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原理ppt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3673710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西方经济学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西方经济学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西方经济学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西方经济学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原理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原理 PPT,丁卫国编制,本课件是为选用西方经济学原理(丁卫国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师生编制的,用于配合教材的讲授和学习。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对课件中存在的不足甚至错误,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07年7月,第 一 章 绪 论,本章主要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出发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了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一、经济资源稀缺性与经济学,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 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层次论: 第一,基本的生理需要 第二,安全的需要 第三,社会的需要 第四,尊重的需要

2、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前一种欲望或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以后,又会 产生后一种欲望或需要,所以欲望是无限的, 自由物品与经济物品 自由物品: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 经济物品: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 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2.经济学 从不同角度对经济学下定义的很多,本书采用萨谬尔森的观点: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生产各种物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

3、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二、经济组织的三个基本问题,1.What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这是经济社会所面临的资源配置问题,选择的原则: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就是选择 资源最优配置的方案。,2.How如何生产,即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生产。,如何生产的问题是解决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问题。,3.Who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由谁来享用,也即社会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即收入分配问题。,1.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将某种资源用于特定用途取得收益时,而放弃的用同样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或将同一资源投入另外用途时得到的最大收益。,某人拥有一块地,可以种小麦、棉花和苹果。 种小麦:1000公斤 价值7

4、00美元 种棉花:250公斤 价值600美元 种苹果:600公斤 价值1000美元 他若决定种小麦,机会成本是种苹果得到的1000美元。 机会成本产生的原因是资源的稀缺性。,三、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曲线,这笔资金用于其他用途(如购买国债)可以得到的最高收入。,问题讨论: 某人管理自己企业的机会成本,放弃在其他地方工作所得到的最高收入,用自有资金开办企业的机会成本,2.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PPF)代表一个国家生产潜能的极限。 在一个经济的资源和技术条件给定,并假设所有的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PPF代表它能生产出来的一对物品和劳务的最大数量。,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是有效率的。 效

5、率: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经济的资源,以满足人们的 需要和欲望,即不存在浪费。更明确地说,在一定资 源下,当不减少一种物品的产量时,不能生产出另一 种物品的更多数量。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位于其生产可 能性边界上;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是低效率或无 效率的。,四、混合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 1.经济体制及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方式,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方式,自给经济,每个家庭(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计划经济(命令经济),政府用计划决定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市场经济,价格机制决定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混合经济,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解决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纯粹的自给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在当代并不存在,2.混

6、合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 市场经济回答了以下基本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以 如何作出决策 一般而言,市场对以上问题的回答能够保证经济系统的效率。但市场对“为谁生产”的回答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市场对“为谁生产”的回答很难兼顾“公平”。, 现代经济中的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 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如保护本国工业、保护环境、限制污染等。 提供私人部门不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如提供国防、 警务等。 促进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如通过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为老年人提供福利,通过失业保险帮助暂时失业的人 等。,1.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考察单个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如研究单个

7、价格如何确定,分析单个消费者或厂商的行为等。 用显微镜来观察经济问题,2.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考察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如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如何决定着一国的国民收入或就业,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等。 通过广角镜来观察经济问题,五、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经济人”(理性人)假设 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居民、厂商、政府)是充满理性的,既不感情用事,也不轻易盲从,精于判断和计算,追求的经济目标体现最优化原则。,说明:任何理论结论总是建立在给定的前提或假定基础之上的,而这种前提或假定,并不一定永远地或完全地符合现实情况,但大体上不违

8、反实际的假定和理论 。学习西方经济学时要注意,什么前提下推导出什么结论,换了前提结论就会不成立。,2.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1.实证经济学,描述经济中的事实和行为,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二、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例如:轿车能否进入中国居民家庭 轿车是否应该进入中国居民家庭,对高收入公民征收了多少所得税 对高收入公民是否应该征收高所得税,三、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

9、的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 一个经济模型通常包括:变量、假设、假说和预测等. 变量: 自变量与因变量(与数学里的概念一样) 存量与流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所测定的量。如人口总数 流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变量变动的值。如人口出生数 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是指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是指由外部因素(如战争、自然条件等)决 定,影响内生变量的变量。,假设是经济模型用来说明事实的限定条件。经济学经常使 用的术语就是“假设其他条件不变” . 假说是经济变量之间如何发生关系的判断。 预测是根据理论假说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变化的方向等 作出判断,它是在理论限定的范围内运用逻辑规则演绎出 来的结果

10、。,例:均衡价格模型,D=f(P),S=g(p),D=S,f(P)=g(P),如果根据实际资料有:,D=12-2P,S=2P,12-2P=2P,P=3 D=S=6,P=3是均衡价格; D=S=6是均衡数量,1.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研究范围只局限于某一市场或某一经济 单位的某种商品或某种经济活动,假定与其他市场与经 济活动互不影响。,一般均衡分析:将整个经济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从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价格、供、求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前提出发,考虑它们同时达均衡时的价格决定。,四、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2.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在进行经济分析时,不考虑时间因素和具体变 动过程,

11、是一种静止的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活动的方法。,比较静态分析:对经济现象有关经济变量一次变动(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即比较一个经济变动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而不涉及转变期间和具体变动过程本身,动态分析:考虑时间变化,并将经济现象的变化看作一个连续过程。,3.边际分析,考察自变量增量对因变量增量的影响。,它是一种决策方法,通过对增量的对比来决定是否采取或取消一种经济行为。,第三节 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了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一个半世纪内如威廉配第、约翰洛克、大卫休谟、弗朗斯瓦愧奈、大卫李嘉图等一大批学者研究经济现象和政治规律的总汇。是整个经济学发展的基础和出

12、发点 。,理论成就: 第一,提出“劳动价值论”。 第二,发现了市场机制的工作原理。提出 “看不见的手” 的理论。,二、新古典经济学 渊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其创始人为英国剑桥学派的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 基本特点:这种学说是建立在人与物的关系及物对人的满足的基础上(边际革命),否认经济危机(萨伊定理)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把市场经济关系变成了由符号和公式组成的数学模型,用数学逻辑证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以自动实现均衡和使社会福利最大化(马歇尔局部均衡、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起源于19291933年的西方社会大萧条, 代

13、表人物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代表作为出版于1936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论、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理论,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常态是总需求不足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而自由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是无法改变这种均衡状态的,因而必须依靠政府干预经济,来实现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调节经济问题的失效。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等学派向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提出挑战,主张“经济自由”的各种思想逐步崛起,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思潮取代凯恩斯经济学的趋势。 新自由主义的特征: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生活,主张不同程度上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 代表性的学派: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等,五、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双重特性:一方面,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要注意批判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