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竞赛附加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3680474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力竞赛附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智力竞赛附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智力竞赛附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智力竞赛附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智力竞赛附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力竞赛附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力竞赛附加题(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知识竞赛(附加题),1. 隋文帝北后,采取措施,发展经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史称“_”A、康乾盛世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2.唐太宗时,俘虏厥首领但没有杀 他,这位首领是 。A、大祚荣 B、皮罗阁 C、尺带珠丹 D、颉利可汗,B,3.武则天统治时期,最值得我们肯定的是( )大力发展生产 加强武氏家族的统治 重用有才能的人 重用酷吏,打击政敌A B C D 4.毛泽东在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其中宋祖指的是( )A.赵匡胤 B.李世民C.杨坚 D.铁木真,C,5.遣唐使节中,先后有13次,居各国之首的 国家是 。A、日本 B、天竺 C、新罗 D、大食6.唐太宗时,

2、敢于直言进谏的著名大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7.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在中央( )A 废行省 B 设三司C 废丞相 D 设军机处8.赵州桥是在哪个朝代修建的( )A 隋朝 B 唐朝C 北宋 D 元朝,C,A,9.陈桥兵变这个历史典故说的是下列哪位皇帝( )A 唐太宗李世民 B 唐玄宗李隆基C 宋太祖赵匡胤 D 明太祖朱元璋10.“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出自下列哪位人物之口( )A 岳飞 B 秦桧C 寇准 D 兀术,C,A,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句( )A 杜 甫 B 白居易C 文天祥 D 苏 轼12.下列人物中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是( )A 李 白

3、B 苏 轼C 欧阳修 D 王安石,C,A,13.下列哪些地方是郑和下西洋途中不曾到达的( ) A 红海沿岸 C 马六甲海峡C 印度沿海 D 日本14.下列中外历史上著名的航海活动中,尚未使用指南针的是( )A. 鉴真东渡 B.郑和下西洋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麦哲伦环球航行,D,A,15.我国行省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它最初是哪个朝代设置的?(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16.元朝都城大都就是在今天的( )A南京 B.北京 C.开封 D.长安,D,B,1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首先出现在我国的( )A.江浙地区 B.云贵地区C.四川地区 D.中原地区18.下列选项不是北京的古名称的是(

4、 )A.大都 B.涿郡C.汴京 D.北平,C,C,19.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落是在( )A. 康熙后期 B. 雍正后期C. 乾隆后期 D. 嘉庆后期20.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 A.北宋与金的争战 B.南宋与辽的争战 C.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C,C,21.清康熙帝时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册封班禅五世为( )A.达赖喇嘛 B.达赖额尔德尼C.班禅喇嘛 D.班禅额尔德尼22.下列人物中属于民族英雄的是( )A.岳飞 B.俞大猷C.寇准 D.郑和,D,B,23.如果有机会去台湾旅游,建议你一定要去台南市看看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楼,这里设有民

5、族英雄( )的专祠。A.康熙帝 B.郑成功C. 戚继光 D.俞大猷24.创立于隋朝,为以后各朝代相继沿用的行政制度是( )A内阁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丞相制,B,C,25.有人因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遭受株连九族之罪,这与下列哪一件事件有关(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C.八股取士 D.文字狱26.下列事件不是在康熙年间的是( )A.使郑氏政权归顺 B. 册封班禅五世 C.组织雅克萨反击战D.设置驻藏大臣,D,D,27.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很多官员自保平安的经验是,不与别人有文字往来,凡没有用的文稿一定要烧毁,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度的影响 B.八旗制度的影响

6、C.文字狱的影响 D.闭关锁国的影响28.我国经济重心转移最终完成是在( )A.魏晋南北朝 B.隋唐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 D.两宋时期,C,D,29.清明上河图描述的是哪座城市的城市风光( )A.北京 B.开封C.杭州 D.西安30.三省六部制始创于( )A.秦 B.汉 C.隋 D.唐,B,C,31.清朝是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广州十三行C.瓦肆 D.户部32.吐蕃、女真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 A.藏族、苗族 B.回族、满族C.藏族、满族 D.维吾尔族、壮族,B,C,33.金城公主和尺带珠丹和婚是在( )A.唐太宗时 B.唐高宗时C.唐中宗时 D.唐玄宗时34.

7、下列王朝中不是被农民起义军灭亡的( )A.唐朝 B.元朝C.明朝 D.北宋,C,D,35.我国古代四大美女当中生活在唐朝的是( )A.王昭君 B.貂婵C.西施 D.杨贵妃36.在下列书法家中,以草书著称的是( )A.柳公权 B.王羲之C.张旭 D.颜真卿,D,C,37.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和发明时间分别是( )A.毕昇;南宋 B.毕昇;北宋C.李春;唐朝 D.李春;隋朝38.岳阳楼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它出自于哪位名人之手( )A.苏轼 B.范仲淹C.滕子京 D.杜甫,B,B,3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明成祖的活动是( )A.派遣郑和下西洋 B.迁都北京C.设东厂 D.派遣戚继光抗倭40.下列事件

8、中不是发生在1644年的是( )A.顺治帝迁都北京 B.雅克萨之战C.清大败李自成 D.明朝灭亡,D,B,41.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下列作品在大量印刷时不可能用到活字印刷术的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C.西游记 D.窦娥冤42.明朝后,科举考试的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四书的是( )A.论语 B.孟子C.大学 D.诗经,A,D,接下来是简答题,1. 浙江富户庄廷珑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书。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参加编写、刻印和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都被处死。 (1).这则材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推行

9、什么政策?(3分)这一政策最为严重的是哪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3分)(2).这种政策给当时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后果?(6分),文字狱,康熙 雍正 乾隆,强化了集权政治,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2.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请回答:(1)“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6分)(2)这三种发明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4分),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传播

10、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简述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原因。1.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3分)2.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3分)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3分) (全答对10分),4.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 第一:清朝统治者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第二: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统治者认为天朝的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无关。 第三: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外国商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威胁其统治。,5.请你谈谈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有关证据?1.唐朝时与吐蕃采取和亲、会盟的

11、形式,关系已和“同为一家”(3分)2.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3分)3.清朝确立了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及金瓶掣签制(3分),6.唐朝诗人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同意: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同意:开凿运河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劳民伤财,更主要的是,开凿运河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皇帝游江南,这些都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可任答其中一种观点),(二)抢答题,1.赵州桥是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是哪个朝代由何人设

12、计并主持建造的?( )A.唐朝;李春 B.唐朝;李冰父子C.隋朝;李春 D.秦朝;李冰父子2.清朝皇室家族的姓氏是( )A.爱新觉罗 B.李 C.完颜 D.耶律,C,A,3.指南针开始运用到航海事业是在( )A.战国时期 B.隋唐时期C.北宋时期 D.明清时期4.将女真族为满洲的皇帝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C.顺治帝 D.康熙帝,C,B,5.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A.霸王别姬 B.烽火戏诸侯 C.武王伐纣 D.玄武门之变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A、耧车 B、翻车C、筒车 D、曲辕犁,C,C,7.“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A新罗 B 天竺 C 波斯 D日本8.学完隋唐历史后,同学们进行了概括 其中与历史最吻合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华民族的大融合C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D中华帝国的衰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