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全面解读上海自贸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4109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清辉:全面解读上海自贸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宋清辉:全面解读上海自贸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宋清辉:全面解读上海自贸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宋清辉:全面解读上海自贸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宋清辉:全面解读上海自贸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清辉:全面解读上海自贸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清辉:全面解读上海自贸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解读上海自贸区2014 年 09 月 29 日 10:18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宋清辉高层推进建设上海自贸区的目的,并不是 对保税区传统优 惠政策的技术性升级,而是 对现行贸易、投资、金融和行政制度深度改革的 试验场。在强劲的改革创新势头之下,“自贸区有大未来”。全面解读上海自贸区2014 年 9 月 26 日,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受邀在英中贸易协会发表了题为全面解读上海自贸区的演讲。宋清辉在演讲中,全面阐述了上海和在全球贸易竞争、新一轮游戏规则的背景下,上海自贸区这一年来,在资本市场开放、负面清单管理、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令世人的瞩目成就,他指出,高层推进建设上海自贸区的目的,并不是对保税区

2、传统优惠政策的技术性升级,而是对现行贸易、投资、金融和行政制度深度改革的试验场。在强劲的改革创新势头之下,“自贸区有大未来”。英中贸易协会(China-Britain Business Council)简称 CBBC,是英国政府和工商界共同支持的非盈利性对华贸易促进机构,接受英国政府指导。英中贸易协会在李克强总理及其商务代表团 2014 年 6 月访英期间,与中英政府紧密合作主办并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在2014 年 6 月 17 日举行的中英商务晚宴上,英中贸易协会的会员与中国代表团进行面对面沟通。沙逊勋爵和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分别致欢迎词,中国总理李克强和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也分别发表讲话。此外

3、,中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王岐山,英国首相卡梅伦也都曾先后在英中贸易协会发表过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摘要:全面解读上海自由贸易区 (全文摘要)在英中贸易协会上的演讲(2014 年 9月 26日,北京)尊敬的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朋友们:再过三天就是我的生日,也是上海自贸区正式迎来一周年之际,感谢英中贸易协会的邀请我来就上海自贸区等发表演讲和进行深入的宏观、微观层面的解读。多年来,我本人以一个独立学者的客观立场,致力于对中国经济发展、运行和监管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客观调查研究,为监管决策提供独立咨询意见。现在也是法治周末、证券日报、时代周报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社论特约评论员,并在海内外

4、多家媒体开辟有专栏,谢谢关注。自贸区一年总结上海自贸区挂牌至今,在对外开放、金融创新等领域都有了不小的进步,在全球贸易竞争、新一轮游戏规则的背景下,上海自贸区在改革和开放中扮演着桥头堡的作用,中央高层意在通过上海自由贸易区规则来带动、映射到整个中国制造和服务业。如果试验成功,整个中国经济将会全面对接。 在全球贸易竞争、新一轮游戏规则的背景下,上海自贸区这一年来,在资本市场开放、负面清单管理、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令世人的瞩目成就,实际上,高层推进建设上海自贸区的目的,并不是对保税区传统优惠政策的技术性升级,而是对现行贸易、投资、金融和行政制度深度改革的试验场。在这样的改革创新势头之下,“自贸区有大未

5、来”。 对于上海自贸区,我本人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从 2013 年 3 月份起,李克强总理曾经来到上海自贸区这块土地上调研,彼时是他就任国务院总理后首次到上海调研,也是“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名称第一次出现。此后半年中,经过各方的全力推动,上海自贸区于 2013 年 9 月 29 日挂牌。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关注自由贸易区的,并先后接受过南方都时报记者刘国珍发自北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孙嘉夏发自上海、中国证券报记者高改芳、徐金忠等的报道,主要谈及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上海自贸区 2014 版负面清单的升级版争取缩减 40%的消息一经透露,便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对于应该开放的领域,本人当时在接受

6、南都记者采访时认为,在信息服务开放方面,禁止外资经营数据中心,在金融领域,限制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文化产业中的禁止投资新闻机构,是最应该被消减的内容。第二,针对上海出台的 33 条意见促资本市场发展,我曾对每经记者表示,短期来看,意见的出台将对资本市场起到锦上添花的利好作用,有利于市场信心的进一步恢复。同时,并购重组和券商两大板块也有望受益。自贸试验区需尽快拿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并吸引国内国际金融机构、期货机构进入上海地区证券、期货交易场所交易,以提升各方面综合影响力,实现建成“全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度最高的试验田”的目标。目前,上海市场的活力不及深圳中小板,更不被市场认为是新经济的代表,因此,

7、其转型迫在眉睫,此次提出沪港通试点、集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等 33 条军规,应该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量。第三, 今天也就是 2014 年 9 月 28 日,2014 年 9 月 26 日 总第 192 期中证深读报,中证报记者对我的专访中,我也谈及了一年来对上海自贸区的评价,在接受新华社内参报道的采访时也有提及目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开放步伐逊于预期,配套措施却未能跟上。二是多数企业对于新政期望很高,一直在等待政策落地。三是一周年的最大瓶颈:没有税收及其他方面的政策优惠。对当下的自贸区来讲,自贸区的首要任务是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尽快拿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并吸引国内国际

8、金融机构、期货机构进入上海地区证券、期货交易场所交易,以提升各方面综合影响力,实现建成“全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度最高的试验田”的目标,进而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对比:粤港澳自贸区在此,本人也谈一下对深圳前海的一些看法和做一些对比,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深圳的目标永远都是香港,上海的目标永远都是全世界,这是一开始的差别。再者,从历史的角度而言,两家自贸区同属于新一轮改革开放整体布局的血战略安排,如上海自贸区突出规则体系的构建,深圳前海则突出粤港开放。但是,从媒体关注的和热度角度来讲,上海自贸区被打上了李克强总理的烙印,更像是总理战略,而习总书记视察前海的指示精神却没有得到

9、广泛宣传,这是一个败笔。 深圳前海自贸区只有 15 平方公里,面积太小,既不是不能够与上海自贸区开展直接交锋的,当下唯一能够与上海自贸区竞争的是或年底即将获批的粤港澳自贸区。不管是从面积上来讲还是从优势来讲,粤港澳自贸区因地理优势更令本港企业更感熟悉,它对港商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因为不少港商已在珠三角成立了工厂,若将来粤港澳自贸区可辐射全国,只要在珠三角工厂附近再设办公室便可成事,不必走到上海这么远。可以想象,粤港澳自贸区包括南沙全区、横琴、前海、白云机场(8.20, 0.12, 1.49%)空港区,具体实施范围方面,粤港澳自由贸易园区包括:广州南沙新区 803 平方公里;深圳前海新区 15 平

10、方公里;珠海横琴新区 106 平方公里;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 7.385 平方公里。总共 931.385 平方公里。再者,本周国家主席习近平亦与本港富豪会面,令各方相信中央对于香港的进一步支持政策有望明朗,广东方面也就自贸区方案与高层的交流已超过近百次次,目前正在与高层进行密切沟通,预计很快获批,粤港澳自贸区也将在近期迎来破题。说个题外话,2014 年 9 月 24 日大公网在首页独家频道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宋清辉:李嘉诚超级富豪团来京谈什么,可以佐证一些。香港逾 70 位包括李嘉诚李兆基等富豪专才访京的目的,以董建华为团长的香港工商界专业界访京团与官方代表团进行了超过两个小时的会谈,主要涉及港商

11、如何参与内地投资。成果和不足近一年来,上海自贸区虽然总体进展缓慢,但是亮点频现,具体来讲,主要有四大亮点:一是缩减负面清单,在这个名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增强了行政的公开透明度,因而负面清单被称作是推动改革效果最明显的东西。2013 版负面清单一度被外界指责清单过长、限制过多,2014 版负面清单已经缩减了 26.8%,且未来还会继续缩减,体现中央推动改革的决心。二是规范工商登记,上海自贸区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采取注册资本认缴制、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和统一营业执照样式,使得工商注册更加便利,降低了企业设立的资金成本。三是单一窗口建设,目前上海自贸区已初步形成在单一窗口平台上的保税业务模块方

12、案,这是改革创新由局部的点走向面的典型。四是纳入跨境电商,代表性案例就是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和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美国亚马逊 微博公司签署关于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的备忘录,标志着亚马逊正式落户自贸区。近期,上海市出台了关于本市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33 条 ”),其中对自贸区发展着墨就很多,如提出要将自贸区建成资本高地。在本人看来,上海市出台 33 条的目的就是营造资本市场环境高地、先试先行,已经先行先试的,下一阶段还要积极先行先试,向外界传达出一种急迫的积极的改革信号。无独有偶,李克强总理在视察上海自贸区时曾表示,自贸区有大未来,上海有大未

13、来,话语中充满了对自贸区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改革的决心。上海自由贸易区未来的创新发展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重点和关键主要是金融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上海会在区内先行先试,待时机成熟后再推广扩大。今年自贸区在金融改革方面将会涌现更多亮点。除上海自贸区外,近期天津、安徽等地都传来申报自贸区的声音,特别是天津被认为很有可能申报成功。在成立之初,高层留给上海自贸区的是一年的窗口期,一年后上海需要推广自贸区的经验。目前来看,上海自贸区的部分经验已惠及、天津安徽等地,全国多地都希望复制自贸区模式。从各地政府层面来讲,积极研究上海自贸区的政策经验,只是为了复制这一模式。但是,从上海自贸区一周年的

14、发展的情况综合来看,上海自贸区对天津、安徽的影响力很有限,对两地企业的吸引力也不是太大。目前自贸区本身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能够形成辐射效应和集聚作用,现在谈自贸区扩围为时尚早。目前,按照官方说法,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已多达 36 条,主要集中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政府管理模式改革和服务业的扩大开放等方面。目前还在不断增多中,不止36 条,增加的内容集中在制度创新,主要涉及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同时,自贸区示范效应作用显著,已有 13 个改革事项全国推广,如今年 3 月 1 日起上海自贸区实行的企业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制度,已成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此外,在自贸区以外推行

15、的还包括负面清单制度、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企业年检改年报公示、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等。接着,再说下上海自贸区存在的问题,成绩和不足。成绩方面效果显著,一是从上海市政府到中央,在这一年里对上海自贸区的总体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二是上海自贸区从靠国家强力推动到不断冲破利益藩篱的束缚,是在摸着石头去创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非常难能可贵。三是上海自贸区设立黄金国际板、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网上跨境消费平台等,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遗憾之处就在于,一是对上海自贸区副主任戴海波的免职是对自贸区建设的一个打击。二,金融领域改革的不足:比如自贸区内的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放松资

16、本管制、负面清单还很冗长。三是很多中央的金融开放改革的配套政策及措施还未到位,上海方面被动等待,传统体制机制的东西可能乘虚而入进入上海自贸区。本月底,上海自贸区将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对外公布自贸区一周年来的运营报告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清单,可以留意。相较于取得成果,上海自贸区这一年总体而言进展还是稍显缓慢,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上海自贸区在政策层面存在不足,部分中央的金融开放、改革的配套政策及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上海及上海自贸区方面需要谨防改革创新上的被动等待,传统体制机制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进入上海自贸区,让改革放缓脚步,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上海自贸区改革政策发挥优势所需的时间要比预期长。但是,上海自贸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从上层制度框架设计到中层细则出台再到落地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创新势头很迅猛,自贸区一定会有大未来!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