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宣传展.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80405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宣传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安徽省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宣传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安徽省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宣传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安徽省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宣传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安徽省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宣传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宣传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宣传展.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国家重点保护的 野生动物宣传展,杨培栋(黄山学院09生物科学),安徽省地跨古北、东洋两界。境内长江、淮河横贯其中,将全省分为淮北、江淮和皖南三部分;境内河湖交织,沟渠纵横。大别山山脉绵延于西部,皖南山脉逶迤于南缘。气候温暖潮湿,适于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安徽省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二级保护动物29种。现列出部分以作宣传,呼吁民众加强保护意识,促进人们积极保护野生动物。,白鳍豚 Lipotes vexillifer,别名:白鳍,猪豚,白暨豚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特征:体呈纺锤形,头圆,颈短,有背鳍;背面浅灰色,腹面洁白,鳍白色;前额呈圆形隆起;眼小,极退化;外耳退化,耳孔极小,位于眼后

2、下方;鼻孔长圆形,开口于头顶偏左处。,分布: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云豹 Neofelis nebulosa,别名:乌云豹、荷叶豹、龟纹豹、樟豹保护级别:国家一级特征:有较短而粗的四肢,几乎与身体一样长而且很粗的尾巴。头部略圆,突出的口鼻,爪子非常大。体色金黄色,并覆盖有大块的深色云状斑纹。,分布范围:国内为河南洛阳、甘肃南部,西至西藏察隅等地,南止于海南省,东至浙江省及台湾省。据我校老师统计皖南尚存100余只。,豹 Panthera pardus,别 名:金钱豹、文豹保护级别:国家一级特 征:体形似虎,但明显较小,体重50kg。头小尾长,四肢短健;毛被黄

3、色,满布黑斑和古钱状黑环;前足5趾,后足4趾,爪灰白色,能伸缩。,分布范围:在中国太行山、东北、大兴安岭西北西南、华北华南有分布。2000年黟县发现1只,因受伤而饥饿死亡。标本保存于我校标本馆。,梅花鹿 Cervus nippon,别 名:花鹿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 分 布:存在于吉林、内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台湾等区域。目前黄山市有农户在依法饲养。,特征:体型中等,雄兽有角,角干有四枝,偶分五枝。夏毛棕黄色,背脊两边、体侧满布白斑,腹毛、尾背面白色。冬毛厚密,有绒毛,栗棕色;背中央有暗褐色纵纹,无白斑或斑点模糊。,黑麂 Elaphodus cephalophus,别 名:乌麂

4、、青麂、红头麂、蓬头麂、乌獐保护级别:国家一级,特征:雄性有角,短小不分叉;无额腺,但眶下腺特别发达。雌雄鹿的耳背均有一块白斑;体毛青灰色、褐色或赤褐色;尾背面黑褐到黑色;腹部、鼠蹊部及尾腹面白色。,分布:我国特有,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据我校老师统计皖南尚存26002700只。,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别 名:香獐、林獐、麝保护级别:国家一级特 征:无角;耳长直立,端部稍圆。尾粗短,尾脂腺发达。四肢细长,后肢长于前肢。体毛粗硬色深。臀部毛色近黑色,成体不具斑点。,分布:北抵陕西秦岭山脉;东至安徽大别山、湖南西部;西至云南北部;南至贵州、广东及广西北部山区。,白颈长

5、尾雉 Syrmaticus ellioti,别 名:横纹背鸡保护级别:国家一级特 征:雄鸟头部暗褐色;后颈和侧颈灰白色。尾羽长,具横斑,腹部为白色。嘴黄褐色,脚暗灰色。雌鸟体羽大部棕褐色。上体满缀以黑斑纹,背部具白色矢状斑。,分布: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白鹤 Grus leucogeranus,别 名:西伯利亚鹤、黑袖鹤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特 征:头的前半部为红色裸皮,嘴和脚也呈红色;除初级飞羽为黑色之外,全体洁白色,站立时其黑色初级飞羽不易看见,仅飞翔时黑色翅端。,分布:白鹤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长江中下游。,白头鹤 Grus monacha,

6、别 名:锅鹤 玄鹤 修女鹤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特 征:体型娇小,除了额和两眼前方有较密集的黑色刚毛,从头 到颈是雪白的柔毛外,其余部分体羽都是石板灰色。,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越冬,到东北乌苏里江流域繁殖。,白尾海雕 Haliaeetus albicilla,别 名:黄嘴雕、芝麻雕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特 征:体羽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的羽毛较长,头部、颈部为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嘴、脚黄色。尾羽呈楔形,纯白色。虹膜嘴、蜡膜、脚和趾均为黄色,爪黑色。,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及西南地区。,黑鹳 Ciconia nigra,别名:黑老鹳、乌鹳、锅鹳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特征:嘴长而直,基部较粗。腿

7、也较长,前趾的基部之间具蹼。眼睛内的虹膜为褐色或黑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分布:分布在中国东北、西北、北部以及长江以南地区。,东方白鹳 Ciconia boyciana,别名:白鹳保护级别:国家一级特征:嘴长而直;颈与腿亦长。几为纯白色。眼乳白色,外轮黑色;嘴黑色,下嘴腹面红色;眼周及颊部裸区红色。腿脚为红色。虹膜淡黄色,外圈黑色。,分 布:东北、河北、长江下游以至福建、广东及台湾。,扬子鳄 Alligator sinensis,分布:分布在我国安徽、浙江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徽师范大学的老师和宣城扬子鳄养殖中心的工作人员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别 名 :中华鼍、土龙、

8、猪婆龙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特征:头扁,吻长,外鼻孔位于吻端,具活瓣。身体外被革质甲片,排列整齐;四肢短粗,趾间具蹼,趾端有爪。体为灰褐色,尾侧扁。,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别名:穿山甲、鲮鲤、陵鲤、龙鲤、石鲮鱼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征: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头呈圆锥状,眼小,吻尖。舌长,无齿。耳不发达。足具5趾,并有强爪。,分布: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四川、江西、湖北、安徽、海南、福建。,黑熊 Ursus thibetanus,别 名:狗熊,黑瞎子,月熊,黑熊,狗驼子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 征:口鼻又窄又长,呈淡棕色,下巴则呈白色 。

9、四肢粗壮有力,脚掌硕大,尤其是前掌 。胸前有一块很明显的白色或黄白色的月牙形斑纹 。,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部,包括海南岛和台湾。以及我国的东北。,鬣羚 Capricornissumatraensis,别 名:苏门羚,明鬃羊,山驴子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 征:雌雄均有一对短而尖的角,耳长似驴,颈背有鬃毛,尾巴短小。它的全身毛色以黑色为主,杂以灰褐色,四肢由赤褐色向下转为黄褐色。,分布:中国西北地区、西部地区及南方大部分地区。,短尾猴Cercopithecidae,别 名:红面猴、桩尾猴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 征:体型较大,四肢粗壮,尾极短。面部红色,老年紫红色;耳短小。额、头顶毛较长为灰黑色

10、;下颏乳白色,体为褐色;手、足背面黑褐色。出生幼仔全白色。,分布: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安徽、青海、西藏。,猕猴 Macaca mulatta,别 名:猴子、猴孙、猢猴、马骝、沐猴、广西猴、申栆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 征:额略突,肩毛较短,尾较长。四肢均具5指(趾),有扁平的指甲。其身上大部分毛色为灰黄色灰褐色。,分布:我国猕猴分布,西到青海南部,北至河北省兴隆县,南达海南岛。,小灵猫 Viverricula indica,别 名:七间狸,乌脚狸,笔猫,斑灵猫,香狸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 征:吻部尖,额部 狭窄,四肢短粗。全身以棕黄色为主,唇白色,眼下、耳后棕黑色,背部有五条

11、纵纹,具不规则斑点,腹部棕灰。四脚乌黑 。,分布:小灵猫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及海南、台湾、西藏 等地区。,大灵猫 Viverra zibetha,别 名:香猫、九江狸、九节狸 、灵狸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 征:身体细长,额部相对较宽,吻部略尖。灰黄褐色,头、额、唇呈灰白色。四肢较短,呈黑褐色 。尾部有1黄白色环,4条黑环和4条黄白环相间排列,末端为黑色 。,分布:分布于我国秦岭、长江流域以南除台湾省以外的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各省区。,金猫 Felis temmincki,别 名:亚洲金猫、原猫、红椿豹、芝麻豹、狸豹、乌云豹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 征:耳朵短小直立;眼大而圆。四肢粗壮,体强健有力,体

12、毛多变 。,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南部以及西南部。,水獭 Lutra lutra,别名:獭、獭猫、鱼猫、水狗、水毛子、水猴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征:头宽略扁,吻短。眼略突,耳短小而圆。尾细长。四肢短,趾间具蹼。体毛长而密,呈棕黑色或咖啡色。体背、胸腹灰褐色,喉、颈下灰白色。,分布: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柳叶鸡 Satyra macrolopha,别名:松鸡、勺鸡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征:整体近紫红褐色,腰部及肛周白,翅及尾黑色,头顶、头侧、背及肩均为紫红褐色。尾羽基部灰色,近基部处有灰色和黑色相间的横斑。虹膜灰色。,分布:在我国,除了极西的部分地区外,都有分布。,鸳鸯 A

13、ix galericulata,别名:官鸭、邓木鸟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征:颈部具羽冠,胸腹部纯白色;背浅褐色,肩有2条白纹;胸部具在粉红色小点。眼棕色,外围有黄白色的环,嘴红棕色。脚和趾红黄色,蹼膜黑色。,分布:春季在内蒙古东北部及东北北部和中部繁殖;越冬在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一带。,白冠长尾雉 Phasianus reevesii,别 名:翟鸟、地鸡、长尾鸡、山雉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 征:雄性头顶、颌部、颈及颈后为洁白色;面部黑色,眼不被羽;眼侧有白斑 。胸、肩、背金黄色 。雌鸟头、枕、面颊和颈褐色;背黑褐色;腰灰色,下体淡色,肋栗褐色,具白色鱼鳞斑;尾羽具白斑。,分布:分布于我国中部、北

14、部山地,以及西南、华南等地。,燕隼Falcosubbuteo linnaeus,别名:青条子 土鹘 儿隼 蚂蚱鹰 虫鹞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征:颊部有黑色髭纹,颈部的侧面、喉部、胸部和腹部均为白色,胸部和腹还有黑色的纵纹,下腹部至尾下覆羽和覆腿羽为棕栗色。虹膜黑褐色,眼周和腊膜黄色,嘴蓝灰色,尖端黑色,脚、趾黄色,爪黑色。,分布:繁殖于中国北方及西藏,越冬于西藏南部。除海南岛外,几为全国各地留鸟。,灰鹤 Grus grus,别名:千岁鹤、玄鹤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征:前额和眼黑色,冠皮肤为红色。身体余部为石板灰色。喉、前颈和后颈灰黑色。虹膜红褐色;嘴黑绿色,端部沾黄;腿和脚灰黑色 。,分布:中国东

15、北、中部北方、贵州、云南以及长江中下游的区。,黑鸢 Milvus migrans,别名:鸢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征:上体暗褐色,下体棕褐色,均具黑褐色羽干纹,尾较长,呈叉状,具宽度相等的黑色和褐色相间排列的横斑;飞翔时翼下左右各有一块大的白斑。,分布:分布在云南、台湾、海南及中国东南部。,苍鹰 Accipiter gentilis,别名:鹰、牙鹰、黄鹰、鹞鹰、元鹰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征:头顶、枕和头侧黑褐色,枕部有白羽尖,眉纹白杂黑纹;背部棕黑色;胸以下密布灰褐和白相间横纹;尾灰褐,有4条宽阔黑色横斑,尾方形。飞行时,双翅宽阔,翅下白色,但密布黑褐色横带。,分布:中国的台湾、新疆、黑龙江、甘

16、肃、云南、四川以及长江以南地区。,雀鹰 Accipiter nisus,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征:雌较雄略大,翅阔而圆,尾较长。雄鸟上体暗灰色,雌鸟灰褐色,头后杂有少许白色。下体白色或淡灰白色,雄鸟具细密的红褐色横斑,雌鸟具褐色横斑。,分布:新疆西部、青海、四川、西藏、云南及东北的西部和黄河以南地区.,普通鵟 Buteo buteo,别名:土豹子、土豹、鸡母鹞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征:羽色变化较大。体主要为暗褐色,下体主要为暗褐色或淡褐色,翱翔时两翅微向上举成浅“V”字形。,分布:我国的黑龙江、吉林、新疆南部以及长江以南地区。,鹊鹞 Circus melanoleucos,别名:喜鹊鹞、喜鹊鹰、黑白尾鹞、花泽鵟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特征:头部、颈部、背部和胸部均为黑色,尾羽为灰色,下胸部至尾下覆羽和腋羽为白色。虹膜黄色,嘴黑色或暗铅蓝灰色,下嘴基部黄绿色,蜡膜也为黄绿色,脚和趾黄色或橙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