质食物的消化吸收。吸吮及吞咽功能完善,协调良好,并能与呼吸同步进行。新生儿生后1012小时内开始排出黑绿色胎粪,过34天转为过渡性大便,而推出黄色软便。若出生后24小时未排便,应查找有无肛门闭锁。新生儿胃呈横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良,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但胃容量小,故新生

13、儿易溢乳。新生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较少,但能适应于消化的需要。,(一)外形特点:皮肤柔嫩,呈鲜红色,表皮菲薄可见血管,面部皮肤松弛,皱纹多,头发纤细像棉花样不易分开,外耳软薄,立不起,紧贴颅旁,颅骨骨缝宽,囟门大,囟门边缘软。乳腺在周前摸不到,周很少超过毫米。乳头刚可见。女婴大阴唇常不能遮盖小阴唇。男婴睾丸多未降入阴囊。胎毛多,胎脂布满全身,指(趾)甲软,达不到指端,足趾纹理仅前端有条横纹,后是平的。(二)体温: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易散热,加之基础代射低、肌肉运动少,产热少,故体温常为低温状态。但由于汗腺发育不良,包裹过多,又可因散热困难而致发热。故早产儿的体温常因上述因素影响而

14、升降不定。(三)呼吸:因呼吸中枢未成熟,呼吸浅快不规则,常有间歇或呼吸暂停。哭声低弱,肺的扩张受限制而常有青紫,喂奶后更为明显。咳嗽反射弱,粘液在气管内不易咳出,容易引起呼吸道梗阻及吸入性肺炎。(四)消化:吸吮及吞咽反射不健全,易呛咳。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紧张,胃容量较小,排空时间长,故易吐奶。胃肠分泌、消化能力弱,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障碍。(五)肝脏:肝功不健全,生后酶的发育亦慢,故生理性黄疸较重,持续时间亦较长。贮存维生素较少,凝血因子低故容易出血。合成蛋白质功能亦低,易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六)免疫:由于全身各脏器的发育不够成熟,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较足月儿差,血浆丙种球蛋白含量低下,故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极弱,即使轻微感染也可发展成为败血症。(七)肾脏功能:肾发育不成熟,抗利尿激素缺乏,尿浓缩能力较差,故生理性体重下降显著,且易因感染、腹泻等而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八)血液:早产儿血液成分不正常,血小板数比正常新生儿少。出生后,体重愈轻,其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愈早,且毛细血管脆弱,因而容易发生出血、贫血等症状。(九)生长发育:早产儿比足月新生儿长得快的多,足月新生儿周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倍,而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低,如果喂养得当,生长发育很快。由于长得快,极易发生佝偻病及其它营养缺乏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