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3679925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无性生殖:在无性生殖中,新个体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所含的遗传物质与母体相同,因而新个体基本上能够保持母体的一切性状。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再由受精卵发育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第一节 生殖的方式,1. 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生物由一个母体分裂出新子体的生殖方式。常见于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细菌),2. 出芽生殖,是由母体在一定的部位生出芽体,芽体逐渐长大,形成与母体一样的个体,并从母体上脱落下来,成为完整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水螅,酵母菌,3.无性孢子繁殖,以母体先产生一个专管生殖的器官孢子囊,囊中产生许多

2、孢子细胞。孢子囊成熟时孢子细胞脱离母体散出,遇合适的条件,就发育成新个体。 例如根霉,它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形成孢子囊,里面产生孢子。孢子落在阴湿而富含有机质的温暖环境中,就能够发育成新的根霉。一般的低等植物和真菌都是这种生殖方式。如铁线蕨、青霉、曲霉。,4. 营养生殖,它是以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形成新个体的方式来繁殖的。马铃薯的块茎、蓟的根、草莓匍匐枝、秋海棠的叶,都能生芽,这些芽都能够形成新的个体。,秋海棠,看以下果蝇雌雄个体体细胞与配子图中的染色体有什么区别?,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精子 (23条),卵细胞 (23条),父亲 (46条),受精卵 (46条),细胞分化,受精作用

3、,母亲 (46条),减数分裂,个体 (46条),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的分裂方式,生殖细胞:指精子和卵细胞或雄配子和雌配子。,体细胞:除了生殖细胞外构成机体的细胞都叫体细胞。构成人体的体细胞有200多种,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血细胞等。,一、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对象:时期:特点:结果:,1.减数分裂的概念,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请问:这些成群结队的精子从哪里来的?,(一)精子形成的过程,(一)精子形成的过程,形成部位:睾丸,曲细精管中有大量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每个精

4、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精子的形成过程:,1个 精原细胞,1个 初级 精母细胞,2个 次级 精母细胞,4个 精细胞,4个精子,减 间期长大,减,减,变形,减数第一次分裂,1、减间期,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体积稍稍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2、减前期,减前:联会,形成四分体,1、同源染色体(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体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

5、体 = 2条染色体 = 4条染色单体,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片段交换的现象。,3、减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减数第一次分裂,4、减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减数第一次分裂,5、减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同有丝分裂,无同源染色体),1、减前期,2、减中期,3、减后期,次级精母细胞,4、减末期,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变形,有丝分裂,联会,形成四分体,初级精母细胞,体细胞,精原细胞,细胞分化,精细胞,精子,次级精母细胞,(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

6、,1.场所:,2.过程:,卵巢,卵原细胞,联会,形成四分体,初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卵细胞,次级卵母细胞,3. 特点:,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一极体(染色体数:n),1个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体细胞(染色体数:2n),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前期:联会、四分 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 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 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不均等分裂 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1.精子与卵细胞的

7、形成比较,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数量的变化,4,0-8,4-8,4,8,8,4,8,8,4,8,8,2,4,4,2,4,4,2,4,4,4,0,4,2,0,2,2N,0-4N,2N-4N,2N,4N,4N,2N,4N,4N,2N,4N,4N,N,2N,2N,N,2N,2N,N,2N,2N,2N,0,2N,N,0,N,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曲线,2N,4N,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曲线,次级精母细胞,2N,4N,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2N,4N,次级精母细胞,精

8、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前期,中期,后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 联会、四分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 细胞均等分裂 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4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 (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主要时期细胞图像,(2)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有关细胞的鉴别,图形辨析(有丝、减、减),一数 数染色体数目,奇数,偶数,减,二看 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减,若均等分裂则为第一极体、次级精母细胞,若不均等分裂则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三判断,有,联会、四分体减前,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减中,同

9、源染色体分离减后,若无上述特殊行为有丝分裂,减前期,减前期 (四分体),减前期,有丝分裂 前期,1、无同源染色体,2、有同源染色体,3、染色体数为奇数,4、有同源染色体,不配对,减中期,减中期,有丝分裂 中期,1、有同源染色体,且配对,2、无同源染色体,3、有同源染色体,但不配对,例题:指出下列各图像所代表的细胞 分裂方式及所处的分裂时期,减中,有中,减后,减后,有后,指出上述各图分别属于什么分裂的什么时期?,A B C D E,F G H I J,减前期,减末期,减前期,减中期,减中期,减后期,有丝后期,减后期,减后期,减前期,雄性 亲本,雌性 亲本,2N,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

10、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二、受精作用,受精卵,细胞核:精子的核+卵细胞核,细胞质:几乎全由卵细胞提供,受精卵的核基因:父母各给一半。 受精卵的质基因:几乎全来自于母亲。,1.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的过程。 2细胞学基础 (1)细胞膜和核膜的识别功能同种生物的两性生殖细胞才能融合。 (2)生物膜的流动性使两性生殖细胞融合为一个受精卵。,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1)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原因: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 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

11、具有随机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关系可表示如下(假设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 假设一个精(卵)原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则形成配子(精子或卵细胞)的可能性(不含交换)为2n种;完全含 父方(或母方)染色体的配子占的比例是1/2n;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方式有2(n1)种可能性。 不论精(卵)原细胞内含有多少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次级精(卵)母细胞的实际数目都是2个(1个),实际种类均为2种(1种);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卵细胞)实际数目都是4个(1个),实际种类均为2种(1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