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作品(打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57190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作品(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清代作品(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清代作品(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清代作品(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清代作品(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代作品(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作品(打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顾炎武精卫 前八句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明确地揭示了精卫矢志平海、不惜捐躯的崇高精神。末三句感叹西山衔木之鸟虽多,可是那些鹊、燕之类来来去去,却都只是为自己做窝。 诗中塑造的 “ 精卫 ” 形象特点外形特点:一寸身,娇小。内在特点:锲而不舍、虽死不改、信念坚定、矢志不移。抒发了作者对精卫鸟以渺小的一寸之身而填海不止的崇高精神的礼赞和讴歌。既表露了诗人反清复明之志,同时也讽刺了贪图富贵之人降敌仕清的可耻行径。艺术特点:1、鲜明的对比。用西山的鹊和燕用树支做巢和精卫填海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精卫填海的精神。2、设问的形式,这样可以引起下文,并且吸引读者的注意并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袁枚马嵬二

2、、清中叶诗歌清中叶政治高压、文化专制、汉学兴盛。诗歌向着拟古、形式方向发展。出现了尊唐的“ 格调派 ” 、宗宋的 “ 肌理派 ” ,继承晚明主情的“ 性灵派 ” 。袁枚生活在号称封建盛世的清康熙、雍正、 乾隆年间, 中过进士, 做过江宁等地的知县。33 岁辞官, 定居南京,在小仓山筑园林,因是金陵织造园林旧址,故改其名“ 随园 ” ,又因此自号“ 随园老人 ” ,晚年还自号 “ 仓山居士 ” ,过着论文赋诗的悠闲生活。他一生喜爱山水田园,思想比较自由解放,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模仿古诗文的格调。认为“ 凡作诗文者,宁可为野马,不可如疲驴。”袁枚及其 “ 性灵说 ”1、袁枚与赵翼、 蒋

3、士铨并称 “ 乾隆三大家 ” 。存诗 4000 多首。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其诗直抒感兴,清丽灵巧,流转自如,沙沟马嵬湖上杂诗皆名篇。2、“ 性灵说 ” 袁枚的论诗主张。提倡“ 提笔先须问性情” ,“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作诗不可以无我 ” ,认为 “ 诗有性情而后真” 。既反形式主义,又反拟古主义,体现了一种革新精神,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它也有缺乏深刻社会内容的局限性。马 嵬第一句认为李、杨的别离,并不值得同情。第二句道出了人间的夫妻更有许多不得团圆。第三、四句指出民间所蒙受的离乱之苦,远甚于李、杨的爱情悲剧。全诗借吟咏马嵬抒情,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迫使诸多夫妻不

4、能团圆的现实,表现了诗人对下层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艺术特点:1、将传说、 “ 诗史 ” 和见解熔于一炉,有天衣无缝之妙。它不仅表现出作者艺术技巧的高超,也加大了这首小诗的容量,使之反映出深广的社会内容。2、往复回旋,如环无端,句句引人遐想,句句发人深思。清代词?清词中兴:?首先,数量超过元明甚至宋代,叶恭绰全清词钞共录词人3196 人,词作8260 多首,超过宋词两倍以上。?其次,从朱彝尊词综到张惠言词选、万树词律 ,出现一大批立论精审的词学专著。?第三,词作整理、编辑成就巨大,有王鹏运辑四印斋所刻词、朱孝臧辑强村丛书、江标辑宋元名家词等。一、清初词“ 三大家 ” :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

5、1、陈维崧“ 阳羡词派 ” 领袖。其迦陵词存1600 余首,居清代之冠。多写身世之感和怀古之情。风格师法苏、辛,具苍凉豪放特色。纤夫词是陈词代表作。写清兵强征十万民夫为战船拉纤给百姓造成的灾难。取景壮阔,气魄雄伟,风格豪放,语言率直俊爽。是现实主义杰作。2、朱彝尊“ 浙西词派 ” 领袖。纂辑唐、五代、宋、金、元词600 余家词为词综 。朱词有500 多首。词风宗法姜、张,多在字句声律上用功,有精工隽永、清丽流畅之胜,但多精巧有余而沉厚不足。咏物怀古词常有寄托,如长亭怨慢.雁 卖花声雨花台 。“ 浙西词派 ” :清初以朱彝尊为首的词派。以姜夔、张炎为宗,主张以雅正矫显露,要求“ 字琢句炼,归于醇

6、雅 ” ,具古雅峭拔格调,疏淡清远意境,严谨和谐音律。3、纳兰性德有饮水词300 多首。作词崇尚南唐二主,主情致,不事雕琢,反对模仿。其词直抒胸臆,情致深婉,语言清新自然,历来为人称道。以小令为主,偶有长调亦见工力蝶恋花 又到绿杨曾折处 长相思山一程 金缕曲 亡妇忌日有感均为传世名篇。惜其词多写离别相思,哀怨过多,情调低沉。纳兰词风格凄惋,可从他的平生遭际以及时代特点来探索其因。他虽多写个人哀怨愁苦,却反映了深刻的社会内容。二、清中叶词乾隆间浙派词兴盛。嘉庆初张惠言开创常州词派,词风为之一变。“ 常州词派 ” :清中叶以张惠言、周济为首的词派,以儒家诗教为理论基础,注重比兴寄托,主张意内言外,

7、在当时直至晚清都有巨大影响。张惠言论词主张取法风 、 骚 ,强调比兴寄托。其词作俊逸深沉,但有时流于晦涩。周济常州词派代表作家,其词被认为是“ 意内言外 ” 的典范,大抵写景咏物,有所寄托。陈维崧陈维崧出生于讲究气节的文学世家,祖父陈于廷是明末东林党的中坚人物,父亲陈贞是明末著名 的 “ 四公子 ” 之一,反对 “ 阉党 ” ,曾受迫害。陈维崧少时作文敏捷,词采瑰玮,吴伟业曾誉之为“ 江左凤凰” 。明亡 (1644)时,陈维崧才二十岁。入清后虽补为诸生,但长期未曾得到官职,身世飘零, 游食四方,接触社会面较广。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五十四岁时参与修纂明史,四年后卒于任

8、所。清初词坛,陈、朱并列,陈为“ 阳羡派 ” 词领袖。陈维崧的词,数量很多。现存湖海楼词尚有 1600 多首。风格豪迈奔放,接近宋代的苏、辛派。陈维崧亦能诗,但成就不如其词与骈体文。他的骈体文,在清初亦是一大家。陈维崧诗词,虽不似某些夸张言词所评述的那样“ 骨力绝遒 ” ,也确有可取之慷慨与奔放。陈维菘少有才名,文名满江南。入清后补过诸生,四十几岁还是穷秀才,一个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长期未入仕途,飘零四方,穷困潦倒。加上亲历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中国底层农民的苦难,所以认为自己是末路英雄,常满怀孤愤和牢骚。在现实生活中孤独和徘徊的词人,常常向空旷古远的历史原野跋涉,指点江山,抒写胸襟,借以排

9、遣。点绛唇夜 .宿临洺驿词上片写眼中景,开头便连用两个奇特的比喻,气魄特大,眼界特高。三四句写近景,以盈亩的稗草暗示连年兵祸带来的荒凉灭寂,为下文吊古之幽情伏笔。下片转入抒情,激荡的情思漩起。自己心怀黍离之悲,行役天涯,日暮途穷,此时心境又怎一个“ 愁” 字了得。一个词人踽踽独行、苍凉悲愤的形象纤毫毕现。这首词描绘了雄阔苍凉的燕赵风光,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抒发了深沉的故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艺术特点:1、比喻奇特 。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生动描绘出夜晚时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2、 运用

10、口语和散文化相结合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豪放的气势借助流畅生动的语言感染读者。朱彝尊桂殿枝朱彝尊生于崇祯二年,其曾祖父曾做过明朝的太傅,祖父曾担任云南楚雄知府,父亲在天启年间补为浙江秀水县学生。明朝灭亡后有志于反清复明。康熙十八年参加博学鸿词试,得中第一等第十七名,被授予翰林院检讨之职,参与修明史。短短几年间,他先后充日讲起居注官,任江南乡试主考,入值南书房,甚至被特许在紫禁城骑马,仕途顺利。康熙三十年,朱彝尊去官归田,专意著述,从此不再出仕。康熙四十八年去世,终年81 岁。“ 竹垞年十七,娶于冯,冯孺人名福贞,字海媛,少竹垞二岁。冯夫人之妹名寿常,字静志,少竹垞七岁。 ” 朱彝尊与其妻妹冯

11、寿常相恋,曾以一首排律风怀二百韵记叙他们的爱情故事。诗歌结集时,别人劝他删去此诗,他表示,宁作名教罪人,也决不删此诗。他还以冯寿常的字“ 静志 ” 作为自己诗话和词集之名。一部静志居琴趣八十三首,多是以静志为对象的情词。桂殿秋首句明白切直,提起全篇,把读者带入对美好往事的回忆。接着写了两件往事:舟中美女凝视水中越山,与美人共聚一船听秋雨。这首词描绘情愫暗通而心愿身违的情境,抒发了微妙而真挚,苦涩而甜蜜的爱情。这首词潜在意蕴丰富深刻。一个有关爱情的悲剧性情境,传达出了一种远为深广的人生体悟。可以联想到清初那个风雨飘摇的社会环境中,如朱彝尊等一帮汉族文士才子们人人自危、自身难保 的凄凉惨状。 更可

12、以将它视为旅居于世间的人们种种无奈与尴尬境地的共相刻画。在人生的根本问题上,每个人都只能孤立地面对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现实、自己的命运,谁也帮不了谁,只能是“ 小簟轻衾各自寒 ” 。艺术特点:此词以极其深蕴含蓄的手法,表现自己的情思。外表的平静与内心的躁动,船外的寒凉与舱内的暖意,远、近,亲、疏,相互映衬,相互作用,形成了极大的张力。这情景,不仅令主人公难忘,也使得读者回味不已。纳兰性德长相思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1655-1685)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因为犯太子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纳兰性德天资聪慧,自幼勤于修文习武。拜徐乾学为师,其诗词文赋等造诣

13、高深。纳兰性德18 岁中举, 22 岁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扈从于康熙身边。康熙非常赏识他的才干,曾委派他到黑龙江呼伦,查勘沙俄侵扰情况,并安抚达斡尔边民。可悲的是,他在三十一岁患了“ 寒疾 ” ,加上内心的郁结难抒,最终英年早逝。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 清词三大家 ” 。纳兰性德以词闻名,现存349 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 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 朱祖谋云 :“ 八百年来无此作者”,谭献云 “以成容若之贵 ,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

14、,当时盛传,“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 。 纳兰词 传至国外, 朝鲜人谓 “ 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纳兰词初名 侧帽,后名饮水 ,现统称纳兰词。1674 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夫妻志趣相合,恩爱互重,而三年后卢氏却难产而死。卢氏离世后,纳兰性德的词风突变,由清丽婉约转向哀感顽艳,尤其是其悼亡词。凄婉缠绵 .直白凛切。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二月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 长相思及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消,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

15、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人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长相思上片写行程之劳。起句突兀,既显空间之广袤,又寓时间之流逝,气象阔大。下片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这首词描绘了塞外雄奇苦寒的风光,表现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艺术特点:1、以壮观的塞外景象来渲染柔婉的乡思意绪,情意隽永。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2、整齐的对称之美。上阕,山水相迭,主要是写空间上的延续;强调“ 身” 累;写视觉。下一阕,风雪交加,主要是写时间上的延续;强调“ 心” 苦 ;写听觉。清代骈文综述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其以

16、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 “ 四六文 ” 。其基本特征 ,一是 普遍使用对偶,二是 大量采用典故,三是 句式大体整齐,四是要求 一定声律 ,五是讲究雕琢藻饰 。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唐宋的古文运动,打击了骈文的泛滥,开拓了散文的广阔领域,恢复了散文的传统地位。但骈、散文并没有绝对严格的界线,骈文所以受到非难,根本在于它 “ 饰其词而遗其意” 的形式主义倾向, 并不是这种形式本身绝对不可以应用。所以骈文虽一再受打击,被排斥于文苑之外,它依然成为官僚文士一种应用文形式。唐宋以来,骈文并未绝迹。明末“ 复社 ” 作家提倡并写作骈文。清初亦有不少作家写骈文,著名的如陈维崧 等。到了清中叶,出现了更多的骈文作家,呈现 “ 中兴 ” 的气象,成为与“ 桐城派 ” 古文尖锐对立的一个文派。在清初的 “ 学人之文 ” 与稍后的考据学风的影响下,清代文人多数是学问广博的,他们胸中的典实丰富,写骈文取给方便,所以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