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运动关节类手法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716535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学运动关节类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推拿学运动关节类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推拿学运动关节类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推拿学运动关节类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推拿学运动关节类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拿学运动关节类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学运动关节类手法(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运动关节类手法,推拿学,基础手法,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 康复教研室 张润洪,运动关节类手法 指运用一定的技巧在生理极限范围内对关节做被动活动治疗的一类手法。本类手法包括摇法、扳法、背法、拔伸法等 。,概述,第一节、摇 法,摇法是指以一手固定被摇关节的近侧端,另一手握住被摇关节的远侧端,使关节在生理活动范围内,顺着运动轴的方向做被动环转运动的一种手法。摇法是使关节做被动的环转回旋的转动,属功能性运动手法,亦可作为某些复合手法的准备手法,动作要缓稳,范围由小到大。切记此手法需要在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一、定义,二、分类,颈部摇法:一手托住下颌部,一手扶住头顶,双手以相反方向缓缓使头摇

2、转。 肩关节摇法: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作环转摇动。 (1)小幅度摇肩法:一手扶住患者肩部,一手扶住肘部(使患者手搭在医者的肘上部)。 (2)大幅度摇肩法:一手松握腕部,一手相对以掌背将其慢慢向上托起到160度左右时反掌握住腕部,原握腕之手向下滑移至患者肩关节上部按住,此时两手协调用力,向后使肩关节作大幅度转动。由后向前摇则两手动作相反。 肘关节摇法:一手固定肘关节上端,一手握腕关节上端环转摇动。 腕关节摇法:一手握腕关节上端,一手握住手掌环转摇动。 腰部摇法:患者坐位,一手按住其一侧腰部,另一手扶住对侧肩部,两手协调用力摇动。 髋关节摇法:患者仰卧,屈髋屈膝各呈90度,

3、医者一手按住膝部,一手托住足跟,做髋关节环转摇动。 踝关节摇法:一手托住足跟部。一手握足前掌背部环转摇动。,颈部摇法,患者坐位,术者一手扶住头顶,一手托住下颏,双手以相反方向作左右环转摇动,用力不可过猛。摇动时勿与患者言语。 本法可以舒筋活络、通利关节、解除压迫。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颈部扭伤、颈项酸痛等症。,三、操作,肩关节摇法,托肘摇肩法:术者一手扶住患肢肩关节上方,一手托住肘部,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环转摇动肩关节。用于肩关节粘连较重者。,大幅度摇法:以太极运手法,作肩关节大幅度的环转运动。用于肩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者。,握手摇肩法:术者一手扶住患肢肩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沿顺时

4、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环转摇动肩关节。用于肩关节粘连较轻者。,肘关节摇法:患者坐位,术者站于患肢前外方,一手托拿住肘关节,另一手拿住腕关节上方,在拔伸牵引下,依据疾病的不同作肘关节的内旋或外旋摇动。 腕关节摇法:术者一手握住患肢前臂下端,一手握住患肢腕关节下方,在拔伸牵引下作腕关节的环转摇动。 腰部摇法:仰卧,双膝双髋屈曲至臀抬离床面,以肘压住双膝环转。,髋膝关节摇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站于患髋外侧,令患侧髋膝屈曲,术者一手扶住其膝关节前侧,一手拿住患肢踝关节,作髋、膝关节的顺(逆)时针的环转摇动。 踝关节摇法: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托住足跟,一手握住足趾部,作踝关节的环转摇动。,1.摇转的幅度要在生

5、理活动范围内,病人能忍受的情况下进行,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2.被摇关节要放松,速度宜缓慢均匀。 3.摇动时施力要协调、稳定。 4.除被摇关节、肢体运动外,其他部位不应随之晃动。 5.用力平稳,因势利导,适可而止。,四、动作要领,1.不可逾越人体生理活动范围进行摇转。 2.不可突然快速摇转,切忌暴力。 3.对关节习惯性脱位患者禁用摇法。 4.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部外伤及颈椎骨折等患者禁用摇法。,五、注意事项,适用部位:全身各关节。 功效:舒筋通络、缓解痉挛、滑利关节、 分解粘连。 应用:适用于各种软组织损伤及功能障碍性疾患。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及四肢关节炎症或损

6、伤等病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六、临床应用,第二节、扳 法,扳法是指用双手分别固定关节的远近端或肢体的一定部位,使关节做被动伸展或旋转运动的一种手法。扳法是用双手或借助身体其他部位(如膝部)或在助手的辅助下用力向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扳动肢体的一种被动运动方法。由于操作时活动幅度大,治疗力直接作用于关节部位,因此要做到稳、准、巧,切忌强拉硬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一、定义,1.颈部斜扳法:患者头项略前屈。医生站于后侧方,一手扶住头顶部,另一手托住下颌部,两手同时使头向左或右慢慢旋转到阻力时,稍微停顿一下,随即再作一个有控制的增大幅度的(510)快速扳动。 2.胸椎对抗复位扳法:患者患者坐位,两手

7、交叉置于颈后部,医生在其后面,两手从患者腋下穿过,抱住患者两肩前部,同时用一侧膝部顶住患部脊椎,两手向后上方扳动。,二、分类,3.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位,下面的下肢自然伸直,上面的下肢屈曲,医者面对患者站立,两肘分别扶按患者的肩前部及臀部用力作相反方向的缓缓扳法,到旋转到有阻力时,再作一个增大幅度的扳法。斜扳法的定位可根据病变位置的高低,控制上下旋转幅度的调节来实现。 4.腰部旋转扳法:患者坐位,腰部放松,两手交叉置于后颈部。助手双手固定其下肢。医者一手拇指顶按住需扳法的棘突,另一手从患者腋下穿过,按住对侧肩后部,然后让变节段被限制在这个脊柱曲线的顶点上。然后按在患者肩上的手下压使之旋转到有阻

8、力时,再施一增大幅度的旋转,同时顶推棘突的拇指协调用力推按。,5.腰部后伸扳法:患者患者俯卧,屈肘,两手放于颌下或头侧。医者站于一侧,一手按压其腰部,另一手将其下肢托起并向后扳伸。两手协同用力,使腰椎向后过伸扳法。另一种方法是医者用膝部顶压病人腰椎,两手分别握住病人两踝慢慢向上提拉,使腰椎过伸,如此一拉一放,可重复5-10次。 6.肩关节扳法:上举:患者坐位,医者半蹲站于其前侧,将患肢手搭在医者上臂部。医者两手抱住患者肩部,然后慢慢站起并同时将患肢抬起。 内收:患者坐位,将手置于胸前,医者紧靠其背后稳住其身体,用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肘部作内收扳动。 后伸:患者坐位,手自然下垂。医者站于患

9、侧,用一手扶住其肩部,另一手握住腕部向后扳动并作屈肘动作。屈肘时要使掌背沿脊柱上移。 外展: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按住患肩部,另一手握住其肘部向外牵拉扳动,同时作旋内及旋外动作。,7.肘关节扳法: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握肘上部,另一手握住其腕部,做肘关节屈伸扳动。可重复进行。 8.腕关节扳法:用双手握住其手掌,两拇指按住腕背部,先将腕关节拔伸,在此基础上再作屈伸及左右侧屈扳动。 9.踝关节扳法:患者仰卧,医者一手扶住其足跟,另一手握住足趾,两手协调用力将踝关节屈伸及内外扳法。,三、操作,胸背部扳法,腰部斜扳法,腰部后伸扳法,髋关节扳法,1.要符合、顺应关节的生理功能。 2.操作要分阶段进行: (1)使

10、关节放松; (2)将关节极度地伸展、屈曲或旋转; (3)实施扳动; 3.扳动之力必须为巧力寸劲。 4.扳动应幅度小,速度快,因势利导。 5.扳动发力的时机要准,用力要适当。,四、动作要领,1.不可逾越关节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 2.不可粗暴用力或使用蛮力。 3.不可强求弹响声。 4.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伤及带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 5.老年人伴较严重的骨质增生及骨质疏松者禁用。,五、注意事项,适用部位:颈、胸、腰部脊柱、四肢关节。 功效:舒筋通络、解痉止痛、滑利关节、 松解粘连、整复错位。 应用:适用于各种脊柱小关节错缝及功能障碍性疾患。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增生及肩周炎等病症有较好的治疗

11、作用。,六、临床应用,第三节、拔伸法,拔伸法:拔伸即牵引、牵拉之意。术者固定肢体或关节的一端,牵拉另一端,或者用对抗力量将关节或肢体牵拉、牵引,使其伸展的手法,又称牵引法。,一、定义,1、颈部拔伸法 (1)掌托拔伸法 (2)肘托拔伸法 2、肩关节拔伸法 3、腕关节拔伸法 4、指关节拔伸法 5、踝关节拔伸法,二、分类,颈部拔伸法 患者正坐,术者站在其后,以双手拇指顶住枕骨后方(亦可置于风池穴上),用两前臂分别压在患者两肩。双手拇指的向上顶推力及双前臂的下压两肩的力,使颈椎处于持续的慢慢向上拔伸的力量中。 用于治疗落枕、颈部扭挫伤、颈椎病等。,三、操作,颈部拔伸法,肩关节拔伸法,肘关节拔伸法,腕关

12、节拔伸法,踝关节拔伸法,1、拔伸的动作要沉稳缓慢,动作均匀持久。 2、被操作的关节要放松。 3、用力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到达一定程度后,要维持一个稳定的牵引力。 4、要控制好拔伸的力量和方向,以受术者生理活动范围和耐受程度而定。 5、术者要手握患者关节的远端,沿患肢纵轴方向牵拉、拔伸,或者术者用手分别握住患肢关节的两端,向相反方向用力拔伸、牵拉。,四、动作要领,1、操作时动作要平稳而柔和; 2、用力要均匀而持续,须持续拔伸分钟,切不可突然大力猛烈牵拉; 3、要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情,掌握好拔伸的力量和方向,以免引起不良后果。,五、注意事项,适用部位:全身各关节部,特别是脊柱和四肢关节。 功效:舒

13、筋通络、滑利关节、 松解粘连、整复错位。 应用:主要用于颈椎病、肩周炎、四肢关节骨折、脱位、小关节错缝、腰背筋膜劳损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椎病。,六、临床应用,第四节、背 法,背法是指将受术者背起,以臀部顶住受术者腰骶部,并做抖动或左右晃动以牵引腰脊柱的手法。,一、定义,二、操作,1、将受术者背起时,应嘱咐其放松身体,自然呼吸,头宜后仰,紧靠术者背部。 2、做伸膝屈髋挺臀动作时,动作要协调连贯,要掌握好背部施力的轻重。 3、术者要掌握好自己与受术者的身高比例关系,以术者臀部着力于受术者腰骶部为宜。 4、抖动、晃动要有节律,幅度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体位要稳,慎防跌仆。,三、动作要领,1、受术者的腰部持续紧张、痉挛、疼痛较显著者禁用。 2、年老体弱或有较严重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及其它骨病者禁用。 3、高血压及冠心病者禁用。 4、操作时间不宜过长,动作体位要稳定。,四、注意事项,适用部位:腰脊柱。 功效:缓解痉挛、 松解粘连、矫正畸形、整复错缝。 应用:主要用于腰部扭伤、腰椎关节错缝、腰背筋膜劳损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椎病。,六、临床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