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道德复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道德复习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道德复习材料1 考试题型:一、填空题;二、单选;三、名词解释;四、简答;五、论述;六、 案例分析。 第一章教师概述 1.教师的法律概念:“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 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的职业性质:(1)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教学; (3)教 师有崇高的使命。 3.教师的社会功能: (1)培育一代新人。教师是育人的导师,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 (2)传承精神文化。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着,是人类智能的开发者; (3)推动社会文明。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的基本特征,校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 重要保证。 4
2、.教师职业的特点:崇高性、奉献性、示范性、主导性。 5.教师的基本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获取报酬权、民主管理权、进修 培训权。 6.教师的基本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 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 法制教 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 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的行为, 批
3、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 业务水平。第二章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1.教师专业的含义: 教师专业是指从事培养人的、 需要专业训练并有专业的知识、 技能、职业道德的专业性的社会服务职业。 2.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职业的发展或教师个体的专业成 长过程。 3.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联系与区别 (1)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职业的发展或者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 业化发展是教师按照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 获得学科专业知 识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取 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
4、2)教师专业化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则是 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升; (3)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是国家或社会对教师群体的客观要求, 教师个体处于被动地位。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主动适应职业要求,不断实现自我 更新的过程。 4.专业自我中特别重要的部分是教师对其专业活动所持有的知识、观点和价值,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形象; (2)自尊; (3)职业动机; (4)工作满 意度; (5)对教师任务的认识;(6)未来前景;(7)个体的教育理论。 5.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阶段发展理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道德复习
5、材料2 段。 6.“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 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我反思、自我 专业结构剖析、 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定、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 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 7.“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将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 (2)强调教师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3)目标直接指向教师专业发展。 8. 教师职业生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与其相关 的态度、价值观、愿望、责任等经历过程。 9. 教师
6、职业生涯发展: 是指个人预备或选择进入教师行业,积极适应行业对从业 人员的种种规定或要求, 主动在行业中扮演和学习各种角色,逐渐由相对不成熟 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 10.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了解) (1)漫长而宁静的生涯; (2)工作对象群体的同质性大、个体的差异性强; (3)教师与工作对象的年龄距离逐渐增大; (4)教师职业活动的不确定性与可比喻性。第三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职前教师教育、 新教师的入职教育、 教师的在职教 育。 2. 职前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 (1)职前认识自我并评估时空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评估,在比较中进行评 估,全面辩证地评估
7、,借助科学手段进行测评; (2)树立新教育理念; (3)构建教育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开展学科专业课程, 开展教育学科课程; (4)加强教育实践训练; (5)学会终身学习。 3. 职前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 (1)大学主导的高等教育机构式教师教育模式。新生入学阶段;教师教育课程 学习阶段;微格教学演习阶段;教育实习阶段; (2) “理论实践” 交融的合作伙伴式教师教育模式。第一阶段理论学习和主 题见习结合;第二阶段实践场景下学习与理论结合; (3)毕业论文的叙事研究模式。 4. 我国职前教师教育阶段的课程分为五个模块,通识模块、 学科基础模块、 专业 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和实践课
8、程模块。 5. 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基本目标: (1)为新教师创造安全的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有效应对新教师的日常危机,避 免新教师的职业挫折; (2)支持新教师的角色转变; (3)帮助新教师学会教学,进而为持续的专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道德复习材料3 (4)促进新教师的个体和专业幸福感。 5. 新教师入职教育的要求: (1)改善职业态度,完善个性品质; (2)优化专业发展策略; (3)完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模式; (4)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技能。 6. 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模式: 带教模式、合作模式、集中培训、 理论实践研究模式。第四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 1.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9、的定义:在现代教育发展观(主体性、可持续性、多元化、 整体性等发展理念) 指导下,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和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 通过评价来找出差距、改进工作质量,实现最终的教师专业发展。 2.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基本原则: (重点) (1)教育性原则。教师要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课题,理论联系实际使研究的成 果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 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有利于改善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增强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有效地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服务; (2)客观性原则。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各项指标体系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 求是地进行解释,按照本来面目加以评价,不能有任何主观臆断; (3)发展性原则。教师要看
10、到当前学校中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问题及原因,并 进行分析综合,以预测其将来发展和变化的趋势。 (4)多元化原则。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活动中,需要学校领导、同行、 学生、家长以及被评教师的共同参与。 2.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标准: (重点) (1)专业理念。它是教师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 理性理念,包括基础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 (2)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这个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经 验,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础。其内容包括:当代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知识、工具性 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一至两门学科的专业性知识与技能;教育科学知识; (3)专业能力。教师要胜任其
11、工作就需要具有专业能力,其内容包括:教学能 力、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4)专业态度。其内容包括专业理想和专业情操; (5)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关系到为社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 政治意义,包括宽容、细致、耐心、善良、诚实等人格特征。第五章 教师职业道德 1.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 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用 以调节教师与他人、 教师与社会、教师与集体等相互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 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2. 职业道德的内容: (1)对职业道德价值的正确认识;(2)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12、; (3)培养对职业的真挚情感; (4)锻炼职业意志;(5)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 为和习惯。 3.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了解) :调节功能、教育功能、反映功能。 4.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师德意识要求高水准; (2)师德行为要成为楷模; (3)师德内容具有继承性。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道德复习材料4 5.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精确记忆)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 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6. 热爱学生 (1)教育现实中常见的非人道化现象:心理伤害、体罚、变相体罚、经济惩罚; (2)教育中非人道化现象的致因:陈旧师生观的影响; 伦理观念上的误区; 应
13、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缺乏良好的个人修养和教育经验。 (3)教师如何热爱学生: (重点) 优化师生关系。善待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弱势学生;宽容犯错学生;尊重个 性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 以身示范; 公正和平等。 对待全体学生的平等与信任;师生间关系的平等与 民主。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1.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体系:公民道德目标、 教师道德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 目标。 2.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对职业道德知识、理论 的理解和掌握,是进行师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 (2)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基础上,陶冶高尚的
14、 师德情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3)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是师德修养的必然环节; (4)坚定教师职业道信念。坚定教师职业道信念,是师德修养的核心问题; (5)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在师德意识指导下,依靠师德信念,自觉 选择师德行为、养成师德习惯是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第七章 教师心理素质 1. 教师心理素质的含义: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和后天的合力作用下所养成的 一种调节自我内部心理和行为以及内部心理行为和外部环境关系的平衡技能。 2. 教师的心理素质的主要表现:自我控制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应对压力的能力、自我解脱的能力和自我表现
15、的能力。 3. 教师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 (重点) 教师的心理素质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是个多维度、 度层面的结构系统。 其构成 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正确的学生观教师的认知结构; (2)师爱教师的情感结构; (3)教学监控、教学认知与教学操作能力教师的能力结构; (4)教师的自我意识教师的个性结构。第八章教师智力品质 1. 教师智力品质的含义:智力是人的整体性的潜在能力, 是智力因素的深层结构, 它包括认知智力、反应智力和情感智力。 2.教师需要具备的智力品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 3. 教师的观察能力:是指教师对周围事物、主要是对教育对象(学生)由外表到 内心的
16、知觉能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道德复习材料5 4. 教师观察能力的要求:迅速而准确、细致而深入、全面而客观。 5. 教师观察能力的培养: (1)要形成强烈的观察动机; (2)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 (3)坚持科学的观察态度。 6. 教师思维能力的要求: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 条理性、思维的创造性。 7. 教师思维能力的培养: (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2)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加强思维训练; (3)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8. 教师记忆能力的培养: (1)增进大脑功能,保持记忆时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即时记忆的效果;从生 理方面,要注意劳逸结合,确保用脑卫生,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充分发挥大脑的 记忆功能,注意饮食营养。从心理方面,要集中注意,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要 怀着浓厚的兴趣去主动记忆, 要满怀信心,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保持 轻松、愉快的心情。 (2)遵循记忆规律,选择记忆时间,运用有效的记忆方法;要加强有意识记和 意义识记,要选择最佳记忆时间,巧用记忆术。第九章 教师情感品质 1. 教师情感的概念:教师的情感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