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英国)伯特兰罗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43516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哲学史-(英国)伯特兰罗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方哲学史-(英国)伯特兰罗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方哲学史-(英国)伯特兰罗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方哲学史-(英国)伯特兰罗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方哲学史-(英国)伯特兰罗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史-(英国)伯特兰罗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史-(英国)伯特兰罗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哲学史 (英)伯特兰罗素 前言: 有这样的一群人,曾存在于久远的过去,并将一直存在于未来的世界当中, 他们手持怀疑和批判的利剑,癖好寻根问底、 并持理性、挑战权威, 不懈地探索 真理、揭示本质,他们只是极少数, 然而他们却在为所有的人活着。正是极少数 的他们,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脉络走向。 他们的人生总是历尽磨难, 始终不能摆脱误解、 诽谤和陷害。 但是他们宁可 蒙受屈辱、 宁可一无所有、 甚至宁可抛弃生命, 也不会亵渎自己的信念、 不会改 变自己的原则、不会放弃自由。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思想者。 希腊文明是一个已经失落的文明, 正是这个失落的文明孕育了欧洲的绚丽灿 烂。它的消逝已离文明生

2、活的时代两千余年。但创造者以其独特的理性和智慧建 构起来的巍峨宏阔的文化大厦,至今仍令世人惊叹不已! 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亚 里士多德创立的古代的系统哲学,虽然大多是唯心主义, 但其中包含的理性主义 因素,在以后西方的哲学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中,起过重大的作用。 柏拉图是一位 思想者,也是一位诗人, 他的作品不仅公认为是哲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同 时也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柏拉图是古代西方第一个留有大量著作于世的哲学家, 这些作品使我们可以深入洞察两千多年前复杂又有见解的雅典社会的文化和信 仰。 雅典城邦已沉淀为遥远的历史,经过宗教的改革、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 思想自由、个人自由终成为不可剥夺的神

3、圣权利。 十八、十九世纪,西方可谓人才荟萃, 群星灿烂。 如孟德斯鸠、 亚当斯密、 康德、黑格尔、叔本华、托克维尔、马克思、马歇尔、尼采、弗洛伊德、罗素等 等,尽管这些思想者们的思想、 经历、理论迥然不同, 但他们却共同继承了西方 人文精神的传统: 他们那样热切地关注着人的现实,关注着人的命运与未来 , 思想者往往在压制和束缚中呼吸,但思想者的思想却永远是自由的。即使思 想家的生命结束了, 但思想的种子却会留下来。 总有一天, 这种子会生根、 发芽、 开花、结果,万古长青。 卷一古代哲学 第一篇前苏格拉底哲学 01希腊文明的兴起 02米利都学派 03毕达哥拉斯 04赫拉克利特 05巴门尼德 0

4、6恩培多克勒 07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08阿那克萨哥拉 09原子论者 10普罗泰戈拉 第二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11苏格拉底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研究苏格拉底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题目。可以肯定的是, 他出生于雅 典中产之家, 在辩论之中度过了一生,并向青年们教授哲学,但他不像智者还要收钱。他确 实受过审判,而且被判死刑,于公元前399 年就刑,其年约70 岁。毫无疑问,他是雅典名 流,亚里斯多芬尼在云的剧本里描写过他。除此之外,我们就完全迷失于纷纭众说里面 了。他的两位弟子色诺芬和柏拉图,都给他写过浩如烟海的记述;但两人所叙确有很多不同 的地方。 即使有两人说法一致的时候,那也是色诺芬抄袭柏

5、拉图的。对两人的说法不一致处, 有人相信色诺芬,也有人相信柏拉图;还有人认为两种说法都不值得相信。在这样一场危险 的争论里,我不拥护任何一方,也不偏袒任何一方,我将简明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 先谈色诺芬。 色诺芬是个军人,观点上因袭守旧,不大开明。 苏格拉底被控为不虔诚和 败坏青年, 令色诺芬痛苦万分,于是他竭力主张苏格拉底是非常虔诚的,而且对于受过他影 响的人起了十分有利的作用。他的思想不是颠覆性的,而是颇为沉闷平凡的。这种辩护未免 太过火了, 因为它并没有说明人们为什么敌视苏格拉底。色诺芬说的话如果在哲学上包含有 任何困难之点, 或者如果就其目的只在于证明苏格拉底的受刑是不公正的这一论点,我

6、们便 不能接受色诺芬的话了。 但是色诺芬的某些回忆令人非常信服。他叙说过, 当然柏拉图也叙说过,苏格拉底是怎 样不断地在研究如何是有才能的人能够当权的问题。苏格拉底会问诸如这样的问题:“我如 果想要修鞋应该去找谁呢?”对这个问题, 一些坦率的青年就回答说:“去找鞋匠。 ”苏格拉 底又会提到木匠、铜匠等等, 于是最后便问到这样的问题:“谁应该来修理国家这只船呢?” 当他与三十僭主发生冲突的时候,三十僭主的领袖,也就是那个曾向他求过学并熟知他的方 法的克利提斯,便禁止他继续教导青年,还对他说:“不用再讲你那套鞋匠、木匠和铜匠的 了,因为你反复不休地提他们,现在他们已经被你讲烂了。” (色诺芬回忆录

7、 ,卷 1,第 2 章。 )这件事发生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之后,斯巴达人建立了短期的寡头统治的时候。但 是雅典在大部分的时期都是民主制,民主到连将军也要经过选举或抽签的地步。苏格拉底遇 到一个想当将军的青年,苏格拉底劝他最好学一些战争的技术。于是这个青年就出去学了些 简单的战术学课程。他回来以后, 苏格拉底带讥讽性地夸赞了他几句,就有打发他去继续学 习(色诺芬回忆录 ,卷 3,第 1 章。 )苏格拉底对许多人,包括国防部长在内,都采取这 种办法。 但是人民最终认定用鸩毒死他的办法来使他沉默,要比弥补他被指责的种种罪恶还 要更容易些。 而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叙述的困难程度则与色诺芬的叙述的困难程度

8、迥然不同。我们很 难判断柏拉图究竟想把历史上的苏格拉底描述到什么程度,把对话录中的那个叫苏格拉底的 人当成是传声筒又要到什么程度。柏拉图除了是个哲学家之外,还是一个具有伟大天才与魅 力和富于想象的作家。没有一个人会相信,就连柏拉图本人也并不认真地相信,对话录 里的那些谈话真像他所记录的那样。但不论如何, 在早期的对话里,谈话是十分自然的,而 且人物的表现也是十分令人信服的。正是由于作为小说家的柏拉图的优秀,才使人要怀疑作 为历史学家的柏拉图。他笔下的苏格拉底是一个始终一贯而又极其风趣的人物,是一个远非 大多数人所能创作出来的人物;但是我认为柏拉图有这能力。至于他究竟是否创作了苏格拉 底,那就另

9、说了。 申辩篇 通常被认为是具有历史真实性的对话。传闻说这是苏格拉底受审时为自己所 做的辩护词, 若干年后柏拉图通过记忆整理并经过文艺加工出版该书。审判时柏拉图是在场 的,并且很明显, 他所记录下来的东西就是他记得苏格拉底所说的,而且总体上他的意图也 是要力求符合史实的。尽管这篇对话有着各种局限性,但是它却足以真实地刻画苏格拉底的 性格。 苏格拉底受审的主要事实是无须怀疑的。判决所根据的罪状是:“苏格拉底是一个作恶 者,是一个怪异的人,他探索天上地下的事物;颠倒黑白,并且用这一切去教导别人。”对 他仇视的真正理由是他和贵族派有勾结;他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贵族派,而且其中当权的几个 已经证明是极有危

10、害性的。但是, 因大赦的缘故, 这种理由便不能公开提出来了。尽管法官 大多数都判决他有罪,但是按照当时雅典的法律,他可以要求某种较死刑为轻的处罚。法官 们如果认为被告有罪的话,他们就必须在判决的所做出的惩罚和被告方面所要求的惩罚两者 之间做出选择。 因此, 如果能提出一种法庭认为适宜而可以接受的相当重的处罚的话,那是 会对苏格拉底有利的。但是他提出来的却是处以30 个米尼的罚金,这笔罚金,他的几个朋 友(包括柏拉图在内)都愿意为他担保。这种处分太轻使得法庭大为恼怒,于是便有比判决 他有罪时更多的人认为应该判决他死刑。他肯定能预见到这种结局。但是很明显他也不想以 承认自己有罪的折中来避免死刑。检

11、察官有安尼图斯,一个民主派的政治家;有美立都, 一 个悲剧诗人,“年青而不著名,有着细长的头发,稀疏的胡须和一个鹰钩鼻”;还有李康,一 个默默无闻的修辞家。他们坚持说, 苏格拉底所犯的罪是不敬国家所奉的神并宣传其他的新 神,而且还以此教导青年、败坏青年。 苏格拉底控诉他的检查官是诡辩,并且反驳别人指责他的诡辩。他说他所具有的唯一辩 才,就是真理的辩才。而且如果他是以他所习惯的态度讲话,而不是以 “一套雕词琢句的演 说词”来讲话的话,他们没有必要对他发怒。他已经是70 开外的人了,而且从来不曾到法 庭上来过;因此,他们必须谅解他的不合法庭方式的说话。 他继续说, 除了正式的起诉者以外,他还有一大

12、堆非正式的起诉者,那些人从这些法官 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到处 “扬言有一个苏格拉底,他是个有智慧的人,他思考着天上并 探究到地下的事,而且颠倒黑白”。他说,人们认为这样的人是不相信神的存在的。公共舆 论提出的这种老一套的指责要比正式的判决更危险得多,尤其危险的是除了亚里斯多芬尼以 外, 他并不知道这些话是需哦那个什么人那里来的。在答复这种老一套仇视他的种种根据时, 他指出自己并没有进行任何物理的探讨,他不是一个科学家,他也不是一个教师,他并不用 教学来挣钱。他接着讥讽了智者们,不承认智者们具有他们所自诩的知识。然而,“我被人 称为有智慧还要背着这种恶名的理由是什么呢”? 事情是有一次有人向德

13、尔斐神坛求问,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德尔斐弄神坛答 称再没有别人了。 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迷茫了,因为他认为自己一无所知,而神又不会撒谎。 因此, 他就到处访问以智慧闻名的人,看看他是否能指证神犯了错误。首先他去请教一位政 治家, 这位政治家 “被许多人认为是有智慧的,可是他认为自己比别人认为的更有智慧些”。 苏格拉底很快就发现这人没有智慧,还和蔼而坚定地向他说明了这一点;结果是政治家记恨 上了苏格拉底。 随后苏格拉底又去请教诗人,请他们讲解他们著作中的各个篇章,但是他们 却没有能力这样做。 “于是我便知道诗人写诗并不是凭智慧,而是凭一种天才与灵感”。于是 他就去请教工匠,他们也一样地令他

14、失望。他认为自己由此给自己结下了很多无谓的仇恨。 最后他结论说, “只有神才是有智慧的,他的答复是要指明人的智能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甚至 全无价值的; 神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他只不过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 人们啊! 唯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这种对 于自命为有智慧的人所进行的揭发工作耗尽了他的全部时间,使他沦于极端的贫困,但是他 觉得为神谕而作见证乃是一种责任。 他说, 贵族青年无所事事,乐于听他揭露别人,进而模仿并施行;这就加剧了他的敌人 的数目。“因为他们痛恨承认他们所自诩的知识被人揭穿。”这些就是第一类起诉者的情形。 苏格拉底 12斯

15、巴达的影响 13柏拉图见解来源 14柏拉图乌托邦 15理念论 16柏拉图不朽论 17柏拉图宇宙生成论 18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 19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20亚里士多德伦理学 2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2亚里士多德逻辑学 23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24希腊早期数学与天文学 第三篇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25希腊化世界 26犬儒学派与怀疑派 27伊壁鸠鲁派 28斯多葛主义 29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30普罗提诺 卷二天主教哲学 导言 第一篇教父 01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02基督教最初四个世纪 03西方教会的三位博士 04圣奥古斯丁哲学与神学 05公元 5、6 世纪 06圣边奈狄克特与大格雷高里 第二

16、篇经院哲学家 07黑暗时期的罗马制皇制 08约翰司各脱 09公元 11 世纪教会改革 10伊斯兰教文化及其哲学 11公元 12 世纪 12公元 13 世纪 13圣托马斯阿奎那 14弗兰西斯教团经院哲学家 15教皇制的衰落 卷三近代哲学 第一篇从文艺复兴到休谟 01总说 02意大利文艺复兴 03马基雅维利 04伊拉斯谟和莫尔 05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 06科学的兴盛 07弗兰西斯培根 08霍布斯的利维坦 09笛卡尔 10斯宾诺莎 11莱布尼兹 12哲学上的自由主义 13洛克 14贝克莱 15休谟 第二篇从卢梭到现代 16浪漫主义 17卢梭 18康德 1919世纪思潮 20黑格尔 21叔本华 22尼采 23功利主义 24卡尔马克思 25柏格森 26威廉詹姆士 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