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学指导和实施建议(84张PPT)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3677812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7.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学指导和实施建议(84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学指导和实施建议(84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学指导和实施建议(84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学指导和实施建议(84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学指导和实施建议(84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学指导和实施建议(84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学指导和实施建议(84张PPT)(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七年级历史教学指导和实施建议,一、依据课标要求开展七年级历史教学,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价值观,不仅是学好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也是构筑国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历史教师肩负着育化学生心灵、培养健全人格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学科育人的追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部分一、教学建议历史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本标准为依据,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按照本标准提出的规定和要求,注重课程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并使其具体化为课时目标。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

2、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三)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五)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 (六)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社会,学科,主体:学生主体的需求(学习兴趣和社会化成长) 社会:国家社会的要求(继承文化与创造文化) 学科:学科课程的规定(学科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历史教育的三个维度,(一)初中学生的成长需求,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转化过程。 马克

3、思:实现自我目的的人,社会关系中的人。 中学阶段的学生开始具有社会融入的心理动机,出现尝试确立自我社会角色意识的需求。(表现:阅读历史或文学、有意与成人接触交流、自尊心和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出现成人化表现),壹,(一)初中学生的成长需求,他们希望走向精神独立,但又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 历史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将历史的间接经验通过感悟转化为他们的直接经验,以滋养他们的心智成长需求。 历史智慧也能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社会,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壹,学生之问:老师讲的内容我都明白了,但是,这些内容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1. 对个人而言,增进知识,促进思考,提高

4、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帮助自己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以史为鉴,联系现实,服务于人生。 2. 对一个民族而言,增强民族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世致用,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3. 对人类文明而言,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培养拥有全球意识的“地球公民”;汲取前人的智慧与教训,造福人类。,(二)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贰,教学建议:(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

5、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和熏陶。,贰,这条建议中包括了四层含义:1.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2.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 3.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 4.充分发掘思想情感教育的内涵。其中还提到了在这方面要:客观分析;实事求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从“好坏”的感性思维和两极对立思维到“辩证”(多维综合)的理性思维。,贰,新课标总体原则中的第一条:坚持德育为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到课标中,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打好基础。为何教科书总在新编:从教育的角度:时代进步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学校教育与时俱进,教学目标与内容相应调整;从学科的角度:人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是由价值观念决定的,价值观念是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的。,贰,历史教师在观点问题上要依据课标,正面教育课堂有纪律,教学应规范;求真与求实,导向要坚持。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澄清当前一些缺乏规范的影视剧和书刊对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例如:戏说剧、抗日神剧、宫斗剧等。,贰,历史老师要有历史哲学思想,恩格斯:“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思维。” 事实:在知觉中被直接给予我们的东西;现实:是实存和本质的统一。我们现在总说:这就是事实,历史教学就是

7、要“一切从事实出发”。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在社会科学和一般的理解中,把事实就等同于现实,而且认为是不可再追求的最终的实在。但是,历史事实根本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即便是完全实证主义或者经验主义的历史哲学家,他们都知道历史事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贰,历史老师要有历史哲学思想,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本质规律,求就是研究。”历史不是真实细节的拼接。即使某些事件都是真是的,但未必就能使得历史的现实显现出来,因为只有将事实深入到社会现实中,通过科学审辨和整体考量,才有可能将这些真实细节融汇到社会现实中以丰富历史。否则就会出现“用全部历史细节的真实性

8、伪造了历史” (海德格尔)。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是以其对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为根本标准,而把道德规范放到从属性的而非根本性的地位。 案例:如何评价曹操和唐太宗?,贰,教学建议:(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如创设历史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三、有效历史教学的方法策略,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是为

9、了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注意是学生开始学习的先决条件。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深入探究;打破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案例:“火烧圆明园”的导入),叁,知识观的转变是打开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一把钥匙!,教学建议:(三)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运用多种方式展现历史发展的态势,尤其是通过教师清晰明了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对历史进行正确的理解,对史事做出合理的判断。如通过具体讲述历史人物典型的言行事例,使学生有真切的感悟,加深理解和认识。,叁,这条建议的提

10、出,是有针对性的。新课改推行以来,涌现出多种教学模式。有些教学模式人为地限制教师的讲述,甚至规定一节课上教师只能讲多少分钟,不能超过规定。这种做法是对新课改理念的误解。,历史课就是要讲出丰富的内容,讲得有重点,讲得具体而生动,并且有趣味。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感触,有感悟,有兴趣,明事理,获启示。,叁,讲好历史是历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导入新课:要讲出情境,引起兴趣。历史事件:要讲述具体的发展进程。历史人物:要讲出生动的举止情感。历史现象:要讲出基本的发展态势。因果分析:要讲得逻辑清晰有层次。历史评价:要论从史出,客观公正。,叁,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 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

11、体语言 目光、衣着、体势、声调、礼物、时间、微笑,历史教师的口才非常重要,教师应多练习一些诗歌或者散文的朗诵,或者是演讲。要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感染能力。,讲历史需要情感,不能有情绪化,讲述词语要文明礼貌遵守规范。,叁,教学建议:(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叁,这一条包含了以下的含义:1.转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2.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3.注重培

12、养学生的能力;4.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5.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6.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叁,事实判断,成因判断,价值判断,历史认知的三重判断,叁,叁,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例如:历史调查、口述历史,叁,学法指导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历史的材料指导学生概括所学的历史事实指导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辨明各种历史的解释指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指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叁,叁,要重视历史阅读积累和阅读能力培养!,如何阅读史料,史料的出处: 这是原始材料还是第二手资料? 它是什么时候

13、制作的? 由谁制作出来的(例如目击者/当事人/记录他们所听所闻或研究结果的人)? 这一材料是从什么人的角度写成或制作的? 它是基于什么原因而写成或制作的(个人动机/政治动机/宣传手法等)? 它有何证据? 它的对象是什么人? 该材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史料的价值: 这一材料有多可靠?它的报道是公正、客观的,还是带有偏见的? 有没有其他材料支持(反对)它的论点? 它对于研究某一特定历史议题方面的作用有多大?,叁,“历史阅读策略” (美国19世纪末历史课改实验: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历史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教育的元素蕴含在教学内容之中,既要善于发掘,又要顺理成章,自然而成。切忌生硬说教、生拉硬扯,不

14、必高喊口号、高唱歌曲。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移情与共情。,叁,教学建议:(五)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如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发生,往往有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的考察。,叁,历史的发生和发展,不是孤立进行的,历史的联系往往是多方面的和深远的。通过历史的联系,可以获得更深层的认识。,从认识历史的角度讲,只有将相关史事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才能搞清楚历史的真

15、实面貌。从学习历史的角度讲,只有将相关的历史知识联系在一起,才能建构起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从文物图片和唐诗中感受唐朝的社会风尚:,叁,教学策略: 从总体上把握板块的线索 加强课与课相互间的联系 对史事进行多领域的考察 构建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 揭示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 注意历史与现实之间联系 关注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叁,初中历史教师认为:初中学生应掌握中国历代大事年表七个历史时期: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时间标尺。让学生背诵历史朝代名称和更迭顺序?还是让学生在学习历史内容的过程中完成记忆?(把一勺盐放入美味的汤锅里),叁,

16、编制大事年表,时序性: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马克布洛赫) 时间: 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尺;纵向的动态系统。 任何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都与具体的历史时间相伴随,都发生在时间标尺的不同刻度上。标志性特征:重大历史事件、特殊历史时期。,编制大事年表,历史时间的特性: 时间存续性(历史事物自身的演进:科举制度与“八股取士”); 时距衔接性(不同时期的事物关联:长城的修建) 历史时间的内涵: 隐含着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相关联的逻辑顺序、因果关系和实际内涵,相连的时间概念和历史现象构成一定的历史脉络。 “时序思考是历史推理的核心”,是历史知识的根本特征和学习历史的方法策略。,编制大事年表,时间的表述:相对时间概

17、念(专用语意) 专用术语: 公元纪年:公元前,公元(年、月、日);世纪,年代(初期,早期,中期,晚期,末期,前半期,后半期) 历史表述:干支纪年,王朝纪年,公元纪年,阿拉伯纪年; 模糊表述:距今,大约,左右,前后,初叶,中叶,末叶; 中国史:朝代,皇帝的庙号、谥号,编制大事年表,课标:掌握“正确的计算历史年代”的基本技能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历史年表:把以往发生过的较大事件根据某一主题按年代排列起来的一种参考资料,表现历史发展时序性的重要工具。 综合性年表;阶段性年表;专题性年表;比较性年表;王朝世系表;“时间带”:用比例尺度显示历史时间链。 计算:示例,公元前(次年,公元前*世纪);公元前后的时间长短计算;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事件表述:开始、发动、启动、爆发、开展、推行、完成、结束(标志性语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