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流行与防治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3686395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流行与防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艾滋病流行与防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艾滋病流行与防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艾滋病流行与防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艾滋病流行与防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流行与防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流行与防治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动起来 向“零”艾滋迈进,合力抗艾 共担责任 共享未来,社会政策与艾滋病防治,所谓社会政策,是指以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增进社会福祉为主要目的,以国家立法和行政干预为主要途径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准则、法令、条例等的总称。艾滋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同时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显而易见,要有效地遏制其在我国的流行蔓延,离不开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政策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卓有成效地得到贯彻落实。,社会政策与艾滋病防治,我国艾滋病防治政策的构成总政策:如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国遏制与预防艾滋病行动计划等;基本政策:如“四免一关怀”政策、宣传教育政策等;具体政策:如针对特定人群的行为干预政

2、策、治疗政策、救助政策等.,艾滋病防治条例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通过,2006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7号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本条例共七章64条 自本条例施行起,原1987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1月14日由卫生部、外交部、公安部、国家教委、国家旅游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同时废止,第一章 总则,共9条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本条是本例的立法宗旨、立法依据 1、艾滋病 2、立法目的: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

3、本目的) 3、立法依据防治法24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和出发点,第一章 总则,第二条;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采取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等措施,实行综合防治。 规定了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方针 二是工作机制 三是主要措施,第一章 总则,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一、消除歧视 二、保护合法权益,第一章 总则,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4、统一领导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考核、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一、各级人民政府职责:组织、协调、监督 二、政府部门监督管理职责,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危害,(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2)艾滋病对家庭的

5、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不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还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

6、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比如,在莱索托、赞比亚、南非和津巴布韦,15岁至49岁的青壮年中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博茨瓦纳和斯威士兰,这一比例更是高达三分之一。,(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撒哈拉以南非洲15岁至24岁艾滋病感染者中75%都是女性。女性患者多,受到直接影响的是儿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如果按照目前速度发展,到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艾滋病

7、孤儿将增至1800万。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造成大批致孤儿童孤儿不仅失去亲人的关爱和照顾,其基本的居住、饮食、健康和教育的权利受到严重影响。人均期望寿命大幅度降低,艾滋病流行对期望寿命(岁)的 影响,艾滋病流行趋势,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三个阶段,散 发 期(传入期): 1985-1988年, 7省 局部流行期(扩散期): 1989-1994年, 22省 广泛流行期(增长期): 1995 今, 31省,艾滋病流行趋势,感染与发病的地区变化趋势由千千万万个小流行而组成的艾滋病世界大流行,其波及的范围仍在不断的

8、扩大。1988年,全世界共有129个国家或地区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艾滋病病例。到1997年,报告艾滋病病例的国家或地区数增至196个。目前艾滋病几乎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美国占全球报告艾滋病病例的比例逐年下降。这并不是说,美国的艾滋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只不过,其病例上升的幅度不及其他国家或地区大。非洲仍然是全球感染人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的地区。亚洲地区的感染数或病例数所占全球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亚洲将会成为世界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最多的地区。,“艾滋学生”“艾滋老人”逐年增多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青年学生和60 岁以上者数量逐年增加,同性性传播特别是男男传播快速上升。特别是20 至2

9、4 岁男大学生,近两年报告感染者数增加明显。“男男同性传播是造成学生感染艾滋病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今年全球应对艾滋病方面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在世界上艾滋病毒感染率最高的一些国家,新增感染者的人数大大降低。 自2001年以来,在非洲一些高感染率国家,其降幅也最为明显,比如马拉维、博茨瓦纳的降幅都在70以上。另外,过去六年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艾滋病死亡率减少了三分之一;过去两年中,该地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数增加了59。另外,南非接受治疗者的规模在过去两年中也增加了75,新感染艾滋病毒者则减少了5万人。,艾滋病在我国呈聚集性流行 西部地区:以吸毒人群为主(云南,广西,广东,新疆向四川、贵

10、州、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扩散 ) 中部: 以既往有偿供血员或流动人口为主经经性途径和母婴传播引起的二代传播现象不容忽视; 东南沿海:主要以性病病人、暗娼为主; 流动人群感染者: 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省份,传播途径主要为静注毒品或不详,感染与发病的人群变化趋势就世界范围来说,妇女和儿童艾滋病病例占总病例数的比例正日益上升。在美国,除妇女和儿童艾滋病病例的比例在增加外,黑人等少数民族的病例比例也在不断的上升。我国情况有点不同,早期,少数民族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绝大多数。现在,占人口绝对多数的汉族已占感染者的大多数,而且其所占比例还在增加。,起主导作用的传播途径变化趋势异性性行为已经成为目前全球

11、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据估计,目前全球的感染者中大约2/3是由于异性性行为所引起。随着女性感染者的增多,母婴传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我国目前还以注射吸毒为主要传播方式,但经性途径传播的比例和数量已经明显上升,在一些流行出现较早的地区,最近一年内新发现的感染者中,经性途径感染的构成比,已经接近或超过经注射吸毒感染的构成比。,病程变化趋势随着在艾滋病病毒学、生物学、免疫学、临床表现和治疗以及卫生服务领域里取得的进展,艾滋病的病程越来越长,病死率逐年下降。,艾滋病防治基础知识,一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新发现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它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毒。当艾滋病毒破坏了

12、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抵抗力逐渐变弱,从而并发多种病毒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人体感染上艾滋病毒后,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外表上看是健康的,自我感觉也很良好,如果不抽血检查,根本不知道自己已感染上艾滋病毒。人体感染上艾滋病毒后不会马上就发病,短则半年,多则510年后发病,成为艾滋病病人。,二 健康人通过什么途径感染上艾滋病? 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将艾滋病毒传染给他人。 性传播: 1 异性间的性行为是艾滋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2 同性恋的,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3 通过一次不安全性行为就可能感染艾滋

13、病病毒。 4 性病患者生殖器溃疡,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5 坚持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三病原学特点艾滋病病毒 在机体内变异快,极易灭活,50%酒精,1%漂白粉,0.5%来苏,0.5%甲醛,热敏感56分钟,四 日常生活接触能感染艾滋病毒吗? 艾滋病毒在外界的抵抗力很弱,离开人体后只能活很短时间。因此,在公共场所人与人的一般接触不会感染上艾滋病毒;如与病人和病毒感染者握手、接触、拥抱、进餐、共用电话、茶杯、眼镜、厕所、咳嗽、打喷嚏;蚊子及其他昆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毒。,艾滋病病毒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共同工作、劳动(共用办公用品、学习用具、农具等)。,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等。

14、,一般生活接触(共同进餐、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游泳;共用马桶、浴盆、衣服、被褥、钞票等)。,感染艾滋病后的自然发展过程,感染成功,抗体转阳,诊断艾滋病,死亡,4-8周,出现症状,8-10 年,1年 ,0.5-2年 ,HIV抗体-,HIV抗体+, 无症状,有症状,HIV抗体+,艾滋病,五 艾滋病的预防? 目前,艾滋病正在我国迅速蔓延,通过高危性行为染上艾滋病毒的可能性正越来越大。虽然现在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和预防艾滋病有效疫苗,但该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全社会共同参与,就可以把艾滋病的传播减少到最底限度。,1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 2 遵守政府法令,不搞卖淫嫖娼。 3 坚持正确使用避孕套。 4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高危险行为人群 吸毒人群 暗娼人群 男男性接触人群 性病门诊就诊者 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