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三级串讲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53686527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1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培训三级串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三级串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三级串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三级串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心理咨询师培训三级串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培训三级串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培训三级串讲(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 串讲,1,考试知识分布,2,专业能力考试,技能选择题占80%总分 单选题50题 多选题50题 案例分析题占20%总分 案例1个 问答题4题,3,考试时间分配(三级),基础知识考试(8:30-10:00) 职业道德部分:10分钟 基础知识部分:60-70分钟 检查、涂卡:10-20分钟 专业能力考试(10:30-12:30) 案例选择题:80-90分钟 案例问答题:20-30分钟 检查、涂卡:10分钟,4,理论知识,基础知识 诊断系列 咨询系列 测验系列,基础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变态与健康 心理诊断技能,咨询心理学 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验技能,5,通用

2、职业道德试题的两类试题,职业道德知识部分,这部分题和职业道德教材结合紧密,当遇到不会答的题时,可遵循“不违法、不缺德”的原则进行选择; 个人情况表述,答此部分题尽量实事求是,尽量与报考相吻合,当无法把握时刻遵循“不拔高、不自贬”的实事求是原则进行选择。,职业道德考试说明,6,关于职业道德考试,答题的重要思路 以法律为标准,以道德为界线 遇事以大局为重 企业以发展为重 看人以人品为重 个人以事业为重 为人以他人为重,7,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年月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二十三条 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

3、务。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尊重接受咨询人员的隐私,并为其保守秘密。 第二十九条 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 第八十五条 本法自年月日起施行。,基础心理学,心理过程,人格,=,+,婴儿,幼儿,老年,发展心理学,时间,知、情、意、行,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社会交往与个性形成,社会心理学,=,正常,异常,变态心理学,学科关系图,量化,咨询心理学,改善,心理测量学,9,基础心理学知识框架,心 理 现 象,心理过程,人格,认 知,情绪情感,意 志

4、,倾向性,人格特征,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感觉、知觉、记忆、 思维、言语,意志行动阶段 动机冲突,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心境、激情、应激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10,社会心理学知识概览,概述 社会化与自我 社会知觉与归因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态度 沟通与人际关系 社会影响 爱情、婚姻和家庭,11,发展心理学复习简表,12,学科关系图,心理咨询:解决问题 目标、会谈(技术疗法)、评估,心理诊断:发现、确定问题 初诊接待、资料收集、初步诊断、 鉴别诊断及原因分析,建立咨询关系,心理测验:工具,评估症状存在性及严重程度,评估咨询效果,13,理论知识及专业能力考核考试指导,理论知识答题原则:

5、 会做的题要做对。 模棱两可的题,靠第一感觉。 实在看不明白的题,抛弃! 注意题目中的小陷阱。 复习时,注意将习题册与教材对应起来。 专业能力考核考试指导 案例选择题 案例问答题,14,应试答题技巧,填涂机读卡 :都做完了再涂。不要串题,但也不要过分担心如果填错了怎么办,按部就班做,问题不大。,15,应试答题技巧,临场状态: 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深呼吸放松,沉下心来,进入做题状态。 时间够用,要注意分配好,做不完也不要慌,要保证会做的题都做对,并正确涂在答题卡上,就可以了。,16,三级技能考前串讲,17,1、心理诊断技能串讲,18,三级诊断考题分布,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

6、的搜集、整理61 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10 第二单元 摄入性会谈31 第三单元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4 第四单元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14 第五单元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2 第二节 初步诊断29 引言1 第一单元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1 第二单元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畴10 第三单元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6 第四单元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6 第五单元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2 第六单元 提出心理评估报告3,19,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10 第二单元 摄入性会谈31 第三单元

7、正确使用心理测验4 第四单元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14 第五单元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2,20,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操作步骤 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 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2 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3 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 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相关知识 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危机的处理 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2 注意事项3,21,(多选) 初诊接待时不正确的询问方式是( ) 。61 A.您有什么样问题需要解决,说

8、吧 B.您希望我能帮助您解决什么问题 C.您能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吗 D.您找我究竟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答案:ACD (多选)初诊接待时不正确的询问方式是( ) 。 A.您来这里要解决什么不良问题呢 B.您能否告诉我到底为什么困惑吗 C.我在哪方面能够对您提供帮助呢 D.您找我究竟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答案:ABD,22,(多选)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时应该确保求助者了解( )。 A.什么是心理咨询 B.咨询师临床水平 C.求助者权利义务 D.心理咨询的过程 答案:AD (单选)初诊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时正确的描述是( ) 。3 A.心理咨询按照他的要求解决问题 B.心理咨询不能够解决

9、他的全部问题 C.没有必要告知他什么是心理咨询 D.求助者不必了解心理咨询如何进行 答案:B,23,(单选)将“心理问题表现形式分类表”铭记在心的意义是( )。 A.不会在摄入性会谈中遗漏信息 B.保证心理咨询过程按顺序进行 C.方便对求助者言谈适当地评价 D.促进求助者提供真实可靠信息 答案:A (多选)在咨询交谈中,除非得到求助者同意,一般情况下不能( )。 A.仔细地观察 B.录音 C.详细地笔录 D.录像 答案:,24,(多选)初诊接待中应该做到( )。64 A.注意力要集中 B.避免使用方言 C.逐步熟悉程序 D.避免紧张情绪 答案:ABD (单选)为了避免在初诊接待中出现紧张情绪,

10、心理咨询师应该在接诊前( )。 A.深入了解并记录求助者的人格特点 B.掌握并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理论方法 C.熟练掌握初诊接待的各项操作步骤 D.熟练掌握各种临床心理测验的使用 答案:C (单选)关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正确的是( )。5 A.心理咨询师时刻保守求助者的秘密 B.求助者对于泄密有诉诸法律的权利 C.不必反复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D.求助者的所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 答案:B,25,第二单元 摄入性会谈,工作程序11 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围1 确定提问方式2 倾听1 控制谈话内容与方向6 对谈话内容归类1 结束会谈 相关知识18 会谈法简介1 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 态度(非评判性态

11、度)4 区别(对患者的谈话内容进行区分和鉴别)2 谈话法的种类2 怎样提问题5 谈话内容的选择4 注意事项2,26,(单选)确定摄入性会谈的内容和范围的参照点包括( )。 A.初步临床诊断结果分析 B.临床心理学的特殊理论 C.上级咨询师下达的目标 D.咨询师主动提出的内容 答案:C,27,(单选)摄入性会谈中,通常使用封闭式提问的目的是( )。 A.为了尽可能体现咨询师情绪 B.为了尽可能诱发求助者情绪 C.为求助者进行首次心理咨询 D.为了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 答案:D (单选)摄入性会谈中可以使用封闭式提问的情况是( )。 A.为了获得求助者的信任 B.为了获得求助者的履历 C.为了了解

12、某个事件发生过程 D.为了确定某种现象是否存在 答案:D,28,(单选)倾听的最重要目的是( )。 A.插入恰当的评价 B.显示必要的尊重 C.寻找问题关键点 D.选择适宜的提问 答案:C,29,(多选)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包括( )。 A.释义 B.使用情感的反射作用 C.中断 D.使用是非鲜明的质疑 答案:ABC (单选)对中断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建议变换地方再谈 B.强迫对方停止谈话 C.时间有限下次再谈 D.暂时休止然后再谈 答案:B,30,(单选)会谈中使用情感的反射时应该注意尽量( )。 A.不要体现咨询师情绪 B.不要刺激求助者情绪 C.不在初次会谈中使用 D.

13、不在后续治疗中使用 答案:C,31,(单选) 20世纪20年代,临床心理学家将会谈法定义为( )。 A.有目的的交谈 B.有结构的交谈 C.有理论的交谈 D.有价值的交谈 答案:A,32,(单选)与求助者会谈时,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应该是( )。 A.积极 B.非评判性 C.顺从 D.有指导性 答案:B (单选)对中立性态度的正确理解是( )。13 A.对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效应采取肯定态度 B.对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的规律性给予保留 C.会谈中不应该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 D.对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后果采取保留态度 答案:D,33,(多选)在会谈中应该注意区别求助者的( )。 A.情绪的强度 B.情绪与行为 C.内容的真伪 D.非批评态度 答案:ABC (多选)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应该进行的区分和鉴别包括( )。 A.求助者亲友所提供资料的可靠程度 B.求助者情绪体验在强度上是否夸张 C.倾听中能否找到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D.对会谈内容的真伪进行必要的鉴别 答案: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