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病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680992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髓空洞症病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脊髓空洞症病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脊髓空洞症病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脊髓空洞症病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脊髓空洞症病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髓空洞症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空洞症病(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脊髓空洞症的护理病例讨论,康复科,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产生进行性脊髓病的脊髓空穴样膨胀,临床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节段性肌肉萎缩和传导束性运动、感觉及局部营养障碍。病变累及延髓者称为延髓空洞症。发病率约2534/10万,高发年龄3150岁,儿童和老年人少见。,临床表现,发病年龄3150岁,儿童和老年人少见,男多于女,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有三方面,症状的程度与空洞发展早晚有很大关系,一般病程进展较缓慢,早期出现的症状多呈节段性分布,最先影响上肢,当空洞进一步扩大时,髓内的灰质和其外的白质传导束也被累及,于空洞腔以下出现传导束功能障碍,因此

2、,早期患者的症状比较局限和轻微,晚期症状则表现广泛甚至出现截瘫。1.感觉症状:根据空洞位于脊髓颈段及胸上段,偏于一侧或居于中央,出现单侧上肢与上胸节之节段性感觉障碍,常以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痛、温觉减退或消失,深感觉存在,该症状也可为两侧性。 2.运动症状:表现为肌无力及肌张力下降,尤以两手的鱼际肌,骨间肌萎缩最为明显,严重者呈现爪形手畸形,三叉神经下行根受影响时,多发生同侧面部感觉呈中枢型痛,温觉障,伴咀嚼肌力弱,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及眼球震颤,而一侧或两侧下肢发生上运动元性部分瘫痪,肌张力亢进,腹壁反射消失,晚期病例瘫痪多加重。 3.自主神经损害症状:空洞累及脊髓侧角之

3、交感神经脊髓中枢,病变损害相应节段,肢体与躯干皮肤可有分泌异常,多汗或少汗症是分泌异常的惟一体征,少汗症可局限于身体的一侧,称之为“半侧少汗症”,而更多见于一侧的上半身,或一侧上肢或半侧脸面,通常角膜反射亦可减弱或消失,因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可导致双侧角膜穿孔,另一种奇异的泌汗现象是遇冷后排汗增多,伴有温度降低,指端、指甲角化过度,萎缩,失去光泽,由于痛、温觉消失,易发生烫伤与创伤,晚期患者出现大小便障碍和反复性泌尿系感染。,治疗,1.一般治疗 采用神经营养药物,过去曾试用放射治疗,但疗效皆不确切。鉴于本病为缓慢进展性,以及常合并环枕部畸形及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而且这些又被认为与病因有关,因此在明

4、确诊断后应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1)进行颅颈交界区域减压,处理该部位可能存在的畸形和其他病理因素,消除病因,预防病变发展与恶化; (2)做空洞切开分流术,使空洞缩小,解除内在压迫因素,以缓解症状。 2.其他治疗 包括维生素B族、血管扩张剂、神经细胞代谢功能活化剂等,均可应用。尚可根据病情采用体疗、理疗、针刺疗法,以促进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最有效治疗,精准神经组织修复术:是通过生物制剂注入的方法,将具有活性的神经细胞营养因子注入患者体内,利用神经细胞较高的繁殖和分化能力,迅速替代患者体内受损的细胞,促使肌体功能恢复。一旦健康的细胞替代受损的细胞,肌体功能就会恢复正常,复发率就低,治愈率极高

5、,疗效彻底。该疗法以其独特的治疗机理,不仅仅是适用于脊髓空洞症患者,针对运动神经元病变、进行性肌肉萎缩、脊髓损伤、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疾病也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讨论目的,掌握脊髓空洞症的正确活动及功能锻炼方法,解决患者疼痛、排尿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01,病史汇报,床号:23床姓名:罗永忠性别:男 年龄:49岁 诊断: 脊髓空洞症、神经源性膀胱,Table of Contents,病史介绍,病史介绍,主诉,患者左背部疼痛3年,左侧躯体麻木1-年,加重1周。为求进一步诊治,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脊髓空洞症”于2016-03-07 09:18收入我科。,病史介绍,既往史,入院前3

6、年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左背部疼痛,呈酸胀性,在我院行MRI检查诊断为“脊髓空洞症、颈椎病、神经源性膀胱”,经中频、大灸、神经功能重建、主被动及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年前(2015-04)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胸段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治疗效果欠佳,并出现左侧躯体麻木,再次于2015-11-10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脊髓空洞腹腔分流术”,术中见:脊髓肿胀,空洞形成,空洞内为清凉脑脊液,蛛网膜下腔粘连并与脊髓部分粘连,蛛网膜增厚,术后予以营养神经等治疗,术后患者仍感左背部疼痛明显,左侧躯体麻木,腹部偶有胀痛不适,无明显诱因患者感上述症状加重,仍呈酸胀性,伴左侧躯体麻木,术后入

7、住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经活血化瘀、营养神经及对症止痛等治疗效果不佳。,病史介绍,现病史,1周前无明显诱因患者患者仍感左背部疼痛明显,左侧躯体麻木,腹部偶有胀痛不适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今日来我院就诊。,脊柱四肢无畸形,腰背部可见分别长约20cm、10cm的纵向手术疤痕,颈部活动无受限,颈椎棘突及左侧椎旁压痛,左肩胛内侧压痛,无上肢放射,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左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动脉扭曲试验阴性,斜角肌试验阴性,梳头试验阴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上肢肌力5级,下肢肌力2-3级,左侧躯干及肢体浅感觉减退,右侧正常,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及桡骨膜反射存在,霍夫曼氏征阴性,无水肿,保留导尿

8、管通畅。,专科检查,T:36.7 P:94次/分 R:21次/分 BP:142/86mmHg,生命体征,体格检查,辅助检查,0,颈、胸、腰椎椎核磁共振示,颈6胸5脊髓稍变细,髓内内见多发脊髓内见多发囊状及细条状短T1长T2信号影,腰1椎体压缩变窄,变窄约13,椎体信号未见确切异常,以该椎体为中心,胸腰段脊柱向后凸,胸椎轻度骨质增生,椎体大小及信号未见确切异常。胸1011层面右侧黄韧带增厚。L45、L5S1椎间盘稍膨出,椎管及侧隐窝稍狭窄,硬膜囊略受压,椎旁软组织信号未见异常,颈23颈67椎间盘T2WI信号减低;颈23颈45椎间盘向后突出,颈56椎间盘向右侧后突出,椎管轻度狭窄,颈段脊髓及相应神

9、经根受压。颈段生理曲度存在,颈37椎体轻度骨质增生,椎体大小及信号未见确切异常。,检查结论/诊断:1.脊髓空洞复查,与2015-11-1日片比较,颈胸髓内空洞范围较前缩小,空洞内短T1信号,考虑空洞出血可能,建议复查。 2.腰1椎体压缩骨折,以该椎体为中心,胸腰段脊柱向后凸,与前片基本相似。 3.胸椎轻度骨质增生;胸10/11层面右侧黄韧带增厚。 4.颈37椎体轻度骨质增生;颈2/3颈6/7椎间盘变性,颈2/3颈4/5椎间盘向后突出,颈5/6椎间盘向右侧后突出,椎管轻度狭窄,颈段脊髓及相应神经根受压。 5.腰椎骨质增生,L4/5、L5/S1椎间盘稍膨出,诊疗 计划,康复科护理常规 级护理、普食

10、 物理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神经功能重建、TDP照射、高压氧治疗、多源照射、针灸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血塞通、独圣活血片:活血化瘀、甲氯芬酯、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布桂嗪片:对症止痛 艾司唑仑:改善睡眠,康复指导(膝关节伸曲功能锻炼等),诊疗情况,2016-03-15 09:12 患者一般情况好,左背疼痛稍改善,左侧躯体麻木无变化。神清合作,自动体位,头颅五官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及其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无金属音及气过水声,右腹部可见一长约15cm的纵向手术疤痕,腰背部可见分别长约20cm、10cm的

11、纵向手术疤痕。脊柱四肢无畸形,颈部活动无受限,颈椎棘突及左侧椎旁压痛,左肩胛内侧压痛,无上肢放射,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左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动脉扭曲试验阴性,斜角肌试验阴性,梳头试验阴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上肢肌力5级,下肢肌力2-3级,左侧躯干及肢体浅感觉减退,右侧正常,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及桡骨膜反射存在,霍夫曼氏征阴性,无水肿,保留导尿,尿管通畅。,诊疗情况,2016-03-18 15:08 沈朝东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患者一般情况好,左背疼痛减轻,左侧躯体麻木稍改善。神清合作,自动体位,头颅五官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及其听诊区未闻及

12、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无金属音及气过水声,右腹部可见一长约15cm的纵向手术疤痕,腰背部可见分别长约20cm、10cm的纵向手术疤痕。脊柱四肢无畸形,颈部活动无受限,颈椎棘突及左侧椎旁压痛,左肩胛内侧压痛,无上肢放射,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左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动脉扭曲试验阴性,斜角肌试验阴性,梳头试验阴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上肢肌力5级,下肢肌力2-3级,左侧躯干及肢体浅感觉减退,右侧正常,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及桡骨膜反射存在,霍夫曼氏征阴性,无水肿。患者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学会间歇清洁导尿,已于昨日拔除尿管行间歇清洁导尿。沈朝东副主任医

13、师查看病员后指示:指导其配合适度肢体功能锻炼,间歇导尿每日4次,嘱多饮水。,诊疗情况,2016-03-18 15:08 沈朝东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患者一般情况好,左背疼痛减轻,左侧躯体麻木稍改善。神清合作,自动体位,头颅五官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及其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无金属音及气过水声,右腹部可见一长约15cm的纵向手术疤痕,腰背部可见分别长约20cm、10cm的纵向手术疤痕。脊柱四肢无畸形,颈部活动无受限,颈椎棘突及左侧椎旁压痛,左肩胛内侧压痛,无上肢放射,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左臂丛神经牵拉试

14、验阳性,椎动脉扭曲试验阴性,斜角肌试验阴性,梳头试验阴性,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上肢肌力5级,下肢肌力2-3级,左侧躯干及肢体浅感觉减退,右侧正常,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及桡骨膜反射存在,霍夫曼氏征阴性,无水肿。患者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已学会间歇清洁导尿,已于昨日拔除尿管行间歇清洁导尿。沈朝东副主任医师查看病员后指示:指导其配合适度肢体功能锻炼,间歇导尿每日4次,嘱多饮水。,主要护理问题,如何进行疼痛护理及正确活动,怎样锻炼? 如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自我调节?,护理措施,疼痛康复及心理护理,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1、疼痛时遵医嘱及时为病人应用镇痛药物,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等严格遵医嘱。

15、2、协助病人处于舒适体位,经常更换体位,并用枕头来支垫骨突出的地方,抬高患肢或制动等。及时评估病人疼痛的情况,帮助病人找到减轻疼痛的方法,保证病人在此阶段的休息。,康复指导,注重康复训练 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患侧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肘关节微曲,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伸髋、伸膝关节;外侧放置枕头或沙袋以防髋外展、外旋。膝关节下可垫一毛巾卷,使膝微屈,踝关节处于90度中间位,可在足下与床架间放一软垫,防止足下垂 改善关节活动度: 预防关节僵直,挛缩、畸形根据各关节功能做屈伸或旋转运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直至达到最大生理范围,每个关节活动3次5次,每日2次3次。包括肢体按摩、被动运动及坐起、站立、步行锻炼。 劳逸结合:忌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康复锻炼指导,防护感冒、感染: 因为脊髓空洞症病人的自身免疫机能低下,或者存在着某种免疫缺陷,如果出现感冒,就会导致患者的病况加重,使病程延长,出现肌萎无力、肌跳加重。 尤其是球麻痹的病人非常好并发肺部感染,如不积极防治,预后不良,乃至危及患者生命。如果得了脊髓空洞症,病人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