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3月模块诊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651748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3月模块诊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3月模块诊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3月模块诊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3月模块诊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3月模块诊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3月模块诊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3月模块诊断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山西大学附中山西大学附中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三历史第二学期文科综合试题学年高三历史第二学期文科综合试题第第卷卷本卷共本卷共 35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1401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目要求的。1. 南宋时期,苏州等地流传这样一种观念:“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辱先者,皆可为也”这反映了南宋时期A. 佛教、道家的影响不断扩大 B. 重农抑商观念出现动摇C. 政府施行宽松的思想政策 D. 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

2、答案】D【解析】据材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辱先者,皆可为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儒家以外的其它思想流派和行业得到发展,这反映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故 D 选项正确;A 选项只涉及佛教和道教,过于片面,故 A 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重农抑商观念出现动摇,故 B 选项错误;材料信息不仅仅涉及思想方面,含有其它行业,故不能说明政府施行宽松的思想政策,故 C 选项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全面提取材料信息“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 ,这反映了佛教和道教以及其它各个行业, “皆可为也”说明这些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和认可,故传

3、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据此即正确判断。2. 明朝徽商除以“急公议叙” “捐纳”和“读书登第”攫取官位外,还以重资结纳,求得部曹守令乃至太监、天子的庇护。一些徽商本人不能跻身官僚行列,就督促子弟应试为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徽商贾而好儒的特点 B. 明朝的制度环境C. 科举改革创造机遇 D.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徽商攫取官位或督促子弟应试为官,这反映了商人社会地位不高,极力与官僚阶层拉近距离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明朝重农抑商、以“士”为社会最高阶层的制度环境,故 B 选项正确;贾而好儒不等于与官僚阶层拉近距离,故 A 选项错误;“急公议叙”

4、“捐纳”和“读书登第”说明当时做官的途径不仅仅限于科举,故 C选项错误;材料说明商人社会地位不高,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B。- 2 -3. 元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行省处理政务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行省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目的是A. 分化地方权力 B. 加强中央集权C. 妥善处理民族关系 D. 提高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

5、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可知,通过同僚之间的相互制约来防止在行省内一人权力独大,以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正确;分化地方权力是权力运行机制的体现,而非目的,排除 A;提高行政效率、妥善处理各民族等都与材料无关,排除 BC。所以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4. 清世宗规定,将沿海、沿河、苗疆、烟瘴地区以及直隶州等执掌紧要或地方特殊的官缺,定为题缺或调缺,不再归吏部月选,改由外省督抚题补,以改变其职司机构、选任方式和候拣官员素质。这一规定A. 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 B. 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 使地方的独立性加强 D. 是对

6、科举制度的有益补充【答案】B【解析】据材料“执掌紧要或地方特殊的官缺改由外省督抚题补,以改变其职司机构、- 3 -选任方式和候拣官员素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省督抚题补紧要或地方特殊的官缺有利于提高这些地方的官员素质,从而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 B 选项正确;直隶州不属于边疆地区,故材料无法体现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故 A 选项错误;外省督抚仍然听命于中央,故地方的独立性不可能加强,故 C 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科举制的问题,故 D 选项错误。故选B。5. 1844 年,米切尔先生曾将各种质料的中国土布样品寄到英国去,并且标明其价格。有人告诉米切尔先生,按照他所列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不能生产那种

7、布匹,更不能把它运往中国。这说明A. 英国生产的布料种类单一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违背价值规律.C. 中国闭关政策没有质变 D. 中国传统经济仍然具有生命力【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按照他所列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不能生产那种布匹,更不能把它运往中国” ,说明当时英国生产同种布匹成本更高,因此中国传统经济仍然具有生命力。故答案为 C 项。A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 项不符合史实,且与材料无关,排除;1844 年中国国门已被打开,排除 D 项。点睛:本题需要理解“按照他所列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不能生产那种布匹,更不能把它运往中国”的含义,即在英国的生产成本更高,据此比较中国和英国各自

8、的经济优势。6. 曾国藩认为清政府“办理夷务,失在朝和夕战,无一定之至计,遂至外患渐深,不可收拾” ,他提出的对策是“惟赖守和议,绝无更改,用能中外相安” 。据此可知,曾国藩的外交思想A. 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 B. 体现了近代平等外交的理念C. 透露出弱国无外交的心态 D. 对外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答案】D【解析】据材料“惟赖守和议,绝无更改,用能中外相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对外议和、妥协求和的思想,但外国列强的侵略本质决定了这一外交思想是不切实际的,故D 选项正确;洋务运动的指导方针是“中体西用” ,材料未涉及,故 A 选项错误;妥协求和不属于近代平等外交的理念,故 B 选项

9、错误;对外议和也是一种外交的手段,故材料无法体现弱国无外交的心态,故 C 选项错误。故选 D。7. 1931 年春,中共提出“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而在 20 世纪 40年代又提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4 -A. 推动民主革命发展的需要 B.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C. 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的需要 D. 地主阶级拥护中共的领导【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 年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故中共提出“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0 世纪 40 年代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要

10、矛盾是民族矛盾,故中共提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故 B 选项正确;民主革命发展变化以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故 A 选项错误;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也是根据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国情制定的,故 C 选项错误;地主阶级属于封建剥削阶级,不可能拥护中共的领导,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内容及其影响,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势力和人民群众的矛盾,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据此即可正确判断。8. “中共领导人一直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

11、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 。在此背景下,新中国初期实施的外交政策或原则A. 使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B.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C.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答案】A【解析】据材料“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在此背景下,新中国初期实施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政策,这使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故 A 选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这与

12、材料无关,故 B 选项错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 1971 年,不是新中国初期,故 C 选项错误;改革开放在 1978 年后,也不是新中国初期,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解题时对于材料关键信息的理解应该结合教材知识, “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反映了当时新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敌视,以社会制度为依据实行相应的外交政策,据此即可正确判断。9. 代表平民利益的保民官,向元老院提出,必须限制法官的权力,决不能允许法官把他自己的放肆和任性当做法律。这促使罗马A. 万民法的诞生 B. 成文法的诞生- 5 -C. 平民与贵族矛盾

13、尖锐 D. 民族矛盾难以缓和【答案】B【解析】据材料“不能允许法官把他自己的放肆和任性当做法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限制法官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这促使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故 B 选项正确;万民法的诞生的背景是罗马疆域范围的扩大,各地区和民族交往的矛盾增多,材料未涉及这些背景,故 A 选项错误;限制法官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应该有利于缓解平民与贵族矛盾,故 C 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民族矛盾,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B。10. 英国某著名政治社会学家描述 19 世纪中期的英国时说:“国家宪法对英国人来说意味着其实际的社会政治秩序,是规范当下政府行为的法律、习惯和先例。 ”这表明英国A. 法律意志

14、至高无上 B. 奉行和平改良政策C. 注重实际政治经验 D. 注重实行分权制衡【答案】C.11. 进入 19 世纪,古巴变为世界市场上蔗糖的最大供应地,南非大量出口羊毛和酒,桑给巴尔出口丁香,冈比亚大宗出口花生,澳大利亚兴办牧羊场。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 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原料 D.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逐渐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材料“蔗糖、羊毛和酒、丁香、花生、牧羊场”都属于原料,故 C 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原料产地的问题,

15、不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故 A 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故 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C。12. 1965 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 ,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 “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 ,- 6 -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A. 德意与法国激烈争夺欧共体领导权 B. 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C. 民族国家利益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D. 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分歧严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

16、知识的掌握能力。 “一致通过”和“多数赞成”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是否能够用一个声音说话的问题,也就是国家间能否一致行动的问题。这种分歧就是国家利益与超国家的集体利益的矛盾,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B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美国;C 选项说法不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这一观点;D 选项错误,这不是德国与法国之间争夺的问题。第第卷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36 题题 第第 41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第 4242 题题 第第 464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远古时期开始,中国人就已有保护自然资源、反对过度利用或肆意破坏它们的意识。西周时期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这是我国古代较早的保护水源、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