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性 动物有机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1119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奋性 动物有机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兴奋性 动物有机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兴奋性 动物有机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兴奋性 动物有机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奋性 动物有机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兴奋性 动物有机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都将发生相应的改变,机体的这种特性称为兴奋。2 兴奋 组织、器官接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的或活动较弱的状态,转变为活动的或活动增强的过程,称为兴奋。3 阈电位 钠离子通道最大开放时临界膜电位(引起动作电位发生的临界膜电位)4 动作电位 细胞受到刺激时的膜电位的变化过程5 钠钾泵 是镶嵌在膜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其作用是逆着浓度梯度将钠离子由细胞内液移向向细胞外液,同时将细胞外液 的钾离子移向细胞内液,形成并维持细胞内外离子浓度梯度,且还具有酶的功能。6 碱贮 血液中 NaHCO3 的含量7 心肌自律性 心脏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够自发

2、的产生节律性兴奋地特征8 心力储备 心输出量和机体代谢是相适应的, 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大的能力。9 肺活量 最大吸气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10、 氧离曲线 以氧分压为横坐标,氧饱和度为纵坐标,所绘制的 S 形曲线,反应氧分压和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11、 胸内压 胸膜腔内的压力,又称为胸内负压12、 尿素再循环 肝脏内形成尿素,一部分经过唾液进入瘤胃,一部分经瘤胃壁扩散进入瘤胃,其余由尿液排出。进入瘤胃的尿素,经过生物脲酶的作用,被降解成为氨,再次被微生物利用的过程13、 胆盐肠肝循环 排入小肠的胆汁酸(盐) ,经过小肠吸收返回肝脏,被肝细胞再次分泌的过程14、 食管沟反射 食

3、管沟闭合是一个反射的过程。兴奋起于口腔和咽部感受器,允吸是重要的刺激。这一反射的传入神经是舌下神经、三叉神经和咽支和舌神经,中枢位于延髓,传出神经存在于迷走神经中15、 临界温度 当体温处于这一温度值时,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的活动处于平衡状态致使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也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体温就维持在调定点设定的温度值水平16、 等热范围 在适当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可保持在生理的最低水平而体温仍能维持恒定。这种环境温度,称为动物的等热范围17、 肾糖阈 超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的极限时,尿中开始出现葡糖糖的血糖浓度18、 内分泌 激素由血液运输到距分泌部位较远的靶组织发挥作用的

4、方式称为内分泌19、 运动终板 运动神经纤维在到达神经末梢处时先失去髓鞘,以裸露的轴突末梢嵌入到肌细胞膜的凹陷中,形成神经-肌肉接头叫做运动终板20、 兴奋-收缩偶联 及细胞膜兴奋触发肌纤维收缩的生理过程21、 水利尿 大量饮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液晶体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增加的现象22、 渗透性利尿 对机体使用被肾小球滤过而又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使得小管液中的溶质的浓度及渗透压提高,尿量增加,这种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23、 突触传递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传递完成24、 下丘脑-垂体-外周靶细胞 通过多种释放激素和促激素将三者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轴内各种激素的反

5、馈调节,使得这个整体的功能维持相对稳定。25、 应激反应 因应激刺激引起的机体与适应性及耐性有关的反应26、 应急反应 当机体遭遇特殊紧急情况时,因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紧急,动员引起的适应性反应27、 下丘脑调节肽 下丘脑内小细胞神经元所在的区域称为小丘脑垂体区这里的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统称为下丘脑调节肽问答题1、 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的特点主动运转的特点 1 在物质转运过程中,细胞本身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细胞的代谢活动。因此,主动转运与细胞代谢有关2、呈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进行物质转运 3、都有载体蛋白,依赖膜蛋白运输蛋白 4、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易化扩散的特点 1、物质移动的动力来自高

6、浓度的势能,细胞不消耗能量 2、顺浓度差或浓度梯度移动 3、膜蛋白的参与2、 静息电位和都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和生理意义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 1、静息时,膜内外两侧不同离子的分布不均匀 2、静息时,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一样,对钾离子具有中等强度的通透性 3、钾离子跨膜流动,形成钾离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RP) (钾离子的外流)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1、阀电位形成:刺激钠通道不分开放钠离子少量内流 2、去极化和反极化 钠离子内流达到阀电位钠通道突然最大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超射电位(钠离子电化学平衡电位)3、复极化 钠离子平衡电位钠通道关闭,钾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静息电位水平(钾离子电化学平衡)4、Na

7、 +-K+ 泵 钠离子、钾离子的相对流动,3 个钠离子出细胞 2 个钾离子入细胞形成相对电流。动作电位的生理意义 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地前提条件和触发因素3、 心动周期的分期特点和意义心动周期 心脏的一次机械活动,即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首先左右心房同时收缩,节着转为舒张,心房开始舒张是左右心室几乎同时来时收缩。当心室收缩转为舒张时,心房仍处在舒张状态 特点:心室收缩的持续时间比心房要长 ,舒张时间比心房短;全心舒张期:当心室收缩转为舒张时,心房仍处于舒张状态,即心房、心室均处于舒张 状态。 意义: 1.房室依次收缩:保证血液充盈心室,有利于射血 2.全心舒张较长

8、: 有利于心肌休息和营养物质供应; 有利于血液回心和代谢废物排出4、 心肌四性的特点和意义1、 兴奋| 期前收缩心室肌在绝对不应期后受阈上刺激,可在下次窦房结正常收缩前产生一次收缩 |代偿间歇 心肌在期前收缩后,往往有一段较长的心脏张舒张期分期特点 有效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低常期。2、 自律性 特点1、心肌细胞只有自律细胞才有自律性,心机重非自律细胞是在接受咯由自律细胞传来的刺激时才兴奋收缩的 2、自律细胞主要是 P 细胞和浦肯野细胞,窦房结 P 细胞的自律性最高,浦肯野纤维最低 3、窦房结值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其他部位的自律组织受窦房结的控制,在正常情

9、况下并不表现出他们自身的自动节律性,而只是起传到兴奋作用。意义 引导心脏自动跳动 1、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方式 抢先占领 超速驱动压抑2 、影响自律性的因素 4 期自动除极速度 最大舒张电位水平 阈电位水平3、传导性1、心肌中有特殊传到系统,且传导性不一致,有快有慢。两快一慢,房室结传到慢(房室结延搁)意义,是使房室依次收缩,以利于泵血;兴奋在房室束,束支和浦肯野纤维中的快速传到是两个心室几乎同时兴奋,有利于两个心室的同步收缩2、心肌细胞传到动作电位机制是局部电流;心肌细胞间的润盘结构式低电阻的缝隙连接。此外,心在心脏中有两个功能性合胞体(心房和心室)4、收缩性不发生强直收缩 保证收缩与舒

10、张交替的节律性活动,有利于心脏实现泵血的功能出现期前收缩 病理时可能产生一位心律和代偿间隙 保证心脏正常节律性跳动,防止子内脏产生强直性收缩5、 胸腔负压的形成原理和生理意义形成原理 肺内压:使肺泡扩张,吸气末与呼气末与大气压相等 ;肺回缩力:使肺泡缩小,其作用方向与肺内压相反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生理意义使肺和小气道维持扩张状态,不致因回缩力而使肺完全塌陷,从而能持续地与周围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气胸 :如果胸膜腔破裂,与大气相通,空气将立即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胸内负压消失。 6 肺牵张反射的意义(扩张和缩小)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

11、为肺牵张反射,它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1) 肺扩张反射 感受器:从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是牵张感受器, 上上上:当肺扩张牵拉呼吸道使之扩张时,感受器兴奋,冲动经迷走神经走神经粗纤维传入延髓。通过一定的神经联系使吸气切断机制兴奋,切断吸气,转入呼气。 意义:肺扩张反射可加速吸气和呼气的交替,使呼吸频率增加。 2)肺缩小反射 肺缩小,对牵张感受器的刺激减弱,传入冲动减少,解除了对吸气中枢的抑制,吸气中枢再次兴奋,开始又一次呼吸周期。 6、 含氮物质消化过程蛋白质消化:利用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合成微生物自身蛋白质,供宿主利用。含氮物质消化:(1)蛋白质、非蛋白氮(2)NH3、糖原、能量、碳链A

12、A微生物蛋白质(3)尿素再循环实践意义:(1)以部分尿素代替反刍动物的日粮蛋白(2)设法降低日粮蛋白被瘤胃微生物分解(3)制作微生物饲料添加剂(4)降低非蛋白氮分解产生 NH3 的速度7 胃液的成分和作用盐酸的主要作用:抗菌与保护作用,防止外来病原细菌的侵入;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合适的酶作用环境;进入小肠后调节胰液、胆汁及有关酶的分泌;促进小肠中离子的吸收。 胃蛋白酶的最适 pH 为 1.8 3.5,pH 超过 5 时便失去活性。内因子的作用:促进回肠中 VB12 的吸收。 粘液的作用: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是胃粘膜抵抗损伤的第一道防线,与胃粘膜屏障一起能有效地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破

13、坏。8、影响尿生成因素 (一)影响滤过作用的因素1.有效滤过压(1)肾小球毛细血管压(2)肾小囊内压(3)血浆胶体渗透压2.有效滤过膜面积和通透性的改变 3.肾血浆流量9、抗利尿激素(ADH)1.来源: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胞体合成,经下丘脑-垂体束运到神经垂体贮存、释放2.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 NaCl 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提高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有利于尿浓缩3.机制:ADH 与受体结合激活 AC cAMP 量 激活蛋白激酶 水通道开放 水的通透性增加 4.影响 ADH 释放因素4、释放因素血浆晶体渗透

14、压升高:如发汗、呕吐、腹泻等使机体失水 循环血量下降:刺激左心房容量感受器,冲动经迷走 N 传入中枢,增加 ADH 释放,减少水分排出,使循环血量恢复正常动脉血压降低: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刺激 ADH 释放,减少水分的排出,使动脉血压恢复正常2.醛固酮1、作用: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保钠排钾保水2、机制:醛固酮进入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与胞浆受体结合激素-受体复合物 通过核膜与 DNA 结合位点作用调节 mRNA 转录合成醛固酮诱导蛋白保钠排钾保水3、 分泌影响:血管紧张素;血K+升高和血Na+降低,直接刺激球状带分泌醛固酮 10、水利尿(P253)11、瘤胃的消化 P160 12、整个消化道的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消化(口腔,胃,大肠,小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