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73092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本标准适用于企业节能量和节能率的计算,其他用能单位、行业(部门)地区、国家宏观节能量的计算也可以参照采用。,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2.术语和定义 21 节能量 energy saved 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条件下,使能源消费减少的数量。 2.2 企业节能量 energy saved of enterprise 企业统计报告期内实际能源消耗量与按比较基准值计算的能源消耗量之差。 2.3 产品总节能量 total energy saved of productions 企业统计报告期内各种产品(或服务)的能源消耗总量与按比较基准计算的能源消耗总量之差。,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2.4 产值总节

2、能量 total energy saved of output value 企业统计报告期和基期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变化所实现的能源节约量。也即,报告期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与基准期单位产值能源消耗能耗之差乘以报告期总产值,计算的能源节约量。 2.5 技术措施节能量 energy saved of technique 企业实施技术措施前后能源消耗变化量。 2.6 产品结构节能量 energy saved of product mix variety 企业统计报告期内由于产品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能源消耗变化量。也即结构调整前后单位产值能耗构成不同产生的节能量。 2.7 单项能源节能量 energy sa

3、ved by energy types 企业统计报告期内,按能源品种计算的能源消耗变化量。 2.8 节能率 energy saving rate 统计报告期的单位能耗与基期的单位能耗相比的降低率,用百分数表示。(又称为单耗“变化率”)。,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3 企业节能量的分类 企业节能量一般分为产品节能量、产值节能量、技术措施节能量、产品结构节能量和单项能源节能量等。,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4 企业节能量计算的基本原则 4.1 节能量计算所用的基期能源消耗量与报告期能源消耗量应为实际能源消耗量。 4.2 节能量计算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相应的比较基准。 4.3 当采用一个考察期间能源消耗

4、量推算统计报告期能源消耗量时,应说明理由和推算的合理性。 5.4 用报告期数值与基期数值之差计算节能量时(式1,式2,式3),计算值为负时表示节能。,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7,企业节能量的计算,5.1 产品节能量,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企业产品节能量按公式(2)计算:,式中:ebi统计报告期第i种产品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每产品单位(tce/产品单位); eji基期或比较基准的第i种产品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每产品单位(tce/产品单位); Mbi统计报告期产出的第i种合格产品数量,单位为产品单位; n统计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数;,企业节能量的计算,企业节能量的计算,

5、企业节能量的计算,多项技术措施节能量按公式(5)计算。式中: Et多项技术措施节能量,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m企业技术措施项目数。,企业节能量的计算,5.4 产品结构节能量,产品结构节能量按公式(6)计算。式中: Ecj产品结构节能量,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Kbi统计报告期第i种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或总增加值)的比重,%; Kji基期第i种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或总增加值)的比重,%; ejci基期第i种产品的单位产值(或增加值)能耗,单位为吨标准煤每万元(tce/万元); Gz-统计报告期总产值(总增加值,可比价格),单位为万元。 n-产品种类数。,13,关于结构节能量:,1、企业产品

6、结构变化,带来的节能效果,在多种产品时,有些产品附加价值高,有些产品附加价值较低。有些产品单耗较高,有些单位能耗较低。当我们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多生产那些高附加价值、低能耗的产品实现的能源节约称为“结构节能”,它不包括单位产品产量工艺能耗下降的节能。多数情况是附加价值与能耗优点不能同时兼得。 2、企业产值总节能量(基准年平均产值单耗报告年平均产值单耗)报告年产值 这是“统算法”,包括所有经济的、管理的与技术的因素。,3、结构节能的效果来自产品结构调整,但是却反映在产品的价值量上,各种产品可能有不同的计量单位;各种产品可能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衡量指标;不便于用“结构”表示指标。所以结构节能总是对

7、产品的货币价值量指标而言的,如总产值、增加值等。我们所说的结构是指每一种产品的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而且全部产品产值的比例相加等于100; 4、产值计算时应当保持“结构调整前后”产值属性(总产值、增加值)与价格的相同。,关于结构节能量:,单项能源节能量,单项能源节能量,17,6 节能率的计算 6.1 产品节能率 产品节能率按公式(9)计算:,节能率的计算,18,6.2产值节能率 产值节能率按公式(10)计算:,节能率的计算,6.3 累计节能率 6.3.1 定比节能率:- 计算公式与年度节能率计算相同:,节能率的计算,关于节能率补充讲解1,节能率与计算要求 1 一般节能率计算多以一年为计算年度

8、,所以统计报告期指当年,很少计算几个月或一年半,所以基期指上一年。 2 计算公式: 对用能设备而言节能技术改造措施,节能率是在采取节能措施之后节约能源的数量,与未采取节能措施之前能源消费量的比值,它表示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对能源消费的节约程度。 对使用能源生产产品(进行能源服务)的用能单元,或能源经济系统节能率可理解为“单位能耗的降低率”,代表能源利用水平提高的幅度。 3 节能率的计算也和节能量的计算一样,可以按报告期与基期的不同分为:当年节能率和累计节能率。,21,补充讲解2,3.2 累计节能率 多年累计节能率,分“定比节能率”与“逐年环比累计节能率”。 (1)多年累计定比节能率 用能水平对比的

9、“定比节能率”是报告期单位能耗与基期的单位能耗之差,与基期单位能耗之比,用100%表示。 例如计算5年来累计节能率就是把当年的能源单耗耗数据与5年前的能源单耗数据进行比较,用100%表示。只取5年期间头尾数据,而与中间过程无关,没有考虑这5年期间历年能源的消耗是增加还是减少的情况。此种方法只用于统计所考察时间段能源利用水平的差别。不用于具体能源诊断和分析。 定比累计节能率按照定义计算公式为(10):,22,补充讲解3,N年的累计节能率,大家熟知的20指标就是指5年的累计节能率,2005年单耗1.2219,2010年单耗0.976,按右边公式算得,总节能率0.201。,将这一数字平均分解到每一年

10、,每年的节能率(eyn-1-eyn)/eyn-1。 即5年,e1=e0(1-), ,e5=e4(1-), 故 e5=e0*(1-)5 故:e5=e0(1-)=e0(1-0.2)=e0*0.8=e0(1-0.0436)5(1-)= (1-)n 这就是环比累计与年均节能率的关系 环比累计的含义就是:5年单耗下降20的目标,是靠每年在上年的基础上单耗下降0.0436,即下降4.36%来实现的。,23,值得注意的相关概念:,(1)节能法第三条关于节能的含义:节能是“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节能量是节能效果的主要量化表示方法与指标。 (2)节能是使用能源获得合理的

11、有效产出的单位能耗降低。单位产出能耗降低是节能根本,也是计算节能量根本。考虑节能首先要看单位产品产量或服务量的能耗是否降低。如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值能耗、单机能耗等。 (3)能源应用领域很广,不同场合都有节能问题,节能量计算必须首先清楚所计算节能量的属性。是产值的或产品的;是某个地区或企业;某个年度或多年累计。不同的节能量不可比、不能相加。 (4)节能量是一个相对量、比较量,它的计算必须符合技术经济比较基本原则,满足技术经济可比条件。实现需求功能、时间区段、计算范围、价格体系等可比。确定计算范围与基准是前提。,(5)节能量计算所用的基准期能耗与对比期能耗是指考察整个期间的实际能耗,如果用一个考

12、察期间能耗(一个月、三个月或半年)推算一年能耗,必须说明这种推算的合理性。如世界银行“中国节能促进项目”节能最佳实践案例制作中要求使用 CUSUM节能量计算方法。 (6)如果采用标准能源消耗限额做比较基准,限额由节能量主管部门制定。,关于节能量的相关概念,关于节能量的相关概念,(7)在世界银行“中国节能促进项目”节能贷款担保机制实施中,要求应用节能的企业效益作为条件,因此节能的企业实际经济效果成为评价节能项目与计算节能量条件。,26,节能量计算容易忽视的问题,以设计值代替实际数值,设计时可研报告对与项目实施有关外部条件考虑不合实际,以额定能力代表实际效果。 一般不考虑项目寿命期的不同,回收期与寿命期的比值。 用三个月的效果推算一年效果,用瞬时外推不说明依据。 节能量与节能能力是不相同的。在节能技术改进项目节能量计算时,项目产生效果的时间、运转率都有根大影响。不是项目设计多少就是多少。,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