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电子教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698077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电子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课 时时 教教 案案课题:第1课 信息的存取与传递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一、教学目标1认识信息的含义及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2了解生活中的信息,知道信息可以用文字、图像、数字、符号等来表示。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二、教学内容1信息就在我们身边。2信息的表示方法。三、课时安排 1 课时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信息的含义的认识与理解;信息的各种形态及其本质含义。五、教学建议1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

2、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足球比赛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课前、课中反思2信息;对于信息的含义,不能把信息的科学的概念告诉给小学生,要让学生通过书上的图片,通过身边的内容,通过看、听、说等方法,自己去体会。通过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懂得信息可以用文字、图像、声音、符号、数字等不同的形式来表示。在教学中要结合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和看图说话的练习,来教学生有关信息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2知道每个拼音字母在键盘上的相应位置,通过输入拼音字母的练习,让学生在复习拼音字母的同时,能比较熟练地正确输入每个拼音字母。六、相关资料千百年来,

3、人们就用语言、图符、钟鼓、烟火、竹简、纸书、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古代人类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信、驿马邮递就是例子,现在还有一些国家的个别原始部落,仍然保留着诸如击鼓鸣号等古老的通信方式。现代社会中,交通警的指挥手语、航海中的旗语等不过是古老通信方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课后反思:课前、课中反思3课课 时时 教教 案案课题:第 2 课 信息加工工具的发展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一、教学目标1认识信息的含义及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2了解生活中的信息,知道信息可以用文字、图像、数字、符号等来表示。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

4、深入思考。 二、教学内容1信息就在我们身边。2信息的表示方法。3与信息有关的词语的学习。4每个拼音字母在键盘上的相应位置。5正确输入拼音字母。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信息的含义的认识与理解;信息的各种形态及其本质含义。五、教学建议19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一套电磁理论,课前、课中反思4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光速传播的。

5、1875 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 年在相距 300 千米的波世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获得成功。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1920 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33 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

6、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 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为了解决资源共享,单一的计算机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至此,我们可以初步认为,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和光电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主题的技术系统的总称,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标志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课后反思:批 注5课课 时时 教教 案案课题:第 3 课揭开计算机神秘的面纱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2)知道

7、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2 2、新

8、授新授3、1硬件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等部分组成。(结合实物讲解)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批 注6能够看到的计算机部分。(1)主机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和大脑,在里面有很多的部件,分别实现各种连接和处理功能。它能存储输入和处理的信息,进行运算,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2)输入设备键盘主要用来输入文字和命令,是一种输入设备。其实输入设备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的还有鼠标器、话筒、扫描仪、手写笔等。(3)输出设备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给我们看,它是一种输出设备。输出设备还有打印机、音箱等。打印机通常有针打、喷打、激打之分。2软件(1)系统软件(2)应用软件三、计算机信息处理

9、过程三、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点像人的大脑、眼睛、耳朵及笔、纸等,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也类似于人脑处理信息的过程。由此可见,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可以用“输入、处理、输出”6个字来概括。四、小结四、小结今天你知道了哪些计算机知识?五、练习五、练习教学反思:批 注7课课 时时 教教 案案课题:第 4 课 追溯“信”的历史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课时:1 节课教学内容:了解、识别身边常用的通信方式,掌握搜索、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识别身边常用的通信方式。2、掌握搜索、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3、学会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

10、选择和整理。4、学会在网上申请免费邮箱。5、学会在网上收、发、回复电子邮件。6、了解有关邮件的安全问题。教学重点:了解、识别身边常用的通信方式;教学难点:掌握搜索、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教学准备:电教室教学过程:一、我的想法1.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与通信有关的资料太多了,我计划从入手。2.我计划去图书馆查看相关书籍,利用网络进行搜索,以及。二,活动建议批 注8为了使研究工作迅速有效,建议在活动进行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分组并明确组内成员的具体分工。在自己存储文件的磁盘上,建立恰当的文件夹,用来保存文字,图片。三,操作指南建立好存储资料的文件夹把从传统媒体搜集到的资料,整理输入到计算机中,形成数字化

11、资料。通过网络搜集所需资料。四议一议在检索出的大量信息中如何进行选择,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后给出建议。五,知识小辞典什么是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有哪些搜索引擎教学反思:批 注9课课 时时 教教 案案课题:第 5 课 讲讲信的故事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课时:1 节课教学内容:掌握搜索、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识别身边常用的通信方式。2、掌握搜索、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3、学会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整理。4、学会在网上申请免费邮箱。5、学会在网上收、发、回复电子邮件。6、了解有关邮件的安全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搜索、保存网上信

12、息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搜索、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教学准备:电教室教学过程:一、我的想法我的演示文稿将包括这样几张幻灯片二,活动建议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先分好类批 注10小组同学商讨本组要介绍的主要内容。仔细阅读资料,筛选。精简内容,争取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生动的图片把信息传达给阅读者为确保资料的翔实,并尊重知识产权,要注明资料的来源三,操作指南1幻灯片模板的选择与编辑2整理资料,制作幻灯片3保存文件,使用反应内容的简练文字作为文件名。四,议一议通过制作本次活动的演示稿,你有什么体会本组同学在一起交流一下,通信技术是怎样改变人们的通信方式的。幻灯片模板有何作用五知识小辞典1.古代的通信方式2.第二次

13、工业革命对通信的影响3.现代通信批 注11教学反思:课课 时时 教教 案案课题:第 6 课 我的电信(2)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课时:1 节课教学内容:学会在网上收、发、回复电子邮件。教学目标:1、了解、识别身边常用的通信方式。2、掌握搜索、保存网上信息的方法。3、学会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整理。4、学会在网上申请免费邮箱。5、学会在网上收、发、回复电子邮件。6、了解有关邮件的安全问题。教学重点:学会在网上收、发、回复电子邮件。教学难点:学会在网上收、发、回复电子邮件。教学准备:电教室教学过程:一、我的问题如果对方是以文件附件的形

14、式发的邮件。我该怎么打开,怎么保存呢回复邮件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批 注12二活动建议1 打开自己的邮箱。检查是否有老师和新同学的邮件,阅读并回复2 为了安全和方便,每个人最好单独使用自己的邮箱 如果邮件中有附件。看来信地址是否熟悉,是否安全,再打开。三操作指南1.打开申请了免费邮箱的网站2,输入邮箱用户名和密码,进入邮箱3.单击收集按钮,单击新邮件的主题或发件人,阅读邮件,处理邮件,回复邮件四 议一议1.如何判断邮件附件的安全性2.接收邮件时,必须登录提供免费邮箱的网站吗?有没有其它接收的方式五知识小辞典1.邮件的安全,2.邮件管理批 注13教学反思:课课 时时 教教 案案课题:第 7 课

15、 做计算机的“小医生” 第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新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课时:1 节课教学内容: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 BBS 的基本功能,讨论问题、辅助学习。教学目标:1、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2、会使用专业的安全工具检查和清除病毒、黑客程序、恶意网页等。3、了解 BBS 的概念。4、学会使用 BBS 的基本功能,讨论问题、辅助学习。5、理解注意网络礼仪的意义。教学重点: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学会使用 BBS 的基本功能,讨论问题、辅助学习。教学准备:电教室教学过程:我的问题在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问题太乱了。而且课上时间也有限,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既不乱又能随时地进行讨论呢?批 注14二活动建议1.为保障人人都能参与,随时都能讨论,我们可以借助网络 BBS 这个平台2.我们是有组织的利用网络协作学习,如果本校有条件,尽量使用校内网站提供的论坛,否则要选择一个适合我们的论坛。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