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清戏研究与调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33998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腾冲清戏研究与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腾冲清戏研究与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腾冲清戏研究与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腾冲清戏研究与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腾冲清戏研究与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腾冲清戏研究与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腾冲清戏研究与调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腾冲甘蔗寨佤族清戏的调查与研究摘 要:腾冲甘蔗寨佤族清戏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 至今仍保留其原生态的演唱形式,属于珍贵的民族剧种。 本文通过实地田野调查,详实记录并认真分析佤族清戏的形成、历史与现状、表演形式和演出剧目等,较全面系统地呈现佤族清戏状况,以引起对佤族清戏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进一步重视。关键词 : 腾冲甘蔗寨佤族清戏调查与研究近年来,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以及旅游资源开发, 佤族清戏的报道又逐渐增多,在一些报纸、 网站均有不同程度的简介,让人们对其有所了解。我们课题组于2006 年 1 月中旬至3 月初两次到腾冲的甘蔗寨进行田野调查,

2、专门采访了佤族清戏的传人李家显和沈家兴,听了老艺人们的演唱,从老艺人那里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资料和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我们对佤族清戏有了一个更完整的认识和了解。一、形成腾冲佤族自称“ 守土人 ” ,在其家堂祖宗牌位上也写有“ 守土祖裔 ” ,主要聚居于甘蔗寨、汪家寨、 勐洪等村寨。 其中甘蔗寨为佤族清戏最主要的上演地。甘蔗寨全称为腾冲县荷花傣族佤族自治乡甘蔗寨自然行政村,位于腾冲县西南部,距离县城约24 公里。周围地形地貌属高黎贡山, 丘陵地带, 最高海拔 1454 米。甘蔗寨全村包括甘蔗寨在内的四个小村寨,2005年末有耕地面积2100 亩,其中水田1033 亩,旱地1067

3、 亩,森林面积1000 亩。全村有516户,总人口2064 人,其中佤族人口584 人,占总人口的28.3%(全部聚居在甘蔗寨本寨),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670 元。甘蔗寨佤族的源流现无明确的定论,可确定的是他们经过几次迁徙才定居甘蔗寨。据说唐朝时期,居住在腾冲和顺,南宋时迁徙至荷花池(今荷花乡荷花池村),元、明时才定居于甘蔗寨。“ 清戏 ” 称呼最早见于清。李调元雨村剧话,说: “ 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 京谓,京腔 ?,粤俗谓之 ,高腔 ?,楚蜀之间谓之 ,清戏 ? 。甘蔗寨佤族清戏属高腔系统中的弋阳腔,这一点现在考证的已非常明确。至今保留着弋阳腔的徒歌干唱,不托管弦, 以节击鼓的高腔剧种

4、的基本特征。同时,还保留着弋阳腔声腔系统剧种所特有的,滚调 ? 演唱方式,这两个艺术特征, 充分表明佤族清戏是属于弋阳腔声腔剧种范畴的。与弋阳腔声腔剧种,有着渊源的关系。” 如果再将佤族清戏声腔渊源说得更具体一点,佤族清戏属弋阳腔衍变的青阳腔剧种系统。 “ 佤族清戏就保留了青阳腔、弋阳腔的特点。青阳腔在历史上兴起于古代池州府青阳县(现今安徽省青阳县) ,又称池州调。是明嘉靖年间弋阳腔流入当地后,与地方言和民歌小曲结合形成。 它继承了弋阳腔只用打击乐器伴奏和一唱众和的演唱特点,发展原弋阳腔的滚白和滚唱。 佤族清戏保留了这种古老的特点。演唱时不用丝竹乐器伴奏,只用打击乐,每唱一句或一段,则用打击乐

5、隔开或烘托气氛。其形式采取一人在前面演唱,众人在后面应和,并采用 ,滚白 ?和,滚唱 ? 的唱法,似流水板和跺板。这种古朴风格,恰与古老的青阳腔有共同之处。 ” 甘蔗寨佤族清戏与弋阳腔、青阳腔有着渊源的关系,与“ 楚蜀清戏 ” 同名, 是否是楚蜀清戏流传演变而成?二者是否有渊源关系?现在尚无资料证明。但为何会单单置根于甘蔗寨这样一个佤族村寨?又如何由汉民族的剧种演变成佤民族的剧种呢?我们知道一种艺术的产生总要受到很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佤族清戏能在甘蔗寨落根开花,我们认为主要有五方面的因素:第一, “ 商路即戏路 ” 、“ 军旅之路即戏路”腾冲是汉以来蜀身毒道上的要冲,商业繁荣,文化发

6、达。“ 西南丝绸古道” 经保山入腾冲后,始分三条路线出境。一是腾西北线,由古永(今猴桥镇)西通缅甸密支那,再至天竺(今印度);二是腾北线,走固东往北过滇滩、明光出境;三是腾西南线,就是走梁河、盈江这条。甘蔗寨历史上地处腾西南线古道上,从腾冲县城出发,经过甘蔗寨,下到南甸(今梁河县),最后进入缅甸的八莫。甘蔗寨作为古驿道的第一站,历来是军旅、商贾和马帮歇脚休息的大驿站,要塞之地。过去,这里的马店、货栈较多,十分热闹,至今在寨里面还存留有一段两边是弹石,中间用青石板铺成的“ 小街子 ” ,和一两间非常破旧的马店,依稀让人感到过去的喧闹和繁华。明清时的腾冲,军旅、商贾、移民纷至沓来,18 省商人云集

7、,其中不少人落籍腾冲。众多的军旅、 商贾、马帮或民间艺人走腾西南古道均要歇脚于甘蔗寨,人来人往, 交流应暇,自然需要娱乐, 丰富文化生活。当地的清戏可能就是过往或落籍甘蔗寨的军旅、商贾、手工业者或民间艺人带入后,传播留下的。可见甘蔗寨这个古驿站,是佤族清戏根植的沃土,它为清戏的传入奠定了基础。第二,弋阳腔、青阳腔流传广泛,丰富的艺术特色,是佤族清戏得以出现的必要前提明魏良辅南词引正载:“ 自徽州、江西、福建俱作弋阳腔,永乐间云、贵二省皆作之。 ” 可见影响广泛。弋阳腔本身有着“ 顺口可歌 ” 、“ 错用乡语 ” ,以及 “ 改调歌之 ” 等适应性和灵活性较强的艺术特点,与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

8、很容易匹配融合,所以弋阳腔对云南许多少数民族的戏剧,如白剧、 傣剧等都有过重要影响。青阳腔在继承弋阳腔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又极大发展了弋阳腔的“ 滚唱 ” 形式,形成一种非常完备的“ 滚调 ” 体系。词格字数较为自由, 语言通俗易懂, 独特的唱腔形式能充分发挥音乐的叙事和人物内心刻画功能,使其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第三,甘蔗寨佤族接受汉文化和外来文化较早,时间长他们多次迁徙中几乎都居住在平坝,如和顺、 荷花池等, 民族间的交流自然便利,易沟通融合。后来定居甘蔗寨,又位于古驿道交通要塞,与外界的交流更为频繁直接,使甘蔗寨佤族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甘蔗寨佤族本民族的语言、服饰特点

9、逐渐消逝已有两三百年, 只是在某些祭祀方面有别于其他民族,如办事要祭神, 人有病痛、灾祸就要叫魂做鬼,盖新房、婚礼、丧礼、甚至处罚违反村规民约者时都要“ 剽牛 ” ,只不过现在的以杀猪代替了剽牛。而且甘蔗寨佤族历来有办学请师的传统。村有一个传说:佤族因无文字, 很受欺负, 于是他们在荷花池居住的时候聘请了一位教书先生来教书。结工钱时, 教书先生说不要工钱, 只想在荷花池这里要一块牛皮那么大的地方居住。佤族头人听后就答应,让教书先生想要哪块地就给哪块地。教书先生连夜把一整块牛皮割成一条细长的牛皮绳,第二天, 便用牛皮绳把佤族居住的整个荷花池地方圈了起来。佤族头人只好带着族人离开坝子搬到了甘蔗寨。

10、 传说归传说, 但办学请师传统一直延续。民族间的交流影响,以及甘蔗寨佤族对汉族文化接受的进一步深化,使其具备了接受汉族戏曲的基础。第四,佤族清戏的繁荣发展与甘蔗寨佤族头人的喜爱支持密切相关清末民初甘蔗寨佤族的“ 佧拉王 ” (即头人)为李如楷,他记性很好,能说会唱,酷爱清戏,且家中宽裕,略有积蓄,平时便在家中召集接纳会唱戏剧的艺人或过客,经常主持和组织清戏的演出活动,并扮演角色,尤其喜欢扮演大堂上寿中的老王子。因他当时又是腾冲明朗练(今荷花乡一带)重要的管事之一,被称为“ 李管事 ” ,甘蔗寨的土地、民事均属他掌管, 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佤族清戏的演出也得到地方土庶支持,在以甘蔗寨为中心的数

11、十个村寨活跃演出,使清戏出现了一个较为繁荣的局面。现还存于甘蔗寨村委会旁的一间两层两檐,翼角舒展,端正素雅的“ 魁阁 ” ,据说就是李如楷建盖的。“ 魁阁 ” 里以前供奉着画在木版上的本主、 山神、田公和地母, 它不仅是佤族祭祀的地方,而且也是清戏的演出场地。每逢祭祀完毕, 都要在此上演清戏。李如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举动,就是收集整理了清戏剧本,据传他当时保管有厚达一寸的三大本绵纸抄写的剧本,对清戏的传承有着重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如楷对推动佤族清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 少数民族戏剧在很大程度折射着民族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 审美情趣和婚姻家庭等历史上佤族的地位很低下,“ 佧拉王

12、” 的“ 佧拉 ” ,在清代称 “ 嘎剌 ” 、“ 哈瓦 ” ,当地傣族称其为 “ 卡佤 ” ,因为 “ 卡” 在傣语中意为奴隶,所以这种称呼带有侮辱性。而佤族清戏内容多为忠、孝、节、义以及改恶从善等传统道德故事。如三孝记是甘蔗寨至今保留最完整,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一出传统剧目。全剧分为五折,其中的安安送米是最为感人的一折,也是上演最多的一折。剧情来源于我国古代一门三孝的故事,安安送米则更是被列为我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大意是: 书生姜林广遵母之命,被迫休妻, 其妻离家, 居于姑婆处,虽生活清苦,但仍不忘孝敬婆母。其子安安虽然年幼,但深知孝义之理,遂暗中省下口粮,偷偷接济母亲。 剧中人物姜林

13、广、 庞氏、安安各自都有不同的孝心,都是以孝为本, 故名三孝记 。这些实际上借助了戏剧中的风尚和人事来反映本民族所认同的思想,是当地佤族人民渴望摆脱贫苦,向往自由幸福的美好心声。同时也是佤族人民热情诚挚,团结互助, 歌颂勤劳,追求幸福的具体生活反映,因此,有着广泛的群众心理基础。二、历史佤族清戏起始于何时?现暂无明确定论,结合前人的调查研究,我们较为赞同佤族清戏大致始于 “ 清嘉庆初期或乾隆晚期” 的说法, 也就是说甘蔗寨佤族清戏至今应有200 多年的历史。具体分析如下:第一,前人在1984 年,对佤族清戏调查、发掘时曾采访过当地多位当时尚在人世的老艺人和老人, 据他们回忆清代咸丰初期就有了一

14、定规模的清戏演出,这意味着早期的清戏繁荣定然有一批批较为成熟的民间艺人,以及完整的剧目和唱腔。据此推想,“ 佤族清戏初具规模的演出,应至于清嘉庆初期或乾隆晚期。再考,佤族清戏服装无水袖,这种古老的戏装款式的长期保持,则亦表明清戏在腾冲甘蔗寨的活动,当在滇剧之前。” 第二,康熙末年之前,甘蔗寨经济相对落后,并存有土地纠纷,故在此之前应缺乏接受清戏传入的必要条件。明代谪戍永昌(今保山)的杨慎(1488 年 1559 年 )在其名篇宝井谣中写道 “ 编茅遍野甘蔗寨,崩碛浮沙囊转河” ,可见当时的甘蔗寨是人烟稀少,条件落后。到了明隆庆年间,“ 腾越人士,买置义仓田于甘蔗寨,年收租谷二千余箩,每年于青黄

15、不接及寒冬腊月,散给贫民。 康熙二十七八年间,奉文行查田亩,妄将此田报上。自保之后,官民交困矣。” 可知这期间的农业生产是动荡不稳的。佤族自己开挖耕种的稻田,也常遭侵占,纠纷不断,直至清康熙六十一年,清朝地方政府最后才判定将佤族开挖之稻田“ 全传于子孙永远耕种, 毋许他人禁止其他民族侵占,并在寨里刻石立碑为证。如此看来甘蔗寨佤族的生产生活趋于稳定应在康熙年代后” 。另外, 在古碑的立碑人落款中有“ 李自友 ” 这样一个人名, 据腾冲甘蔗寨佤族李氏家谱记载,李氏最早的辈分即“ 友” 字派。 这说明甘蔗寨佤族在康熙后接受汉文化的影响较大,也较为深刻。 而且到了乾隆时期,全国政治稳定, 经济发展,

16、文化繁荣, 戏曲呈现百花争艳局面,清戏传入在经济文化上具备了接受条件的腾冲佤族地区,就是极有可能的了。第三,湖北、四川、山西都有清戏的记载。湖北清戏的形成被认为是明末清初,出自弋阳腔的青阳腔由安徽传入湖北,流变而成清戏。清雍正二年(1724 年) ,成都已有高腔戏班“ 老庆华班 ”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高腔全面传入四川,时称“ 清戏 ” 。虽无资料证明甘蔗寨佤族清戏是否是由湖北或四川清戏流传演变而成,但可解释的一点, 佤族清戏的出现不会早于湖北或四川清戏。 尽管明代中央政府分别在明洪武、正统和万历三个年间在云南有过大的军事行动和人口迁徙,对腾冲的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就佤族清戏而言,这些只能是一个大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不是形成的时期。清末民初期间, 是佤族清戏最为繁荣的黄金时代,当时, 清戏除在本寨及其他佤族村寨上演外, 还被邀至邻近的各民族村寨演出,甚至演出到了接近县城的河顺,深受人们的喜爱。20 世纪 20 年代后渐趋衰微,腾冲抗日战争之后,佤族清戏濒临灭绝之境。解放后, 腾冲县人民政府于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对社会文化、民族文化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