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紧急医疗救援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3671262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7.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害紧急医疗救援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灾害紧急医疗救援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灾害紧急医疗救援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灾害紧急医疗救援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灾害紧急医疗救援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灾害紧急医疗救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紧急医疗救援(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灾害紧急医疗救援,洛阳市紧急救援中心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朱 平,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震惊世界,造成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印尼海啸,2004年12月26日08:58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9.0级大地震,引发印度洋大海啸,造成近30万人遇难。,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战 争,2005年12月2日23时40分,河南省新安县石寺镇寺沟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42人死亡失踪;,2007年8月13日,湖南凤凰县兴建中的堤溪沱江大桥突然垮塌, 64位桥工人死亡,22人受伤;,建筑物倒塌,2000年12月25日晚21时35分,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309人死亡,

2、7人受伤;,2001-9-11,美国恐怖袭击事件,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坍塌,美国防部五角大楼一角被毁,3200多人死亡或失踪,经济损失数千亿美元。,恐怖袭击,暴 乱,2014年3月1日晚,云南省昆明火车站暴徒砍杀路人事件致28人遇难,另有113人受伤。,2008-04-28,北京开往青岛的旅客列车在胶济铁路脱线,与烟台至徐州的客车相撞 ,72人遇难,416人受伤。,重大交通事故,2003年SARS席卷全球,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非洲埃博拉,2014年震惊世界的四个西非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出现埃博拉疫情爆发,致1323个确诊或疑似病例,其中729人丧生。

3、,Disaster,灾 害,世界卫生组织:任何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恶化的事件,如其规模超出事件发生社区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向社区外部寻求援助时,就可称其灾害。 联合国“国家减灾十年”专家组:灾害是一种超出受影响社区现有资源承受能力的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灾 害 定 义,灾 害,战 争,突发公共事件,自 然 灾 害,事 故 灾 害,公共卫生事件,气象灾害 海洋灾害 洪水灾害 地质灾害 地震灾害 生物灾害 森林灾害,火灾事故 交通事故 工伤事故 化学事故 其它事故,传染病疫情 不明原因群体疾病 食品安全 职业危害 动物疫情,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事件 经济安全事件

4、 涉外突发事件 ,灾 害 分 类,突 发 公 共 事 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定义突发事件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一、自然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洪涝、干旱,滑坡,地震,台风、严寒、高温、雷电、冰雹、大雾、大风等天气,蝗虫、小菜蛾、松毛虫、红火蚁等,风暴潮、赤潮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二、事故灾难,事故灾难,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网络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石油化工、危险

5、化学品、特种设备、旅游、建设工程等,公路水运等,供电供水供油供气等,火 灾,通信、信息网络生产等,突发环境事件 和生态破坏事故,事故灾难,三、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动植物疫情,食品安全与职业危害,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鼠疫、炭疽、霍乱、流感等,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群体食物中毒,初期SARS,公共卫生事件,四、社会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公共场所滋生事件,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和恐怖事件,涉外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救援,灾害救援,消防,公安,物资,医疗,通讯,交通,电力

6、,灾难医学,是有关灾难的医学学科,研究灾难时和灾难后的紧急医学救援、卫生防疫、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问题,也研究灾难预防和准备阶段的相关医学问题。,灾难医学救援体系,灾难医学及救援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灾害救援体系 灾害医疗救援,早在公元十世纪的我国宋代,就在江苏镇江始建了“救生会”,主要救援溺水者,可能是世界最早的救生组织之一 1976年德国著名麻醉医生美茵茨(Meinz)发起并成立了急救和灾难医学俱乐部,1985年更名为世界急救和灾难医学协会 (WAEDM),标志着现代急救和灾难医学概念的开始。 目前,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全国性灾害医疗系统(NDMS) ,建立了军民联合或军队提供机动性支援

7、的灾害卫生救援体制,以应对大灾难来临时的医疗需求。,灾难医学及救援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灾难医学及救援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从1990年1月1日起,将20世纪最后10年作为“国际减灾十年”,成立了“联合国减灾协调办公室”, 并提出:“使21世纪成为安全的世界”以及建设灾难“ 预防文化 ”的观点我国国务院发布公告称,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对应对灾害的高度重视,急诊医学学会于1992年成立了“灾害医学专业组”,研究防灾和减灾的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举办全国和国际灾难医学研讨会我国于2005年在卫生部和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了

8、应急办公室,灾难医疗工作正式纳入国家卫生行政管理灾难医学分会于2011年12月在上海成立,是第86个分会,灾难医学及救援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我国灾害救援体系,中国国际救援队,灾害救援队的组建,中国红十字会,卫生部救援系统,中国地震局,武警总医院,解放军某工兵部队,综合医疗救援队,卫生防疫队伍,核辐射事故应急救援队,行业、部门救援队伍,化学中毒救援队,传染病救援队,中国红十字紧急救援队,1995年,卫生部颁布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 办法2001年01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中国灾害防御协 会正式成立救援医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的救 援医学专业及队伍开始在正常轨道上运行。,我国灾害救援体系,我国灾

9、害救援体系,2001年04月27日,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2009年11月,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联合国评估,成为世界第12支,亚洲第2支获得资格认证的国际重型救援队。 2002年卫生部成立了国际紧急救援中心 中国红十字会是国家减灾委员会34个成员单位中唯一直接参与灾害救助工作的社会团体,我国灾害救援体系,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之后陆续公布4件公共卫生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灾害医疗救援组织体系,医疗救援组织体系,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10、医疗急救中心(站)、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化学中毒和核辐射事故应急医疗救治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灾难医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灾害现场伤员救治:包括现场搜索、营救幸存者、进行检伤分类和分级救治 为灾区群众提供医疗救助 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包括检水检毒、灾后传染病的预防与处理 灾后心理障碍的处理 灾后当地医院的重建和医疗培训工作,灾害救援的三个阶段,灾害现场的急救原则和流程,1、原则:先救命后防治,遵从医疗救援的基本规律,根据就近、就急、就能力的原则转送患者2、流程:,现场抢救,运送伤员,医疗机构救治,灾害现场医疗救援区域设置,洗消线,

11、检伤分类区,伤者处置区,绿色伤者接收区,伤者运送区,救护车停泊区,临时停尸区,根据引起突发事件的危害源性质、现场周边环境、气象条件及人口分布等等因素事件现场危险区域一般可分为热区、温区和冷区三类。,热区(hot zone,红区)是紧邻事件现场危害源的地域,一般用红色警示线将其与外界区域分隔开来,在该区域内从事救援工作的人员必须配备防护装置以免受污染或物理伤害。,温区(warm zone,黄区)是紧挨热区外的地域。在该区域工作的人员应穿戴适宜的个体防护装置避免二次污染。一般以黄色警示线将其与外面的地域分隔开来,该警示线也称洗消线,所有离开此区域的人必须在该线处进行洗消处理。,冷区(cold zo

12、ne,绿区)是洗消线以外的地域。患者的抢救治疗、应急支持、指挥机构设在此区。,灾害现场医疗救援区域设置,灾害现场医疗救援区域设置,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验伤,现场早期检伤方法: (一)五步检伤法1、气道检查:首先判断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舌后坠、口咽气管异物梗阻或面部及下颌骨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急救。2、呼吸情况:观察是否有自主呼吸、呼吸频率、呼吸深浅或胸廓起伏程度、双侧呼吸运动对称性、双侧呼吸音比较以及患者口唇颜色。如疑有呼吸停止、张力性气胸或连枷胸存在,须给予人工呼吸、穿刺减压或胸廓固定,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验伤,现场早期检伤方法: (一)五步检伤法3、循环情况:检查桡、股、颈动脉搏动,如可解及

13、则收缩压估计分别为80、70、60mmHg左右,检查甲床毛细血管再灌注时间(正常为2秒钟)以及有无活动性大出血。4、神经系统功能:检查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有无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异常、昏迷程度评分。5、充分暴露检查: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短暂解开或脱去伤病员衣服充分暴露身体各部,进行望、触、叩、听等检查,以便发现危及生命或正在发展为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验伤,现场早期检伤方法: (二)简明检伤分类法1、第一步:行动检查指引能行动自如的伤者到一指定区域(绿区)此类伤者均属于第三优先到不能行动自如的伤者处继续检查2、第二步:呼吸检查为所有不能行走的伤者进行呼吸检查如有需要先保

14、持气道通畅(须同时小心保护颈椎),可以用提颌法等 如没有呼吸=黑,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验伤,现场早期检伤方法: (二)简明检伤分类法 3、第三步:血液循环检查检查桡动脉或微血管血液循环回流时间任何循环不足=红循环良好进行第四步 4、清醒程度检查脑部是否受伤询问伤者简单问题或给予简单指令能回答或按照指令行事=绿(黄?),不能=红,根据检伤分类将伤者分为四类:红、黄、绿、黑,并将伤情识别卡置于患者的右手腕或右足踝处,第一优先(红色):有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但经及时治疗能够获救,应立即标示红标,优先给予护理及转运。现场先简单处理致命伤、控制大出血、支持呼吸等,并尽快送院。,第二优先(黄色):有严重损伤

15、,但经急救处理后生命体征或伤情暂时稳定,可在现场短暂等候而不危及生命或导致肢体残缺,标记为黄色,给予次优先转运。,第三优先(绿色):可自行行走无严重损伤,其损伤可适当延迟转运和治疗,应标记为绿标,将伤者先引导到轻伤接收站。,第四优先(黑色):已死亡或无法挽救的致命性创伤造成的濒死状态。应标记为黑标,停放在特定区域。,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验伤,灾害现场医疗救援的验伤分类,灾害现场医疗救援区域设置,现场救援区域设置图,灾害现场医疗救援区域设置,洗消线,检伤分类区,伤者处置区,绿色伤者接收区,伤者运送区,救护车停泊区,临时停尸区,灾害现场急救要注意的潜在危险,火灾余火 带电电线 有害物质 自然灾害 受

16、损汽车 残余弹药 伤员血液及分泌物 其他难以确定因素,现场医疗救援人员职责-医疗指挥官,一、指挥流程,现场医疗救援人员职责-医疗指挥官,一报告,救援指挥官及120调度指挥中心,事件名称、事件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并视情是否要增援,一指挥,到场人员,对现场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和现场处置,分布各区域并指定各区域负责人。必要时联系公安、消防、交通等相关部门共同处理。,二报告,救援指挥官及120调度指挥中心,检伤分类完毕后(5人以上伤亡时),报告伤员总人数、检伤分类结果(重伤几人、中度伤几人、轻伤几人、死亡几人),二指挥,各急救车组,按120调度指挥中心指示,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指挥各急救车组转送伤员至目标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