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编练习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634926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编练习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编练习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编练习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编练习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一轮编练习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一轮编练习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轮编练习题(一轮编练习题(8 8)李仕才 一、选择题 1、(2017山西大同质检)周礼地官司市载:“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 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 ) A.西周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 B.周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 C.西周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D.西周时期打破了“工商食官”制度 解析:C 材料表明,西周的市场分为“大市” “朝市” “夕市”三类,对各类市场的贸易人员、 开市时间都有规定,说明西周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故 C 项正确;西周分封制导致后来春秋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故 A 项错误;B、D 两项在材

2、料中无 从体现且本身表述错误。 2、(2017新乡许昌平顶山三模,25)汉书食货志记载:“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子孙亦不得为官吏。 ”汉武帝时盐铁官营,大商贾桑弘羊、东郭咸阳等相继任官,出现了“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的局面。这表明西汉( )A.商人地位受制于国家政策B.抑商政策仍在不断强化C.利用官营政策调解阶级矛盾D.商人群体壮大威胁统治答案 A解析 在孝惠、高后时期,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有了一定的松弛,但其子孙后代仍不能充任 官吏,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大商贾获得了担任国家高级官吏的资格与权利,故 A 项正确; 通过材料不难看出,重农抑商政策是在松弛而非强化,故 B 项错误

3、;无论是“官营政策” 还是“阶级矛盾” ,材料中都没有相关的信息,故 C 项错误;“威胁统治”很明显是属于脱 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 D 项错误。 3、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 增加。这一变化( ) A.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 B.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 C.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 D.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 解析:A 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申报报道日本相关事宜,反映出媒体对日本的关 注从而使国人知本国之不足,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故选 A 项。从报道的内容看,没法得出清 政府放松对舆论的监控,排除 B 项;甲午战前,部分先

4、进人士已对日本有较深刻的认识,“开 始关注”表述错误,C 项排除;仅从申报一家报纸无法得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排 除 D 项。 4、(2017玉林、柳州二模,29)1907 年 8 月 26 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形记 ,漫画揭露的“中国现形”是(注:图中器具:坛、提勺、漏斗、壶)( )2A.清廷成为洋人朝廷B.政府统治岌岌可危C.清末新政收效甚微D.官府搜刮民脂民膏答案 A解析 漫画体现的是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 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的茶壶中去,说明清政府只不过是个摆设,所以这主要说明了清 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故 A 项正确。 5、古罗马的法律

5、谚语:“所谓正义,主要的不是关于实际规则的对或错。人类的正义,是要 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而且这种规则应能适用于一切人,适合于一切人与生俱 来的本性。 ”这一法律谚语主要体现了古代罗马法律遵循( ) A.证据法则B.民主法则C.程序法则D.自然法则 解析:D 根据材料中“所谓正义,主要的不是关于实际规则的对或错”可知强调的不是证据,A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民主,B 项错误;材料中“要求同样的事情,按同样的规则来处理”并未 提到处理事情的程序,C 项错误;材料中“适用于一切人”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体现 了自然法则,D 项正确。 【新知生成】 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

6、观念。罗马共和国晚期的著名政 治家和法学家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他认为,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 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 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 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6、(2017日照三模,32)监护人制度是指对未成年子女的监督和保护制度。罗马法实行监护人与亲权人分离,监护人的职责仅限于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而被监护人的教育、抚养等由家长遗嘱或长官选定其生母或其他的亲友负责。这体现了罗马法怎样的理念( )A.重视维护伦理道德B.保护弱势群体权益C.捍卫私

7、有财产观念D.体现男女平等平权答案 B解析 材料中并没有对伦理道德的提及,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古罗马实行监护人 与亲权人分离,就是为了防止某一方一家独大而侵害到未成年子女的权益,故 B 项正确; 依据材料可知,未成年人根据罗马法依旧没有独立处理私有财产的权力,故 C 项错误;材 料中并没有对男女平等理念的涉及,故 D 项错误。 7、(2017黑龙江大庆质检)苏联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曾规定:“19331937 年间,轻工业生 产的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 13.2%提高到 18.5%,同一时期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 则由 40.1%降低为 14.5%。 ”这说明当时( ) A.苏联放弃

8、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重视调整经济结构3C.苏联更加重视轻工业发展 D.苏联否定斯大林模式 解析:B 材料规定降低重工业增长率,提高轻工业增速,表明苏联政府有意调整轻、重工业 比例,调整经济结构,故 B 项正确;苏联经济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故 A、C 两项排除;苏联 “二五计划”是斯大林模式实践的表现,故 D 项排除。 8、(2017莱芜二模,28)1924 年 1 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 ”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A.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

9、清朝统治B.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C.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D.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答案 D解析 据材料“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 迫”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可以 知道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 1、(2017天津文综,13,节选)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 世纪末。1902 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

10、律,改订律例。1908 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 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 ,但未及正式施行。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1)依据材料一,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 19 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答案 (1)特点:参考西方法律编纂。国内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直接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解析 第(1)问, “特点”可依据“1902 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 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

11、纂方法”回答;“国内背景”需结合 19 世纪末的时代环境,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回答;“直接原因”可根据材料中时间“1910年”回答。2、(2017四川宜宾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时期 关羽形象 4三国 到隋 唐 三国志中的关羽:东汉末年名将,勇武、重义,傲慢自大、刚愎自用。隋唐时期, 并未得到统治者及文人士大夫的重视和颂扬,名气也不大宋元 统治者对关羽赐庙额、封王;关羽的祠庙在全国各地兴起;南宋文人对关羽忠义、英 勇的形象特质进行了多方渲染;关羽故事在话本、戏曲杂剧中大量出现,刚勇、忠义、 儒雅是关羽形象的主要特征;元明之际,罗贯中将关羽形象定格在三国演义小说 中续表时 期 关羽形象

12、明 清 统治者先后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 帝君” “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在民间逐渐成为一个禳灾祈福之神,受到百姓的顶礼膜 拜20 世 纪 初 1917 年钱玄同在写给胡适的信中说道:“明清两代,社会上所景仰之古人,就是孔丘关 羽二位。不但愚夫愚妇信仰关老爷,即文人学士亦崇拜关夫子 。此等谬见,今 后亟应扫荡无疑。 ” 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 、 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关羽形象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说明:观 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 解析:材料列举了从三国到 20 世纪初关羽

13、形象的变化。答题时,首先任意选择两个相邻时段,依 据材料中对关羽形象的描述分析关羽形象的变化,然后结合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 化等方面的需要与变化的角度分析,注意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示例:变化:从宋元到明清,关羽从文学形象变为宗教神灵。 论述:两宋民族矛盾突出,关羽身上勇武、忠义的特质契合统治者的需要和当时反抗异族压 迫的社会心理需求;儒学复兴,理学兴起,关羽身上的忠、义,契合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受到极 力推崇;市民文学的兴盛,完成了对关羽形象的重塑。 明清统治者对关羽大加封谥,渲染其“忠义”,以此训导民众,维护封建统治的秩序;关羽形 象中的“义”契合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中凝聚众商、以诚取信的社会需求; 下层百姓基于 其自身的某种现实需要和避祸得福的生活理想推动了对关羽的信仰和崇拜。 综上,关羽崇拜及关羽形象的演变,是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变化的结果,寄寓了社会不同阶 层的种种观念、向往和祈愿,承载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1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