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I习题答案(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21758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质工程学I习题答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质工程学I习题答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质工程学I习题答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质工程学I习题答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质工程学I习题答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质工程学I习题答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质工程学I习题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 1 水体富营养化 :富含磷酸盐和某些形式氮素的水在阳光和其他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水中所含的这些营养物 质足以使水体中的藻类过量生长,在随后的藻类死亡和随之而来的异氧微生物代谢活动中,水体中的溶解 氧很可能被耗尽,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和水生态环境结构破坏的现象 2 水质标准 :用水对象所要求的各项水质参数应达到的限值 3反应器 :发生化学反应的容器 4 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用一个函数 E(t) 来描述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情况的函数 5 水处理工艺流程 :通常将多种基本单元过程相互配合组成一个水处理工艺过程 6 凝聚:指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絮凝:脱稳的胶体或微小的悬浮物结成大的絮凝体的过

2、程 混凝:通过某种方法(投加化学药剂)使水中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过程 7 水中造粒 :在利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混凝过程中,由体系外部供给一定能量,在某些条件下就会产生密 实的颗粒状絮凝体的现象 8气浮:气泡的密度比水小得多,所以气泡能在水中上浮,将水中的 杂质颗粒粘附与气泡上,就能加快分离速度,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固,液分离。9 表面负荷 :单位沉 淀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 10过滤:使固-液混合物通过多孔材料(过滤介质) ,从而截留固体并使液 体通过的过程。 11 滤料的比表面积 :单位体积滤层中滤料的表面积 12 滤速:单位过滤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滤过水量,计量单位常以m/h 表示。 13 等

3、速过滤 :滤池在整个过滤周期中滤速保持不变等水头过滤 :过滤时池内滤上水位不变。 14 吸附:是指在两相界面上,物质的浓度自动发生富集的现象。 吸附平衡 :当吸附质的吸附速率 =解吸速率( V吸附=V解吸)即单位时间内吸附数量等于解吸数量则吸附质在 溶液中的浓度 C与在吸附剂表面上的浓度都不再变化达到吸附平衡 吸附等温线 :在恒温吸附平衡状态下单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q 和平衡液平衡浓度C间的关系曲线。 15 消毒:将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灭活,使之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消毒评价指标 :主要以大肠杆菌作指标和以余留消毒剂浓度作指标。 16 自由性氯 :水中 HOCL 和 OCL- 中所含的氯总量。化

4、合性氯 :水中所含的氯以氯胺形式存在。 17 离子交换及其平衡 : 当溶液中离子扩散进入树脂内部的速率与交换的离子扩散进入溶液速率相等时达 到了离子交换平衡,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18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及交换容量:由于离子交换树脂对于水中各种离子吸着或吸附的能力不相同,对于 其中一些离子很容易被吸着而对另一些离子却很难吸着。被树脂吸着的离子在再生的时候有的离子很容 易被置换下来而有的却很难被置换。离子交换树脂的上述这种性能称之为选择性树脂的交换量 又 称作交换容量,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g 或 mL )的离子交换树脂所能够交换出离子的物质的量(mol ) 。 19 水的软化和除盐 :软化是指降

5、低硬度。除盐是指降低含盐量。 20 膜滤: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在其两侧施加某种推动力,使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达到分离或 提纯目的。膜污染 :是指膜在过滤过程中,水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与膜发生物理化学作 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等作用,使膜产生透过通量与 分离特性不可逆变化的现象 21 截留率 :溶液经超滤处理后被膜截留的溶质量占溶液中该溶质总量的百分率。 22 渗透通量 :膜分离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单位膜面积上物质透过量,渗透通量=渗透系数 推动力 23 水的冷却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使用从换热设备流来的冷却水降低温度的水处理方法。 24

6、 干球湿球温度:干球温度是温度计在普通空气中所测出的温度,即我们一般天气预报里常说的气温。湿球温度是指同 等焓值空气状态下,空气中水蒸汽达到饱和时的空气温度,在空气焓湿图上是由空气状态点沿等焓线下降至100% 相对湿度线上,对应点的干球温度。 25 浓缩倍数 :在循环冷却水中由于蒸发而浓缩的溶解固体与补充水中溶解固体的比值,或指补充水流 量对排污水流量的比值。在实际测量中, 通常为循环冷却水的电导率值与补充水的电导率之比。 26 腐蚀:由于与周围介质相互作用,材料- 金属遭受破坏或材料性能恶化的过程 27 钝化:某些金属或合金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失去化学活性,由活化态转为钝态,材料钝化后具有的耐蚀

7、性 1 天然水体中的杂质和污染水体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按化学性质分类 天然水体 :无机杂质,有机杂质,微生物杂质污染水体 :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难生物降解的有 机污染物、无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污染物、有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污染物 2 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答: 产生原因:水体受到氮,磷污染的结果 危害: a 使水体变得腥臭难闻b 降低水的透明度c 消耗水中的溶解氧d 向水体中释放有毒物质e 影响供 水水质,增加供水成本f 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3 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 GB5749-2006 )包括哪四类指标? A微生物学指标 B水的感官性状指标和一般 化学指标 C毒理学指标 D放射性指

8、标 4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有啥?混凝. 沉淀和澄清 . 浮选. 过滤. 膜分离 . 吸附. 离子交换 . 中和. 氧化和还原 5 饮用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有哪些?答: 处理方法:好氧处理,厌氧处理 6 常规处理工艺流程的组成及去除目标?答:A典型地表水处理流程: 原水-混凝-沉淀 - 过滤- 消毒-饮用水 B 典型除污染给水处理流程:原水-预氧化 - 混凝 -沉淀- 过滤- 活性炭吸附 - 消毒- 饮用水 C 一般冷却水过 程:(自然沉淀)原水 - 自然沉淀 - 冷却用水(混凝沉淀)自然沉淀- 混凝- 沉淀-冷却用水 7 受污染水源水净化处理的主要对策?强化常规处理、预处理、深度处理、水

9、源水质改善。 8 反应器理论在水处理中有何应用?应用能够确定水处理装置的最佳形式,估算所需尺寸确定最佳操作条件 9 胶体的双电层结构 ( 图) 、胶体稳定性 (3 个) ? 胶体稳定性:胶体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状态的特性。A动力学稳定性 :强烈、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对抗重力 作用而不下沉,强弱与分散度和分散介质粘度有关。B带电稳定性 :带同号电荷的胶粒之间存在静电斥力 对抗范德华引力而稳定,强弱取决于电荷量和颗粒之间距离。C溶剂化作用稳定性 :胶粒与水作用形成水 化层,阻碍胶粒相互接近而稳定。 10 混凝机理 (凝聚 4 个、絮凝 2 个)? 凝聚: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 - 架桥、网捕 -

10、卷扫A压缩双电层 :原理:根据 DLVO 理论,比较 薄的双电层能降低胶粒之间的排斥能,两胶粒之间的作用力由排斥力为主变为吸引力为主时,胶粒会互 相接近发生凝聚。方法:向水中加入高价正电荷会置换胶粒表面上的反离子(原有的低价正离子),正 离子的数量减少导致双电层厚度变薄,胶粒表面电位降低,当 或 max=0 ,胶粒即可发生凝聚。 B吸附电中和 :原理:胶粒表面吸附异号离子,异号胶粒或带异号电荷的高分子,中和胶粒本身所带 的部分或全部电荷,从而降低电位,减少胶粒之间的静电斥力,使胶粒互相接近发生凝聚。但过量吸 附使胶粒表面电性发生反转而再稳定。主要驱动力:包括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氢键和配位键等

11、。C 吸附架桥 :原理:胶粒通过吸附有机或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助凝剂而架桥连接,使胶粒相互凝聚成大 的絮凝体而脱稳。方法:与不带电荷、带异号电荷、带同号电荷的高分子物质架桥(范德华引力、氢键、 配位键、电中和等)高分子物质投加量:过少不架桥,过多覆盖保护。D网捕卷扫 :原理:向水中投 加金属盐混凝剂后,金属离子水解和聚合后形成较大量的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水合金属氧化物沉淀物, 当此沉淀物体积收缩沉降时,网捕卷扫胶粒。 絮凝:同向絮凝,异向絮凝A异向絮凝 :由布朗运动引起的脱稳胶粒碰撞聚集。不规则运动/ 碰撞、强 度随胶粒粒径增大而减弱,当絮体增加到一定尺寸,不再起作用。B同向絮凝 :由水力或机械搅拌

12、所造 成流体运动引起的脱稳胶粒碰撞聚集。 11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答:水温,水的 PH ,水的碱度,水中浊度颗粒浓度,水中有机污染物,混凝剂种 类和投加量,混凝剂投加方式,水力条件 12 混凝过程的控制指标和要求?混合(凝聚)过程 :对水流进行剧烈搅拌,主要是使药剂快速均匀分散以 利于混凝剂快速水解、聚合、及颗粒脱稳。平均G 7001000s-1,时间 T1030s,一般 2min。此阶段, 杂质颗粒微小,同时存在颗粒间异向絮凝。絮凝过程 :主要靠机械或水力搅拌促使颗粒碰撞凝聚,故以同 向絮凝为主。同向絮凝效果G 、T有关,常以 G值和 GT值作为控制指标。平均 G 2070s-1, GT1

13、 104105 随着絮凝的进行, G值应逐渐减小 13 混凝剂及助凝剂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混凝剂:无机 a 铝系(硫酸铝明矾 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适宜PH5.5-8 b 鉄系(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硫酸铁 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铁) PH5-11腐蚀性强 有机 人工合成 a 阳离子型(含氨基 亚氨基的聚合物) 国外增多,国内尚少 b 阴离子型(水解聚丙 烯酰胺) c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聚氧化乙烯) PAM-0.0005Mg/L d 两性型 使用极少 天然 a 淀粉 动物胶,树胶,甲壳素等 b微生物絮凝剂 助凝剂 14 沉淀的类型及特点? A自由沉淀 - 悬浮物质浓度不高,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离散状态

14、;沉速不变,各自独立完成沉淀过程 B絮凝沉淀 - 悬浮物质浓度为50-500mg/L;颗粒之间可能互相碰撞产生絮凝作用;颗粒粒径与质量逐渐加大,沉速不 断加快 C区域沉淀 -悬浮物质浓度500mg/L;相邻颗粒之间互相妨碍、干扰;沉速大的颗粒也无法超越沉速小的颗 粒;各自保持相对位置不变;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形成清晰的液固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 D压缩沉淀 - 颗粒间互相支承,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出下层颗粒的间隙水,使污泥得到浓缩 15 理想沉淀池及斜板沉淀池理论? 理想沉淀池理论: 在保持截留沉速 u. 和水平流速 v 都不变的条件下, 减小沉淀池的深度就能相应的减少沉 淀时

15、间和缩短沉淀池的长度斜板沉淀池理论:在原体不变时增加沉淀面积可使颗粒去除率提高,斜 板沉淀池与水面呈一定的角度水流可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流动,颗粒沉于斜板底部而后自动滑下,其沉淀 面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水率或沉淀效率 16 影响沉淀效率的主要因素?答:影响 因素: 有 A雷诺数 B弗罗德数 C水深 D沉淀时间 E浑水异重流 17 澄清池的工作原理?答; 基本原理:如果能在池内形成一个絮体体积浓度足够高的区域,使投药后的原 水进入该区域与具有很高体积浓度的粗粒絮体接触,就能大大提高原水中的细粒悬浮物的絮凝速率 18 水中造粒的原理条件控制?1 底部进水区:脱稳颗粒与高分子絮凝剂充分混合2 造粒区:在

16、机械、水力 剪切作用下微小颗粒在大粒径高密度的成熟结团体表面实现逐一附着模式进行平衡造粒3 分离区: 上升 流速降低进行固液分离4 集泥区:落入的泥粒进行浓缩排出底部5 集水装置:分离区上方收集处理水。 19 过滤去除悬浮物的机理及提高滤池截污能力(过滤效果)的措施? 过滤去悬机理 :在滤层的孔隙中,悬浮颗粒从水中运动到滤料表面,并附着在上面,悬浮颗粒必须经过 迁移和附着两个过程才能实现去除过程提高过滤效果 :反力度过滤,均质滤料 23 图示说明 V型滤池的工作过程(原理)及反冲洗过程? 答:滤池的进水经池两侧的V型渠道流入, V型渠道下部有水平的配水孔,进水一方面经配水孔流入池 内,另一方面经渠道上部流入。进水经滤层自上向下过滤,滤后的水由下部长柄滤头收集,流入滤板下 部的底部空间,进入中心配水渠,最后经出水管流出池外。对滤层进行反冲洗时,关闭出水阀,并部分 关闭进水阀,仍保持一定量的进水,同时打开排水阀,滤上水位随之将至溢流堰顶,这时打开反冲洗水 阀和反冲洗空气阀,将水及压缩空气一起送入中心配水渠,渠中上部为空气,经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