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础项目二:现代物流活动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3710449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基础项目二:现代物流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物流基础项目二:现代物流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物流基础项目二:现代物流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物流基础项目二:现代物流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物流基础项目二:现代物流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基础项目二:现代物流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基础项目二:现代物流活动(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基础,主 编:任平国 课件制作:任平国,项目二:现代物流活动,单元一 运输 单元二 仓储 单元三 配送 单元四 包装 单元五 装卸搬运 单元六 流通加工 单元七 信息处理 单元八 物流客户服务,单元一 运输,知识目标 1.了解运输的概念、分类、特点; 2.理解运输的基本模式、运输线路的种类、不合理化运输的表现。 能力目标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根据物流选择运输的基本模式,能避免不合理化运输。,一、运输的概念及意义,(一)运输的概念运输是实现人和物空间位置变化的活动。物流上则专指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

2、是对“物”进行的空间位移。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则将运输定义为“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运输与搬运不同 ,它是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对物品进行空间位移,是较大空间范围的移动。搬运是在同一地域的活动,一般是指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 (二)运输的作用和意义 1.保值 2.节约 3.缩短距离 4.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 5.加快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6.保护环境 7.创造社会效益和附加价值,二、运输的分类 运输的分类主要是就运输方式而言的。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运输方式

3、和对应的特点。 1.按设备及运输工具划分(1)铁道运输 (2)公路运输 (3)水路运输 (4)航空运输 (5)管道运输 (6)电子运输 2.按运输线路划分()干线运输 ()支线运输 ()城市内运输 ()厂内运输 3.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划分(1)一般运输 (2)联合运输 (3)多式联运,三、运输合理化 (一)运输合理化的概念运输合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按照货物流通规律,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货物的运输与配送。由于运输是物流中最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物流合理化在很大程

4、度上依赖于运输合理化。运输合理化的作用主要有: 1.合理组织货物运输,有利于加速社会再生产的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2.货物的合理运输,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 3.合理的运输,缩短了运输时间,加快了物流速度。 4.运输合理化,可以节约运力,缓解运力紧张的状况,还能节约能源。 (二)运输合理化的主要形式 1.分区产销平衡 2.直达运输 3.提高技术“装载量” 4.推进综合运输方式 (三)合理运输的要素 影响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因素很多,起决定作用的有五个方面,称作合理运输的“五要素”。 1.运输距离 2.运输环节 3.运输工具 4.运输时间 5.运输费用,(四)运输合理化

5、的途径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实载率是反映车船吨位和里程利用情况的综合指标。提高实载率,能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2.改进运输,提高运输能力在运输设施建设已定型和完成的情况下,通过改善运输组织可实现能源、设施的少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目的。 3.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运输社会化的核心是打破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发挥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实现运输的规模效益。实现运输社会化,可以统一安排运输工具,避免对流、 倒流、空驶等多种不合理形式,不但可以追求组织效益,而且可以追求规模效益,如广泛开展的联合运输,已经取得了

6、很大成绩.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尽量利用公路。通过公路分流,缓解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充分发挥公路“门到门”,机动灵活,在中短途运输中速度快的优势,实现铁路运输服务难以达到的服务水平。 5.发展直达运输当客户一次运输批量和一次需求达到一整车时,要尽量组织直达运输,此外,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中运输中,通过直达,建立稳定的产销系统和运输系统,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四、网络经济时代运输的发展趋势新经济提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物流机械装备的大规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已经使构成物流的运输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 1.运输地位的变化。 2.运输结构的变化。

7、 3.不同的运输方式的一体化。,案例点击海铁联运:“领舞”现代港口物流 (见教材)思考:试分析集装箱运输在海铁联运中的作用。,任务设计 任务一 运输操作,1、任务目标 (1)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运输方式的选择;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案例引入 现有一批电脑配件总共有50TEU从广州运输到上海,运输时间为3天,请做出运输方式的选择 3、实施步骤 (1)指导教师介绍整车或零担运输的特点和整车或零担运输的操作过程; (2)将学生分为78组,每组56人; (3)组织各组分别讨论与分析; (4)讨论完毕后,以小组形式汇报选择结果并提交理由说明书; (5)在各组推荐的基础上,选定若干名学

8、生在全班进行交流。,4、检查评价(见表2-1) 表2-1 运输操作结果评价标准表,单元一小结 GB/T18354-2006则将运输定义为“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运输与搬运不同 ,它是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对物品进行空间位移,是较大空间范围的移动。搬运是在同一地域的活动,一般是指短距离、小批量的运输。运输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保值;节约;缩短距离;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创造社会效益和附加价值。运输的分类主要是就运输方式而言的。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运

9、输方式和对应的特点。按设备及运输工具划分为铁道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电子运输;按运输线路划分为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城市内运输、厂内运输;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划分为一般运输、联合运输、多式联运。运输合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按照货物流通规律,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货物的运输与配送。由于运输是物流中最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物流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输合理化。运输合理化的作用主要有:(1)合理组织货物运输,有利于加速社会再生产的进程,促进国民经济

10、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2)货物的合理运输,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3)合理的运输,缩短了运输时间,加快了物流速度;(4)运输合理化,可以节约运力,缓解运力紧张的状况,还能节约能源。运输合理化克服了许多不合理的运输现象,从而节约了运力,提高了货物的通过能力,起到合理利用运输能力的作用。同时,由于货物运输的合理性,降低了运输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这些对于缓解我国日前运输和能源紧张情况具有重要作用。运输合理化的主要形式:分区产销平衡、直达运输、提高技术“装载量”、推进综合运输方式。影响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因素很多,起决定作用的有五个方面,称作合理运输的“五要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

11、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运输合理化的途径: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改进运输,提高运输能力;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发展直达运输。新经济提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物流机械装备的大规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已经使构成物流的运输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单元二 仓储,知识目标 1.理解仓储的概念及作用; 2.掌握仓储合理化的方法。 能力目标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仓储在物流实践中如何操作进行分析。,一、仓储的概念及作用,(一)仓储的概念与分类 1.仓储的概念“仓” 即仓库, 为存放、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的总称, 仓储就是指通过仓库对商品与物品的储存与保

12、管。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的定义,所谓仓储是指“利用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物品的入库、存储、出库的活动。” 在现代物流中,还有静态仓储和动态仓储的区分:由于物品不能被及时消耗完而需要暂时存放在某一场所,称为静态仓储;将物品存人仓库并对其进行保管、控制、提供出库使用等管理,称为动态仓储。,2.仓储的种类 (1)按仓储经营主体划分 企业自营仓储 商业营业仓储 公共仓储 (2)按仓储对象划分 普通物品仓储 特殊物品仓储 (3)按仓储功能划分 储存仓库 物流中心仓储 配送仓储 运输转换仓储 (4)按仓储物的处理方式划分 保管式仓储 加工式仓储 消费式仓储,(二)仓储的

13、作用 1.保存和保管的功能 2.调节供需的功能 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 4.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二、仓储管理 (一)仓储管理的概念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仓储商务管理、仓储流程管理、仓储作业管理、保管管理、安全管理多种管理工作及相关的操作。仓储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获得最大的仓储资源的配置。 2.以高效率为原则组织管理机构。 3.不断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则开展商务活动。 4.以高效率、低成本为原则组织仓储生产。

14、 5.以优质服务、讲信用建立企业形象。 6.通过制度化、科学化的先进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7.从技术到精神领域提高员工素质。 (二)仓储管理的原则 1.效率的原则 2.经济效益的原则 3.服务的原则,(三)仓储方式的选择 仓储方式指储存保管物品所采用的组织管理方法和形式。从物品储存保管的空间安排方式来看,有自营仓储、租赁公共仓库、采用合同制仓储三种方式。 1.自营仓储的优缺点 (1)优点:便于控制仓储;管理更具灵活性;长期仓储时自有仓储的成本低于公共仓储;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2) 缺点:修建自有仓库投资多、占用资金大、风险较高;自有仓库的位置、结构固定灵活性较差。 2.租赁公共仓库储

15、存保管的优缺点 (1)优点:无需仓库投资;灵活性高;便于管理者掌握成本;管理比较简单;公共仓储的规模经济可以降低货主的储存保管成本 ;公共仓储能够采用更加有效的物料搬运设备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 (2)缺点:增加了企业包装成本;增加了控制库存的难度。 3.合同制仓储保管的优缺点 (1)优点: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通过合同仓储网络,使货主企业可以利用现有设施为客户服务,在促销或推出新产品时可以利用短期合同仓储来考察产品的市场需求;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2)缺点:合同仓储的单位成本较高。 4.不同仓储方式的成本比较 5.储存保管方式的选择标准 6.集中仓储与分散仓储方式选择,三、仓储合理化仓储合理化

16、就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仓储的功能。仓储的功能是对需要的满足,实现被储物的“时间价值”。实现储存保管作业的合理化是提高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 1.仓储合理化的标志 (1)质量标志(2)数量标志(3)时间标志 (4)结构标志(5)分布标志(6)费用标志 2.仓储合理化的基本途径 (1)对储存物品实行ABC管理 (2)追求经济规模,适度集中储存 (3)加快周转速度,提高单位产出 (4)采取有效的“先进先出”的方式 (5)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 (6)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 (7)按物品的特性进行储存,案例点击 云南双鹤药业仓储系统的合理化改造 (见教材)思考:针对这些现状,讨论分析企业如何在广泛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以不被淘汰呢?,任务设计 任务二 仓储合理化分析,1、任务目标 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根据具体企业情况进行仓储合理化分析。 2、案例引入 某仓储企业拟对其仓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优化,请协助该企业完成此项任务,并写出分析报告和优化方案。 3、实施步骤 (1)指导教师向学生讲解仓储合理化相关知识; (2)将学生分为67组,每组78人; (3)组织各组分别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仓储合理化分析; (4)调查完毕后,以小组形式撰写分析报告和仓储合理化改进建议; (5)在各组推荐的基础上,选定若干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