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641647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 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卷高一地理试卷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2.本堂考试本堂考试 100100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 100100 分。分。3.3.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 2B2B。铅笔填涂。铅笔填涂。4.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第卷卷本卷共本卷共 5050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

2、小题 1.51.5 分,共分,共 757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有 太阳、月球 呈云雾状的蟹状星云 航天飞机、吉林 1 号陨石哈雷彗星、流星体 待发射的“神舟”七号飞船A. B. C. D. 【答案】B2. 某地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当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以北无直射现象,这点是A. 2326S,160 E B. 2326N,160 EC. 2326S,20W D. 2326N,20 W【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文“某地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可判断出某地经度为 2

3、0 W;再根据“当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以北无直射现象”可判断出某地纬度为 2326N。综上所述 D 正确。考点:根据条件推测地理坐标。3. 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 四季更替 B.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C.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 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球自转主要产生三大地理意义,即昼夜交替现象(或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地方时的产生和地转偏向力的产生。所以,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 项。考点:地球自转的意义4. 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 5 月 1 日 B. 7 月 1 日 C. 8 月 1 日 D. 10 月 1

4、 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同一地点而言,昼长最长则日出最早,在图示 4 个日期中,昼长最长的是 7 月 1 日,所以,这一天升旗仪式举行最早。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5. 图 1 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区昼夜长短状况不同,说明不是二分日,此时地昼夜等长,说明地位于赤道上;地出现极夜现象,说明该地位于极圈内;、两地均昼短夜长,位于同半球且两地均为冬半年,地昼长短于地,说明该地纬度较地高。考点定位:昼夜长短变化【方法总结】昼夜长短和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5、: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夜长越短,该半球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另一半球相反。6. 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是A. 赤道地区 B. 南北回归线与极圈之间C.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D. 南北极圈以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极圈内,昼最长为极昼,昼最短为极夜;而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故纬度越高,昼长一年内的变化最大。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不同纬度的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形成纬度高低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一般规律。7.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在昼长夜短期间,白昼一天比一天长的日期是A. 春分日到秋分日 B. 春分日到夏至日C. 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

6、 D. 夏至日到秋分日【答案】B【解析】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长夜短期间即指春分到秋分日期间。其中,春分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长夜短,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长夜短,白昼一天比一天短,选 B。8. 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 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0C.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北半球夏至日是 6 月 22 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A 错误;夏至日地球接近远日点(7 月初) ,公转速度

7、越来越慢,C.D 错误;这一天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0,B 正确。考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9.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导致河岸侵蚀的是A. 北半球自南向北流向河流的西岸 B. 南半球自北向南流向河流的西岸C. 长江南岸 D. 南北球自西向东流向河流的南岸【答案】C【解析】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哪一岸偏哪一岸受侵蚀;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河流向右岸偏向东偏,东岸受侵蚀;南半球自北向南流向河流的东岸受侵蚀;长江自西向东流,南岸受侵蚀,C 正确;南北球自西向东流向河流的北岸受侵蚀。先驱者 10 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1972 年

8、3 月 2 日发射的,主要目的是探测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1973 年 12 月 3 日接近木星,1983 年 6 月 13 日越过海王星轨道,逐渐远离太阳系。2003 年,先驱者 10 号音讯全无,据推测目前先驱者 10 号正朝着银河系外围飞去。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0. 前先驱者 10 号所属的天体系统是A. 木卫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11. 下列关于木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木星表面的平均温度高于地球 B. 木星的引力较小,无大气层C. 木星上有大量液态水存在 D. 木星的自身特征可减少地球受小行星碰撞的机会【答案】10. C 11. D【解析】试题分析:10. 有材

9、料可知,先驱者 10 号限时接近木星,再是越过海王星,此时在太阳系;随后远离太阳系,朝银河系外围飞去,说明还没有飞出银河系,所以它所属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答案选 C 项。11. 此题考查太阳系的成员特征,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距太阳远近顺序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木星轨道距太阳远于地球,表面温度低于地球;木星体积和质量都大于地球,引力大于地球,有大气层存在;木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如果有水,也呈同态存在;木星具有强大的引力,可以把一些小天体吸引过去,减少小天体碰撞地球的机会。故答案选D 项。【考点定位】天体系统、太阳系。【名师点睛】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12. 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字母是A. B. C. D. 13. 当阳光从处直射地球时,北半球节气为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答案】12. A 13. D【解析】试题分析:12. 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在平面是黄道平面,阴影部分是赤道,所以图中字母表示黄赤交角的是,选择 A。13. 当阳光从处直射地球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D 正确。【考点定位】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知识拓展】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也决定了地球上五带的范围。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缩小。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各地昼夜长短

11、的比例。以夏至日的北半球为例,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北半球的昼变长夜变短(有极昼现象的地区除外),也就是昼夜的差距扩大了;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的昼变短夜变长(有极昼现象的地区除外),也就是昼夜的差距缩小了,即:各地一年中昼长的年变幅随黄赤交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由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在一年中作有规律的变化,产生了四季的更替,并影响着五带的范围。第 31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 2016 年 8 月 5 日至 8 月 21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轨道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本次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A. 之间 B. 之间 C. 之间 D. 之间1

12、5. 8 月 22 日奥运会闭幕式在里约热内卢市(约 23S)举行,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 北半球、北移、减慢 B. 南半球、北移、变快C. 北半球、南移、变快 D. 南半球、南移、减慢【答案】14. B 15. C【解析】14. 据图中地轴北端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可判断:为夏至日 6 月 22 日,为冬至日 12 月 22日,顺地球公转方向可判断为春分日 3 月 21 日,为秋分日 9 月 23 日。据题干知 2016年 8 月 5 日至 8 月 21 日足球赛期间,可判断应位于之间。故选 B。15. 8 月 22 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13、地球公转 7 月初为远日点速度最慢,1 月初近日点速度最快,可判断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故选 C。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分布图” (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 1670/h) ,回答下列下面小题16.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 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17. 图中 a、b 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 a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 a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答案】16. C 17. D【解析】16. 地球自转线速度赤道处最大,从赤道向南北递减。据图可知

14、,自转速度越往北越大,可判断为南半球,AB 排除;据速度大小可判断为中纬度地区,C 正确,D 错误。故选 C。17. 等值线向数值大处弯曲为低值,所以 b 自转线速大,地势高;a 线速度小,海拔低。故选 D。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完成下面小题。18. 三地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19. 若地为北京,则此时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C.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答案】18. C 19. C【解析】18. 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时间,根据表格计算到、地的昼长时间分别为 1

15、4 小时、11 小时 22 分、13 小时 08 分,根据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越小,昼长越接近 12 小时,说明该地越接近赤道,纬度越低,因此三地中纬度最低的是,最高的是。故选 C。19. 据表格信息可知,此时地昼长夜短,若地为北京,则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A 错误;次日地的日出时间提前了,日落时间推迟了,说明地的白昼变长了,北京的白昼变长了,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向北移动,B 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C 正确;地球公转速度在逐渐变慢,D 错误。故选 C。20. 2015 年 3 月 23 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 20 时 30 分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至 21 时 30 分恢复正常。下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A. 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B. 伦敦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C. 旧金山伦敦雅典上海惠灵顿D. 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经度位置越靠近东面的,地方时越早,灭灯的时间越早;读图可知,图中惠灵顿的位置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