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论美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621202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论美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论美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论美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论美教案 苏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十二十二 论美论美 【教学目标】 1.理解美的真正含义,形成对美的正确认识。 2.学习作者格言式的语言和多样的论证方法。复备区 【重难点】 1.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品味文章的有关论述,培养研读课文的能力。 2.联系相关知识及自己的体验,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轻松谈话,引入课题 雪莱曾经这样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风华正茂 的同学们,正值“美”的年龄,相信你们对美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那么,别吝啬,将你 慧眼发现的美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吧!(学生畅所欲言) 过渡:看来,同学们眼中的美可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呀,雨后的彩虹是美的

2、,春雨 滋润下的万物是美的,胜利者的微笑是美的,诗人作家笔下流出的篇章是美的,国色天资 也是美的但这些美是不是算得上是真正的美呢,让我们请出一位对美有过资深研究的 哲学他是谁呀?-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著名的哲学家.他 将在 论美一文中给我们一个答案. 二、阅读课文,确定观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比较分析下列哪一个句子表达了文章的主要观点。 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只强调了美德的 重要)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非作者的观点,而且在下文就已经否定了) 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

3、通过三者的比较说明 优雅行为之美最为要,优雅行为之美是美德的一种表现,但并不是全部。 ) 把美的形体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作者强调人的美的德行,认为和美的外表相比, 美德最有价值,但作者并不是简单否定外表之美) 三、探讨论证方法,梳理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 美德最美(喻证法、例证法) 分析问题具体论述美德最美 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 (例证法、对比论证法) 通过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 美。 (对比论证法、例证法) 通过某些老人与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对比论证法、引证法) 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

4、正的光辉。 (喻证法) 四、与大师亲密接触,向大师发起挑战 文章写于 400 多年前的英国。当时的英国人欲横流,许多形貌美的人无需花太多的努 力,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形貌不美的人要获得成功,则要付出比形貌美的人多 得多的努力。针对这样一种现实状况,培根就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二十一世纪的眼光 来重新审视他的这些见解,它们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呢?如果能,请陈述理由;不能, 则请修改并完善。 文章的开头这些写到,美德只要朴素外表的衬托就行,只要有美德,打扮并不华贵 2 也行,而结尾却说,只有把美的外貌和德行结合起来,才能放射出真正的光辉。是不是有 些自相矛盾呢,究竟要不要外貌美呢? 不矛盾

5、,全文始终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外貌 不美的,机遇不好,要加强修养,让宝 石发光,外貌美的,则不要倚仗年轻貌美,只有二者结合才是最佳的选择。联系作者生平, 从小出入宫廷,看惯了上流社会的贵族、贵妇人们是怎样注重外形美的,所以结尾的号召 也是有针对性的。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内在美胜于外形美,二者结合,美才真正放射光芒。 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给彼。 “此” ,指形貌美, “彼”指内在美。全句意思说形貌美与内在美在同一个人身上难以 并存。在今天看来,形貌美与内在美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两者是对立统一 的。 培根之所以这样说,是针对的社会现实而言的。 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他的常常是

6、机遇,而不是公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能凭一种固定思维定出美 的规格。但公认的规范还是有的,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第一次政协会上讨论,绝大部分小组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现在的五星 红旗。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美的;黄金分割是美的;和谐是美的。 。 。 。 。 。所以改为美是不能制 定(绝对)规范的,创造他的常常是机遇,而不(常)是公式。似乎更严密。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 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 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但初春、夏天,冬天分别都有不同 的美,针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季节的美。 美犹如盛夏

7、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如果单指外表的美 ,这一观点还可以成立,但相对于内在的话,则不能成立,因为内在的 美是可以保存,并能流传于世的,像雷锋,张海迪, 蒙娜丽莎的微笑等等。 。 。 。 。 。 。 。 。 五、小组合作,编写“我们的论美格言” 通过本课的学习,及与大师的挑战,我们对美应该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了,你能模仿作者 某些句子的写法,结合自己对美的认识,写出属于你们的论美格言吗? 六、总结: 美有很多种,有人喜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美,有人喜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之美,还有人说健 康才是真的美,总之,一千个人

8、心中就有一千个美的标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而 美德的重要性应该是永远都不会变的,他应该成为我们永远的追求。 七、作业: 班上有一名同学,平时喜欢浓妆艳抹,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学校规定穿校服,可她硬 是置之不理,而学习则是一塌糊涂。你是她的好朋友,学了论美这一课,请你写一封 信劝说他,注意信中要恰当引用文中的语句。 八、板书设计 论美 弗兰西斯培根 一、提出问题:美德最美。 二、分析问题: 1.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 2.通过三种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3、通过对比,进一步 3 强调美德最美。 三、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