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盘山供水管线勘察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18623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磨盘山供水管线勘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磨盘山供水管线勘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磨盘山供水管线勘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磨盘山供水管线勘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磨盘山供水管线勘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磨盘山供水管线勘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磨盘山供水管线勘察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部分:文字报告部分一、勘察目的 、任务要求及依据的技术标准(一)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哈尔滨市供排水集团拟进行磨盘山配水管网的建设。受其委托,我院承担了该项工程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建设单位提供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资料,针对工程的特点主要完成下列几项工作:1 、判明供水工程配水管网沿线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2、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质、地貌、地层结构特征、各类土层的性质、空间分布。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及对工程的影响。4、评价环境水对管道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查明沿线各地段的松软地层,可能产生流砂、管涌和地震液化地层的分布范围。6、评价场地地震效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建

2、筑场地类别。(二)依据的技术标准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3/9022005)7、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8、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二、拟建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哈尔滨市磨盘山配水管网,具体线路为从平房区净水厂至京哈二级路,拟采用钢管,管径DN1000mm,管道埋藏类型应属明挖浅埋管道,管底埋深在 3-4m左右。三、

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完成情况2 (一)勘察方案本次勘察工作勘察方案是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我院共同研究确定的,共布设了钻探取样孔4 个,勘探孔孔深 6m ,采取钻探取样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察工作,标准贯入试验2 处。(二)勘察方法1、钻探取样本次勘察使用了SH-30型工程地质钻机及配套设备,采用冲击钻进方法,钻探执行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粘性土取土采用厚壁敞口取土器采取土试样,土样等级为级,方法为重锤少击法,操作执行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2、原位测试工作为确定粘性土的状态、 承载力,采用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设备为:标准贯入器,触探杆外径42

4、mm ,穿心锤质量 63.5kg 。试验方法为自动落锤法,试验竖向间距2.0m。3、室内试验根据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对勘察资料的要求,室内试验为常规项目中的含水量、比重、液限、塑限、固结试验及特殊试验项目中的直剪试验,所有试验工作均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所取得数据真实、可靠。(三)完成的勘察工作量及日期本次勘察工作外业于2007 年 7 月 27 日完成,勘察报告于2007 年 8 月 1日完成。完成勘察工作量见附表(勘探点一览表)。四、场地区域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一) 区域地质构造哈尔滨市区位于小兴安岭松嫩地块松嫩断陷东南隆起区,地处松花江的中游,东部靠近丘陵山地,其余为广阔的冲积平原,平原波

5、状起伏,河谷地貌发育,阶地清晰,漫滩开阔。哈尔滨市区内及其附近,活动断裂少,而且活动断裂运动结果表现为断块整体升降为主。哈尔滨市区除阿什河与松花江交汇处是活动构造复合部位,稳定性比较差外,其余区域稳定性好,处于相对稳定的3 断块上。(二)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形起伏不大,所处地貌单元为岗阜状平原地带,岩土成因为第四纪冰水洪积作用下形成的粘性土。五、场地地层结构及特征拟建场地表层为耕土,下部为粘性土。场地地层结构及特征描述如下:第(1-1)层耕土:褐色,含植物根系, 深度 0.0-0.5m ,平均厚度为 0.43m。第(1)层新近沉积粉质粘土:黄褐色,堆积时间短,结构松散,欠压密,深度 0.4-

6、1.5m ,平均厚度为 1.08m。第(2)层粉质粘土:黄褐色-褐黄色,可塑,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稍光滑,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层状结构,深度1.5-3.5m ,平均厚度为 1.13m。第(2-1 )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稍光滑,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层状结构,深度1.5-4.2m ,平均厚度为 0.73m。第(3)层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中- 高压缩性,干强度中等,稍光滑,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层状结构,深度2.5-6.0m ,平均厚度为 1.84m。第(3-1)层粉质粘土:黄褐色- 褐黄色,硬塑,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稍光滑,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 层状结构,

7、深度 3.5-6.0m , 平均厚度为 0.80m。第(3-2 )层粉质粘土:褐黄色,软塑,中压缩性,干强度中等,稍光滑,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层状结构,深度5.5-6.0m ,平均厚度为 0.50m。六、场地地下水条件本次钻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出露,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深,因此对配水管网的埋置无影响。七、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一)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选用,充分考虑了取样方法、试验方法、测试方法对取值的影响,按照不同层位进行统计,采用算术平均值、标准值、变异系数、回归修正系数等可靠性数理统计学理论,以获取准确的岩土设计参数。本次勘察共做标准贯入试验2 孔

8、,分层统计时剔除异常数值,计算经杆长4 修正后的锤击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值(杆长修正公式 N= N)以评价场地土的承载力。场地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和标准贯入试验统计结果详见附表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二)地基土承载力的确定根据标准贯入试验、 土工试验指标, 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如下:地基土承载力综合确定建议表表7.1 单位:kPa 地层编号岩土名称土工试验标贯试验承载力特征值 2 粉质粘土180 178 170 2-1 粉质粘土200 190 3 粉质粘土160 158 150 3-1 粉质粘土200 196 190 3-2 粉质粘土140 136 130 八、地基土适宜性评价表层

9、耕土结构松散, 不可作为地基基础, 在施工中应予以彻底清除;第(1)层新近沉积粉质粘土分布较均匀,但结构比较松散,物理力学性质较差且差异较大,虽然可以用做铺设管道的基础持力层,但地基土承载力较低; 第(2)层、第(2-1 )层、第( 3)层粉质粘土分布较均匀,性质良好,是铺设管道理想的基础持力层。九、地震效应(一)建筑场地地段划分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中表 4.1.1 确定,该建筑场地范围不处于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二)场地土的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中第 4.1.3 条和第 4.1.6

10、 条确定该场地土类型属中软场地土。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场区范围覆盖层厚度大于 50m ,建筑场地类别为类。(三)抗震设计参数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附录 A规定:哈尔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5s 。5 十、结论与建议1、勘察结果表明:本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好,没有发现不良地质现象,可以进行磨盘山配水管网的建设。2、根据建筑物的特征及场地地基土的性质,本场地适宜采用明挖浅埋的施工方法。3、由于粉质粘土浸水后承载力会明显下降,因此在管道施工时, 应严防地基土被水浸泡。4、哈尔滨地区为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Z0=2.00m。2.00m深度内粉质粘土=19.6(% ),p=17.0(%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表 G.0.1 判定符合 p+2p+5 式, 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2m ,故判定冻胀等级为级,平均冻胀率1(% )3. 5,冻胀类别为弱冻胀。5、管道挖至设计标高时应及时通知我院验槽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6、孔口高程为大连高程系,是由我院实测的。7、由于勘探点间距较大, 施工时如遇场地条件与地质报告有差异应通知我单位进行施工勘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