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美术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698088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美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美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美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美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美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美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艺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美术(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 年 级 下 册 美 术教 案第一单元 小溪江河大海 课题一 滴水成溪 教学目标: 1、发现和感受大自然中小水滴的可爱和小溪清澈透亮、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具有爱水、爱大 自然的美好情感。 2、体验小小的我与集体的密切关系和自尊、自豪的情感,体会“汇涓成海、聚沙成塔”的哲理。 3、从描绘小溪的文学、音乐、美术等作品感受形象美、线条流畅美、旋律优美感。 4、感受歌曲乐句的变化,能用二声部或三声部的形式唱歌,能以小水滴为基本图形进行想象画创作。 教学目标: 1、发现和感受大自然中小水滴的可爱和小溪清澈透亮、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具有爱水、爱大 自然的美好情感。 2、体验小小的我与集体的密

2、切关系和自尊、自豪的情感,体会“汇涓成海、聚沙成塔”的哲理。 3、从描绘小溪的文学、音乐、美术等作品感受形象美、线条流畅美、旋律优美感。 4、感受歌曲乐句的变化,能用二声部或三声部的形式唱歌,能以小水滴为基本图形进行想象画创作。 教学准备: 1、各种水声音的录音,水滴、小溪、大海的图片资料。 2、歌曲小小的我 、散文诗两条小溪录音磁带。 3、国画、油画棒、水彩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过程: 顽皮的小水滴 1、体验水声,引发兴趣,表达感受。 (1)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仔细听辨各种水声(水滴滴落、小溪流淌、大河奔流、海浪涛涛) 。 (2)学生交流各种水声给自己留下的感受,并能用相应

3、的相声词表达,或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敲击 模拟不同的流水声。 2、根据水流的不同声响的录音请学生用不同的线条(长短、粗细、曲直等线条)表现水的流动感。 3、看录像或课件,欣赏不同情景中的小水滴,观察小水滴的形状在不同光线下小水滴的颜色。 4、欣赏有关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及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讨论交流招贴画、广告“如果你不珍惜水, 那么最后一滴水就是你的眼泪”的含义。 5、学生大胆创意,尝试绘制招贴画、广告或漫画,表达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在教学情境的启发下畅所欲言,谈出自己对生活中所发现的颗颗小水滴汇成涓涓溪流的感受。2、学生能从描绘小溪的文学、音乐、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语言

4、美、旋律美、节奏美、线条美、色彩美, 能用自爱、自豪的情感唱出小小的我 。 3、学生能够掌握水滴的基本造型并运用水墨画进行创作,构图有创意;运用自己熟悉的绘画方法表现 主题。 4、学生能够体验到小小的我与集体的密切关系,并能自由交流对“汇涓成海,聚沙成塔” 、 “成就大业, 从点滴小事做起”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哲理的理解。 5、能用自己喜欢的艺术方式表现大自然中的小溪,表达水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 情感。 教学思路拓展: 1、探究水滴、小溪、江河湖海的成因。讨论自然界水的声音、形状与音乐、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相同 与不同之处,探讨艺术创作中联想与想象的重要性。

5、 2、让学生了解和收集自己家乡或有关小溪的其他文学、美术、音乐作品等资料,激发学生对溪水的关 注和喜爱之情。 3、举办学生表现小水滴、小溪艺术作品的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用艺术表现自然景象的欲望。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碧水的呼唤 美术创作“生命与水” 教学目标: 1、感受和理解长江之歌歌词所蕴涵的诗意及磅礴的气势,能用打击乐器配合歌曲演奏。 2、熟悉歌曲联唱形式,能将自己学过和熟悉的歌唱大江、大河的歌曲即兴联唱。 3、有感情的朗诵歌颂祖国大江大河的文学作品,能体验作品中抒发的情感和意境。 4、欣赏和感受表现大江、大河美术作品的色彩、构图及形式美,能用美术多种形式表现保护水资源的 情感。 水的歌唱 1

6、、欣赏照片或课件:三江之源及波浪滚滚的黄河、长江水,引导学生探索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激发学 生热爱祖国江河的情感。 小组讨论交流:你见过哪些大江、河流?他们的发源地在哪里?看到波澜壮阔的滔滔江水,你有什么感 受?你联想到了什么? 2、欣赏歌曲长江之歌 ,感受歌曲旋律磅礴的气势与歌词中蕴涵的诗意。 提问:你从这首歌的旋律中感受到了什么?从歌词中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3、接龙联唱:让学生演唱自己会唱的与水有关的歌曲(结合学生的经验和音乐积累)如长江之歌 、 我的祖国 、 洪湖水浪打浪 、 浏阳河 、 太湖美 、 外婆的澎湖湾等。 、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请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小组合作绘制一幅山水画。

7、小小赛诗会 、欣赏描绘祖国大江大河的美术作品,感受祖国江河的壮丽、神圣及表现形式的美感。 2、欣赏表现大江大河的诗歌、散文,感受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美和情感美。 3、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制作赛诗会节目单、道具等。 4、开展赛诗会表演,朗诵有关歌颂祖国江河的文学作品。 清水长流 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论水与人们的关系。 2、欣赏水利灌溉庄稼、人给花草树木浇水、山区人打井水、马在河边饮水、人们端着大腕饮水等图片 或录像,感受水与人们生存、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人们生命都离不开水) 问题思考:看到上面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3、收集展示水源污染的图片资料,观察江河水污染带给人类的威胁,体验

8、环境保护的重要。 4、欣赏图片或录像,讲述大禹治水的感人故事。 5、了解 3 月 22 日是“世界水日” ,启发学生设计保护水资源或“世界水日”的宣传画、广告(词或画) , 用美术或文学(编儿歌、短诗) 、音乐(创编歌词)等形式表现防止河水污染及保护河水的情景。 问题探讨:地球上可以饮用的水有多少?每一天要用掉多少水?地下水面面临什么问题?谁是河流的头 号杀手? 6、美术创作“生命与水”或“绿色行动保护水”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长卷绘画活动,表达节水、爱 护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歌曲情绪、意境的感受和理解。 2、会准确唱 3 首以上与水有关的歌曲。 3、能积极

9、地参与个人或小组赛诗会节目。 4、在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和保护水资源的美术创作活动中,有自己的独特构思和表现方法。 5、有兴趣关注水资源,对水与生命有自己的看法,有关注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情感。 6、能用绘画、创编短小诗歌、散文、歌曲、体态动作等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歌颂祖国江河的情感。 教学思路拓展: 1、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水与地球、水与人类生命的密切关系,收集有关歌唱大江大河的文学作品和歌曲作品,并参与社区保护水资源的文艺宣传活动等。 2、引导学生讨论、创编爱护水资源的文艺节目。 教学反思:课题三 蓝色畅想 教学内容:欣赏水、表现水、画水 教学目标: 1、体验探究水纹之美和大胆创作水纹画

10、的乐趣。 2、能从水的不同自然状态中感受水纹的不同美感。 3、能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出具有美感特征的水纹。 4 能对以线条为主的抽象作品进行审美评价,敢于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感受。 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过程: 猜猜说说水 1、猜谜语水。教师说谜语的谜面,学生猜谜底。 谜语一: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 钢刀切不断, 铁钩钩不起。 (谜底:水) 谜语二:在小溪里游玩, 在池塘里睡觉, 在江河里奔跑, 在大海里欢笑。 (谜底:水) 教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谁还会打出关于水的谜语? 2、讨论交流:水的样子 教师:从刚才的谜语中我们发现谁的状态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启发学

11、生总结得出结论:运来水很特别,它没有形状,没有样子,但它存在于自然界中却又可以表现出 许多美丽的姿态。 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描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见江河流水的波纹状态,湖面上的涟漪给人的感觉(活 泼、亲切、有扩张感) ,与水滴落到江面上、水坑里的感觉。 欣赏感受水纹的美感 1、欣赏涟漪图片,感受湖面荡起涟漪的情景。 教师:我们看到的涟漪就是水纹,水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呈现出万千姿态,情趣各异的水纹,而我们每个 人的感受又会各有不同,请同学们谈谈看见涟漪,看见水纹的感受。 2、教师出示在透明塑料盆里撩动水滴到水面上,请学生观察说说看到水的样子。 请学生用线描的方式记录在纸上,感受不同水纹的不同美感。

12、 3、欣赏马远的水图等表现水纹的美术作品,感受线描方法表现水纹的美感。 多种形式探究表现水纹 1、学生尝试用简单的线条表现自己所见所感受的水纹。 (请个别学生在黑板上用粉笔即兴画出水纹,并 请学生从美感角度评价并调整) 2、出示表现水纹的色彩作品,引导学生围绕作品本身的水纹形状,配合色彩及联想来欣赏作品,激发 学生的创作欲望。 3、熟悉材料:大、小面盆和水,绘画颜料等,学生分小组选择不同的材料,绘制水纹。今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些水纹画。比比看,哪一组的同学作出的水纹最多,最有特点,并具有独 特的美感。同时把自己的操作感受都记录下来(出示作画用纸及范例)4、绘制水纹图画。学生分小组动手作画,教师

13、注意观察和辅导,引导学生注意创作来源:在水盆里搅 动成漩涡,摇动成波浪,划动成三角形荡开,地税、泼水等溅起涟漪,鼓励学生在观察、感受的基础上 大胆作画。 还可激发学生徒手沾上水粉或水彩颜料在纸上想象绘制水纹画。 艺术通感体验 1、用在空中抛舞绸带,皱纹纸带表现水的流动或在地上、桌上摆放制作好水纹,然后用语言描述其形 象和美感特征,并用抛舞绸带、皱纹纸带表现水纹。 2、欣赏歌曲画水纹。 教师唱歌曲乐句:“一条大河波浪宽” ;“小河流水清亮亮”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 ;“洪湖水呀浪 打浪” ;“太湖水呀太湖水”,学生闭眼倾听老师唱歌或播放录音,学生自由想象歌中的情景,并人 选这歌中的一手,用水

14、纹图画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水势。 激情一刻 1、交流展示作品 学生围坐成圆圈,各组派代表演示和展示绘制的水纹画,有其他小组评价和打分,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不同水纹的不同美感。 2、请学生自我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谈本课自己获得的新经验,新收获、新进步、新的问题和困难或学 习希望与要求。 3、教师小结。艺术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艺术可以赋予平凡的、平淡的事物以新奇与美丽,希望我 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美的阳光来看待周围事物,用灵巧的双手创造美,把我们的生活 变得更美。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主动欣赏和感受大海和色彩美、海面的辽阔壮美,表达出自己爱大海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与情感。 2、学

15、生能表达自己对大海的真实感受并能交流自己对大海博大、宽容、孕育一切、包容一切性格的领 悟。 3、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富有想象的参与歌唱、舞蹈和美术活动。 教学思路拓展: 1、选择自己到海边的照片,收集有关大海的图片、诗歌、散文、故事、美术、摄影等资料。 2、欣赏寓言故事:木偶探海和三船议海以及有关表现大海的影视作品,引发探索大海秘密的 兴趣,领悟作品的教育意义。 教学反思:第二单元 运动场上 课题一 我们一起来运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体育运动的了解、体验,引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和关注。感受体育运动中顽强、自信、 勇敢、拼搏的体育精神。 2、通过欣赏反映体育题材的音乐和美术作品,了解艺术不

16、同的表现形式。 3、通过投影描摹添画,引起学生对整体形的观察,并用美术、戏剧等形式进行艺术创作。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录音机、啦啦队录影带、健美操磁带和录像带。 AC 米兰啦啦队队歌磁带、绘画用品等。学 生准备水彩笔、水粉颜料、纸张、胶水、剪刀。 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1、播放音乐运动员进行曲 ,学生伴着音乐节奏走进教室坐好。 2、新闻播放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班的徐君毅同学在省九运会跳水项目中获得了两枚金牌,让我 们鼓掌祝贺他。我这里有一篇记者采访他的报道,我念给大家听听。 (教师用身边同学的事迹激励学生, 起到榜样的作用。 )请熊倪跳水队的学员为我们表演跳水。3、学生讨论(1)欣赏完了表演,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2)请与表演的同学交流,了解他们的训练情况,一起说一说。 做一做、猜一猜、看一看、添一添、画一画 学生任意选择一个体育项目的经典动作进行模仿,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老师用写生灯照射,形成投影并 投在背景的白纸上,看一看投在白纸上的人影。引导学生关注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