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苏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创建与坚持.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80151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豫皖苏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创建与坚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鄂豫皖苏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创建与坚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鄂豫皖苏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创建与坚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鄂豫皖苏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创建与坚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鄂豫皖苏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创建与坚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豫皖苏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创建与坚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豫皖苏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创建与坚持.ppt(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人:程 仪,鄂豫皖苏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创建与坚持,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北(鄂)、河南(豫)、安徽(皖)三省边界相邻的大别山地区创建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它是以黄麻起义为发端,汇合了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的力量,在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和土地革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建立起来的.鄂豫皖苏区的革命斗争是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鄂豫皖苏区的历史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习了解鄂豫皖苏区的历史,有助于加深对以红安精神为核心内容的革命传统的理解和认识。,鄂 豫 皖 苏 区,一、鄂豫皖苏区的基本情况,1、鄂豫皖苏区有很大一块地盘,1932年6月,鄂豫皖苏区在打破三次反革命“围

2、剿”后,进入了发展的极盛时期,苏区的范围东起安徽淠河,西至平汉路,北达潢川固始,南至黄梅、广济,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50余万,拥有黄安、商城、英山罗田、霍邱五座县城,在黄安、光山、六安等26个县建立了县级苏维埃政权。,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鄂豫皖苏区创建初期形势图,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鄂豫皖苏区全盛时期形势图,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2、鄂豫皖苏区有比较强大的武装力量,鄂豫皖苏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在黄(安)麻(城)、商(城)南、六(安)霍(山)三次武装起义基础上建立的工农革命武装,经过几年时间发展很快,1931年11月诞

3、生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到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下辖两个军(6个师),1个少共国际团和4个独立师,共10个师,45000多人。除正规红军外,还有大批分布广泛、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地方武装,各县独立团有20多个,赤卫军最多时编成15个师。,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3、鄂豫皖苏区红军队伍中有一批优秀的指挥员,、8个军事家:、蔡申熙、许继盛,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徐向前,徐海东,李先念,陈 赓,、8个军事家,3、鄂豫皖苏区红军队伍中有一批优秀的指挥员,、8个军事家,王树声,曾中生,蔡申熙,许继慎,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参与苏区

4、创建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红军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他们中有:潘忠汝、吴光浩、吴焕先、曹学楷、邝继勋、郑位三、王秀松、王平章、周维炯、陈定侯、戴克敏、徐朋 姜镜堂、肖方、高敬亭等。,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3、鄂豫皖苏区红军队伍中有一批优秀的指挥员,人、,、还有一批参军后屡建战功、崭露头角的人物,如许世友、陈锡联、韩先楚、陈再道、詹才芳、秦基伟、洪学智等,他们后来都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3、鄂豫皖苏区红军队伍中有一批优秀的指挥员,4、鄂豫皖苏区的红军打了很多胜仗,从1930年冬至1932年6月的1年半时间中,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先后打破了敌

5、人三次共40多万兵力的反革命“围剿”,取得了双桥镇大捷和黄安战役、商潢战役、苏家埠战役、潢光战役的胜利。三次反“围剿”共歼敌6万余人,成建制地歼灭敌人正规部队40个团,生俘敌3个师长、5个旅长11个团长,缴获枪支36000多枝,迫击炮50多门。,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双桥镇战斗经过要图,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黄安战役经过要图,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5、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创造和积累了 丰富的武装斗争经验,、 1927年底至1928年初提出“八会”:会跑、会打、会散、会集、会进、会退、会知、会疑。“十六字诀”:昼伏夜动、远袭近止、声东击西、绕南进

6、北。,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1929年11月提出游击战术七原则:集中作战,分散游击;红军作战,尽量号召群众参加;敌情不明,不与作战;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对敌采取跑圈子的形式;对远距离的敌人,先动员群众袭扰,次 采取突击的方式消灭之;敌人如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不与作战。,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5、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创造和积累了 丰富的武装斗争经验,、三次反“围剿”中,作战形式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作战原则也有新的发展。主要是3条:集中主力,和群众性的游击战相结合,寻敌弱点,捕捉战机,力求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出敌不意,袭击伏击,包抄迂回围点打援,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

7、敌;灵活机动,避实就虚,主动进攻,打破敌人的“围剿”。,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5、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创造和积累了 丰富的武装斗争经验,,,6、鄂豫皖苏区开展了土地革命和多项建设,、黄麻起义提出了“暴动实行土地革命”的口号。黄麻起义胜利后,黄安农民政府制定了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了“取消一切剥削制度”、“没收豪绅地主的剥削土地及一切不法财产”、“庙产公积归农会”、“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并在起义区域内开始了没收地主财产、焚毁田契债票,开仓分粮等工作。,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松树岗会议上的规定。1928年4月工农革命军第七军进入河南省光山县柴山保地区创建根据地,

8、即在松树岗会议上规定了“豪绅地主反动派的土地财产,照人口分给贫农、雇农”,并在鄂东北的黄安麻城北部部分地区开始了没收地主土地和分配土地的工作。,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6、鄂豫皖苏区开展了土地革命和多项建设,、制定临时土地政纲和土地政纲实施细则1929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中共鄂东北特委召开会议,根据党的“六大”关于土地问题的决议精神,制定了临时土地政纲等文件,作出了对土地没收与分配的规定;11月下旬和12月底,鄂豫边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和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分别作出群众运动决议案和土地政纲实施细则,提出了开展土地革命的主要原则和政策。鄂豫皖苏区形成后,从1930年夏至193

9、1年春,全苏区以土地政纲实施细则为法律依据,全面开展了土地革命运动,取得了伟大的成绩。,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6、鄂豫皖苏区开展了土地革命和多项建设,开展土地革命的主要原则和政策:没收地主豪绅、反动分子的土地及一部分公有土地,分配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保护中农利益,中农的土地不动;富农享有土地权,只没收其剩余的土地;不反动的地主豪绅家属亦应分得一份土地;保护中小商人利益,中小商人享有其资本企业和自由营业权。等等。这两个土地法令所规定的原则和政策,体现了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商人、打击地主的土地革命路线。鄂豫皖苏区还开展了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法制建设和文化教育事

10、业等方面的建设。,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7、鄂豫皖苏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鄂豫皖苏区所在的地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北倚淮河,南临长江,向西威逼武汉向东震撼南京。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国民党政府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国民党政府为了消灭鄂豫皖苏区,采取了从军事到政治的各种手段和措施。,,,8、鄂豫皖苏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 出发地之一,1934年至1936年南方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在鄂豫皖苏区诞生的两支红军队伍,即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经过长征,先后到达陕北。其中红二十五军是南方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中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鄂 豫 皖

11、 苏 区 的 基 本 情 况,二、鄂豫皖苏区的创建与坚持,红军长征图(局部),毛 泽 东 给红二十五军以很高的评价,1937年2月9日,毛泽东对范长江说:“徐海东部之由陕南经陇东入陕北,乃偶然作成了中央红军之向导。” 毛泽东说“徐海东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 面旗帜”,“是对中国革命立了大功的人”。,二、鄂豫皖苏区的创建与坚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应对蒋介石叛变革命的严峻局面,继续推进中国革命,党把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搞工农武装割据,建立苏维埃政权,创建革命根据地,这既是党为复兴革命运动而开展的艰苦斗争,也是党为寻求中国革命道路而进行的艰辛探索。鄂豫皖苏区是继毛泽东开辟的江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

12、在长江以北地区建立的一块重要根据地。这块苏区的创建发端于鄂东的黄麻起义。,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创 建 与 坚 持,,,1、创建的基础,鄂东地区有三个因素:一是优秀的历史传统;二是优越的地理位置;三是深刻的革命影响。,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创 建 与 坚 持,关于深刻的革命影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3次伟大的历史变革之一 。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创立同盟会,鄂东当时有9人加入,到1907年鄂东有30多人加入;1911年辛亥武昌首义,鄂东有一大批人参加,最著名的有董必武、熊十力、居正、田桐等。,2、创建的条件,鄂东地区也有三个因素:一是知识分子的觉醒;

13、二是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三是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关于共产党组织的建立,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和陈潭秋等于1920年秋天在武昌成立了共产党武汉早期组织。 1921年,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出席中共一大。 1922年陈潭秋在他的家乡黄冈县陈策楼成立了党组织。到1927年5月,鄂东各县都建立了县级党组织,共产党员有1500多人。,3、创建的过程,武装暴动(黄麻起义)树旗帜两次会议(黄安清水塘会议和光山尹家嘴会议)定方向三位一体(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建苏区,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创 建 与 坚 持,鄂豫皖苏区的坚持,鄂豫皖苏区的坚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32年10月至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重建红二十五军,使苏区的革命武装统一了领导,集中了力量,在经受了严重的挫折之后,又开始了为保卫和发展苏区而斗争的新局面。,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创 建 与 坚 持,,,鄂豫皖苏区坚持的第二个阶段,是红二十五军1934年11月转移北上后,鄂豫皖苏区没有了红军主力,局面更加艰苦,中共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重建红二十八军,在大别山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直至抗日战争爆发,红二十八军改编成四支队,东进抗日。,鄂 豫 皖 苏 区 的 创 建 与 坚 持,鄂豫皖苏区的坚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