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优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631982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优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优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优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优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优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优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优题(三)(含解析)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92019 年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优题(年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优题(3 3)李仕才 一、选择题 1、2018河北武邑中学第三次质检下表为部分基因与细胞癌变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基因种类基因状态结果抑癌基因 APC失活细胞突变原癌基因 Kran活化细胞快速增殖抑癌基因 DCC失活癌细胞形变抑癌基因 p53失活肿瘤扩大其他基因异常癌细胞转移A.表格中与癌变有关的基因都是由正常基因突变而来的B原癌基因的失活和抑癌基因的活化都是细胞癌变的内因C癌细胞的转移与“其他基因”正常表达有关D细胞的癌变受多种基因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答案:D 解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存在,不是由正常基因

2、突变而来的,A 错误;根据表格信息知原癌基因的活化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细胞癌变的内因,B 错误;癌 细胞的转移与“其他基因”异常表达有关,C 错误;细胞的癌变受多种基因和环境条件的 共同影响,D 正确。2、代谢旺盛的细胞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细胞内结合水含量增多B.细胞核核膜上的核孔数目增多C.细胞中线粒体数目增多D.ATP 和 ADP 相互转化速度加快解析 细胞中的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因此,结合水比例应下降而不是上升。答案 A3、若下图表示细胞运输某种物质的过程(不需要能量),下列哪个过程能用该图表示( )A.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B.氧气

3、进入肺泡细胞中2C.植物根细胞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解析 图示信息表明物质分子通过细胞膜时需载体蛋白协助,且不需要能量,则该方式为“协助扩散” 。AD 中只有 A 所述方式与之吻合(B 为自由扩散,C 为主动运输,D 为胞吞)。答案 A4、图示为细胞生命历程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中,细胞体积变小从而提高物质运输效率B.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等物质会减少C.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改变D.高度分化的细胞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解析 根据题图提供的信息可知,过程表示细胞增殖,细胞体积减小,表面积与体积比增加,物质交换速率提高;过程表示细

4、胞不正常的分化,为细胞癌变,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等物质会减少;过程表示细胞衰老的过程,细胞衰老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改变;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的衰老不等同于个体的衰老。答案 D5、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A.杂种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可称为性状分离B.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D.纯合子 aabb(a、b 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减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解析 性状分离的概念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 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

5、一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本质区别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 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发生自由组合,C 错误。答案 D6、分析某病毒的遗传物质,其成分如下:3碱基种类ACGT碱基浓度/%36241822据此,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是双链 DNAB.该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不遵循中心法则C.以该病毒 DNA 为模板,复制出的 DNA 不是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D.该病毒 DNA 的突变频率较高解析 该病毒的核酸中含有碱基 T,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根据该 D

6、NA 分子中碱基A 和 T、C 和 G 的数量不相等,可以确定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 DNA,A 正确;该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遵循中心法则,B 错误;以该病毒 DNA 为模板复制出的是与其碱基序列互补的 DNA 单链,与病毒 DNA 的碱基序列并不相同,因此,复制出的 DNA 不是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C 正确;该病毒 DNA 是单链结构,其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D 正确。答案 B7、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导致南方水系中的血吸虫随水北上,专家担心血吸虫会在北方水系中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对北方人民的健康形成新的威胁。假如南方的部分血吸虫来到北方,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会慢慢形成新的种群B.

7、会因定向变异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C.会与南方的血吸虫之间形成地理隔离D.可能与南方的血吸虫之间形成生殖隔离解析 南方的部分血吸虫来到北方,会在北方形成新的种群;由南方来到北方的血吸虫种群与南方的血吸虫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并且有可能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形成生殖隔离;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不定向的变异经不同环境的选择会形成新的亚种,甚至可能形成新的物种。答案 B8、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既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D.饮水不足会引起

8、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4解析 激素可定向作用于(而不是定向运送至)靶细胞。答案 A9、为探究 pH 对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不同 pH 的稻草培养液培养草履虫,培养的起始密度为 5(个mL1),培养时间为 2 d,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pH3.04.05.06.07.08.09.010.0种群密度 (个mL1)00153160168172133125A.需保证每组的温度、培养液体积等条件相同B.每组培养液中草履虫数量都呈“S”型增长C.增加培养液的量,可改变草履虫种群K值D.草履虫对碱的耐受性较强,适宜生活在弱碱性的环境中解析 每组的温度、

9、培养液体积属于无关变量,各组要相同,A 正确;表格中,并不是每组培养液中草履虫数量都呈“S”型增长,pH 值为 3.0、4.0 条件下,酵母菌被杀死,种群数量为 0,B 错误;K值和环境条件有关,增加培养液的量,可改变草履虫种群K值,C 正确;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草履虫对碱的耐受性较强,适宜生活在弱碱性的环境中,D 正确。答案 B10、研究人员探究蔗糖(Suc)、一定浓度的吲哚乙酸(IAA)对某植物幼茎细胞伸长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据此可判断( )A.Suc 抵制幼茎细胞伸长B.Suc 和 IAA 还能促进根细胞的伸长C.IAA 是影响幼茎细胞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D.高

10、浓度的 IAA 对细胞伸长具有抑制作用解析 据图可知用蔗糖处理后幼茎长度增加,所以蔗糖具有促进幼茎细胞伸长的作用;无法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蔗糖和生长素对根细胞的作用;据图可知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5比蔗糖的促进作用强,所以可推出生长素是影响幼茎细胞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浓度的生长素对细胞伸长具有抑制作用,但在本实验中没有体现。答案 C二、非选择题(2017福建毕业班质检)某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 1133 hm2,科研人员对一块 0.2 hm2样地的乔木层进行多次调查,部分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单位:株)6调查年份 分层优势种群 1982 年1992 年2002 年顶层锥栗442中间层厚壳桂1073

11、01下层云南银柴170204230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云南银柴与厚壳桂的种间关系是_。(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群落的_结构,植物分层现象主要与_(环境因素)有关。(3)调查该样地锥栗种群数量_(可以/不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4)据表估算该样地 1992 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为_。若用该数据代表当年自然保护区内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则不可靠。要获得可靠的结果,应该如何取样?_。(5)该自然保护区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解析 (1)云南银柴和厚壳桂都是植物,且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具有竞争关系,主要竞争阳光等资源。(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3)因为锥栗数量较少,个体大,所以可以用逐个计数法调查。(4)表中的数据是0.2 hm2样地的数量,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的个体数,所以 1992 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为 204/0.21 020(株/hm2)。要使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靠,应随机选取若干样方,然后取其平均值。答案 (1)竞争 (2)垂直 光照 (3)可以(4)1 020 株/hm2 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进行 5 点取样/进行等距取样)(5)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负反馈调节能力)(本文来自微传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