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 微观经济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3698122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386 大小:17.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财经大学 微观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86页
西南财经大学 微观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86页
西南财经大学 微观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86页
西南财经大学 微观经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86页
西南财经大学 微观经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财经大学 微观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财经大学 微观经济学(3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吴开超 ,企业 生产并出售物品和劳务 雇佣并使用生产要素,物品和劳务费的购买,物品和劳务费的出售,劳动、土地和资本的出售,劳动、土地和资本的购买,收益,支出,成本(工资、租金和利润),收入(工资、租金和利润),物品劳务费市场 企业出售 家庭购买,家庭 生产并出售生产要素 购买并消费产品和劳务,生产要素市场 家庭出售 企业购买,政府 市场参与者 经济调控者,微观经济学简介,我的讲授线索,家庭,厂商,市场,导论,消费者偏好与无差异曲线,厂商成本与成本曲线,厂商收益与收益曲线,厂商均衡与最优选择,市场需求与需求弹性,市场供给与供给弹性,市场供求均衡与效率,囚

2、徒困境,开金矿博弈,经济理性和利益最大化原则,消费者约束与预算线,消费者均衡与个人选择,第3讲,第4讲,第2、5讲,第1讲,第一讲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经济学分析例一:单人迷宫 经济学分析例二:囚徒困境 经济学分析例三:开金矿博弈 行为理性:博弈和利益极大化原则,二、静态博弈和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的大概内容 “囚徒困境”的策略标准式 “囚徒困境”的重要启示和运用,1、囚徒困境大概内容,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两个屋里审讯。他们心里很清楚:如果两人都坦白,将因证据确凿而各自该判6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将因证据不足各判1年;如果其中一人坦白而另一人抵赖,根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精神

3、,坦白者放回家,而抵赖者判10年。问题是:这两个犯罪嫌疑人会采取什么策略呢?,2、囚徒困境的支付矩阵,囚徒困境的均衡和启示,在此博弈中,A和B就是两个博弈方,A和B各自都有坦白和抵赖两种策略,他们可能被关的年数(0、6、8、10)就是他们的支付,共有(A坦白,B坦白)、(A坦白,B抵赖)、(A抵赖,B坦白)和(A抵赖,B抵赖)这4种策略组合。 在理性假设条件下,博弈的占优均衡为(坦白,坦白),这也是纳什均衡。每个犯罪人的得益均为6年牢狱。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那么可能无法实现集体的最大利益。这就是囚徒困境。 在有些情况下,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对整个社会

4、也许是一种好事,尽管对该集体成员而言可能是一件坏事。,囚徒困境的分析,囚徒之间的不能互通信息?实验表明,在把两个囚徒关在一间房同时审讯,多数情况下仍然是(坦白、坦白),甚至很多时候得到证据的时间更短,只要“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制度不变。 囚徒的自利?如果两个人都利他,那么就会出现(抵赖、抵赖)的结果。关键是他们需要理由相信对方抵赖,而这种理由是很难找到的。 现实中存在(抵赖、抵赖)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制度优势得不到真正得实施,甚至出现“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也可能存在其它对抗得制度安排,使得得益变化了,从而选择(抵赖、抵赖)。比如,存

5、在黑社会或者帮会,这些组织内部有严酷的制度,对于出卖“兄弟”或者出卖组织内部机密的人有十分严厉的惩罚,以至于坦白的代价大于抵赖。,二、开金矿的博弈与可信性,开金矿博弈的主要内容 开金矿博弈的策略形式一 开金矿博弈的策略形式二 开金矿博弈的策略形式三 承诺和威胁的可行性问题,1、开金矿博弈的主要内容,李四发现一个价值四万的金矿,但缺乏1万元开采资金。想向张三借,并答应分2万给张三。问题是:张三该借钱给李四吗?在哪种情况下该借呢?,张三,李四,2、开金矿的博弈策略形式一,借,不借,不分,分,(张三得2,李四得2),(张三得0,李四得4),(张三得1,李四得0),3、开金矿的博弈 策略形式二,张三,

6、李四,张三,借,分,不分,起诉,不起诉,不借,(张三1,李四0),(张三1.5,李四1),(张三0,李四4),(张三2,李四2),4、开金矿的博弈 策略形式三,张三,李四,张三,起诉,不起诉,分,不分,不借,借,(张三-1,李四0),(张三1,李四0),(张三2,李四2),(张三0,李四4),5、承诺和威胁的可信性,承诺就是一个博弈方将来会采取对另一个博弈方有利的行为。威胁诺就是一个博弈方将来会采取对另一个博弈方不利的行为。 可信性就是指一个博弈方是否相信对方将来会采取对自己有利或者不利的行为。包括承诺的可信性和威胁的可信性。 只有当承诺方不遵守承诺的成本大于守诺的成本,或者不遵守承诺的收益小

7、于守诺的收益,承诺才是可信性的。同样,只有当威胁者实施威胁的收益大于不实施威胁的收益,或者实施威胁的成本小于不实施威胁的成本,威胁才是可信性的。,可信性的实施,限制自己的选择与威胁保持剩余生产能力与威胁坏名声与可信威胁声誉与可信承诺,三、理性经济人假设,理性经济人 效用极大化 利润极大化,1、博弈方的能力和经济理性,博弈方的行为逻辑:行为动机(行为目标)和行为能力(人们准确的判断、分析、计算、选择和执行能力)。 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如果行为人追求自身利益极大化就是个体理性;如果行为人追求集体利益极大化就是集体理性。经济思维的基本原则是个体理性原则。一般而言,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可能存在矛盾,但是

8、,如果博弈方存在有约束力的协议,每个人都在取符合集体利益极大化的行为时能够得到有效的补偿,博弈方也能够体现出集体理性。如果存在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为合作博弈,如果不存在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为非合作博弈。 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如果博弈方都以自身利益极大化为目标,同时又具有完美的行为能力,他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极大化利益,我们就说他是完全理性。反之,如果博弈方不是以自身利益极大化为目标,或者他不具备完美行为能力,他就不能够实现自己的极大化利益,最多只能实现适当的利益,我们就说他是有限理性的。经济学中的分析通常以完全理性为前提。,2、效用和效用极大化原则,效用是人们从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主观满足。

9、效用可大可小,可正可负。效用的大小,反映消费者对所消费商品的偏爱和喜好程度,也反映该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效用主要取决于商品消费量。 总效用。在其它因素不变时,人们在消费一定数量的物品时所到得的满足,就是总效用(TU)。 如果人们仅仅吃了500克米饭,那么总效用就是这500克米饭带给他的满足。如果人们消费了多种商品的一定组合,比如同时吃了500克米饭和3个炒菜,那么他的总效用就是500克米饭带个他的满足和3个炒菜带给他的满足的总和。如果500克米的效用为50,3个炒菜的效用为33,那么他的总效用就是83。,边际效用(MU)就是消费者改变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所改变的总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

10、其它条件不变时,随着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获得的边际效用会出现递减。,资料链接:罗斯福的感叹,1945年,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一位记者请他谈感想,它没有回答,而是请记者吃三明治。请第一块,记者受宠若惊,高兴地吃下;请第二块,记者情不可却,再次吃下;请第三块,记者腹中饱胀,不得不强行咽下。哪知道,罗斯福接着请了第四块,记者只能是哭笑不得。罗斯福这才说:“这就是我第四次连任总统的感想”,不仅商品能够给人们带来效用,货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也能够给人们带来效用。人们拥有一定量货币也能获得一定量的总效用。一般而言,货币的边际效用也要递减,但是为了简化分析,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11、 如果人们有1000元钱,只花费了600元去买了2件衣服,那么他的总效用就是TU=TU(400元钱)+TU(2件衣服)。如果2件衣服的效用为300,而每一元钱的效用为5,那么他的总效用为2300. 如果人们花5元钱买了一个单位的商品,这个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10,那么我们就花在该单位商品上的一元钱值2个效用(10 /5),这就是货币的边际支出效用,即增加单位货币支出所增加的效用。,效用极大化原则,效用极大化原则:某商品的边际效用花在该商品购买上的货币的效用如花在该商品购买上的货币的效用某商品的边际效用,说明可以少买商品来增加效用; 如花在该商品购买上的货币的效用花出去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购买的商

12、品带来的效用,说明可以少花钱来增加效用; 如花出去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损失的效用MC,意味着再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带来收益的增加大于成本的增加,即TR/q TC/q,通过增加产出还能增加利润。 如MRMC,意味着再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带来收益的增加小于成本的增加,即TR/q TC/q,通过减少产出还能减少亏损和增加利润。,MR,E,R,C,3,q,MC,5,0,D,11,9,7,5,C,B,A,D,C,B,A,图6.4 利润极大化原则,9,7,6.4,10.5,4,3.5,企业决定要素量的利润极大化原则,MRP=MFCMR(F)=MC(F),第二讲,市场均衡及其管理,第一节 市场需求和需求弹性,市

13、场需求量和市场需求 需求弹性及其运用,一、市场需求量和市场需求,市场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 市场需求和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的运动,1、市场需求量及其影响因素,个人需求量:某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量。比如,杨佳对德芙巧克力的购买量。 市场需求量:某个市场上的全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总量。比如,所有消费者对德芙巧克力的购买总量。,影响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普通品、奢侈品和吉芬品) 相关品价格(互补品的价格和替代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正常商品和低档品)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的人数,2、市场需求和需求定理,市场需求:在一定条件下,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 市场需求的表达形式:需求表、需求

14、函数和需求曲线。 需求定理:一般而言,市场需求量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反向变化。,需求表,需求函数和反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或者反需求函数表示。,反市场需求的解读,反市场需求:市场需求量与需求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价格:消费愿意为各个单位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这个最高价格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和货币的边际效用决定.由于消费者是理性的,因而需求价格应该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极大化效用时的价格,因而应该满足MU/=P。由于边际效用递减,因而消费者对每一个商品的意愿买价都不同,对后一个商品的需求价格低于前一个商品的需求价格。实际上,市场价格总是等于消费者所购买的最后一个商品的需求价格 反市场需求可以用反市场需求表,反市场需求曲线和反市场需求函数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