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泪珠与珍珠再别康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12226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泪珠与珍珠再别康桥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案:泪珠与珍珠再别康桥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案:泪珠与珍珠再别康桥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案:泪珠与珍珠再别康桥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案:泪珠与珍珠再别康桥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泪珠与珍珠再别康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泪珠与珍珠再别康桥(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例教案及教学评析(四)教案七:泪珠与珍珠(北京二龙路中学肖洁)设计阐述 泪珠与珍珠一文中,作者以一颗温存的心细细体味生涯中的“ 泪珠” ,从 中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使文章闪烁着哲理的火花。本文文美,情更美。对于语 文教学来说, “ 品味语言、感悟生活、提升精神” 永远是我们的追求。因此,本课 教学引导学生体味文章中蕴涵的情感和意义,从身边的点滴细节中感悟人生, 拥 有慈悲之心、感恩之心。课堂上以诵读体味为主,以课件辅助教学,集音乐、图画、照片、朗诵等视 听手段为一体,引领学生充分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和深刻哲理,并联系实际生活, 提升自己的精神与情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

2、文本的解读, 了解课文彩线穿珠、 层层递进的结构技巧, 欣赏清丽、优美的语言,领悟本文深刻的内蕴,提高鉴赏抒情散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课前自主学习, 上网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课上在老师的主导 下,采取合作讨论的方法,探究文章的结构、线索、主旨。在研读文本、品味语 言的基础上,深究文章蕴含的深刻的哲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细腻丰富的情感,领悟苦难也是一种精神财富。 善于感悟身边的点滴细节,积极进取,拥有爱心、感恩之心。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结构的特点;理解泪珠与珍珠的内涵及其关系。教学难点:体味文章蕴含的情感;感悟哲理并提升精神。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学生课前准备:1上网查找作

3、者琦君的资料,读一两篇琦君的文章。2诵读泪珠与珍珠,掌握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1幻灯片 1,出示橘子红了的剧照,吸引学生,引出作者琦君。2幻灯片 2,自动播放泪珠与珍珠的图片,教师此时板书课题。3幻灯片 3,作者简介,只出示一张照片和最主要的内容,因为学生已经 提前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了作者。二、深情诵读,用心品味。幻灯片 4,添加背景音乐秋日的私语,以增强作品的韵味和感染力。伴 着音乐,老师范读一部分,四个学生轮流深情诵读。五、把握内容,品味语言。1幻灯片 5,文中写了哪几种泪?学生四人一组合作讨论,推荐一名代表回答,互相补充,直到概括完全。然后幻灯片显示:书中泪,归乡泪,

4、爱子泪,奋斗泪,慈悲泪,感恩泪。灯片 6,泪为谁而流?一组同学快速回答。显示:为自己,为他人。可否颠倒顺序来写?为什么?此为文章的重点,需要详细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理解和把握。分析:把前 4 段作者引用的句子划出来。作者真正理解这些泪珠吗?为什 么?“ 并未能体会什么是忧患, 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可以说是对泪珠的 最浅层的 感觉。怎样才能理解泪珠呢?文中的一句话给了我们答案,“ 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 余,才能体会眼枯见骨的哀痛” 。作者是台湾人,对骨肉分离之泪的理解肯定是 很深刻的。爱子泪,还有生命过程中艰苦的奋斗泪。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亲 身感受,领会了什么是真正的忧患。 遇

5、到忧患该怎么办?一定要有用泪水把它冲 出来的勇气。吹尽黄沙始见金,艰苦过后将是熠熠发光的珍珠。文章到此并没有停笔,而是接着写慈悲的观音因为“ 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 苦与罪孽 ” 一直流泪,耶稣为 “ 背负人间罪恶 ” 滴血而死。这两个例子流泪流血都 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解脱芸芸众生的痛苦。这种为他人所受的哀痛, 体现的 是高尚的人格情操和巨大的人格力量。也正因为此, 他们才得到了众人虔诚的跪 拜,信徒们流下了最纯洁真挚的泪。在这里,泪水已超出了人间个人情感,是一 种普天之爱, 至高无上的泪水。 同时作者对人生的 感悟也达到了最高境界: 要善于为他人着想, 为他人多分担忧愁、 解除痛苦。奉献

6、自己,幸福他人,懂得感恩。 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最后明确:由感觉到感受到感悟,作者由小到大、由浅入深,采用层层递进 的写法,阐述了自己对泪水的认识,也就是对人生认识的深化过程。形成板书:3幻灯片 7,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学生找出来,显示: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分析:从结构上,起了贯穿全文的作用。从内容上,代表了琦君70 年的人 生体验。无论是什么样的眼泪, 都能使我们的眼睛更清澈, 使我们的心灵更纯洁。 这些包含着丰富情感的泪珠,在琦君老人眼中已幻化成世间最美丽宝贵的珍珠。 我想这也是这篇文章起名泪珠与珍珠的一个原因吧。4泪珠与珍珠在哪儿联系在一起?学生齐读第十段,

7、老师补充“ 蚌病成珠 ” 的故事。分析第十段。幻灯片 8,泪珠与珍珠各自代表什么?作者借此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四人一组合作讨论, 推荐代表回答。 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认识不同, 不强求答案一致,方向对即可。最后明确:泪珠指人生中的不顺、挫折、灾难、忧患等,珍珠指战胜这种种 忧患的结果,可以是思想的启迪,意志的磨炼,人生的感悟等,总之,是一种精 神上的财富。幻灯片 9,引用琦君的原文。生活中,每个人心灵中都应该有一粒珍珠,它 就是排除困难的毅力与智慧。 这粒珍珠是随着人的年龄, 学识与修养而逐渐长大, 逐渐变得更晶莹圆润的。六、感悟生活,提升精神1幻灯片 10,你经历了哪些泪?因为身边的事最

8、打动人, 所以让学生选取自己经历的眼泪来谈,几个同学谈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流泪经过。老师也敞开心扉, 谈自己的泪。 作为母亲为儿子而流泪, 谈到办公室里家长 们流的泪,启发学生理解父母;作为老师为学生而流泪,这是学生有目共睹的, 触动他们的心灵, 启发他们思考老师的泪水, 激化他们的情感, 促进他们思考人 生,感悟人生幻灯片 11,结语:人生就是这样:我们要承受很多东西,正如我们要享受 很多。当我们承受苦难的时候,我们必须用勇敢、坚强、智慧和爱对抗厄运;当 我们享受幸福的时候,我们应该对这些幸福的施与者心存感激。相信此时你对泪珠与珍珠有了更加深刻认识了吧,那么请再次大声朗读第十 段。2幻灯片 1

9、2,你看到了哪些泪?学生谈了自己的泪珠,但眼界又不能太窄,要试着关注社会、放眼世界。因 此精心挑选了一些震撼人心的照片,加上深情的解说词,再配以辛德勒名单 中的小提琴独奏,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动人心弦,引人深思。幻灯片 13 艰难的生活幻灯片14 饥饿的苏丹幻灯片15 无助的泪幻灯片 16 岁月的泪幻灯片 17 骨肉情深之泪幻灯片18 安慰的泪幻灯片 19 无泪也悲幻灯片 20 同命相怜幻灯片 21 英雄探妻幻灯片 22 母亲悼子幻灯片 23 王义夫的泪幻灯片24 二龙路中学募捐现场幻灯片 25 家长感言幻灯片 26 结语: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故事都承载了太多真挚纯洁的情感,每 一滴晶莹的泪珠都凝

10、结了一段人生深沉的体验和悲欢不管眼泪背后的内容 是什么,只要是真情流露,就一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让我们珍惜泪水,珍惜这纯洁真挚的泪珠中蕴含的美丽动人的珍珠吧!七、研究性作业:幻灯片 27,泪珠晶莹透亮,浸润着人的欢喜、悲伤、忧愁和痛苦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眼泪,请以“ 泪珠” 为话题,写一篇随笔。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眼泪, 请分类摘抄并分析其中的 “ 珍珠”(分类:古代诗歌、 现代诗歌、小说、散文)。注:各小组分工合作,任选一题,一周后展出。教学反思 根据三维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重点把握了两大部分:一、研读文本文章中写了很多泪,到底有哪几种?按什么顺序来写?用什么把它们串起 来?我按照这个思路引导学生们

11、来合作探究,深入文本, 把握主旨。 这是必不可 少的重要环节,因此用了三分之二的时间来分析研究。二、延伸拓展在研读了文本, 读懂了泪珠与珍珠的主旨以后进行拓展。因为身边的事最打 动人,所以让学生选取自己经历的眼泪来谈;但眼界又不能太窄, 引导他们关注 社会,放眼世界, 因此又选取了一些震撼人心的照片来欣赏。这是由课内到课外 的自然延伸,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就这样展开双翼,可以说是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此外,我觉得这节课还有两处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一是德育渗透。 亲情的淡薄,同情之心、感恩之心的缺失是现代社会的弊病。 我希望我的学生不要变得麻木、 冷酷,而要有一颗仁爱的心, 去理解、关心

12、他人, 学会感动、感恩。因此不论是在文本研读,还是延伸拓展中,我都有意无意地提 到学生自己、学生家长、老师们,以情动人,于不经意间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 他们的情感, 净化他们的心灵, 引导他们从身边的点滴细节中感悟人生,拥有慈 悲之心,感恩之心。二是课件辅助。 制做课件确实花了我不少时间,但其效果也是鲜明的。 尤其 是最后的照片展示,我精心编写了解说词,再配以辛德勒名单中的小提琴独 奏,音乐一起,意境全出。老师和学生都感动了,甚至落泪了。其实,悲悯之心 人人都有,只是看何时被激发出来罢了。不足之处:1在学生发言时,我作为老师,要适时点评,尤其要善于激励学生、表扬 学生;当学生谈自己流泪的经过时

13、,我作为听众,作为朋友,要与学生有语言表 情的交流,或者说有情感的共鸣。2在研读文本时,如果每一部分的关键处由学生自己来分析,老师适当点 拨,那就更好了。专家评说 这是一堂感人的课,教学过程中不止一处催人泪下。课堂上教师用心良苦, 取材精心,解说动人,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取得很好的效果。主要是学生谈自己的泪,还有看别人的泪。感人至深。泪珠与珍珠 是一篇优美的、蕴含着深刻人生体验, 并有一定哲理的散文。 在“ 把握内容,品味语言 ” 这一环节,教师设计的问题非常好,起到了引导学生阅 读和深入理解课文的作用。不足之处:让学生自己从阅读文本中去感悟的过程比较仓促。课堂时间分配上, 阅读文 本的时

14、间少了一些。教案八:再别康桥(北京八中柯艳)设计阐述 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贯穿始终的有五点思考:1让学生在了解一点诗歌史和诗人特征的基础上深入鉴赏文本,学会自觉 从史的角度评价和鉴赏诗歌,从流派特征和诗人特征入手深入阅读并鉴赏文本。 所以课前让学生泛读 中国新诗一百年 和查找有关徐志摩的资料, 并且课堂导 入也从流派到代表诗人到代表诗作。2强调将诗人资料转化成自己心中的诗人感性形象,而不仅仅是记忆诗人 的生平和代表作。 对诗人形成自己的感性认识, 拉近与诗人的距离, 既有助于理 解文本,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理念。所以课前的资料整理让学生写成 “ 徐志摩印象 ” ,谈自己心中的徐志摩。3

15、诗歌鉴赏绝对不能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初读鉴赏,但 同时也不能让课堂停留在表面的活跃,不能让课堂在同一理解层面上滑行。应该 避免停留在大意疏通或者个别字词锤炼的分析层面上,要让学生懂得一点鉴赏诗 歌的一般术语和常识并自觉运用,不至于太过幼稚或自说自话。 所以课堂的处理 上我会比较注重结合学生的初读鉴赏,并在关键问题上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让学 生在各自的初读基础上自觉向教师的鉴赏靠拢,自觉提升鉴赏能力。4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质疑,课堂应解答学生的疑惑,让教学从学生的理解 层次出发,真正关注学生的阅读障碍, 从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所以课前我让学生对文本质疑,并且在课堂上结合

16、学生的质疑展开讨论。5要将诗歌的鉴赏置于横向和纵向的交叉点上,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深 入体会诗歌的特征和艺术成就。所以课堂中有一个拓展作业就是诗歌比较阅读, 并本堂课后安排一堂诗歌比较阅读鉴赏课。课前准备:让学生阅读教师推荐文章中国新诗一百年、写“ 徐志摩印象 ” 以及写出自己初步鉴赏文本的感受并提出质疑。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我们泛读了一篇文章,是吴思敬先生的中国新诗一百年,目的是希 望大家能对新诗发展的脉络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鉴赏诗歌。今天课上我先 来考察一下大家的阅读情况,提一个问题新诗发展中出现了一个流派“ 新月 派” ,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这个流派的印象吗?学生回答,投影明确(特征、审美主张、代表诗人)如果说新月派是中国新诗发展中不得不提的流派,那么新月派中也有一个不 得不提的诗人 徐志摩。课前很多同学写了自己心中的徐志摩,写得很好。 下 面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心中的徐志摩用自己精炼的语言介绍给大家?学生回答明确: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 徐志摩的一生值得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