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712730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7.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呼吸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呼吸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呼吸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呼吸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三台县人民医院ICU 陆春容,什么是机械通气?,有创呼吸机连接方式,气管插管(经口,经鼻) 气管切开,优点 操作简单,利于急救 管腔大,方便吸痰 缺点 容易移位、脱出 耐受性差 不利于口腔护理 口咽部损伤,优点 耐受性好 易于固定 缺点 操作困难,不利于急救 管腔小,吸痰不方便 鼻出血、鼻窦炎 VAP发生率,经口插管 经鼻插管,经口插管(22 2)cm 经鼻插管(27 2)cm,气管导管的深度,气管插管的固定,原则 安全、舒适、美观、经济经口气管插管病人不宜耐受固定方法多种多样-小线法 、胶布法、多功能口咽通气道固定法、一次性气管导管固定器,气管插管固定器,优点: 操作过

2、程简单 可固定不同大小的插管 有成人和儿童尺寸 防咬设计 缺点: 一次性使用 费用较高,气管插管固定器,气管插管的护理 记录插管外露长度,并交班经口应从门齿测量经鼻应从外鼻孔测量。 插管外露过长时,可适当剪掉部分外露的导管,以减少死腔量。 妥善固定插入导管。 每日需作口腔护理2次。,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擦洗法加冲洗法,注意!,防止导管脱出!,对神志清醒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对神志不清、不配合者予以适当的肢体约束。或遵 医嘱予以镇静剂。 24小时特护,观察其体位变化及四肢、头部的活动度。给患者改变体位时,应调节好呼吸机管路,以防将气管套管拉出。,气管插管,集水杯位于整个管路的最低的位置,气囊

3、的管理,气囊的作用 气囊的类型 气囊的压力 气囊放气,气管导管的结构,包括管体、气囊、气体阀,气囊的作用,气囊充气后压迫在气管壁上,起到固定的作用。 气囊充气后起到密闭作用,保证潮气量的供给,预防误吸。,气囊的类型,根据气囊内压力的大小分为: 低容量高压气囊 等压气囊 高容量低压气囊,高容量低压气囊气囊适应气管形状 低容量高压气囊气管适应气囊形状,气囊的压力,气囊的压力主要取决于气囊的充气量。 气囊压力过低(充气不足)造成潮气量不足、误吸等。 气囊压力过大,会压迫气管粘膜导致损伤、甚至坏死。 恰到好处地掌握气囊的压力至关重要。,气囊压力的要求,理论上理想的气囊压力应低于毛细血管渗透压(即18.

4、5mmHg)。 有研究显示:气管的毛细血管灌注压力在2030mmHg. 达22mmHg时可见对气管血流具有损伤作用。 在37mmHg时可完全阻断血流。故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既能达到有效封闭又可防止气囊对粘膜的压迫性损伤的最小压力范围。 最适的气囊压力为2530mmHg。,气囊压力的影响因素,气囊压力主要受囊内注气量的影响。 受气管导管类型、导管型号的影响。 受病人身高、体重和体位等因素的影响。 受气管导管使用的时间长短等因素干扰。 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导管相同注气量时,型号越小,顺应性越差,囊内压越大。,气囊压监测的意义,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精确维护气囊压力,以免气道粘膜损伤。 采用专用气囊测压计监测

5、套气压力是唯一理想的选择。 现在气管导管生产厂家众多,品牌繁杂,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 没有规定球囊注气多少,随意性较大。 及时发现有无气囊漏气。,气囊压力监测的时机,为防止气囊压造成气管粘膜损伤,确保人工气道功能,必须常规检测气囊压。有研究发现,气囊注气4H后压力开始下降,主张常规每4H监测一次。 研究表明,气道峰压为3134cmH20时对应的气囊压力为1820mmHg,二者呈正相关。 所以吸气峰压较高时应测量气囊压力。 反复抽吸气道分泌物后,应监测气囊压力。 鼻饲前应监测气囊压力,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误吸。 交接班时应监测气囊压力。,气囊压力的监测方法,手捏气囊感觉法 定量充气法 最小封闭压力法

6、或最小封闭容积法 气囊压力表测量法,手捏气囊感觉法,手捏压力感觉“比鼻尖软,比口唇硬”为适宜。 因不同的个体感觉存在很大差异。 适用于有丰富临床经验者。 操作简便易行,适用于紧急判断。 无明确参照标准,有欠准确。,定量充气法,高容量低压导管时选用。 气囊充气一般510ml。 操作简便快捷,适应于紧急抢救。 因病人个体和导管型号不同而充气量不一。 不能精确控制气囊压力的大小。,最小封闭压力法或最小封闭容积法,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气囊和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 此压力为最小封闭压力法(MOP)。 相应的容积为最小封闭容积法(MOV)。 测量值较准确,临床多用。 但操作时间长、步骤多,需要两人配合。

7、,最小漏气技术,正压机械通气时,一人将听诊器放于甲状软骨处监听漏气声。 先用10ml注射器向内囊缓慢注气直到听不见漏气为止。 再换用1ml注射器从0.1ml开始抽出气体。 直到在吸气高峰时有少量气体漏出而病人通气量无明显改变为止。 此时气囊容积为MOV,气囊压力为MOP。,最小漏气技术,特点: 可预防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 由于有少量漏气,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可通过气囊流入肺内。 进食时易发生误吸,增加肺内感染机会 对潮气量有一定影响。,最小闭合技术,自主呼吸或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时。 用物同于最小漏气技术,一人听诊。 一人向气囊缓慢注气直到听不见漏气声为止。 然后每次抽出0.5ml气体时,直到呼气时出

8、现少量漏气为止。 然后再从0.1ml开始注气, 0.5ml气体,直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声为止。 此时的容积为MOV,压力为MOP。,最小闭合技术,特点: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 不易发生误吸。 不影响潮气量 临床上广泛被使用的是最小闭合技术。,气囊压力表测量法,完全抽出气体,将导管充气接口连接套囊压力表充气阀。 在测压表检测下慢慢挤压球囊逐渐充气,每次以0.15ml左右的增减。 直至囊内压达1525cmH2O(11.419mmHg)。 同时监听呼吸机送气声音,直到漏气音刚好消失。 观察压力表,此值为基准值,每次测量的衡量标准。 科学精确地测压,减少并发症。,气囊放气,以往认为,气

9、囊应常规定期放气-充气。 目前认为,气囊定期放气是不需要的。 理由: 目前临床使用的一次性高容量低压硅胶导管,对气管内壁压迫不大。 气囊放气后,1H内气囊压迫区的粘膜血流难以恢复。 放气-充气往往使医护人员忽视充气容积或压力的调整。 气囊放气后使潮气量减少,危重病人不耐受。 气囊放气时滞留物清除不利将会造成呼吸道感染。,气道湿化,气道湿化的重要性 气道湿化的方法 湿化效果的评价,纤毛运动能力下降 气道分泌物粘稠 感染难以控制 引起或加重缺氧,湿化不足的危害,充分湿化,湿化不足,纤毛运动削弱 增加排痰困难及缺氧 引起或加重炎症 降低肺的顺应性,干燥气体吸入对人体的危害,气道湿化方法,主动加温湿化

10、器:湿化罐 温湿交换过滤器(HME):人工鼻 气管内直接滴入 雾化吸入,无侍服控制加热湿化器,无侍服控制加热湿化器温度调节,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的 最佳湿度和温度,美国呼吸治疗协会(AARC)推荐 吸入气体温度 33 2 吸入气体绝对湿度至少 30mg/L,注意事项: 温度探头的位置,注意事项:温度探头与雾化器的连接,使用注意事项: 感染控制,严格的终末消毒 加水时避免断开呼吸机 及时清除管路中冷凝水 勿将积水回倒至湿化罐和气道 避免湿化灌内液体过多,人工鼻工作原理,干冷气体 (至病人回路端),冷却、凝结,温湿气体 (来自病人),吸入相,干冷空气 (来自病人回路),加热、湿化,温湿气体 (至病

11、人),呼出相,呼吸机,病人,与过滤器(Filter)的区别,过滤器:仅有过滤功能,无保温保湿功能 人工鼻:保温保湿,部分有过滤功能,气道内滴注/泵入盐水,可能的作用 稀释痰液,促进粘稠分泌物的清除 缺点 造成气道壁上的细菌移位 增高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 易造成患者呛咳、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等 一般用生理盐水: 5-10ml AARC推荐不应在吸痰前常规应用盐水,雾化吸入,缺点:无加温,过度湿化,携带病原微生物 多用于气道内给药,1-40微米 0.2-10微米 0.017-0-3微米 0.0001微米,湿化效果的评价,准确测量:湿度计 临床判断:没有满意的客观指标 痰的性状:I,II,II

12、I度/thin, moderate, or thick 度(稀痰):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无痰液滞留; 度(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 度(重度粘痰):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有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吸痰,目的:保持气道通畅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获得化验标本,选择合适型号的吸痰管,7.0mm10FR 7.5mm12FR 8.0mm14FR 8.5mm14FR 9.0mm16FR,气管插管,吸痰管,吸痰管外径应小于气管导管内径的1/2 内径偏大可导致过大负压,吸痰前评估,患者咳嗽无力; 血气恶化,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 人工气道内有可视的分泌物; 听诊时听到较多痰鸣音; 胸片显示有分泌物潴留可能 ; 怀疑有上气道或者胃内容物的误吸; 气道峰压升高或者潮气量下降;,吸痰,密闭式吸痰的优点,密闭式 VS 开放式,持续供氧 维持PEEP 减少病原菌传播,开放式吸痰与密闭式吸痰各方面的比较,避免低氧血症引起的继发性损害,及时观察病情,评估系统效果,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