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715814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药 理理 学学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 损害的反应。 2 血浆半衰期: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 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 度的一种参数。 3 选择性作用: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 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 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 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 性称为选择性。 4 激动剂: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 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产生 明显效应。 5 拮抗剂: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 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 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

2、动药的作用。 6 部分激动剂: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 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 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 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 应。 7 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 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 安全范围:安全范围:有人用 1致死量与 99 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5致死量与 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 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 9 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 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 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 1010 首关消除: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 肠道吸收后,

3、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 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 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 显减少。称首关消除。 12.12.首过效应首过效应: :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 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 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11 肝肠循环: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 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 过程 12 量效关系: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 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 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 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 称为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 的规律性变化为 量效关系。 13 有有效效量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

4、14 肝肝药药酶酶诱诱导导剂剂: 是指有些药物长 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 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 剂。 15 最最小小有有效效量量: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随剂量的增加 药物效应逐渐增强, 出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 有效 量。 16 耐耐药药性性:是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 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 17 身身体体依依赖赖性性: 是由反复用药造成 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产生一系 列痛苦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 抑抑菌菌药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 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 首剂现象:首剂现象:即部分患者首次给予哌 唑嗪(2mg 以上)后出现直立性低血 压、心悸、昏厥

5、等。 20 稳稳态态浓浓度度: 按一级消除动力学规 律,如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药浓度 平稳上升,没有任何波动,约经5 个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此时给药速 率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其血药浓度 称为稳态浓度。 21 反反跳跳现现象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骤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 加重的现象 。 22 半半数数有有效效量量: 是指药物在一群动 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23 二二重重感感染染: 正常人体内的菌群处于 一种平衡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后,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乘 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新的感染,称 为二重感染。 24 后遗效应: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 已降低到浓度以下时

6、残存的生物效应 25 抗菌谱: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26 抗菌活性: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 原微生物的能力称为抗菌活性 27 钙拮抗剂:钙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 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 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 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官 功能改变的药物。 28 治治疗疗指指数数: 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LD50)和半数有效量( ED50)的 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 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安全。 29 替替代代疗疗法法: 用于补充身体内生理 剂量不足的治疗方法, 用于治疗急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7、。 30 细细菌菌耐耐药药性性: 细菌耐药性是细菌 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 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特 殊表现形式 。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 和获得性耐药 。 31 副副作作用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可能给病人带 来不适或痛苦。 药理学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 相 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药效学: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 生变化。 药动学:药动学: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 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变化 规律。 药物: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 及细胞代

8、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 物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 适应症、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 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制剂: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 用,能安全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 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效能: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 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 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效价强度: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 其达到一定治疗强度时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称最 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半数有效量:半数有效量: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阳性 反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

9、:引起 50%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 对因治疗对因治疗:应用药物消除致病原因的治 疗。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应用药物来减轻或消灭疾病 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副作用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 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 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 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急 特殊毒性。 后遗效应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 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变态反应:变态反应:人体对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反 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选择性作用: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 后,

10、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 的作用,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 发生作用。 质反应:质反应:药物效应以阳性或阴性表示的 反应。 量反应:量反应:可以数量分级表示的药理效应 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治疗指数:治疗指数:指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以 LD50/ED50 的比值表示,此值越大越安 全。 安全范围安全范围:指 ED95与 LD5之间的距离。 受体激动剂:受体激动剂:能激活受体,对相应受体 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动 的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 受体拮抗剂: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是亲和力较强,但 无内在活性,它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的 结合,如阿托品。 首关消除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经肝门

11、静脉 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 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 减少,这种现象称为首关效应或第一卡 关效应。 负荷剂量:负荷剂量:为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 水平,在常规给药前应用的一次剂量。 时量曲线:时量曲线:血浆中的药物浓度随时间的 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规律,以血药浓度为 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图即时量曲线。 肝肠循环:肝肠循环:自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结核 型药物在小肠中经水解后再吸收的过程。 血浆蛋白结合率: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在进入血液后部 分与血浆蛋白结合,治疗剂量下药物与 血浆蛋白结合的百分率称血浆蛋白结合 率。 血浆半衰期:血浆半衰期:是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 一半的时间。

12、 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 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 稳态浓度:稳态浓度:恒速、恒温给药是,约经 5 个半衰期,此时给药速度与消除速度相 等即达到了稳态药浓度。 肝药酶诱导剂肝药酶诱导剂:指能增强药酶活性,加 速其他药物代谢的药物,如苯巴比妥等。 肝药酶抑制剂:肝药酶抑制剂:只能抑制药酶活性,减 慢某些药物代谢的药物,如西咪替丁等。 零级消除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当药量过大,超出体 内消除能力,机体以其最大能力消除药 物,消除速度与血药浓度无关,即恒量 消除。当血药浓度下降至最大消除能力 以下时,则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故半衰 期不固定。 一级消除动力学: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以

13、恒比消除,消 除速度与血浆中药物浓度成正比。消除 半衰期是恒定的。多数药物以此方式消 除。 有效量:有效量:比最小有效量大,对机体产生 明显效应,但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量:为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 中毒量:中毒量: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极量:极量:由国家药典明确规定允许使用的 最大剂量。极量比治疗量大,但比最小 中毒量小,为医生用药选量的最大限度。 安慰剂:安慰剂:是临床研究中作为对照物质应 用的无药理活性的药剂。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 上药物时,使原有的药物效应增强、不 良反应减少或效应减弱。 耐受性:耐受性: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药物效 应逐

14、渐减弱,需增加剂量才能达到相等 强度的效应。 快速难受性:快速难受性:有些药物在短期内反复应 用时机体即产生耐受现象,如麻黄碱在 连续注射数次后即可产生。 交叉难受性:交叉难受性:指机体对某一药物产生难 受性后,对另一药物的敏感性亦降低的 现象。 耐药性:耐药性:指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后,病原 体或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身体依赖性:身体依赖性:是反复应用某些药物后造 成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则产生一 系列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精神依赖性:精神依赖性:是指反复应用某些药物后 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感觉,在精神 上驱使人们是周期性地连续用药的欲望, 断药后不出现戒断症状。 神经递质:神经递

15、质:能够传递神经信息的化学物 质称为神经递质。 化学传递:化学传递: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使 神经末梢释放化学物质,用作于突触后 膜上的受体而影响下一级神经元或效应 器细胞的活动,这一过程称为化学传递。 M 效应效应; ;兴奋 M 受体产生的一系列效 应称 M 效应。 拟胆碱药:拟胆碱药:药物对机体产生的效应与胆 碱能神经产生效应相似,这类药物称为 拟胆碱药。 调节麻痹:调节麻痹:由于睫状肌上的 M 受体被阻 断,睫状肌松弛,悬韧带拉紧,晶状体 变扁平,屈光度变小,视近物不清,这 种现象称为调节麻痹。 调节痉挛:调节痉挛:兴奋睫状肌上的 M 受体,使 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变凸, 屈光

16、度增加,视近物模糊,这种现象称 为调节痉挛。 除极化型肌松药:除极化型肌松药:是指能与 Nm 受体结 合,使其产生持久的除极化作用,对 ACh 和其他兴奋药不再产生反应,导致 骨骼肌松弛的药物。 非除极化型肌松药:非除极化型肌松药:是指能与 Nm 受体 结合,但不激动受体,反而阻断 ACh 与 Nm 受体结合,使骨骼肌松弛的药物。 儿茶酚胺类: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结构中都含有 儿茶胺结构,故称为儿茶酚胺类。 竞争性竞争性 受体阻断药:受体阻断药:与 受体的结 合比较松弛,易于解离,其 受体阻 断药作用可被大剂量儿茶酚胺所取消。 非竞争性非竞争性 受体阻断药受体阻断药:能与 受体 牢固结合,大剂量茶酚胺不能所取消阻 断作用。 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是一类能抑制中枢神经系 统,使意识、痛觉及其感觉和反射消失, 骨骼肌松弛,利于外科手术进行的药物。 复合麻醉:复合麻醉:临床上为克服单一全麻药麻 醉时的缺陷,减少麻醉药的用量和提高 麻醉的安全性,增强麻醉效果,在麻醉 前或麻醉中采用联合药的麻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