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生物投资价值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35439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1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王生物投资价值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海王生物投资价值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海王生物投资价值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海王生物投资价值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海王生物投资价值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王生物投资价值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王生物投资价值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海王生物的投资价值分析目录一、海王生物公司介绍 ,3 二、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走势,5 三、生物制药潜力巨大 ,7 四、市场状况分类透析及发展趋势,7 (一)中药行业 -价格上涨成为全年主趋势 ,7 (二)生物医药行业 结构性问题依旧突出 ,8 五、000078 海王生物行情走势分析 ,13 (一)最近一周走势 ,13 (二)最近一月走势 ,14 六、结论及投资建议 ,15 2 海王生物的投资价值分析【内容提要】本文针对海王生物当前的投资价值,详细说明了海王生物集团的历史背景及其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并从多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海王生物的投资潜力,结合当前国家的经济形式得出结论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关键

2、字】海王生物投资价值投资潜力建议【Abstract 】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investment value of biological Sea King, Sea King bio detail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Group and the industries involved, and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biological systems to analyze the investment potential in the Sea King, with the curren

3、t state of the economy form to draw conclusions and give their own suggestions. 【Keywords 】 Neptunus Bioengineering investment potential investment value recommendations 3 一、海王生物公司介绍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海王生物” , 股票代码000078,深圳证券交易所 ) 前身为深圳蛇口海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992 年 12 月 13日经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以深南府复( 1992)118 号文批准成立。

4、1996 年 7 月 25 日经深圳市证券监督管理办公室以深证办复(1996)68号文批准,进行公众股份公司改组。1997年 4 月 16日,经深圳市工商局核准拟募集设立的股份公司名称为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股本为5,730 万元。 1998年 8 月 4 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证监发字1998214 号文批准本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1,910 万股,并于 1998 年 12 月 18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2000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字2000214 号文件批准, 增发普通股 A股6,900 万股,增资后本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22,180 万

5、元。 2001 年度本公司股东大会决议通过以2001 年底股份总数 22,180 万股为基数,用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股本 5 股,共计转增股本 11,090 万股,转增后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 33,270 万元。2006 年本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以本公司现有流通股股本 16,080 万股为基数,用资本公积金向全体流通股股东转增股本,流通股股东获得每 10 股转增 8.85 股的股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本公司总股本增至 47,500.8 万股。2007 年 6 月召开 2006 年股东大会决议通过以2006 年股份总数 47,500.8 万股为基数 , 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

6、东每10股转增 3 股, 共计转增股本 14,250.24 万股, 每股面值 1 元,转增后公司总股本61,751.04 万股。成立于 1989 年的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医药产品研发、医药工业制造、医药商业流通、医药零售连锁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创立16 年来,专注医药产业领域,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发展。目前,海王集团资产达 80 多亿元人民币,拥有四个现代化制药工业基地、两个现代化物流基地以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能够在生物制药世界最前沿开展技术创新,其医药产品覆盖生物制药、化学药品、中药现代化等领域。经过4 多年培育,集团旗下的海王生物及海王英特龙公

7、司分别在深圳证交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海王已经成为中国医药健康产业领域中的核心骨干企业。海王集团已形成涵盖医药工业、 医药商业流通、 医药零售连锁三大支柱产业的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三大支柱产业都具备了明显的竞争优势,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与国际资本直接对接的,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医药企业集团。2004年和 2005年,在世界五大品牌价值权威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经济组织、被誉为经济联合国的 “世界经济论坛”共同组织评审的 中国 500最具价值品牌 评定中,海王品牌价值连续两年高居中国医药行业榜首,品牌评估价值分别为103 亿元和 107 亿元。发行上市:

8、二、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自从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拉动投资、网上发行日期1998-08-07 上市日期1998-12-18 发行方式网上定价发每股面值 (元) 1.00 发行量 ( 万股) 1910.00 每股发行价 ( 元) 5.360 发行费用 (万元) 570.00 发行总市值 ( 万元) 10237.6 募集资金净额 ( 万元) 9667.6 上 市 首 日 开 盘 价 ( 元) 20.360 上市首日收盘价 (元) 23.790 上 市 首 日 换 手 率 (%) - 上网定价中签率0.19 二级市场配售中签 率- 发行当年净利润预测(万 元) -

9、 发行当年实际净利 润(万元) 1324.0266 每股摊薄市盈率14.5 每股加权市盈率- 主承销商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推荐人中国东方信托投资公司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5 刺激消费。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货币政策下调存贷款利率,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增加市场货币的流通量; 国务院通过财政手段来减少税收,鼓励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企业转产内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过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比例或采取社保补助的形式, 直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支出; 国家针对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直接进行投资等等。从中国经济晴雨表的股市表现来看,2010年以来出现了几次小幅震荡,大盘几次回升到 3000 点以上,有逐步回升的

10、趋势。回顾2009 年的全球经济 , 我们发现主要经济体正在或即将先后经历触底、筑底、回升的过程。在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4 万亿投资的刺激下 , 中国经济率先实现V型反弹。中国过半的经济学家认为全球危机2010 年已经见底。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效果以及政策的连续性来看,2010年是我国企业的复苏发展之年,当前宏观经济调控在2010 年必将继续发挥其积极的影响。(一)外向型企业将得到突破性发展。金融危机以来, 受打击最大的就是外贸出口企业。 2008年 11月、12 月,中国外贸的三大指标全都变成负数,这些外贸企业或者转为内销,或者停产。09 年底国际经济反弹迹象已经明显,世

11、界经济回暖必然加大我国外贸出口企业的订单量。(二)人力资源供不应求,企业将出现招人难的现象。08 年以来,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打工的车间操作工,大部分都已经回老家, 或者转到其他二线城市。中国经济的 V型转变,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让这些重整旗鼓从头开始的企业,难以在短期内招到所需的员工。(三)地产企业将迎来发展高峰, 市场回暖会助推房价上涨。 虽说房地产行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但市场推手的作用不容小觑。 借助融资杠杆发展是地产企业明显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 而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正有利于地产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借助这一有利的宏观经济形势, 地产企业大有文章可做。(四)企业

12、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或有所增加。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人力资源 (尤其是高级人才和一线操作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企业只有支出更高的成本, 才能获得他们所需的人才。 企业的上下游市场是关联的,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也必然会使上游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价格增加,在原材料巨头垄断的情6 况下,更容易出现店大欺客的不平等地位,上游企业控制原材料价格的决定权。(五)传统行业有望走出低迷。 国家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对传统行业尤其是处于衰退期的企业来讲,作用相当于雪中送炭, 其刺激作用要强于高新技术行业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温家宝2010 年 3 月 5 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国家的刺激政策是连续的、稳

13、定的,政策不会马上退市,国际经济的回暖又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 这对于我国传统行业来说, 外拉内推, 面临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有望早日走出低迷状态。(六)企业收购兼并现象将频繁上演。发展中的企业要上市融资, 通过收购借壳上市是快捷途径; 有一定资本积累的企业要实现产业布局,也往往通过兼并实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跨国收购在企业之间也是司空见惯。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多家企业成功实现了海外兼并,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企业的跨国发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 对于有一定资本实力的企业来说,收购兼并有利于打造企业的技术研发优势、 管理优势和品牌优势, 收购兼并也必然成为世界经济复苏期企业实现扩张的重要途

14、径。三、生物制药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2011年,中国将进入“十二五”规划阶段,医药这个被国家列入战略新兴产业的朝阳产业, 目前汇集了资本、 人才、技术和创新政策等各方期待的目光。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我国医药行业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强自主创新,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动兼并重组,培育大企业集团,加快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五年的调整, 使行业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逐步实现医药行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从这段资料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 医药行业尤其是制药业仍是甚至永远是我国发展的朝阳企业。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 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

15、重、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促进了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 并且,根据近期的医药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医药基本面不需悲观,二季度可适当考虑加仓。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近期提到最多的是药价上提。但这不会影响其发展,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上半年,在医药工业销售产值中,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完成1423.3 亿元;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完成571.5 亿元;医疗 仪器设备及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完成791.4 亿元;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完7 成 2604.4 亿元。医药工业销售产值5644.1 亿元,同比增长 24.8%;(二)市场及价格的变动不会影响医药行业的发展及扩大,医药企业

16、极有可能会追加仓库, 这对于我们宣传企业产品, 做好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了很大的推动力量。四、市场状况分类透析及发展趋势:(一)中药行业价格上涨成为全年主趋势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 国内中药企业的兼并重组将是未来中药行业的发展主题。从 2009 年开始,我国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表明了政府对中药行业的大力支持,我国中药行业迎来难得的发展契机。不得不提到的是,2010年以来,我国中药材价格也出现了高幅的增长。 此次中药材的大幅涨价主要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1、材的需求不断上涨。由于中药在治疗一些慢性病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因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服用中药调理身体;2、我国保健品行业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如今其市场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二,由于保健品的原料多为中药材,这也使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