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建设的理念和案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12719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8.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湿地建设的理念和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湿地建设的理念和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湿地建设的理念和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湿地建设的理念和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湿地建设的理念和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湿地建设的理念和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地建设的理念和案例(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湿地建设理念和案例,现代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四大理念:1、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最小的干预而达到“自然”效果。2、注重地域性设计 设计中强调并延续传承,生成一种景观的独特性、湿地生态的持续性、文化的延续性。地域性文化内涵则是其骨髓,应提炼湿地的地域性文化内涵。3、强调公园的教化意义 强调城市湿地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环境教育价值。4、兼顾美学和生态 一个湿地景观工程应该饱含湿地文化内涵、充满湿地人文关怀、遵循湿地美学原则。,随着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入侵,中国的园林设计受其影响,“趋同”和“特色缺失”成为了许多园林作品的同性。从整体的发展现状来看,近年中国城市湿地公园发展迅速,缺乏足够的理论和经验作

2、为指导,致使在许多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现象,不结合场地特点,不尊重地域特色,缺乏对实际的考虑。,具体表现:,1、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思路与手法的简单模仿:2、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要素的选择与运用趋同,包括植物选择与配置流行化、园林建筑及小品模式化以及铺装及装饰材料趋同化。,湿地建设概况,1、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应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在规划中应突出区域性特色规划、意境规划、创建湿地公园品牌效应。2、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应与保护规划与特色规划相结合,融合现代园林规划思想、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思想及中国古典园林尤其山水园林思想,打造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科考教育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对策:,通过

3、对地域特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塑造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地域特色资源整合,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香港城市湿地公园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规划六大原则:生态优先 最小干预修旧如旧 注重文化以民为本 可持续发展,西溪湿地地貌西溪主要地貌为低洼的水网平原,有桑基鱼塘和柿基鱼塘,有以鱼塘、河巷、湖漾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渚相间组成的次生湿地地貌景观。,水系设计1、实现水的自然循环2、减少地面铺装,增加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含水量。3、对周边地区的排水及引水系统进行调整,开发新水系,采取可渗透的水滴处理方式。4、竖向设计时,根据地形高差,在有

4、坡降地域的地带设置生态过滤系统,净化中水和雨水,加速水的蒸腾和下渗。坡降区域上不靠近坡顶线均匀布置水渠;斜坡上设置平坦的渗水区,渗水区内有缓坡和多个土坎,截留部分水,使之渗透到土壤中,在坡地折线附近设另一条水渠,用于收集经过植物吸收、土壤吸附和过滤后水质较好的水。,西溪游步道:采用不规则石板或碎石铺路,中间不打混凝土,起防滑作用,方便游人、保护典型地貌。,标准缓坡驳岸,植物型护坡,辅助式护坡,拆除硬质的砌石驳岸,恢复成斜坡,形成实地的自然环境。对驳岸的处理提出三个思路:缓坡驳岸:水面大的河岸,可以采用缓坡的形式,形成不同的水深和植被带,来吸引不同的动植物。,西溪湿地的 驳岸设计,辅助措施护坡:

5、如果河岸坡度较陡,河水相对较深,可采用柳庄或木桩固岸,再结合种植形成好的景观效果。,植物型护坡:较窄较浅的河岸,可采用植物护岸,利用不同植物的特性,结合阶梯种植,如大片浮水植物或挺水植物都能较好地减缓浪对堤面的破坏。,西溪慢生活街区同时满足集市的风情和西溪的美丽景致。是西溪景区的独特环境让蒋村集市成为一个无可复制的休闲去处。功能场所:酒吧、餐馆、旅馆、茶室、咖啡厅、会所等。,绿色交通规划 西溪湿地主要的游览交通工具是舟楫。规划中的风景区主干道为7米宽。在深潭口、龙章、源谊三处构筑一条电瓶车环线,可通过小型机动车,其余景点均不考虑通达机动车,而通过舟楫解决交通游览功能。,西溪湿地电瓶船,西溪湿地

6、电瓶车,西溪农耕体验文化村规划以湿地农耕鱼耕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落,以湿地农耕、鱼耕文化体验为特色。,香港城市湿地公园,1、提供一个有别于一般观光地方的景点2、提供教育机会和市民对湿地的认识3、环保优先的设计理念4、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5、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环保优先的设计理念:, 屋顶的建造形式,加上细微的旋转角度,减少太阳辐射,降低热传导总值; 通过采用高效的地热系统,使用地面作为热量交换的空调/加热系统,避免排风孔、冷却塔和其它设备的使用; 大量采用木制百叶装置,制造遮阴效果,并起到噪音和视觉屏障; 贯穿整个展廊的环形坡道方便残疾人的使用,减少对机械搬运的需要; 洗手间采用6 L的低容量水

7、厕,减少了水的消耗。,一、访客中心的设计:,访客中心背立面及木制百叶窗,访客中心,访客中心将空间、天、水连接,在屋顶设大片草地。,收集雨水冲洗厕所;依靠自然通风,通过天窗的巧妙设计使太阳辐射降至最低,从而减少制冷设备的使用。,二、湿地探索中心的设计:,湿地探索中心,屋顶双层隔板,三、观鸟屋及小品建筑的设计:, 木质观鸟屋利用双层天窗尽可能地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使游客感觉舒适; 观鸟屋前入口的廊道两侧采用天然芦苇编制的围墙; 休息亭通过双层隔板,中间架空以减少太阳辐射;其他小品如观察平台、桥、栏杆、椅子、垃圾箱、路牌等采用可更新的软木材。,观鸟屋入口,木制户外小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8、优先采用可以更新的软木材而不是硬木材; 研成粉末的硅酸盐粉煤灰代替一部分水泥掺入混凝土中增加其防水性; 沿入口坡道南侧设置循环利用的砖墙,减轻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 大量使用乡土湿地植物物种,模拟自然生境 ,降低维护成本和水资源的消耗;材料的再利用,包括军器厂街警察总部拆卸下来的花岗岩废料、动物折纸造型的雕塑、周边流浮山渔村中弃置的蚝壳等,都被巧妙地运用在公园入口景观的设计中。,一、物料的选用:,循环利用的砖墙,蚝壳墙,二、水系统的设计:, 利用天然水资源,重建淡水和咸淡水栖息地。咸淡水栖息地依赖于自然的潮汐运动;淡水湖和淡水沼泽以来自于周边城市排放的雨水作为其主要水源; 水体本身也是通过可持

9、续的方式建造的,它们利用了原有鱼塘约1 m厚的防水砂浆中的粘土; 水的流速和水深由简单的手动控制的堰进行调控。,入口水景,手动控制的堰,三、能源的利用:在空调设施中采用地温冷却系统,通过埋设于地下50 m深的管槽内的聚乙烯管组成的抽送系统;采用地热系统;安装根据游客数量而调节新鲜空气的二氧化碳传感器,和由计算机控制的照明系统,该系统设有调节亮度的传感器和在不需要时可以关闭局部照明系统的计时器。,太阳能建筑的外观,湿地生境的创造 一、水体与土壤 水体营造的技术关键在护岸的处理、生物廊道的设计等。护岸处理以自然生态驳岸为主。 栈道采用全木制,采用浮桥的形式。公园内是全步行系统,桥梁采用裂纹式铺装,

10、标高和地面一样,中间留有通道,避免隔断生物物种的迁移。硬质铺装道路避免穿过湿地保护区,如需硬质铺装道路,则设有水流涵洞或排水涵管,并在涵洞、管底堆放中小型碎石,增加动物通过速度和局部隐秘性。进行大量的土壤试验,测试乡土湿地植物的繁殖率和生存率。,木栈道,自然护坡,二、种植设计 在配置时应遵循物种多样性,再现自然的原则,体现陆生湿生水生生态系统的渐变特点,植物生态型从陆生的乔灌草湿地植物或挺水植物浮叶沉水植物等,主要措施有:1、大量使用乡土湿地植物物种,模拟自然生境 ,减少维护成本和水资源的消耗。2、湿地湖泊中水生植物的覆盖度小于水面积的30%。3、考虑水生植物自身的水深要求,其花期和色彩、高低

11、错落搭配,安排好游人的观赏视角,以免遮挡。,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建设的六大问题: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满足多重体验需求?如何保护、恢复与重建生态湿地?如何解决世博期间人流等候与疏散问题?如何解决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湿地之间的高差问题?如何满足会时与会后场地的双重需求?如何运用现代理念和先进技术营建后滩湿地公园?,四种文明串写场地脉络方案采用立体分层布局的方式,以后滩地区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存层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四个功能层次,由此叠加形成场地的总体功能布局。,示意图,湿地生态景观层是黄浦江滩地景观的

12、回归:保留滩涂、湿地,追忆渔猎文明。 湿地生态景观层是生态基础,有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生态功能。,农耕文明景观层由梯地禾田带构成。 解决了场地现状高差需要消解以及水体需要净化的问题,同时增加这一区域的景观与植被的多样性。,工业文明遗存层场地内的工业遗址主要为工业厂房和货运码头,有型钢厂三车间、厚板酸洗厂房和码头等。从低成本的物质循环出发,力图以历史为依托挖掘当代文化价值,通过改造厂房建筑及码头遗址,运用剥离、填充、穿插等手法,强调工业时代建筑特色。,后工业文明体验层 以网络的形式构建步道系统,串联各个后工业生态文化体验空间,建立以一环六纵径的步道网络、三场九园为借点的体验休憩系统。,结构特征方案以

13、“双滩谐生”为结构特征建立湿地体系,共有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四个部分组成。 外水滩地中的原生湿地保护区通过隔离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风貌,保护自然湿地免受人为干扰;滨江芦荻带则可大体分为砾石滩湿地和粗沙滩湿地两部分,它们共同完成过滤净化、防潮护坡等功能。 外水滩地和内河净化湿地带之间通过潮水涨落、无动力的自然渗滤进行联系。,示意图,交通体系方案以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和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共同形成场地的交通网络。 一环九纵多路径的交通路网,确保场地与外界的便捷联系,又保证场地内部便利的可达性,解决了世博期间人流的分流问题。三场九园的休憩场所,在形成不同文明景观体验

14、空间的同时,提供了世博期间人流等候、疏散的场地。,示意图,场地高差的梳理 方案利用场地农耕文明景观层的梯地禾田来消解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内河净化湿地之间的高差。,1、通过田块肌理与五谷作物的种植反映农耕文明。种植五谷与经济作物,增加景观与植被的多样性,提供农业和农作的科普教育。 2、利用场地与千年一遇防洪堤形成5米的高差,形成高差错落梯田,消解高差。 3、利用太阳能,提取内河江水灌溉梯田,利用高差下渗,江水经过过滤,水体得到净化。 4、以田埂为径,辟乔木林荫空间,丰富与城市衔接界面。 5、田埂利用石笼、废旧金属、拆除建筑的砖石等废弃材料砌筑,利用现有资源,将废弃物循环利用,节约材料,保护场地

15、的环境。乔木林荫空间的地面以粗砂铺地,有利于场地中人流的快速疏散,也便于会期过后将场地改造为绿地。,弹性设计满足双重需求 本着节约资源、会后尽量少的改动原则,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会后的利用,在功能建筑体和公共服务设施、铺装场地等相关方面进行会时与会后的弹性设计。 功能建筑体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结合世博会时会后统一考虑,一方面采用可拆卸、可回收的材料,如砖、石废弃物等,以及乡土材料如竹材等。砖、石废弃物等可先进行粉碎,转变为绿地的透水垫层等。竹材可拆除、粉碎作为有机肥料。,示意图,生态理念引领技术航向 主要体现在再造湿地公园的相关措施与技术方面、场地工业遗存保护再利用等的相关措施与技术,以及其他生态可持

16、续发展等相关措施与技术等。 1、再造湿地公园的相关措施与技术有:湿地土壤、微生物过滤等新技术的运用; 2、场地工业遗存保护再利用等的相关措施与技术有:对工业厂房、构筑物等的保护意识和技术处理手段; 3、其他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措施与技术有:生态护岸与生态防洪设计、乡土物种与材料的应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材料的节约与循环利用、场地废弃物等的再利用等。,可持续发展在景观设计的体现 1、保留旧厂房的基本结构构件,去掉围护墙体及顶棚,成为入口区域的重要景观标识,同时将湿地的水系和植物尽可能引入到厂房空间里去。 新建筑多为大空间,材料以玻璃钢材为主,建筑周边多植毛竹,原厂房的厚实、围合与新建筑的简洁、通透形成对比。 湿生植物从岸边穿出,依偎在结构基础之间,与悬挂在空中的绿色植物、攀沿在钢构架上的爬藤植物相映成趣,连同建筑周边的毛竹,共同组成了一个多功能“空中花园”广场。2、水门码头广场采用钢结构与玻璃的组合,搭建成集装箱式的玻璃体块,高3-4米,排放在木格栅构架之下,考虑到建筑的施工与拆卸均简单。木格栅构架则实际上是遮荫棚架。另外,一组长约85米、高约8米的龙门吊是该广场的景观亮点,该龙门吊是将原厂区内保留的龙门吊移建至此,不做任何装饰。一条以原场地废旧钢铁为元素的红色钢板,采用折纸的手法蜿蜒穿梭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