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工具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原理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3663781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市场、工具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金融市场、工具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金融市场、工具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金融市场、工具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金融市场、工具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市场、工具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市场、工具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原理(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市场、工具与金融机构,教学大纲,上篇 第1章 金融体系:原理 第2章 金融体系:组织 第3章 金融体系:证券价格与利率 中篇 第4章 货币市场 第5章 债券市场 第6章 股票市场 第7章 风险投资市场 第8章 资产证券化市场 第9章 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下篇 第10章 中央银行 第11章 商业银行 第12章 投资银行 第13章 投资基金 第14章 保险公司 第15章 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机构 第16章 辅助金融服务机构,第1章 金融体系:原理,具体学习目标: 认识储蓄-投资转化关系 掌握金融体系的内涵和构成 掌握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的关系 掌握金融体系的功能 了解企业融资与金融结构的关系,第

2、1章 金融体系:原理,第一节 经济运行中的资金流动 一、储蓄投资转化的经济分析 二、储蓄投资转化渠道,一、储蓄投资转化的经济分析,一、储蓄投资转化的经济分析,储蓄投资转化动因 储蓄投资转化载体 最终贷款人与最终借款人 储蓄投资转化实质,二、储蓄投资转化渠道,个体借贷双方直接谈判实现借贷,贷 款 人,借款人,图1-2 个体贷款人与个体借款人之间的金融交易方式一,直接谈判进行交易,储蓄投资转化的制约因素,(1)借贷双方的需求与供给在数量、期限方面存在差异不匹配 (2)交易成本较高 (3)融资风险 (4)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二、储蓄投资转化渠道,借贷双方在辅助之下完成借贷,对两部分发挥支持性作用的法规

3、和监管机构 (保证体系的有效构建与运作),金融市场 (主要指 资本市场),各种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体系,借 款 人,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金融交易方式二,贷 款 人,金融机构 (主要指 银行类机构),二、储蓄投资转化渠道,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体系的基本轮廓是: 有确定的交易场所 有明确的交易载体和交易价格 有多元化的金融中介机构组织 规范交易的各项金融法规,第1章 金融体系:原理,第二节 金融体系的内涵及经济功能 一、金融体系的内涵及职能部分 二、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的关系 三、金融体系的经济功能 四、实现上述功能的途径 五、关于功能的延伸问题 六、金融业对经济直接贡献的衡量指标,金融体系的内涵及职能

4、部分,金融体系的内涵: 金融体系是指在促进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系列组织机制,包括各种金融市场、各种金融工具、各种金融机构,以及维护和规范各组成部分的活动并发挥支持性作用的管理机构、规章制度。 西方理论文献中对金融体系的定义有许多不同表述,金融体系的两个重要职能部分 :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盈余部门与赤字部门互相接触,进行各种金融工具交易(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买卖),实现短期货币和中长期资本借贷的场所。 金融机构 :是指在金融体系中,承担资金从储蓄者向借款人转移的基本组织。 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机构的关系: 独立性 相关性 互补性,金融体系的经济功能,金融体系的经济功能是指金融市场相关机制,如

5、金融机构、不同种类的市场、各种金融工具所共同拥有的功能。 本书沿袭先解决融资内在障碍,再完善融资过程的思路对金融体系的经济功能进行归纳。具体包括三大类四大基本功能。,技术手段支持,对融资在技术手段上的支持,反映在金融市场所发挥的便利支付结算功能,具体表现: 1使债权债务关系得以清偿 2使经济运行效率得以提高 3使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定得到保障,克服内在障碍,基于克服融资内在障碍,金融市场发挥了三大功能: 1数量和期限转换功能 2降低交易成本功能 3分散和转移、风险功能,改善融资服务,金融体系在解决融资内在障碍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起各种便利融资的金融辅助性交易,并成为金融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交易内容。因

6、而,金融体系的功能在改善融资服务方面发挥了以下两个功能: 1改善不对称信息功能 2降低参与成本功能,实现功能的途径,为提高储蓄-投资转化能力和有效性, 金融体系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上述功能: (一)创造拥有不同流动性的资产 (二)专业运作 (三)规模经营,关于功能的延伸问题,机构与功能的关系认识 关于解决融资障碍的完全性 金融中介功能的延伸,金融业对经济直接贡献的衡量指标,金融业对经济直接贡献的指标涵义 计算公式 : 衡量指标的意义:用比率数值阐明了金融业不但推动了国民经济中其他四大经济部门的成长,还直接为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金融业对经济增长 做出的直接贡献,国内增加值合计数,实物交易账户中

7、金融机构部门的增加值,=,第1章 金融体系:原理,第三节 企业融资与金融结构 一、企业融资来源 二、外援融资与金融机构 三、金融结构发展趋势,企业融资来源,内源融资 内源性融资是指企业从自身积累中提供投资所需资金,包括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的原始资本积累、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扩充(企业从股东那里筹集股本)和经营过程中的剩余价值或利润的资本化(纯收益中未分配给股东的部分),即财务报表上的自有资本及权益。 外源融资 外源性融资是指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筹资或通过银行机构贷款获得所需资金。对于企业来说,尽管内源融资成本低于外源融资,但仍然期望通过外部融资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主要原因在于内源融资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影

8、响。,外源融资与金融结构,外源融资的基本形式: 直接融资VS间接融资 在联结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作用上,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运行的基本过程十分相似,都是: 为储蓄部门提供各种资产组合,吸收储蓄。 然后通过各种特殊的中介技术,提供资金的贷放。 最后通过竞争获得自身在市场中的发展空间。 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重要差别在于银行所提供的间接融资证券(存款)具有货币性,而其他金融中介提供的间接证券没有货币性。,外源融资与金融结构,金融机构 银行导向的融资制度(Bank-Oriented Systems) 市场导向的融资制度(Stock Market-Oriented Systems) 背景链

9、接:南海公司事件与盎格鲁塞克森模式,银行融资与资本市场融资比较,理论争议 银行观:不断论证商业银行存在的意义与特殊 作用 市场观 :从事实到理论都试图说明金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意义与市场的有效性 观点复述 (1)从融资优势看 (2)从风险管理看 (3)从信息处理看 (4)从公司治理和企业监管看,三、金融结构发展趋势,在现实世界中,资本市场融资在一些国家企业外源融资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而在另一些国家银行融资显得更为重要(欧洲大陆国家)。 资本市场的作用几乎在所有国家中都有上升的势头。,三、金融结构发展趋势,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在1990年以后的股票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国别,五个主要国家

10、上市公司数,五个主要国家股票交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国别,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DP的比重,国别,评价,各国在加强资本市场重要性上的政策变化,说明各国通过进行与以往发展模式不同的变革,都在力图使金融体系的发展更加有效、更加有竞争力、更加趋向透明,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融通资金,使融资结构向资源配置理想化状态实现。 发展趋势 任何一种金融体系的存在必然有其一定的理由,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时期,其作用也可能不相同。 关键要看宏观环境为融资提供了怎样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体系的安排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特定环境的自然选择,并没有孰优孰劣。,参考文献:,1Akerlof,George. (l970)

11、,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No.8 2.Buckle and Thompson,The UK financial system:Theory and pratice,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8. 2.Gurley,John G. and Shaw,Edward S.(1956),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and the Saving-Investment

12、Process, Journal of Finance, XI, 257-76 3.Bodie and Merton,Finance,高等教育出版社,英文影印版,2002年 4.尼夫,金融体系:原理和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5.饶余庆,现代货币银行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6李荣谦,货币银行学,台湾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 7.王广谦,金融中介学(中译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马丽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中介,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9. 2003年-2007世界经济年鉴,世界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 10. 1992年-2007年国际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教育/培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