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和陶渊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08835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5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清玄和陶渊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林清玄和陶渊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林清玄和陶渊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林清玄和陶渊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林清玄和陶渊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清玄和陶渊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清玄和陶渊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 曲江对酒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 春思)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王维田园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 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

2、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唐 周朴桃花二月春归风雨天, 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 不及初开一朵鲜。清 .袁枚: 题桃树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唐 韩愈题百叶桃花走进林清玄他拥有一头披散的长发他是一位满怀虔诚的佛教徒他的作品一向以“清而不玄”,清新明丽而著称人物介绍: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打开,名字来源:清而不玄。台湾高雄人,1953 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 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他 17 岁开始发表作品,20 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 ,之后一发不可收,走上了文学之路。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

3、。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生平:8 岁立志成为作家,17 岁正式发表作品,才情敏捷,广受文坛瞩目30 岁获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吴鲁芹奖,金鼎散文奖,联合报散文首奖,时报文学奖. 32 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35 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九十年代最畅销的作品。40 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同时创作现代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化,掀起学佛热潮,获得杰出孝子奖;45 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被称为有声书的经典;50 岁完成茶

4、言观色、 茶味禅心、 人生寓言系列三百篇,被选为青少年最佳读本;52 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欢玄想被选为台湾中学生优良读物;53 岁出版老先觉的话再度被选为中小学优良读物。从少年到壮年,林清玄出版过一百多部作品,随着阅历的广大,体验的深刻,作品不断提升境界。他从文学到佛学,智悲双运,情境兼并,不断创造新局,自成一家之言,被誉为台湾文化的良心;他的文字魅力风靡整个华人世界。 散文创作阶段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 个阶段,第 1 个阶段是在70 年代他初登文坛的78 年间,散文集有莲花开落、 冷月钟笛等;第 2 个阶段是他从1980 年结集温一壶月光下酒起,相继出版了白雪少年、 鸳鸯

5、香炉 、 迷路的云 、 金色印象 、 玫瑰海洋等;80 年代后期迄今,是林清玄散文写作最辛苦和最多产量的第3 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他以10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学界内外。写作特点: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 .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 .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类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林清玄的散文独树一帜 ,自成风格 ,其散文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 “态度 ,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

6、做到虚实生辉 ,空灵流动 ,具有诗性之美. 他的文章有如远方走来的一位女子,初时,不能让人有惊艳之感,再看,就如一道山泉,缓缓地向我们的心中渗透。他的文字犹如一股真淳的凉风,读完之后,能让人心平如水。如此智慧清新的散文,在如今的文坛并不多见。他主张人心应“如水”、 “如镜”,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对涤人心上的尘土,开启人性的灵智很有益处。读林清玄会让我们看清很多事情,会让我们变得坦然。他的文字有种淡淡的香,看完之后会有感恩与善良的感觉。常常与他一起进入那富有禅意的世界,以他的散文净化自己的心灵,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他别样的文字, 犹如混沌人世间的一片净土,一缕莲的馨香。林清玄的书,小故事里

7、有大智慧,平淡而隽永,值得一遍遍的去回味,轻松自然,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在最细腻的内心感觉中把你打动。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著作,感受一下他的智慧!也让我们的思想放飞!林泉:这是一本学校作文课不会教的写作书,一部从生活中体悟写作秘密,结合创作经验和美丽文字的书。著作等身的林清玄,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写作者心中常出现的疑惑,用真挚而优美的文字,做出最好的解答与示范。他说,有心于写作,要像诗人寒山子,全副身心投注于感觉和思想,对文字有不可遏止的热情。寒山子既不用纸笔,当时也没有出版商,想到什么就随意地写在树上、石头上。经过一千多年了,全世界的人依然在读寒山子!文学家的心,超越了虚实,飞越了时空,在美好

8、的情怀与我们相会,心的菩提是林先生最畅销作品“菩提系列”的精选集。菩提喻指佛教中觉悟的境界,“菩提系列”共10 册,是林先生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风格清净淡泊,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人世,多年来不断重印,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心的菩提从这一系列中选文94篇,林先生和我们一同体会世界的无常、人情的冷暖,放开胸怀,日日是好日。在云上: 这注定是一个美妙的日子。当你从红尘滚动的大街上,回到宁静的住所,泡上一杯茶,打开在云上,慢慢地品着,细细地读着,你的内心开始变得欢喜、感动、鲜活。 你不仅得到了美文的滋润,更发觉了内心的智慧。你看到了浮云之上的浮云,蓝天之上的蓝天。 你的心来到了一个更广大而纯真的世界,

9、你发现你的生活其实充满了光明。在那光明中,你再也等不到明天,你要享受今天,享受此时此刻 飞越沙漠的河:林清玄书中细腻、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他周遭事物的观照能力。从社会现象、 好山好水、 一草一木、 茶味、 诗味、 禅味体悟, 到对流浪狗、 美丽的乌龟壳的反思,以及有无限生命力的种子的喜爱。他擅写生活体验,以及身边的人、事、物着墨,以优美质朴的语言创作,阅读他的作品如饮一掬甘美的泉水。35 篇散文,值得一读再读,反复咀嚼苦瓜变甜 : 我很喜欢一则关于苦瓜的故事: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 “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

10、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回来以后, 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教化,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 情爱是苦的, 由情爱产生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是修行者也不可能改变,何况是凡夫俗子!我们尝过情感与生命的大苦的人,并不能告诉别人失恋是该欢喜的事,因为它就是那么苦,这一个层次是永不会变的。可是不吃苦瓜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苦瓜是苦的。一般人只要有苦的准备,煮熟了这苦瓜,吃它的时候第一

11、口苦,第二三口就不会那么苦了!对待我们的生命与情爱也是这样的,时时准备受苦, 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认识那苦的滋味,才是有智慧的态度。戏如人生 : 一位在电影上都演出完美爱情的女明星,现实生活的感情却一再遭到挫败。当她接受记者的访问时,感慨地说:“演了这么多年的戏,设想到演自己是最辛苦和失败的,因为演别人时可以根据剧本的情节来演出,但是演自己时,却没有写好的剧本,没有彩排,也没有 NG,一旦演坏了,就要承担所有的责任。”因此,她说: “演别人容易,做自已难。”读了这个报道,我的感触很深,大凡世事皆是如此,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站在岸边时容易客观, 身陷洪流时就会迷乱了,在现实社会, 我们可能

12、看到心理学家比一般人有更多的心理情结;专门为人解答婚姻爱情的人,自己的爱情婚姻可能一塌糊涂。由于真实人生没有剧本,没有彩排, 不能重来,所以要紧的是活在眼前,让每一个眼前都活在最好的状况,承担此刻的责任,那么结局即使不能完美,过程也没有遗憾了。世事离戏只有一步之远。人生离梦也只有一步之遥。生命最有趣的部分,胜过演戏与做梦的部分,正是它没有剧本、没有彩排、不能重来。生命最有分量的部分,正是我们要做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林清玄语录:1 面对人生难以管理的生老病死,我们能以起承转合寻找心灵的故乡。人总是有限制的,但有梦总是最美的。2 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不要为明天烦恼,要

13、努力地活在今天这一刻。3 我,宁与微笑的自己做搭档,也不与烦恼的自己同住。我,要不断地与太阳赛跑,不断地穿过泥泞的路,看着远处的光明。4既生而为人,就要承担,安然接受人生可能发生的一切。5 境界高的人生,并不在于永远有顺境,而是不论顺逆,也能用很好的情味去面对。总结:林清玄作为台湾自由作家,曾创造了连续3 年台湾年度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佳绩,为 10 年来第二大畅销书男作家,其作品逾百部,在华人阅读圈尤其是青少年中赢得了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的美誉。“面对人生难以管理的生老病死,我们能以起承转合去寻找心灵的故乡。人是有限制的,但有梦总是最美的。”林清玄声情并茂地将其人生传奇片

14、断和盘托出,形散而神不散地展示着化人生苦旅为文化乐旅的大智慧陶渊明东晋是我国文学史上孕育着新的生命和转机的时代,人们为着弃旧图新都在彷徨求索,积极创造,但成绩卓著者甚少,唯独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代表了历史的新动向,开创了田园山水诗,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影响。陶渊明在诗歌意象创造上苦心经营,造诣极高,使其诗歌平淡中现出浓烈、自然中露出雄奇,意境深邃、含意隽永,同时其光明峻洁的人格亦在这隽永的意境中得到最完美的凸现;陶渊明正是精心炼取意象,借物自况,托物咏志,在诗中淋漓尽致地抒写了他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精神,展示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光辉人生。陶渊明与鸟魏晋时期玄言诗盛行一时。魏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 向内发现了自

15、己的深情。 而陶渊明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风格无不表现了对自然的追求。自然与自由相关, 陶 渊明及魏晋人士对自然的渴望 , 实际上代表了他们对形体自由及精神自由的双重渴望。这 种渴望在两汉经学统治相对松弛之后 , 变得尤为突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 那就是陶渊明对自然的追求与鸟大有关联。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 , 应该说是有其深刻的时代内涵的。”如 此看来陶渊明在诗文中大量运用飞鸟意象,跟时代的风气有着很大的关系。 长期的文化积淀中 , 鸟已不是普通的自然之物, 而是具有文化传统所赋予的象征意味的兴象之物。关关睢鸠, 在河之洲 , 象征自由、和谐; 庄子逍遥游中高飞远举的大鹏 , 则是

16、远大理想的象征。陶渊明与菊“菊, 盛开于疾风横扫、寒霜施威的深秋季节; 当百花纷纷凋谢之际 , 它却顶风傲霜 , 展夺目之异彩, 吐醉人之芳香 , 因而诗人便纷纷赋予它特定的象喻意义: 与世抗争 , 不同流合污 , 清高贞洁 , 刚烈不阿, 然而 , 真正赋予菊以抗争、贞烈品性的, 或者说真正以菊自况、对菊爱得最执着、影响也最为深广的当独推陶潜。陶潜之爱菊 , 实是由其刚烈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所决定的。”菊的品格是属于陶渊明的,陶诗中的菊所赋予的特定的象征意义是其他咏菊诗所无法比拟的. “菊之于陶渊明,犹兰之于屈原,梅之于陆游”。陶渊明对菊、松确有偏爱,诗人写它们决不是单纯地咏物,而是在这些自然景物的形象中寄托了自己对不同流俗、坚守节操的美德的仰慕之情,他的一生确如顶风傲霜,清高贞洁的菊松一样闪耀着灿烂的光辉。“陶诗中的菊花意象有三类: 食菊 , 突出菊花的药用价值, 防病保健 , 延年益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