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基础练习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635309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基础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基础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基础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基础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基础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基础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基础练习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动荡的春秋时期动荡的春秋时期基础练习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 水利工程的兴修D.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 )A. 分封制的推行B. 百家争鸣的活跃C. 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D. 合纵连横的开展3.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 奴隶制开始瓦解B. 封建制度确立C. 生产力飞速发展D. 诸侯兼并争霸4.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

2、志是( )A.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 中原市场的繁荣C. 肥料的使用和适时的耕种D. 大兴水利工程5.下列反映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是( )A. B. C. D. 6.“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 分封诸侯众多,离心离德B. 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C. 霸主尊王攘夷,辅助弱小D.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7.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2B. 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C. 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D. 铁制农具打

3、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8.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不包括( )A. 齐桓公B. 晋文公C. 周平王D. 楚庄王9.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 王室得到诸侯的支持B. 各诸侯听从国王的调遣C.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小国D.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10. 周顷王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向鲁国要钱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二月了。这个故事说明 ( )A. 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B. 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C. 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D. 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11. “楚庄王时,楚国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伊、洛流域,并向周王室询问九鼎大小重量,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

4、。”这个问鼎中原的成语故事所反映的实质是( )A. 楚庄王对青铜冶炼很有兴趣B. 楚庄王非常贪婪有野心C. 楚国兵力非常强D. 周王室衰弱、分封制逐开始渐瓦解12.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是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标志。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 农业产量的提高B. 农业技术的进步C. 水利工程的兴修D.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13.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请问成语“问鼎中原”反映的是下列哪个历史人物( )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越王勾践二、材料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3图 1 耒耜 图 2 铁农具 材

5、料二:材料和人类文明密切相关,历史学家常以材料的名称来划分人类文明的阶段,于是就有了这些我们熟悉的词汇: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有人认为,我们今天俨然已经进入了塑料时代。(1)图一、图二生产工具的出现分别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什么时代?我国何时出现铁器?伴随铁器的出现而产生的农业耕作技术是什么?(2) 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将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塑料时代排序。(3) 列举两件我国青铜时代的青铜器皿代表作。2、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材料二:如图所示(1)材料一反映了西

6、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2)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3)著名的史书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根据这则记载及所学,“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生产工具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故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4著提高,主要是因为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故选 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的认识。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的主要

7、史实。2.【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在奴隶制解体、封建制初步形成的时期。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得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百姓努力为自己干活,私有意识明显加强。故选 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的影响。注意对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的影响的准确识记。3.【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争霸中留下的成语,因而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争霸社会特点。ABC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D。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本题主要掌握春秋战国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

8、能力。4.【答案】A【解析】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铁器和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故选 A。本题以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的意义。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5.【答案】A【解析】战国时期,铁农具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土地的利用率和粮食的产量显著提高。

9、选项 A 是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图;选项 B 是唐朝曲辕犁图;选项 C 是司母戊鼎图;选项 D 是筒车图。故选 A。本题以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为依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知识。本题以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6.【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春秋争霸的相关内容。西周的时候周王能够控制全国,就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东周以后王室权威下降,无力控制诸侯,诸侯争霸,就是礼乐征伐自诸侯5出。根据材料可知是指当时政治方面的表现之一是分封制崩溃,诸侯割据争霸、礼崩乐坏,周王室日益衰微。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产

10、工具的发展过程。打制石器是北京人属于的工具,磨制石器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时期使用的工具,青铜农具是商周时期的工具,铁制农具是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工具。所以,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故选 A。8.【答案】C【解析】春秋时期,由于周室衰微,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乘机争霸,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选项 ABD 都是霸主。故选 C。本题旨在考查对春秋五霸名称的识记。本题主要考查对春秋五霸的记忆,所以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9.【答案】D【解析】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展开了争霸战争,强大

11、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脑地位,成为霸主。故选 D。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知识点识记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本题以春秋争霸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争霸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10.【答案】A【解析】据题干“周顷王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二月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故事说明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春秋时期社会的主要特点是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

12、,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故选 A。本题考查春秋争霸,知道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1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相关史实,考查了材料解析能力。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过来依附强大的诸侯,各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问鼎的大小轻重,6说明了周王室十分衰微,楚庄王想取而代之,成为天下共主,也表明了分封制在逐渐瓦解(分封制规定诸侯应该听从周王的号令,服从周王)。故选 D。12.【答案】

13、D【解析】战国前期,伴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战国前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重要标志。故选D。本题以战国前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托,考查的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推广的知识。本题以战国前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推广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13. 【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问鼎中原”,结合所学知识:“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该成语出自左传,春秋时期,楚庄王北伐,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故选 C。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知识点,应把握楚庄王争霸。解答本题需要把

14、握“问鼎中原”成语的出处。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1)新石器时代,铁器时代;春秋;牛耕技术。(2)石器青铜器铁器塑料。(3)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新石器时代、铁器时代、铁器和牛耕技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铁器时代是继青铜时代之后的又一个时代,它以能够冶铁和制造铁器为标志;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经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2)本题主要考查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塑料时代排

15、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铜时代是商朝开始的;铁器时代是春秋时期开始的;石器时代是原始时期开始的;塑料时代是现代的。所以顺序是:石器青铜器铁器塑料。(3)本题主要考查青铜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铜时代是商朝开始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是我国青铜时代的青铜器皿代表作。2、【答案】7(1)分封制;周天子。(2)服从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镇守疆土;带兵随天子作战巩固了西周的统治。(3)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解析】(1)材料一中“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16、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等级制度,在西周时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周天子为最高一层,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士是统治阶级里最低的一层。士下面就是平民,平民下面是广大的奴隶。(2)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3)史记中“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的这则记载中“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本文来自微传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