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筑设计汇报--功能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3631187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建筑设计汇报--功能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博物馆建筑设计汇报--功能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博物馆建筑设计汇报--功能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博物馆建筑设计汇报--功能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博物馆建筑设计汇报--功能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物馆建筑设计汇报--功能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建筑设计汇报--功能分析(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功能分析,博物馆建筑设计,第一小组成员:范旺 李志良 王丹妮 谢瑶琳 郑珺,陈列区的平面设计,基本组成及功能流线,空间设计,博物馆流线示意图,博物馆流线可分为一般观众流线、藏品流线、专业人员流线与管理经营流线。,1、基本原则,1).根据博物馆展出内容的特点,合理组织参光流线。参光流线要明确,尽量避免迂回、重复、堵塞、交叉。 2).根据博物馆规模不同,尤其是大、中型博物馆,展出要有灵活性。可全部展出,也可局部展出。 3).对于非系统性和非顺序性展出的大、中型博物馆参观路线要有选择性。可全部参观,也可灵活参观,并方便中途退场。 4).适当安排有间隔的休息场所,使观众视觉得到停顿,体力得到恢复,不至

2、于过度疲劳。 除上述基本原则外,基本陈列室应布置在陈列区中最醒目便捷的位置,临时展厅适合采用灵活的大空间,宜相对独立,可安排在便于单独开放的位置上。报告厅可接近陈列室布置,其位置也宜相对独立,便于单独对外开放。 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展出内容的博物馆都有各自的特点,设计师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1).环形相互串联,方向单一,线路简单明确,入口可分可合;唯不够灵活,不能分段使用。,2、类型,2).放射形相互并联,可以组织完整的参观路线,可分段 开放,灵活使用,但流线有往返交叉现象 。,2、类型,3).混合形,上述两种形式的综合,使用于大型博物馆,但易漏看展厅。,立体,2、类型,1、展厅

3、的布置形式,1).回流线路:陈列室出入口在同一位置,人流线路成回流线路.出入口最好在陈列室一端或中部.,如设在一侧时,出入口应设在两个角部,以免产生人流聚集现象.,2、陈列室的入口与人流组织,2).顺流线路:陈列室出入口分别在陈列室两翼,人流具有明确的顺序性和连续性.展出设施多采用版面陈列与橱柜陈列.,2、陈列室的入口与人流组织,3).自由线路:如陈列室进深较大,或大厅中采用立体陈列或单元陈列方式,则人流线路不是单一的明确线路,人流流向会产生“渗流”现象.陈列室的出入口反映的是总的前进趋势,观众在前进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参观对象。,2、陈列室的入口与人流组织,1).长方形:能获得摊位布置的最大

4、值;走道通畅、便捷,占用面积少 2).正方形:摊位容易布置,排列整齐,走道便捷,参观路线明确,灯光布置有利于组成天棚图案,渲染展览气氛,展览形式丰富。 3).圆 形:摊位布置富有变化,走道布置适当时方便参观;展厅一般照明须与走道方向取得呼应;展览形式设计较难 ,灵活性差。 4).多边形:摊位布置受限制;走道方向应方便而且不影响观众视线;展厅一般照明注意整体;展览形式设计应利于边角落。,3、几种展厅形状的比较,1).展厅平面基本尺寸:,4、具体要求,4、具体要求,1).展厅平面基本尺寸:,2).视线要求:,4、具体要求,3).采光形式:自然采光及人工采光.其中自然采光分为:侧高窗采光和天窗采光.

5、小型展览馆应尽量采用自然采光.而大中型展览馆则以人工采光为主.,4、具体要求,3).采光形式:,4、具体要求,3).采光形式:,4、具体要求,4).层高: 4-6米,1)、贝聿铭-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5.实例分析,2)、安藤忠雄- 大山崎山庄博物馆,5.实例分析,3)、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5.实例分析,博物馆建筑的空间设计,主要是指陈列区的空间设计。博物馆的陈列区肩负着陈列展示与观众活动的双重功能。 博物馆建筑的主要内部空间,按照功能的区别可分为核心空间、交通空间、陈列空间与服务空间。(一)核心空间 核心空间是博物馆建筑空间序列的高潮和内部空间的核心。它应该布置在博物馆参观流线的前部,常常

6、与与门厅直接联系。博物馆的进厅,以及与进厅功能合而为一的门厅、主展厅都属于博物馆的核心空间。 博物馆的核心空间是博物馆的交通枢纽,它可在水平方向,或者在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组织人流,将观众引导向各个陈列室。,博物馆的核心空间可以是一个礼仪空间,在这里可以举行博物馆内、城市内或更大范围内的集会及社交活动。例如,贝聿铭所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核心空间是一个大尺度的三角形中庭,面积1486平方米。 博物馆的核心空间还可以是一个表现空间。它可以表现博物馆的主题,表现博物馆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感染力。例如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的核心空间是3层高的见证厅,它被设计者詹姆斯英格弗瑞德称之为“记忆的共鸣器,反省的舞

7、台”。见证厅内扭曲的屋架、焚尸炉式的门洞、探照灯式的灯式,都强烈地表现着二战期间犹太人被法西斯大屠杀的这一历史主题。,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二)交通空间 博物馆的交通空间起着组织参观人流、引导观众参观的作用,博物馆建筑的走道、楼梯(包括电梯)以及自动扶梯、坡道的专用空间都是独立式交通空间。当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扶梯布置在中庭式进厅中时,就形成了组合式交通空间。这时的垂直交通设施,除了交通功能外还是中庭中的装饰与陪衬。因此,这样的中庭式进厅依然属于核心空间之列。独立式交通空间又有一般交通空间与特色交通空间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趣味性、艺术性,虽然它可以成为博物馆建筑空间序列中的

8、一个小高潮,但它在空间序列中的作用应恰如其分。 博物馆建筑的走道大都是一般交通空间,它可以是直线、曲线、折线等多种线性空间的形式出现。走道将观众自水平方向引导进入展室。有时将走道加以放宽、收窄等变化,或展出少量展品,从而改变线性空间过长的单调。,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主楼梯厅就是一个特色交通空间。这个主楼梯厅从1层到2层有个平面位移的变化。它自1层等腰梯形进厅所延伸出的三角形空间开始,一座单跑楼梯贴着三角形的一条斜边向上。到达二楼后,楼梯间位移到三角形顶部相连的八字形空间内,楼梯也从单跑梯变成剪刀梯。剪刀梯的双跑分别依附在八字形的楼梯间两边的平行墙面上。,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楼梯间空间,(

9、三)陈列空间 陈列空间是博物馆建筑的基本空间,是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载体。博物馆的普及教育职能是通过在陈列空间内进行站出来实现的,因此陈列空间是博物馆建筑主要的功能空间。虽然核心空间、交通空间有时也兼有陈列展室作用,但博物馆的陈列空间是指博物馆的陈列室。陈列室在博物馆建筑的陈列区中所占的面积最大,房间的数量也最多。 陈列空间起着烘托展品的背景作用,过于强烈的空间形象会喧宾夺主,破坏陈列主体的展出效果。因此,陈列空间一般都是中性空间和功能空间。它的设计要与展品特点及采光方式密切配合。 (四)服务空间 博物馆建筑的服务空间是服务于观众的辅助空间。售票、问询、小件寄存处、书店、纪念品销售处、餐饮、茶座咖

10、啡厅、休息等都是博物馆的服务空间。大中型博物馆的小件寄存处、书店、纪念品销售处可单独附设在门厅或进厅周围,而中、小型博物馆中,则可集中布置在门厅之中。具有服务功能的这种门厅,在不兼作进厅时,也可归属服务空间之列。,服务空间在博物馆建筑的空间序列中起着配角的作用。而当它们作为门厅时还是博物馆建筑空间序列的序曲,核心空间的前奏与衬托。因此,一般应当将服务空间作为形象简洁的中性空间来设计。,核心空间的空间设计 (一)核心空间的格调意境 博物馆建筑的核心空间可以表现出庄严的、典雅的、纪念的、亲切的、趣味的、科技感的.各种不同的格调与意境,而且常常还会将几个方面综合表达的需要。 一般来说,对称的空间具有

11、纪念性,封闭的对称空间还兼有严肃、庄重的特色。在对称的空间中包含着不对称,在简洁的空间形体中插入了适当的变化,这样的空间会渗透出典雅的气质。高大的空间显得崇高、气派。低矮变形的空间容易给人压抑沉闷的影响。通透明亮的空间洋溢着轻松和愉悦。近人尺寸的空间让人感受到亲切宜人。缺少装饰形体简洁的空间给人朴素感。形体特殊、自由的复杂空间形象多姿多彩,有艺术特色。穿插重叠的空间很有趣味,大空间中悬浮着规则的几何形体有一种与科技的联系。,古根海姆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三)核心空间的垂直交通中庭式进厅是博物馆建筑中最常见的核心空间。将楼梯、电梯、坡道、自由扶梯等垂直交通设施布置在中庭中不仅能引导垂直

12、方向的人流,增加空间的动感,还能丰富空间的形象,成为中庭中的装饰与景观。,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中的坡道,(二)核心空间的平面设计从宏观来看,核心空间的平面形状可分为单纯几何形、复杂几何形和自由型。,1.封闭空间 2.不定空间 3.流通空间 4.动态空间 5.悬浮空间 6.母子空间 7.下沉空间 8.地台空间 9.交错空间,不定空间-MIHO美术馆,流通空间-东京都现代美术馆,(四)核心空间的空间类型,下沉空间-大阪飞鸟历史博物馆,交错空间-尼姆现代艺术中心,陈列空间的空间设计陈列空间是展品的展示场所和观众参观活动的所在地。(一)陈列空间要与展品和展示的特点相结合 (二)陈列空间要为观众创造练好的观赏环境 (三)顶部的自然采光形式与陈列空间造型的结合 (四)陈列空间的空间组织,博物馆建筑陈列区的空间序列 1、博物馆建筑陈列区的空间序列是按观众参观博物馆的活动程序来组织的。 2、空间序列的设计要重点突出,有主有从。空间的组织要层次分明,有节奏,有变化,不能千篇一律。空间的过度要顺畅,同时还要注意空间序列的整体性、连续性。,谢 谢Thank you for listening,船山学院09级建筑学课程设计汇报,第一小组成员:范旺 李志良 王丹妮 谢瑶琳 郑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