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爱滋病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53692994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爱滋病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医学]爱滋病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医学]爱滋病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医学]爱滋病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医学]爱滋病病人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爱滋病病人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爱滋病病人的护理(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AIDS) 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概念、传染源、传播途径、 高危人群2、掌握临床表现3、掌握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 4、掌握健康指导 5、熟悉发病机制 6、熟悉实验室检查、处理要点7、了解病原学,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概述:HIV慢性致命性传染病CD4+T淋巴细胞,病原学,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有两个型,即HIV-1、HIV-2HIV在外界的抵抗力不强,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 无症状HIV携带者 HIV存在于 血液 唾液 精液 眼

2、泪 阴道分泌物 乳汁,体液中的HIV含量:,每毫升体液中HIV病毒颗粒平均数,精液 11,000,阴道 分泌液 7,000,血液 18,000,羊水 4,000,唾液 1, 1500RNA拷贝数/ml传染性低,但不能排除不传染。,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传播 其他:职业暴露等,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性乱者 静脉注射毒品 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 感染者的配偶 感染母亲的婴儿,免疫发病机理,HIV感染引起的免役抑制: CD4+T淋巴细胞 HIV抗原变异及毒力变异的影响、 HIV感染中协同因子的作用,机会性感染:由于免疫缺陷,组织中 病 原体繁殖多,而炎症反应少。,临床表现 潜伏期2-1

3、0年,期 急性感染期感染HIV后,部分病人出现 血清病症状检查有血小板可减少,CD8升高,HIV抗原阳性。持续314天后自然消失,期 无症状感染期,持续210年或更长,平均5年,无自觉症状,仅血清HIV抗体阳性。,期 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综 合征,两大特点: 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全身除腹股沟外有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期 艾滋病期,体质性疾病 神经症状 机会性感染 恶性肿瘤卡氏肉瘤、淋巴瘤 其他,消瘦综合征,卡氏肉瘤,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疣,寄生虫-隐孢子虫感染,真菌-孢子丝菌病,各系统临床表现 一,1.皮肤粘膜 卡氏肉瘤 念珠菌感染 外阴疱疹、尖锐湿疣,各系统临床表现 二,2

4、.呼吸系统 卡氏肺孢子虫(肺囊虫)肺炎 肺结核 巨细胞病毒感染 真菌性肺炎 卡氏肉瘤,各系统临床表现 三,3.消化系统 口腔与食道炎 口腔毛状白斑 感染性腹泻 肛周、直肠疱疹病毒感染 肝损害,各系统临床表现 四,4.神经系统 机会性感染机会性肿瘤HIV感染引起 痴呆综合征等。,各系统临床表现 五,5.眼部 视网膜炎(CMV感染) 卡氏肉瘤,HIV感染转归,5年内有2050%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1030%发展为典型艾滋病。 发生并伴有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的典型艾滋病,则预后极差,发病后1年病死率50%以上,45年几近100%。,辅助检查,血常规:贫血、白细胞减少 血清学检测:数周3个月HIV

5、抗体阳性 免疫学检查:CD4+减少,(一)治疗 1、抗艾滋病毒治疗: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 2、免疫治疗 3、并发症治疗 4、中医中药治疗,处理要点,(二)预防措施 四免一关怀,1、管理传染源 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法制和道德教育。 报告疫情 :最快的速度 建立艾滋病的监测网络,控制性传播 控制吸毒传播 阻断血液传播 切断母婴传播 防止医源性传播:自我防护暴露后的处理,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个人防护,对密切接触者予以健康指导,配偶定期检查。,询问病人有无密切接触史、多个性伴侣、药瘾史、输注血制品身体评估实验室检查心理状况,护理评估,恐惧营养

6、不良 低于机体需要量活动无耐力 组织完整性受损 潜在并发症,常见护理诊断和医护合作问题,病人能正视现实 能按饮食指导进食 能遵循休息、活动计划 皮肤粘膜完好 知道艾滋病的隔离预防知识,护理目标,(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活动 血液体液隔离、保护性隔离 绝对卧床休息 协助生活护理,护理措施,2、饮食护理 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就餐的环境3、皮肤护理,1、监测病情有无感染定时评估一般状况和生命体征皮肤粘膜有无卡波氏肉瘤及感染征象有无口腔、食管、炎症或溃疡 有无肺部啰音有无癫痫发作、瘫痪、进行性痴呆2、对症护理,(二)病情观察,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 骨髓抑制 胃肠道反应 肝肾功能损害,(三)用药护理,(四)心理护理,1、疾病知识宣传 2、心理指导 3、作息指导 4、饮食指导,(五)健康指导,正确对待疾病 育龄妇女感染者做好咨询工作,以减少母婴传播的机会 保护自己,避免继发感染,5、行为指导,6、出院指导,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分期传染源 高危人群健康指导,重点,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