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技术规范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685465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7.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保健技术规范(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保健分级管理 及儿童保健技术规范 概 说,主 要 内 容,儿童保健分级管理工作内容及要求儿童保健分级管理内容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试行)高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试行) 儿童保健技术规范解读,一、儿童保健分级管理工作要求,2015年7月29日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实行妇幼健康项目分级服务的通知(苏卫妇幼 2015 7 号文件) 2015年11月9日徐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徐州市妇幼健康项目分级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徐卫妇幼201512号文件),一、儿童保健分级管理工作要求,为0-6岁儿童提供的定期、系统的健康管理和健康问题处理等服务。 包括新生儿家庭访视、0-6岁儿童健

2、康检查和指导、高危新生儿和体弱儿管理以及儿童常见病防治等。,一、儿童保健分级管理工作要求,(一)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服务内容及要求1、做好信息和服务衔接。为本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负责将辖区内新生儿信息转至产妇产后休养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督促其落实新生儿访视工作。接受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并将诊治情况反馈至转诊机构。,一、儿童保健分级管理工作要求,(一)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服务内容及要求2、做好儿童疾病筛查。使用专业设备开展儿童视力、听力的筛查和诊疗、心理行为诊断性检查。不具备进一步诊疗条件的机构,应将筛查出的异常儿童进行转诊。,一、儿童保健分级管理工作要求,(一)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

3、构服务内容及要求3、高危儿和体弱儿管理。按照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对高危新生儿进行专案管理和转诊按照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对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和转诊。负责对基层和同级其他医疗机构进行业务指导。,一、儿童保健分级管理工作要求,(一)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服务内容及要求 4、推动技术发展和服务规范。受行政部门委托组建县级儿童保健协作组。研究儿童保健需求变化,推广儿童保健适宜技术。负责辖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 5、做好辖区内0-6岁儿童健康服务以及妇幼卫生监测等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上报工作。,一、儿童保健分级管理工作要求,(一)县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服务内容及要求 其他县级/二级

4、医疗机构 为本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按执业登记范围提供相应的儿童保健服务。 接受基层医疗机构儿童疾病的转诊治疗,并将诊治情况反馈至转诊机构。,一、儿童保健分级管理工作要求,(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及要求 1、提供常规健康管理和疾病筛查服务。为本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为辖区内06岁儿童提供新生儿访视、满月健康检查和定期健康管理服务。按规定做好儿童视力及转诊等工作。,一、儿童保健分级管理工作要求,(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及要求 2、做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为辖区儿童提供入园(所)健康检查及在园 (所)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 (相关要求参照国

5、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执行)。,一、儿童保健分级管理工作要求,(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及要求 3、做好高危新生儿和体弱儿管理。 按照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对新生儿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做好分类登记、转诊和随访服务。 按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对体弱儿进行筛查,做好专案管理,并提供转诊和随访服务,一、儿童保健分级管理工作要求,(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及要求 4、做好信息和服务衔接工作。指导和督促村级医疗机构做好儿童信息收集和新生儿访视等工作,承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无能力承担的新生儿访视服务。其他一级医疗机构根据服务能力和当地有关规定提供相应的

6、儿童保健服务项目。 5、做好辖区内0-6岁儿童健康服务以及妇幼卫生监测等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上报工作。,一、儿童保健分级管理工作要求,(三)村卫生室/ 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内容及要求 1、掌握辖区内O-6岁儿童基本信息,配合乡级医疗机构做好0-6岁儿童健康服务以及妇幼卫生监测等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上报 2、开展新生儿访视(1次),对有异常情况的新生儿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理 3、协助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政策宣传。,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1、高危新生儿概念: 高危新生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存在影响儿童身心健康高危因素的新生

7、儿 2、高危新生儿分类根据各种高危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程度不同,将高危新生儿分为A、B两类。,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表-1,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表-2,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表-3,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表-4,管理分级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高危新生儿的筛查,并对筛查出的高危新生儿进行登记管理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合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高危新生儿的筛查工作。,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

8、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分级 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 负责A类高危新生儿接诊并进行专案管理。对评估结果可疑或阳性者,由本机构进行干预治疗;本机构无力治疗的,转诊至有关医疗机构专科门诊进行诊疗。 市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负责B类高危新生儿 接诊并进行专案管理,必要时转诊至有关医疗机构专科门诊。,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服务流程和管理要求 (一)高危新生儿的筛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在进行规定的健康检查时,通过询问家长或查阅有关病历资料,筛查高危新生儿并进行登记和分类。,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服务流

9、程和管理要求 (二)高危新生儿的转诊、接诊 转诊:填写高危新生儿转诊单追踪随访。 接诊: 全面检查专案管理。在收案管理期间,完成对高危新生儿的定期健康检查。,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服务流程和管理要求 (三)专案管理要求 A类高危新生儿的管理 管理部门: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 管理要求:专案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季度至少1次) 和生长发育评估。对随访过程中发现明显异常情况的儿童由本机构进行干预治疗,或转诊至相关机构进行诊疗。,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服务流程和管理要求 (三)专案管理要求 B类高危新生儿的管理 管理部门:市级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 管理

10、要求: 专案管理,定期进行随访(生后6个月内每月随访1次,生后7-12个月至少每2个月一次)和生长发育评估,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咨询、指导、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必要时根据病情需要转诊至相关医疗机构。,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服务流程和管理要求 (五)结案与转归 连续两次评估正常,并年满1周岁的高危儿童可结案,并按时转回基层继续进行系统管理。基层儿保门诊做好转诊单的收存等后续工作。 (六)管理指标 高危新生儿漏筛率5%;高危新生儿转诊率95%;高危新生儿规范管理率80%。,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高危新生儿登记表,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

11、行),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高危新生儿专案管理记录 编号: 儿童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开始管理日期 年 月 日 转诊单位 高危因素 既往患病情况: 转归:正常转诊拒转诊失访死亡 结案日期 年 月 日,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高危新生儿(转)诊反馈单,高危新生儿(转)诊通知单,二、江苏省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高危新生儿接(转)诊登记,体弱儿范围 1、营养与体格生长方面:满月增磅不足600克的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重度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单纯性肥胖等。 2、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肠道感染等。 3、先天性缺陷方

12、面: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 4、心理发育方面:精神发育迟滞、语言障碍、情绪障碍等。 5、五官方面:弱视、屈光不正、先天性听力障碍等。,三、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三、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体弱儿分类:I类、类和类 江苏省体弱儿分类表-1,三、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江苏省体弱儿分类表-2,三、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江苏省体弱儿分类表-3,三、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江苏省体弱儿分类表-4,三、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江苏省体弱儿分类表-5,三、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体弱儿的管

13、理分级 I类体弱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轻度)、中度低体重、满月增磅不足600克的婴儿、单纯性肥胖(轻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先天畸形(稳定期)。管理部门: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儿保门诊负责建立专案进行规范管理。,三、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体弱儿的管理分级 类体弱儿:中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轻度贫血经铁剂治疗4周后,复查血红蛋白未上升者;中度生长发育迟缓或/和消瘦、中度低体重经2个月的社区管理效果不明显;单纯性肥胖(中度);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弱视、屈光不正。 管理部门: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 省辖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其

14、他有能力诊治的医疗机构管理,三、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体弱儿的管理分级 类体弱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重度);重度营养不良 ;重度肥胖、轻/中度肥胖儿经6个月的管理效果不明显 ;佝偻病经2个月治疗后仍为活动期 ;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消化道感染 ;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先天畸形手术治疗者;精神发育迟滞 、语言障碍、情绪障碍;先天性听力障碍。 管理部门:省辖市及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其他有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实行专案管理,三、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服务流程和管理要求(一)体弱儿的筛查 筛查部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儿保门诊 筛查标准:对照江苏省体弱

15、儿分类表等规定的体弱儿收案范围进行登记收案。,三、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服务流程和管理要求(二)体弱儿的转、接诊 转诊:基层医疗机构儿保门诊对筛查出的可疑类、类体弱儿,填写体弱儿转诊登记本和体弱儿转诊单并指导就诊。 接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等儿保门诊或专科门诊对基层转诊来的体弱儿要做全面检查,对确诊的类、类体弱儿要认真做好专案管理;如不属于类、类体弱儿的,及时转回原转诊机构,并做好衔接和指导。,三、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服务流程和管理要求(三)体弱儿的专案管理 I类体弱儿管理: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专案管理。,三、江苏省体弱儿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试行),举例1 某男童,3个月,诊断为佝偻病(初期) 分类:类 管理部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儿保门诊。 管理方法:填写体弱儿管理登记表、体弱儿管理记录表,治疗(2000-4000IU/d,1月后改为400-800IU/d)每月随访(持续2-3个月)、结案。专案管理期间,按照0-6岁儿童健康管理规范要求进行常规健康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