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工程复习要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35983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道工程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航道工程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航道工程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航道工程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航道工程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道工程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道工程复习要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水运:水运就是用船舶运送客货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运主要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 使用在陆地内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的运输称为内河运输,利用船舶在海洋上的 运输称为海运。 2、内河航道是河流、湖泊、水库内的航道以及运河和通航渠道的总称。航道是水运的基 础。 3、内河水运的优势:运输能力高、运输成本低(船舶载运量大、耗能少,成本低、投资 省,一般不占用农田、劳动生产率高) 、水运对环境的污染少。 4、航道尺度:在设计通航期内,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航道的最小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 5、河流的航行条件包括航道的基本尺度、通航净空尺度和通航水流条件。 6、航道水深:航道范围内从水面到底部的垂直距离。

2、航道水深的确定:H=T+H(T: 船舶设计吃水, H:富裕水深)航道宽度:垂直于航道中心线的航道两边线之间的水 平距离。 7、富裕水深需考虑因素:船舶航行下沉量、触底安全富裕量、船舶编队引起吃水增减、 波浪引起的影响值。 8、弯曲段航道宽度的确定:当弯曲半径小于等于3 倍设计船队长度时,必须在直线段航 道宽度的基础上加宽,当弯曲半径大于3 倍设计船队长度,但小于6 倍设计船队长度时, 应根据水流等具体条件确定加宽值。一般是当弯曲航道达不到最小弯曲半径要求时,才 考虑适当加宽。 9、弯曲段航道宽度应根据弯曲半径、流速、流态、船舶或船队长度级操控性能等确定。 10、影响航道宽度的因素:漂移宽度b

3、对航迹带宽度的影响、航行漂角的选取、富裕宽 度的影响。 11、航道最小弯曲半径:是指弯曲航道中心线的曲率半径,弯曲半径越大,航行越便利。 内河航道的最小弯曲半径,宜采用顶推船队长度的3 倍或货船长度、拖带船队最大单船 长度的4 倍。在特殊困难河段,航道最小弯曲半径不能达到上述要求时,弯曲半径可适 当减小,但不得小于顶推船队长度的2 倍或货船长度、拖带船队最大单船长度的3 倍。 流速 3m/s 以上、水势汹乱的山区性河流航道,其最小弯曲半径宜采用顶推船队长度或货 船长度的 5 倍。 12、通航净空主要包括净空高度、净空宽度、上底宽、侧高、斜边的水平距离。 13、净空宽度:是指航道底标高以上桥墩(

4、桥柱)间的最小净空,包括代表船队的航迹 带宽度和富裕宽度两部分。 14、净空高度:是指设计高度通航水位往上至跨河建筑物底部的垂直距离,其数值应满 足最大设计船舶空载高度与安全富裕高度之和。 15、各种水流条件对船舶航行的影响:水流流速、水面比降、水流流向、不良水流流态 (回流、泡水、漩水、滑梁水、扫弯水、复杂的水流流态)。 16、航道工程:指以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道标准,改善通航条件和保障航道畅通为目 的的疏浚、整治、渠化、径流调节、绞滩、运河、航标、清障等工程措施的总称。 17、治理航道的主要工程措施: (1)航道疏浚工程:是采用人力、水里或机械施工方法, 为拓展、加深水域而进行的水下土石方

5、开挖工程。(2)航道整治工程是利用整治建筑物 或其他工程措施,调整河槽形态和水、沙流路,造成有利的水流结构,利用水流本身的 内部力量刷深航道并维持航道的稳定,从而改善航道条件的工程。(3)渠化工程:是指 在天然河流上,以航运开发为主要目的,修建拦河闸坝和通航建筑物,壅高上游水位、 改善航行条件的航道工程。 18、河流中运动的泥沙,根据其运动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推移质和悬移质两大类。 19、泥沙的启动条件可以用流速、拖拽力和功率来表示。用水流垂线平均流速表示的称 为泥沙的起动流速;用水流拖拽力表示的,称为起动拖拽力,又称为起动剪切力;用水 流功率表示的称为泥沙起动功率。 20、泥沙起动流速:促使

6、河床表面泥沙颗粒开始运动时的水流垂线平均流速。 21、扩散理论:基于泥沙颗粒在紊流中的随机运动来求解泥沙浓度垂向分布。 22、重力理论:挟带悬移质泥沙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能量,一部分要克服流动时的阻力; 另一部分用于维持悬移质的悬浮,重力理论适用于粗纱颗粒。 23、悬移质单宽输沙率就是在一定的水流和河床组成条件下,水流在单位时间内所挟带 并通过河段下泄的悬移质数量。 24、河床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输沙不平衡。如果上游来的泥沙数量大于本河段的输沙率, 河床就要发生淤积,反之河床发生冲刷。也就是说,上游来水来沙条件与本河段水流挟 沙力不相适应时,河床将发生变形以适应来水来沙条件。纵向输沙不平衡引起纵向

7、变形, 横向输沙不平衡将引起的横向变形,局部输沙不平衡将引起局部变形。 25、山区河流的主要特征: (1)山区河流形态特征。山区河流的河床抗冲能力强,变形 速度慢。河床纵剖面通常比较陡峻,变化急剧,常呈台阶状,沙滩与深潭上下交错,形 态极不规则。山区河流地形落差较大,容易形成跌水和瀑布。(2)山区河流水流特征: 由于山区河流所流经的地区,坡面变化急剧,水面比降都比较大,绝大多数在1% 以上。 (3)山区河流的泥沙运动:一般来说,山区河流河床多为卵石、块石和基岩组成,山区 河流水流挟带的泥沙多为细沙、粉沙和黏土。 26、平原河流的主要特征: (1)平原河流形态特征:平原河流河床纵坡平缓,水面比降

8、 比较小,通常在1/1000 一下,甚至不到1/10000。平原河流比降较小,流速也比较小平 移,流速沿程变化比较缓慢。 (2)平原河流水流特征:平原河流的流态相对比较平稳, 没有明显的跌水、泡水、急流、横流、回流等险恶流态。(3)平原河流的泥流运动:平 原河流中悬移质以沙、粉沙和黏土为主。悬沙中床沙质与床面泥沙不断交换且多呈饱和 状态。 27、航道整治工程就是针对碍航滩险,利用整治建筑物,调整河槽形态,增加水深,改 善通航水流条件,提高和稳定航道尺度,扩大通过能力,保证船舶与船队顺利、安全通 航。 28、航道整治原则:(1)航道整治赢根据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和河床演变规律,进行 全河段总体规

9、则,局部滩险整治应服从全局。(2)航道整治应根据山区河流、平原河流 和潮汐河口的不同特征性区别对待,采取下列相应的整治原则和工程措施。a、山区河流 航道整治应修整不利于航行的河槽形态,改善水流条件。b、平原河流航道整治宜采取筑 坝或疏浚与筑坝相结合的措施,稳定航槽,形成有利于冲深航槽的水流。c、潮汐河口航 道整治宜采取疏浚或疏浚与筑坝相结合的措施,集中水流,增加航道深度。多采取固滩 护岸、堵汊并流、疏浚导流等。 (3)航道整治应根据浅滩、急滩和险滩的不同碍航特性, 制定整治措施,优选工程方案。 (4)拟建或在建的枢纽工程河段上的航道整治,应对枢 纽工程可能造成的水沙条件变化、河床冲淤变形和枢纽

10、工程调度运行对航道造成的影响 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 29、航道整治设计内容:整治线的设计、整治断面确定、整治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30、整治建筑物设计包括:整治建筑物的结构型式选择、断面设计和结构稳定计算等。 31、整治线:所谓的整治线是指在整治工程设计流量下,在水面处所规划的新河槽左右 两侧的轮廓线,即被两岸设计整治建筑物头部连线限定的河槽区域。 32、整治线设计:根据不同的滩险特性,确定不同的整治水位、整治线宽度以及整治线 的位置、走向和形态等。 33、航道整治工程最基本也是重要的设计内容是整治断面确定。它包括设计通航水位、 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度的确定。 34、设计最低通航水

11、位推求方法:1、综合历时曲线法2、保证率频率法 35、设计最高通航水位的确定标准:1、不受潮汐影响和潮汐影响不明显的河段,设计最 高通航水位采用书本中规定的各级洪水重现期的水位,重现期以年最高水位为计算系列。 2、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应采用年最高潮位频率5% 的潮位,按极值 I 型分布律计算确定。 36、整治水位:就是与整治建筑物顶部高程相齐时的水位,或指整治建筑物顶部的高程。 37、确定整治水位的方法:优良河段平滩水位法、多年平均流量法、经验方法、水位与 航深关系法或造床流量法。 38、整治建筑物的作用:是用于整治航道的起束水、导流、导沙、固滩和护岸等作用的 建筑物。 39、

12、整治建筑物的类型:按整治建筑物的牢固程度划分:重型整治建筑物和轻型整治建 筑物。按整治建筑物型式和功能划分:丁坝、顺坝、锁坝、平顺护岸、鱼嘴、浅堤。 40、丁坝:坝根与河岸连接,坝头伸至整治线上,坝轴线与水流方向正交或斜交,角度 再 40135,在平面上与河岸构成丁字形的整治建筑物。丁坝的主要作用是,未淹没时束 窄河床,增大流速冲刷浅滩,淹没时形成环流,横向导沙;在分汊河道的进口处,调整 分流比、分流比;增大通航汊道的通过流量。 41、丁坝布置的一般原则:1、平原河流丁坝宜正交或下挑布置,丁坝群首座丁坝可下挑 布置;具有双向水流的浅滩,丁坝宜正交布置;山区河流的卵石滩宜布置成下挑丁坝、 带勾头

13、的正交或下挑丁坝。 2 抬高水位、调整比降的对口丁坝、护岸的短丁坝和加高心滩 与顺坝相连的短丁坝。宜于水流正交。3、当整治线方向与洪水主流向夹角较大或有流冰 时,丁坝间距可缩小。 42、顺坝的分类:导流顺坝、洲头顺坝、洲尾顺坝、固滩顺坝、封弯顺坝。 43、顺坝的作用:调整水流流向,使水流沿规划的整治线平顺流动;束窄河床,增加航 槽流速;形成有利的环流,控制横向输沙;调整汊道分流比,改善流态。有时用于封堵 汊道,增加通航汊道流量。 44、护岸结构的作用:保护河岸、控制河势与稳定河槽。 45、护岸结构的组成及作用: (1)护脚: 支承护面结构和防止底脚被淘刷,或发生淘刷时 仍能够有足够的支承力(2

14、)护面:防止风、波浪水体和雨水对坡表的冲蚀破坏(3)护 坡封顶:防止雨水侵入岸坡(4)反滤层:防止波浪和地下渗流将岸坡坡身土从坡身缝隙 中带走。 46、渠化枢纽:为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水利资源,通常建造不同的水工建筑物,并把它 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些建筑物的综合体,称为渠化枢纽。 47、渠化枢纽的组成: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通航建筑物、水电站、坝岸连接建筑 物。 48、渠化枢纽的总体布置:集中布置、分散布置。 49、船闸:是由上下闸首、闸门和闸室组成的用水力的方法直接提升船舶过坝的一种通 航建筑物。 50、船闸工程组成及各部分作用:主要应由闸首、闸室、输水系统、引航道、门口 区、连接段、锚泊

15、地、导航建筑物、靠船建筑物、闸门、阀门、启闭机械、电器控制设 备和通信、助导航、运行管理等附属设施及生产、生活辅助建筑物等组成。(1)闸首: 位于闸室两端的挡水建筑物。 (2)闸室:为船闸上,下闸首和两侧闸室墙及闸底围绕而 形成的供船舶使用的空间。 (3)输水系统:是闸室灌水和泄水的全部设施。(4)闸门和 阀门:船闸闸门是安装在船闸闸首口门,供船舶正常运转以及检修,事故应急之用的闸 门。 阀门主要是指输水阀门,用以控制船闸闸室或储水池灌泄水。(5)引航道:连接船 闸闸首与口门区的一段过渡性静水航道,能满足船闸安全进出和侯闸要求。(6)口门与 连接区:引航道静水与河流动水交界的水域。(7)锚地和

16、前港:船舶的编队工作通常在 锚地和前港进行。(8)电器控制设备:船闸一般由中心控制室集中管理。 51、船闸闸室的有效尺度:是指船闸闸室有效长度、闸首口门和闸室有效宽度和门槛最 小水深的总称。满足的条件: (1)船闸设计水平年内各阶段的通过能力应满足过闸船舶 总吨位数量和客货运量的要求。 (2)应满足设计船队,能一次过闸。 (3)满足现有运输 船舶和其他船舶过闸的要求。 52、船闸工程各部位高程,主要根据各部位结构所处的位置和功能确定其高程。船闸各 部位高程主要是指船闸闸首顶部高程、闸室墙顶部高程、工作闸门顶高程、导航和靠船 建筑物堤顶高程及引航道底部高程、闸室底部高程和门槛高程等。 53、船闸总体布置原则: (! )船闸的总体布置,必须保证船舶、船队在通航期内安全通 畅过闸,并有利于运行管理和检修。 (2)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宜位于深泓线一侧, 并能与主航道平顺连接。 (3)当船闸布置在弯曲河段或河道外的引渠内时,其引航道口 门及口门区应处在河床稳定部位,并能与原主航道平顺连接。(4)船闸宜临岸布置,与 溢流坝、泄水坝、电站等建筑物之间,必须有足够长度隔流堤或隔流墙。(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