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15881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皇帝的新装(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皇帝的新装(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皇帝的新装(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皇帝的新装(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皇帝的新装一、任务分析学习这篇童话,最终应让学生明白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告诉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了解丰富的想像和极度的夸张所刻画出的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学本文应理清文章的线索,抓住荒诞可笑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进行分析。二、教学目标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线索。能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语言描写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的思想意义。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能大胆地发挥想像,续写童话。三、教学重难点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评价性格;发挥想像和夸张续写童话。四、设计理

2、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是“三位一体”互生共长的。 而学生又是阅读对话活动关注的中心,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自主地与文本(作者)对话,去自行发现、自行构建文本的意义,这样他们才能学会阅读,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根据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要充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起桥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习。五、课前学习搜集安徒生的资料及本文写作

3、背景。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一、教学内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线索,分析人物,评价性格。二、教学流程(一)导入从审美的角度,让学生谈谈对“美”的认识来导入。(板书课题 )请你当小老师请你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组织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来介绍安徒生及其创作背景。老师对学生介绍加以评价、补充。2 明确:安徒生(18051875) ,19 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4 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去谋生,得到剧院导演约纳斯 ?科林的资助,获得学习的机会。17 岁开始发表作品。安徒生的创作十分丰富,其中最出色的是童话。他一生共创作了168

4、 篇优美的童话,代表作有丑小鸭、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 皇帝的新装 、 夜莺、 卖火柴的小女孩 、 海的女儿等。写作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 年。当时,丹麦已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教师补充:安徒生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作品主题多为描绘穷苦人的悲惨生活,热情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鞭挞

5、统治者的残暴、贪婪。(二)整体感知整个故事围绕皇帝的新装展开,如果课文第一段用小标题“皇帝爱新装”概括,请你快速浏览全文,也用类似的小标题给课文故事拟个提纲。组织学生先自读、思考、归纳、概括,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再全班交流。明确: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教师过渡语:围绕“新装”这个中心,作者创设了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孩子揭骗这样一个社会怪圈。(三)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问题,经过讨论、整合、提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提供问题,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交流。1 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皇帝、大臣及老百姓一开始为什

6、么都不敢说真话?作者为什么最后由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话?2 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人认为是在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虚伪、愚蠢;有人认为是揭示人性的弱点,教育人们不要自欺欺人。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3 对于文中的人物,如皇帝、大臣、骗子、百姓等我们大致有了一些共同的认识,你能“另辟蹊径”对他们做一番别样的评价吗?明确: 1 皇帝害怕别人说他是愚蠢的,不称职的,自然而然地说了假话。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愚蠢的、不称职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老百姓们出于自身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的影响也不敢说真话。因为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还未被当时不良的世风所影响。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孩

7、子的身份。让孩子发出“天真的声音”,也是安徒生用童语写童话的具体表现。同时,这“真”“美”的举动也和充斥前文的“假” “丑”的行为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的希望。3 2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作品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由此可知, 本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从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做一个诚实勇敢的人。3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皇帝:爱慕虚荣、荒淫奢侈、昏庸无能、愚蠢可笑、虚伪狡猾、口是心非、自欺欺人。(具体表现:爱慕虚荣、荒淫奢侈、昏庸无能:从故事开头治装费用、心思兴趣、换衣

8、次数三个方面写出皇帝爱穿着的癖好。愚蠢可笑:从被两个骗子用极其简单的伎俩,上当受骗可以看出。口是心非、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没有看到衣料,却极力称赞骗子织的衣料,并赐予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授予他们勋章。穿新装的时候,明明什么也没穿,还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虚伪昏庸:在参加游行大典时,他听到老百姓说了真话,十分恐慌。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掩饰自己。)大臣:虚伪愚蠢、阿谀奉承、自欺欺人、迎合讨好(怕丢官)、缺乏自信。他们明明看不见衣料,却极力称赞布料的美,并抢着向皇帝介绍衣料如何美,称赞皇帝的新装多么合身,多么好看,多么贵重。

9、别样的评价:皇帝被当众揭穿真相但未杀害小孩、百姓,还是有些仁慈。 大臣们也是迫于形势,无可奈何。 骗子不值得肯定,他们纯粹是为了个人捞取钱财;骗子精明,敢于愚弄最高统治者,以毒攻毒。 百姓尽管是无辜的,但他们有着致命的人性弱点,不敢做“出头鸟”。(四)联系生活运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有没有骗人和受骗的经历,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组织学生思考、全班交流。过渡语:不能缺乏自信、轻信别人、爱慕虚荣,否则就会被当作弱点被他人利用。我们既然尝过被骗的滋味,觉得骗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所以我们自己也不能做这种事,否则我们互相欺骗,那设想一下,我们就生活在欺骗中,谎言从头顶过,从眼前过,从耳际过,在每个角落都飘来飘去,那这个世界还会有光明和温暖吗?还会有爱和团结的力量吗?(五)迁移拓展可是偏偏皇帝就生活在谎言的世界中,由于愚蠢、不自信才会在游行时出丑。所以,请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放飞想像: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他会怎样演变呢?而那两个骗子又会有怎样的遭遇呢?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像,为本文续写结局。组织学生写作,再全班交流。三、课后学习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如海的女儿、 丑小鸭、 豌豆上的公主等,并讲给附近的小朋友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