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2009年1月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371159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衢州市2009年1月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衢州市2009年1月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衢州市2009年1月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衢州市2009年1月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衢州市2009年1月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衢州市2009年1月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答案 第 1 页(共 4 页)衢州市 2009 年 1 月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1【解析】A. d、d、t、t ;B. dio、zhu、t、dio ;C. dn、shn、dn、dn;D. tun、ru、chui、chun。2【解析】A. “未雨稠缪”应为“未雨绸缪”;B. “天兰色”应为“天蓝色” ;“神彩奕奕”应为“神采奕奕” ; D.“情有独衷”应为“情有独钟 ”,“凭心而论”应为“平心而论。3、D【解析】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欲盖弥彰: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A、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B、水落石出,

2、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出来。C、辞不达意: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地表达出思想感情。言不由衷:说的不是真心话。4、A【解析】B、语序不当,应改为“专家组经过分析论证” C 项“牢记”缺宾语 D 项 搭配不当,“提高意识”搭配不当。6、参考答案:“虎落平阳被犬欺”英雄末路威风扫地 “初生牛犊不怕虎” 年轻人敢作敢为无所畏惧【解析】 (能写出有生肖的常用语 1 分,解释正确 2 分)7、从文化的多元化角度分析,阐明兼容并蓄对社会及其文化发展的意义。肯定这不是一种“势不两立”的现象, (1 分)使用方言的意义或作用, (1 分)推广普通话的意义或作用, (1 分)两种语言共存体现文化

3、的兼容并蓄, (1 分)语言表述流畅。 (1 分)(如从肯定推广普通话的角度理解分析,肯定这是“势不两立” 的也可以)【解析】A 项是总概性观点,其余三项都是 A 项的分说。【解析】不是“不屑与之正面对抗” ,原文指“不敢”或“不愿” 。10【解析】 “庄子已成为了当今中国精神世界的导师”绝对化。11不满社会又屈从社会(意思答对即可)12.被蜜蜂蛰后,手指疼痛使“我”到“子夜”未睡,因此有机会感受黑暗的柔情。 (1 分)蜜蜂以“壮烈的牺牲”唤起“我”的疼痛感,为文末“我”感激“勇敢”的蜜蜂作铺垫。高三语文答案 第 2 页(共 4 页)(“铺垫”1 分,具体“铺垫”内容 1 分)13.比喻,拟人

4、。(各 1 分)如将疼痛比喻为“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生动形象地描摹了难以消除的巨大的疼痛感,说明小蜜蜂的“能量实在大”。(举例 1 分,作用分析 1 分)14.不矛盾(1 分)。前者是身体上的痛苦(1 分),后者是精神世界的顿悟(1 分),后者是前者引发的结果(1 分)。(仅回答不矛盾而无理由不得分)15.因为作者感觉到黑暗有着处子般的鲜润,为之感动,泛起暖意;作者认为黑暗是洁净的,而人为的光明则亵渎了它的圣洁;作者认为黑暗是“上帝送给我们梦想的温床”。(答对一点得 1 分,)16.观点明确 1 分,言之成理 3 分,表达准确流畅 1 分。17(赔礼道歉)18(转折连词,然而、但

5、是;代词,他音节助词,无义;介词,凭介词,把;动词,作 介词,替)19 (A应是“其” ,指“无贵贱”之人;B应是“其一军将” ;C应是“于” ,原句是状语后置:其一尝遇生(于)客饮。 )20 (文中“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意思是“准备往北到中原去,跟随豪杰们图谋大的事业,正赶上道路不通,各处走走都不如意” ,所以,南宫生并没有“北走中原” ,也没有实现“同各路豪杰共商救国大计” 。 )21 (1)南宫生笑着说:“依仗酒醉撒酒疯的人怎么会勇悍?我将要制服他。 ”(使,倚仗;恶,怎么;柔,使柔、制服。每点 1 分。 )(2)朋友中有抵触自己的,就当面指出他的过错,一点也不记

6、仇。 (忤,抵触;面,当面;数,指责、数落、指出过错。每点 1 分。 )【参考译文】南宫生,是苏州人。身材高大,读书很多。年 轻时喜爱侠义的行为, 爱好击剑和骑马,尤其长于用弹弓,对准飞的鸟就能击 落它。家中向来 财物多,南宫生就用家中的财物供养宾客,并且和少年们一起喝酒赌钱,花尽了家中的 资产。到了壮年,见天下大乱,就想着要建功立业,于是离开酒肉朋友们,去学习兵法,学得了风后布阵打仗的方法。准备往北到中原去,跟随豪杰们图谋大的事高三语文答案 第 3 页(共 4 页)业,正赶上道路不通,各处走走都不如意,就沿着长江往上走,到了南京,又到了金华县和会稽山,渡过钱塘江,在太湖上游行过 一通后归来。

7、南宫生在家乡一向以有气节而出名,士大夫 们都仰慕他,争着到他家请他或问候他,他家门前停放(来宾)的车一天有几十辆。南 宫生也喜爱跟人结交,无论贵贱,都弯着身子恭敬地跟他们交往。有两个武官靠着有武力,很蛮横,多次殴打侮辱读书人, (人们)称说(他们)是戴着帽子的老虎。其中一个人曾经请南宫生喝酒,有人说:“那个人酒醉后会行凶 伤人,不能跟他接近。 ”南宫生笑着说:“依仗酒醉撒酒风的人怎么会勇悍?我将要制服他。 ”即命令仆人套车前往,酒席上南宫生坐在上座,给(那个军将)讲说古代好将 帅的故事。那个人非常恭敬地听着, 还在下面行礼敬酒,一直到宴会结束,也没有失礼的地方。另外一个人曾经在别人家作客饮酒时

8、遇到南宫生,看到南宫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怒目而视南宫生并离开了。某一天看见南宫生一个人骑着马出去,就带了一些打手,拿着刀策马跟在南 宫生的后面,好像就要 动手打人。南宫生故意放慢缰绳在路中央走,一点也不躲避。那个人知道南 宫生不是软弱的人,就 带着人走了,不敢冲撞冒犯叫他避开道。第二天早上那个人还由朋友引见到南宫生那里赔礼, 请求交好。南宫生能以气节服人大多像这样。南宫生性格刚直,善于谈论,喜爱规劝朋友的过错。朋友中有抵触自己的,就当面指出他的过错,一点也不记仇。跟人谈论, 总是求胜,能引证事实,分析道理,众人没有能驳倒他的。当时藩府多次用兵打仗,南宫生私下推断藩府的 胜败大多能猜中。有人到

9、藩府说南宫生(如何推断军事胜败),(张士诚)想招致南宫生到藩府作幕客,没有办成,就设计让南宫生受到法律制裁,南宫生靠巧妙的主意没有受到危害。家里虽 然因为受人陷害的事穷了,但喜爱跟人结交仍然那样,有时赠送酒肉(给朋友),站着召朋友一起喝酒吃肉以娱乐。四方到 苏州游玩的士人,南宫生了解到他们是有贤德的,一定要殷勤恳切地和他 们交往,在各种 场合宣扬他 们的美德。相识的人家中死了人或生了病没有钱财以供安葬或治病的,告 诉南宫生,他就 让人用 纸写清缺少什么,替他们到公众之中去筹画办理,最后做了好事也不 说。所以人 们大多称赞他,说他像任侠好客的楼君卿、原巨先甚至超过了他们两人。很长时间以后,渐渐地

10、不愿意到外面活 动了,就关 闭家门少接待 宾客。清扫出一间屋子,收藏名书法家写的可以效法的字、周朝的铜器、 汉代的笔砚和唐代的雷氏琴,天天在那里自娱自乐。他一向工于草书和隶书,近于钟 繇、王羲之的造 诣,但苦于索求的人太多,就隐藏不露,很少再拿笔写字。他羡慕安静退隐(的生活),常常作诗来表示自己的心意,安乐地过着朴素谦退的生活,像是高三语文答案 第 4 页(共 4 页)要这样度过一生。南宫生姓宋,名克,家在南宫里,所以自己给自己取号为“南宫里”。22 这 首 七 绝 采 用 一 问 一 答 、 借 物 言 志 的 方 式 来 表 现 情 感 。 ( 1 分 ) 下 笔 连 用 两 句 劈 空

11、而 问 归 雁为 什 么 舍 得 离 开 那 环 境 优 美 、 水 草 丰 盛 的 湘 江 而 轻 易 返 回 北 方 将 读 者 的 思 路 引 向 对 大 雁 归 因 的 探寻 。 第 三 、 四 句 写 雁 的 回 答 , 点 明 急 于 回 归 的 原 因 , 其 实 是 委 婉 地 表 现 了 诗 人 宦 游 他 乡 的 羁 旅 之 感 ,更 显 含 蓄 、 清 远 。 ( 2 分 )23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神话,为读者塑造了通晓音乐而又多情善感的大雁形象。 (1分)诗中的大雁因为那湘水女神在潇湘月夜下鼓瑟思帝,瑟声凄清哀怨,实在不忍再听下去,才不得不放弃风景秀丽、食物丰美的

12、湘江,“等闲”飞回北方。作者借大雁含冤北返而引发对潇湘春夜的遐想,倾吐了胸中的凄楚哀怨,婉转地表露了自己宦游他乡、思乡怀人的羁旅之感。(2 分)24. (1)第一问: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 (2 分,意思完全对可给 2 分,比较接近的可给 1 分,如“礼治” )(2) ( 举 例 并 讲 明 治 国 主 张 1 分 , 简 要 分 析 1 分 )参考:以商 鞅 、 韩 非 为 代 表 的 法 家 主 张 法 治 , 强 调 富 国 强 兵 , 提 倡 耕 战 ; 尊 崇 暴 力 , 向 往小 国 寡 民 的 社 会 生 活 , 反 对 一 切 法 律 制 度 和 物 质 文 明 。 以 老 子 为 代 表 的 道 家 ,主 张 一 切 顺 乎 自 然 ,提 倡 无 为 而 治 。25.(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4)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