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7年四调九年级语文试题及解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37311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2017年四调九年级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武汉市2017年四调九年级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武汉市2017年四调九年级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武汉市2017年四调九年级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武汉市2017年四调九年级语文试题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2017年四调九年级语文试题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2017年四调九年级语文试题及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武汉市 2017 年四调九年级语文试题及解析第卷(选择题30 分)一.(共 12 分,每小题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B )A.尴尬( g n) 繁琐恹恹欲睡( y n)众目睽睽B.狡黠( ji?) 销魂拈轻怕重( zh n) 万惯家私C.慰藉( ji a)商酌重峦叠嶂( zh ng) 高官厚禄D.魁梧( w) 愧怍栩栩如生( x)不可名状【解析】第1 题考察字音字形。B 项中的错误非常明显:狡黠(xi) 拈轻怕重( ni n) 、万贯家私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 )然而,正是那些所谓的无用之书,人文经典著作,能给人以内心强大的定力,

2、为理想信仰等提供_的精神食粮,抵御和防范各种现实世界糖衣炮弹的_。读无用之书之所以能达成这样的效果,原因在于这些书籍_了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了对人生的见解,对宇宙、自然、社会和事物的看法,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A.必需侵袭滋养B.必须侵蚀滋养C.必须侵袭滋润D. 必需 侵蚀滋润【解析】第2 题考察词语辨析。本题考查词义辨析和用法辨析。 “必须”:副词,有强调语气,多作状语。“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此处修饰名词成分“精神食粮”选择“必需”做定语。侵袭:暗中侵入、破坏。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此处“炮弹”应是侵袭。滋养:养育;培养,如滋养身体;养分

3、;养料。如丰富的滋养。滋润:湿润,不干燥,如:滋润的土地;此处作为谓语动词对象是人,故而用“滋养”。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B )A. 近期,打造“长江中轴文明景观带”、建设“长江新城”成为武汉市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B. 武汉市政府着力打造的风景优美、安全舒适的东湖绿道的开通,成了武汉市民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场所。C.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健全医保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D. 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朗读者节目掀起了民众诵读经典的热潮。【解析】第3 题考查病句。主宾搭配不当,本句主语应为“东湖绿道”而非“开通”。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

4、不规范的一项是(D )A.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周其凤认为:“养老教育”既包含了老年人的学习问题,也涵盖了整个社 会应该如何对待老人的内容。B. 文化大家留存的书稿、信札、藏书等,有极其珍贵的文献价值。但事实是,不少大家生前年事己高,身边又缺少帮手,许多大家的手稿疏于整理,己成普遍现象。C. 开春,共享单车也迎来了春天。转型,升级,坚守,在这场充满情怀的自行车创业风潮中,不同品牌正在选择各自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将来寻找更多生存的可能。D. 汉阳历史悠远、人文厚重,拥有文化底蕴,它是知音文化的发源地,自古流传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它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汉阳造”享誉海内外;它是佛教

5、文化的朝圣地,顺治年间兴建的归元寺己成为湖北佛教首刹。【解析】第4 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D 选项中的第二个逗号前的部分和后面的部分不属于并列关系,故此处的逗号应改为句号。二 (共 9 分,每小题3 分)聪明人为何总是孤独徐风现代观点认为,我们与社会交往越多,幸福感就越强。然而,心理学家却发现了一种与此理论相背离的现象。 他们发现, 聪明的人往往不太合群,过多的朋友和过于广泛的社交活动会让他们感觉很痛苦。在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对1828 岁的成年人进行了长期调查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研究数据,他们2 发现对大部分调查对象来说,与朋友的社会交往越频繁,他们对生活满意的程度也越高,但是,对于那些极端聪明

6、的人,社会交往越频繁,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实际上越低。专家认为,能将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运用自如的高智商聪明人,不太可能花那么多时间庄社交上,他们的聪明才智大多集中在一些更长远的目标上,社交有时对他们来说,是浪费时间。心理学家认为,对外倾性性格的人来说,人际关系会带给他们满足感,相反,没有人群他们就不快乐。这种好热闹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寻求补充心理能量。而那些性格内向的人,在人群中会感到紧张,社交活动会过多地消耗他们的能量,因此,社交的价值感对他们而言是完全不同的。尽管断言聪明人总是不合群有些偏颇,但可以解释的是,聪明的人属于内在自我比较复杂的人,他们的脑力活跃,变化性显著,总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他们

7、的能量需求是向内而不是向外的。一个自我世界很丰富的人,可能很难从外界相同的人身上找到情感联结,尤其是对只专注于自己的一个领域的人而言。对他们来说,最幸福的事就是跟一个平等的人在一起说话,然而,要找到同他们自己一样的人并不容易。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新加坡管理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家共同提出,现代社会的快乐根源仍是“草原理论”。也就是说,与人类祖先一样,现代人也需要群居才能真正快乐,与朋友交往越多生活满意度越高。不过,这个因素受到智商的影响。“比较聪明”的人可能更容易适应相对孤独的现代生活,摆脱“祖传的”群居生活,对智商超群的天才来说,过多的社交活动会造成困扰,让他们无法专心追求“伟大目标”。(选自百

8、科知识 5.下列不属于文中“聪明人”的特点的一项是(D )A.智商超群。B.自如运用智力和能力。C.自我世界很丰富。D.追求伟大目标。6.下面对“现代社会的快乐根源仍是草原理论”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草原理论”中的“草原”指代的是“群居生活”。B.“草原理论”强调的是群居生活中频繁的社会交往。C.现代人的不快乐是因为渐渐远离了祖传的群居生活。D.这句话要表达的是社会交往仍然能够给现代人带来快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中部分观点的理解,需要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区间定位,并通过对比找出错误选项。C 选项提到的 “现代人的不快乐”并没有在文章当中提到,故属于无中生有。7.作

9、者对“聪明人为何总是孤独”的回答,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聪明人追求实现长远目标,所以并不希望将时间过多地用在社交上。B.聪明人的内在自我比较复杂,导致其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紧张而痛苦。C.聪明人希望找到能同他平等对话的人,但这并不容易。D.聪明人更容易适应相对孤独的现代生活,其生活满意度并未受影响,【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的整体理解,要求学生从原文筛选相关语句,并进行分析组合。题目实际上问的是聪明人总是孤独的原因,D 选项的前半个句子没有问题,但后面提到的“其生活满意度并未受到影响”在原文并没有明确的表述,文中只提到频繁的社交会让聪明人的生活满意度变低,并未提到聪明人对现代相对孤独的生活

10、的满意度情况。三、 (共 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 题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是岁,文侯卒,太子立,是为燕易王。易王初立,齐宣王因燕丧伐燕,取十城。易王谓苏秦曰:“往日先生至燕,而先王资先生见赵,遂约六国从。今齐先伐赵次至燕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苏秦大惭,曰:“请为王取之。 ”苏秦见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齐王曰:“是何庆吊相随之速也?”苏秦曰:“臣闻饥人所以饥而不食乌喙者,为其愈充腹而与饿死同患也。今燕虽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城,而长与强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强秦敝其后,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乌喙之类也。”齐王愀然变色曰: “然则

11、奈何?”苏秦曰: “臣闻古之善制事者,转祸为福,因败为功。大王诚能听臣计,即归燕之十城。燕无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已之故而归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夫燕、秦俱事齐,则大王号令天下,莫敢不听。是王以虚辞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王之业也。”王曰:“善。”于是乃归燕之十城。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3 A.是为燕易王为:就是B.而先王资先生见赵资:资助C.大王诚能听臣计诚:真诚D.夫燕、秦惧事齐事:侍奉 解析:考察常用实词。四个选项词均是初中接触过的字义,需注意一词多义和词性辨析。解答此题,找到选项对应的文中原句,将选项意思带入原文进行检验,可得到正确

12、答案。联系上下文,可知“诚”应翻译为“确实”即可知道C 错误。A 项词义需注意一词多义,出自课文公输(此为何若人?)在选项中结合语境可得是表“这”,为表“就是”,是为翻译做“这就是”;B 项词义与现代汉语差别不大,可用组词法得出;C 项词义出自课文出师表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表“确实,果真”;D 项词义应注意词性辨析,事字作名词用有“政事、事情”之意,作动词用为“侍奉”之意,根据句子结构,此处用为动词。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 )今齐先伐赵次至燕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A. 今齐先伐 /赵次至 /燕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B. 今齐先伐赵

13、/次至燕 /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C. 今齐先伐赵 /次至燕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D. 今齐先伐 /赵次至燕 /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 解析:可根据句子语法结构和虚词位置快速得出答案。通读全文,可知此句大意“燕王劝说苏秦出使齐国,讨还燕国被侵占的十城”。第一处断句,考虑主谓宾结构的完整性,应断为“今齐先伐赵”,排除 A、D 项;第二处断句,根据“以, 为, ”的固定搭配,和最后半句话的主谓宾结构,排除C 项,最终确认答案为B 项。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燕易王之所以能说动苏秦出面,是因为先王曾经有恩于苏秦,令苏秦深

14、感惭愧B.苏秦与齐王刚见面,就以先表庆贺后念悼词的方式,紧紧地抓住了齐王的心。C.苏秦以即使饥饿也不食乌喙作比,劝说齐王不可因十座城池招致祸患。D.齐王最终能被苏秦说服,是因为苏秦让齐王认为归还十城可成霸业。解析: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题,要找到每个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依据文章内容进行解答。尤其要注意重点字眼的正确与否,和选项信息是否完整。A 项对应原文“往日先生至燕, 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关键信息遗漏,燕王能说动苏秦不仅是因为先王有恩于苏秦,更重要的是齐国伐燕,燕国失去领土一事和苏秦有直接关系,所以 A 项不正确。第卷(非选择题90 分)四、 (10 分) 11.翻译下

15、列句子成现代汉语。(4 分)大王利其十城,而长与强秦为仇。翻译: 大王得到了十座城池的利益,却长久地和强大的秦国结为仇敌。解析:考生解答时候应逐字对应翻译,尤其注意词性问题和关键字词。(利、长、仇)的准确含义,利:得到利益,长:长久地,仇:仇敌;与上下文对应,拿准得分点,实词翻译各得1 分。其中“利”字要体现出名词作动词,句子大意要表现出转折关系(1 分)【全文翻译】 :秦惠王把他的女儿嫁给燕国太子做妻子。这一年,燕文侯去世,太子即位,这就是燕易王。易王刚刚登位,齐宣王趁着燕国发丧之机,攻打燕国,一连攻克了十座城池。易王对苏秦说:“从前先生到燕国来,先王资助您去见赵王,于是才约定六国合纵。如今

16、齐国首先进攻赵国,接着又打到燕国,因为先生的缘故被天下人耻笑,先生能替燕国收复侵占的国土吗?”苏秦感到非常惭愧,说:“请让我替大王把失地收回来。”苏秦见到齐王,拜了两拜,弯下腰去,向齐王表示庆贺;仰起头来,又向齐王表示哀悼。齐王说:“为什么庆贺和哀悼相继这么快呢?”苏秦说:“我听说饥饿的人,宁愿饥饿而不吃乌头这种有毒植物的原因,是因为它越是能填满肚子就和饿死的灾祸越是没有区别啊。现在,燕国虽然弱小,但燕王却是秦王的小女婿。大王占了他十座城池的便宜却长久地和强秦结成仇怨。如今,使弱小的燕国像大雁一样相继飞行,强大的秦国跟在它的后面做掩护,从而招致天下的精锐部队攻击你,这和吃乌头是相类似的啊。 ”齐王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凄怆而严肃,说:“既然如此,那怎么办呢?”苏秦说:“我听说古代善于4 处理事情的人,能够把灾祸转化为吉祥,通过失败变为成功。大王果真能听从我的计策,立即归还燕国的十座城池。燕国白白地收回十城,一定很高兴。秦王知道因为他的关系而归还燕国的十城,也一定很高兴。这就叫做放弃仇恨而得到牢不可破的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