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基础练习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635218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基础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基础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基础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基础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基础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基础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基础练习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原始农耕生活原始农耕生活基础练习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生活在黄河流域、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A. 元谋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半坡原始居民2.暑假期间,邵胜同学参观了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如图是他用手机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3.对我国原始居民的叙述,最正确的是A. 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B. 山顶洞人最早使用天然火C. 北京人掌握了钻孔技术D. 大汶口原始居民处在旧石器时代4.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A. 彩陶 B. 黑陶 C. 白陶 D. 红陶5.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半地

2、穴式的房子,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A. 正确B. 错误6.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 )A. 楼房B. 干栏式的房子C. 半地穴式的房子D. 吊脚楼7.决定了河姆渡居民采用干栏式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 河姆渡居民的聪明才智B. 种植水稻的需求C. 所处的江南地区河湖密布、潮湿炎热D. 为了同其它地区的居民有效地区别开来8.下列哪个古人类遗址是最早种植粟的遗址?( )A. 河姆渡遗址B. 半坡遗址C. 大汶口遗址D. 周口店遗址29.李芳同学参观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遗址,见到了该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一农作物样本,该农作物应是 A. 石榴B. 小麦C. 水稻D. 核桃10. 考古工作

3、者老李出差途经浙江省余姚县,参观了附近原始人类遗址。他去的是:A. 周口店B. 半坡村C. 河姆渡村D. 大汶口村11. 你认为最有可能居住在如图所示房屋的远古居民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12. 下列是反映我国古代原始农耕生活的一组图片,其中,完全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一组是 A. B. C. D. 13. 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而大约 7000 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看下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 ) A. 元谋人B. 北京人3C. 半坡原始居民D. 河姆渡原始居民二、材料

4、题1、观察如图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是哪一种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样式? (2)图二是哪一种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样式?这种建筑方式特点?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材料二: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一枚骨针,像火柴棍那样粗细,用来缝制衣物。一些有孔兽牙、海蚶壳和磨光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材料三:某遗址出土的物品(如下图)请回答:(1)通过对材料一所含信息的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从材料二中骨针、有孔兽牙及磨光石珠来看,该早期人类已掌握了哪些技术?(3)材料三中的遗址代表的古人类的

5、住房样式是什么?位于什么流域?从这些出土物品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4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故选 D。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2.【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干栏式房屋复原图”和“浙江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潮湿炎热,位于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北方5寒冷干燥,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故选 D

6、。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准确识别图片信息,把握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是作答此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居民的史实。河姆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故选 A。4. 本题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由已学知识可知,彩陶出现在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当时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且有彩色绘画,如奔鹿、飞鸟、游鱼等形象,故选 A。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他们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故题干“水稻”错误。应为“粟”。故选 B。6.【答案】C【解析】半坡人

7、,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过着定居生活,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他们会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会饲养猪、狗等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会烧制彩陶。故选 C。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为切入点,考查半坡原始居民。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7.【答案】C【解析】河姆渡在今天的浙江,属于长江流域,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因素雨水较多,采用干栏式房屋结构,他们的房屋样式是自然环境决定的。故选 C。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8.【答案】B【解析】

8、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故选 B。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9.【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是居民的农耕生活。结合教材可知,河姆渡原是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开始使用磨制的石器,过定居生活,种植水稻。在河姆渡遗6址发现了大量的稻杆、稻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种植水稻的国家。因此 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1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

9、远古人类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由此可见,C 项符合题意。陕西西安半坡村、北京周口店、山东泰安大汶口 曾经分别生活着半坡原始居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大汶口原始居民,因此,A、B、D 项应排除。故应选 C 项。11.【答案】C【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早期原始居民的生活,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始居民是半坡人,故选 C。12.【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以知道,半坡原始居民已经使用纺轮纺线,会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子,故符合题意, 为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房屋。所以 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10、 B。13.【答案】D【解析】河姆渡人居住着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此图正符合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故选 D。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1)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 (2)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冬暖夏凉。【解析】本题以图片切入考查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1)图一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2)图二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这种建筑的特点是冬暖夏

11、凉。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2、【答案】7(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2)已经掌握磨制技术和钻孔技术。(3)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河姆渡先民已经种植水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表明长江流域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已经开始农耕生活,制造并改进了生产工具;已经学会制作陶器。【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北京人的相关内容。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 7020 万年,

12、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脚已经分工明确,会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采集和狩猎,并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结合材料一的信息,“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可以得出指的是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2)本题主要考查了山顶洞人的相关内容。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 3 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因此考古学家把他们叫做山顶洞人,他们仍然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要埋葬。结合材料二的信

13、息,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一枚骨针,像火柴棍那样粗细,用来缝制衣物。一些有孔兽牙、海蚶壳和磨光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说明了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技术和钻孔技术。(3)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三的信息,稻谷、骨耜、猪纹陶钵,根据所学可以得出,指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 7000 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已经开始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河姆渡人并能够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手工业发展。从这些出土物品中可以得出,已经开始农耕生活,制造并改进了生产工具;已经学会制作陶器。(本文来自微传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