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复习备考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3705076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复习备考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历史复习备考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历史复习备考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历史复习备考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历史复习备考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复习备考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复习备考的几点思考(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历史复习备考的几点思考,李树全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基础如何夯实?,能力如何提高?,知识如何拓展?,方向如何把握?,三个清:概念清、结构清、特征清,(一)澄清历史概念,澄清概念:历史学习的基础 形成历史认识。历史考试的目标 提升历史思维。,基础如何夯实?,(09全国卷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10年全国卷26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10年全国卷25 )柳宗

2、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11年全国卷24)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握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2014年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

3、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2013年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仁”的思想出发,把“仁”扩充为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施政纲领。“仁政”的基本精神是

4、对人民要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仁” 和 “仁政”,历史必修一:宗法制与分封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制、罗马法、资本主义代议制、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历史必修二: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租佃关系;重农抑商、 资本原始积累、工厂制、大企业制度、人民资本主义、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历史必修三:为政以德、仁政、天人感应、理学、经世致用、人文主义、因信称义、先定论、理性主义、三权分立、中体西用、民主和科学、三民主义,欧洲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欧洲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肯定人,否定神。,民主、平等、自由。,因信称义,信仰自由。,欧洲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实质:追求现世幸福。,实质:建立政治民主。,实质:追

5、求信仰自由。,欧洲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斗争形式:古典文化。,斗争形式:直接斗争。,斗争形式:宗教异端。,如何澄清概念,澄清概念:挖掘概念的表面含义和本质属性。例:罗马法;重农抑商;人文主义。,澄清概念:澄清概念的时代特性和历史地位。例:罗马法;重农抑商;人文主义。,如何澄清概念,中国古代农业 以铁犁牛耕为主的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 以家庭为单位的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方式; 以种植为主家畜饲养为辅的农业经济结构;,三个清:概念清、结构清、特征清,(二)理清知识结构,1.理清课时知识结构,2.理清单元知识结构,3.理清教材知识结构,1.理清课时知识结构,例:渐进的制度创新,大宪章,权利法案,责任

6、内阁制,基础,形成,发展,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王权逐渐衰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西汉,宋明,明清,孔子创立儒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体系,儒学创立,蔚然大宗,确立正统,发展到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批判继承,演变规律,思想自身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 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和扶植,2.理清单元知识结构,2.理清单元知识结构,例: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四个国家、两种政体,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法国议会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代议制的特征,各国制度特点,必修: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7、四个演进历程,欧美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构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3.理清教材知识结构,必修:农业到工业,分散到整体,四条脉络,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经济社会,两种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3.理清教材知识结构,必修:思想文化的进步、交融,四个板块,儒学的形成、发展历程,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方思想撞击下的中国近代思想,科学技术的发展,3.理清教材知识结构,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三个清:概念清、结构清、特征清,(三)理清阶段特征,先秦时期

8、:中华文明的兴起。 春秋战国:中华文明的转型。 秦汉宋元:中华文明的繁荣。 明清时期:中华文明的危机。,一轮复习要有通史意识,中国近现代史,(三)理清阶段特征,19世纪中期 近代化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近代化深化从“五四”到新中国 近代化新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 现代化新模式,世界近现代史,(三)理清阶段特征,(一)1416世纪的世界“发现”的时代近代社会的准备 (二)1718世纪的世界“理性”的时代近代社会的到来 (三)19世纪的世界“工业”的时代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形成 (四)20世纪上半期“探索”的时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五)20世纪4080年代的世界“对抗”的时代两极到多

9、级、发展与探索 (六)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剧变”的时代文明的新探索与创新,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课例:渐进的制度创新,制度成因:历史原因:限制王权的传统(大宪章)思想基础:洛克的思想。经验教训:革命的反复。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旧阶级力量对比。制度特点:君主、议会、内阁三者的关系。内阁权力的扩大趋势(立法创议权)制度发展:英国三次议会改革。,知识如何拓展?,讲清为什么?,讲清怎么样?,讲清是什么?,课例: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变化的表现:国家干预、企业经营、福利制度等 变化的原因:历史原因、现实原因、理论支撑等 变化的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现实问题等,知识如何拓展

10、?,与教材知识有紧密的关系:补充和发展; 与时代话题有密切的联系:相似或教训。,知识如何拓展?,以“辛亥革命” 为例 1.背景:清末“立宪”运动 2.过程:“南北议和”和清帝退位 3.结果和影响纵向比较中国近代政治运动横向联系西方近代政治发展,展现历史复杂性,深刻思考历史。,例6: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德意志帝国宪法、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两党政治,例2: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例1: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化,例3: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和清帝退位),例5:宗教改革与社会进步,例7:十月革命与苏联工业化,例8:资本主义福利制度,例4:梭伦改革、十二铜表法,通过有效拓展、提升历史认识,形成宽

11、广视野。,知识如何拓展?,方向如何把握?,找准中外历史的结合点找准历史现实的聚焦点,2010年40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

12、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 “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

13、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詹姆斯格雷

14、克牛顿传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公元前8世纪 公元前3世纪,东、西方政治集权制度与民主制度,东、西方思想东西方思想活跃的原因百家争鸣与希腊哲学思想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中外历史的结合点,苏格拉底和孔子思想的异同,相似之处:都关注人、人类社会,以人为本,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都强调“道德”的价值,重视教育的功能。,不同之处:1.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主张“爱人”和“克已复礼”,用礼仪规范人的行为,压制了人的个性; 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

15、己,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作用,有利于个性发展。2.孔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实用性;苏格拉底关注的是人的主体作用、价值,具有哲学理性。,15 18世纪,明清时期的批判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明清时期的批判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闭关政策与殖民扩张政策,东西方科技发展差异,东西方历史发展的“相似”与“相反”,(1)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手工

16、工场迅速发展。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最终没能像西方的启蒙思想那样实现社会的逐渐转型?,(都主要处在17世纪中期),(2)内容: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3)影响: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只起了一定的影响;启蒙运动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