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会何处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21161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社会何处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技社会何处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技社会何处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技社会何处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技社会何处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社会何处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社会何处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社會何處去?論科技素養教育的目標林志忠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程中心助理教授壹、前言在科技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對於教育的實施產生兩股重大的影響。其一是將科技視為教學的工具與途徑,考慮如何運用科技在教學情境及教學模式中,包括教學科技、教學媒體、 或是科技融入教學等主題,均是這方面的努力。另一股影響,是考慮如何因應科技社會,重新思考人民受教育的基本內容,主要的重點不再將科技僅視為一種職業的陶冶,而是考慮科技素養能力的培養的問題,當前許多學者論及之科技素養教育,即是這方面努力最典型的代表。本文將藉由學者對當代科技發展的反省,對科技素養教育的目標進行分析。文共分四部份,除前言外, 還包括當前科技發展之

2、樂觀論與悲觀論、未來科技發展的建議、科技素養教育目標的反省。貳、當前科技發展的樂觀論與悲觀論一般而言,對於當前科技的發展,學者有兩種不同的主張:科技的樂觀論、悲觀論。首先持科技樂觀發展立場者,深信科技的進步是必然的,即使當前科技發展有了些許困境或反效果, 但只要現代科技延續發展,不但將化解現代社會的許多缺失,同時也將帶領人類走向更進步的未來。亦即,科技終將協助人類袪除痛苦、壓迫,並且豐富人的生活,使(1)人類生活的期望更遠大;(2)人類生活有更高的標準;(3)人類食物與健康獲得改良;(4)人類大部份疾病獲得克服;(5)人類之溝通與旅遊更加便利;(6)人類知識成長越加快速(Herrington,

3、 1982:20; Ihde, 1993:60-61) 。這種對科技保持樂觀的說法,一般被稱為科技的樂觀論、科技之烏托邦主義,或是科技的喜愛者(techno-philia) 。持科技樂觀論之例子很多,如前蘇聯科學科技改革STR(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volution) 學說,他們強調資本主義社會中許多缺失,包括人成為機器的附加物,工人屬於資本的現象,都將隨著STR 的進行而改變。社會將從資本主義,轉變成社會主義,最後到達共產主義的理想。其結果不但有新的自動化生產方式,新的分配關係,新的工作性質、勞動分工與機器特質。最重要的人將完全停止生產的功能,轉而要求創造、科

4、學與管理工作,改變人附加於機器之現象。同時資本主義中之勞心與勞力之區隔也將隨之消失,而達到一種共產的社會 (Cooper, 1977:157-159) 。其次, Egbert Schuurman 也認為不是科技自動化使人疏離,而是自動化失敗時,包括機械式或不確定工作的運作,才會造成人類的疏離。當科技能完全自動化時,人將得到解放(Morton, 1979:330)。再者美國學者布里辛斯基(Z. Brzeninski)認為美國已進入電子科技(technetronic) 社會 ,這是一個美麗新世界的景象,社會之文化、政治、 心理、經濟等均由電子科技所塑造,一切勞動或勞心均為機器取代。人之生活水準將提

5、高,社會也將變成一種娛樂導向。最重要的是電子技術社會將採行才俊民主政治(meritocratic democracy) ,使民主、自由、平等均能充份達成,人可以過著人為人的生活。而貝爾 (Daniel Bell) 在後工業社會之來臨(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中,也主張智識科技的發展,使理論與知識取代了經驗的地位,隨著整個情勢的發展,社會將更易達成,社會也將更和諧(高武山,民71:15-16) 。另外, T. de Chardin 和 Dessauer 等人從神學或宇宙論觀點來論證科技樂觀的看法。T. de Chardin 認為科技的發展是一種

6、宇宙進化的現象,隨著人類意識的進步,必定創造機器,使人從物理心靈勞動中放鬆,並在意識中得到自由。因此, 科技是人類神聖計劃的一部份,它將協助人脫離非組織化、非理性,而不會對人造成威脅。F. Dessauer則主張科技是人的、宇宙、神的精神表達,他認為每一件目前科技難題,都已經存在一種樂觀的解決方式,科技的發明者或設計者只需要擔任除去面紗的工作,因而自其開始,其所領導之VDI (Society of German Engineers, Verein Deutscher Ingenieure) 的成員反二次大戰後人們對科技悲觀的批 判,朝向一種樂觀的看法(Huning, 1979:265-266;

7、 Rapp, 1981:6, 66-67) 。相對於上述樂觀的看法,歷史也出現一種反烏托邦的主張,十九世紀之浪漫主義,認為科學的啟蒙不是人類社會之福,反倒是將形成一種新的奴隸制度,人的情感、創造力、自由與責任將受到科學發展的影響而消失,因而未來社會是悲觀,不是烏托邦的。而在二十世紀時,人類經歷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後,科技發展中隱藏的許多弊病,包括科技對人、 科技對自然、科技對人文傳統之侵蝕等也逐漸顯現。科技被部份學者形容為一種混亂、無秩序、 邪惡的力量,特別它儼然形成一種普遍與不可避免的情境時,此時,另一批科技悲觀論之觀點,從傳統哲學中開始反省科技、科技文明、以及科技可能帶來的禍害。這是一種科技

8、的悲觀論調,有的學者則稱其為科技的反烏托邦主義,甚至是科技的恐懼病(technophobia)(Herrington, 1982:19, Krois, 1982:209-222; Rapp, 1981:3; Sassower, 1990:167) 。科技悲觀論是典型的代表,如馬庫色在單面向的人(One Dimensional Man, 1970) 一書中,討論科技意識型態問題,一方面批判科技理性成為社會新合法性基礎的問題,同時也對現代科技的支配性格有深刻的描述。馬庫色深覺一種單面向的人將在科技社會中誕生,因而對人類未來社會持悲觀看法(Murry, 1982:237; Marcuse, 1964

9、; 高武山 ,民 71)。海德格則以科技為真理的揭露為前提,分析當前科技的發展,它認為科技已將自然視為貯存者,而人類只不過是協助利用自然資源之處理者(Heidegger, 1977:3-36) 。耶魯勒在科技社會(The Technology Society, 1963)一書中,從社會的角度出發分析科技,他發現科技本身具有一種自我增長(self-augmentation) 的現象,而科技發展的結果,將使人類更為科技所控制,即使是因應科技 發展下人類所發明的人類技術,在耶魯勒的眼光中,也是一種科技的運用,只是更使人為科技控制的潤滑劑(Ellul, 1964) 。另外 Lewis Mumford在

10、機械的神話(The Myth of the Machine) 一書中,也認為科技的迅速進步,將使美、蘇成為兩個龐大的權力體系,成為一種新型的大機器(New megamachine),使生命原則受到了忽視,最後是人們對非生命與死亡的崇拜,人將面臨空前的災難,並有毀滅的可能(高武山,民77:14-15) 。另一種更徹底的科技悲觀論者如H. Jonas 和 Georg Simmel(1858-1918) 的說法。 Jonas在耶魯勒觀點的導引下,發展出最極端的科技悲觀論者。他認為人類現今所面臨的科技社會,已與海德格、 耶魯勒等人所處的情境不同,人類目前無需去理解有關科技活動的論戰,而僅需要去抑制在有

11、關科技的意識,因為科技的發展是悲觀的(Sassower, 1990:174-177) 。而Georg Simmel 認為文化天生即是悲劇。他主張人在生活中必將解放其能源成為創造物(科技),而這創造物之發展,將不僅是一種科學或實際工具,它可能會存在著自主(autonomous)性的問題,同時它也將塑造價值與文化的發展。Simmel 認為人一方面創造科技,但一方面又無能控制它; 人一方面透過創造物和文化來展現,但卻又與之對立,這無疑使得文化悲劇性根深蒂固。因此Simmel 認為人之主體文化將陷入困境,既不可逃也無法贏,因而使得文化的發展必將是個悲劇(Jalbert, 1995:37-51)。參、未

12、來科技發展的建議基於上述社會科技發展的討論,今後科技發展該往何處去?當代學者分別從樂觀與悲觀的角度,提出個人的建議,約略有五種基本的策略。一、樂觀精練策略(optimistic refinement strategy) :主張此種策略學者認為現代科技應不斷發展,特別是應對科技採用一種革新的加速力量,使科技更積極、更精練的發展,藉此來解決現存科技發展的問題(Ihde, 1993:90)。二、減少戰術 (scale-down tactic) 策略:這以E. F. Schmacher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 1976)一書為代表。他主張科技與科學相連結後,將造成控制的困難,解

13、決之道在於採取分散化 (decentralized)與小規模化的方式來因應。到目前為止, 類似的主張包括所謂適當科技(appropriate technology) 、 替代科技 (alternative technology) 與中介科技 (intermediate technology)等學說。一般而言他們強調以小的、可分工、可理解、地域性、低資本、低能源的科技,來取代大與高的科技(Brakel, 1980; Carpenter, 1983ab; Fandozzi 1983; Rogers Herrington, 1982:19) 。或許應該採用Sassower 之說,稱其為科技之杞憂者(

14、alarmist) ,人在運用高科技產物時,不忘其可能隨之帶來的負面作用(Borgmann, 1983:15, 6; Sassower, 1990:174-177) 。二、未來發展五種策略的反省從科技杞憂論來省察科技發展未來的策略時,發現強調科技樂觀或悲觀,事實上並非重點,重要的應該是如何在科技的運用中,既可從中獲取利益, 同時又能避免弊端產生(Ihde, 1993) 。上述之樂觀精練策略,無疑將更擴張科技理性而忽略文化傳統外在因素的考量,可能產生更多科技的負面作用。減少戰術策略雖體驗到自然資源、環境、 人類心靈與社會情境的破壞問題,並從地域性問題加以考量。但主要還是從科技理性著手,特別是其採

15、用之評估方式(如成本效益分析) ,基本上也是一種科技理性的表達。因此其雖可以減緩科技的破壞,但仍無法積極的改善。 重視人文傳統策略與懷鄉式策略,兩者之主張雖能提高人類對科技外在因素的體認, 但似乎過份理想化,且不能正視科技發展的問題,以為僅從人文學科的加強即可化解科技的問題。 事實上,人類唯有納入整個科技體系中,才能更積極有效的面對科技的問題。至於理性化策略,從人類理性的宏揚著手,在當前科技內在面過份發展之際,它的確是一項可行的策略,惟它應當只是個起點,而非終點,在溝通理性充分開展後,人們必須有效對科技問題進行溝通。因此, 整個科技未來發展,應以減少戰術策略,加上重視人文傳統及理性策略之提昇為

16、主要方向。 一方面人實無法在科技發展中走回頭路,事實上也無需如此,惟要避免科技悲觀論所省察的問題, 無疑地採用小而美的發展策略值得考慮。此外, 從人文傳統的重視及理性的提昇,將有助於如何小而美的發展科技,使科技對傳統人文的侵害減到最少,而使科技的正面意義得到最大的效果。三、科技素養教育的目標的反省從科技發展的體認,以及當前學者教育上的建議,對於當時科技素養教育目標的啟示,以下將分別從減少戰術策略、重視人文傳統及理性提昇策略來進一步思考。(一)從減少戰術策略思考著重地域性的科技素養教育如前所述, 減少戰術策略強調科技發展的適當性、中介性、 替代性與分散化及科技的診斷與評估,從此思考當前科技素養教育的目標,它應該著重地域性問題的科技素養教育。科技宰制下的社會將是一個均質社會,特別是朝向西方之科技模式發展,這不但將使社會中原有的人文傳統受到無情的破壞,同時也忽略不同社會對不同科技能力的需求。第三世界在面對當前科技社會,有所謂適當科技、替代科技等主張,其主要目的即希望整個科技發展應強調國家之特殊性, 從社會的特殊性來考慮整個科技的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