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重点整理(参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08467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学重点整理(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文学重点整理(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代文学重点整理(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现代文学重点整理(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重点整理(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重点整理(参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文学研究会:1921 年 1 月,由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许地山等12 人共同发起成立,“为人生”的“新文学”思想成为文学研究会的基本文学主张。2、创造社: 1921 年 7 月,留日学生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在东京成立了一个新文学团体创造社,文学主张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文艺的活动”,追求“一种美的文学” ,寻求文学给人带来的“美的快感和”。3、 “人的文学” :由周作人提出,其中的“人”有两重含义,一是“从动物”进化的,二是从动物“进化”的,前者强调了人是一种“动物”,后者强调了人与其他动物不同;总的来说,人是具有“灵、肉二重”性。4、新感觉派:20

2、年代末30 年代初,在日本新感觉派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施蛰存、刘呐鸥、 穆时英等, 他们借鉴新感觉派的方法和精神分析学说进行小说创作,在表现现代化快节奏的都是生活和现代人的畸形变态心理方面有独到之处。代表作品有将军的头 、 上海的狐步舞等。5、东北作家群: 1931 年“九 .一八”事变后,一批从东北流亡到内地和在日满统治下坚持文艺斗争的东北籍作家所形成的创作群体,代表人物有萧军、萧红、白朗、骆宾基等,放映了东北人民艰苦抗战的不屈精神和这块古老土地的痛苦裂变。主要作品有 八月的乡村 、 生死场等。简答论述题:1、 请简述文学改良“八事”1917 年 1 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

3、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即:须言之有物、须讲求文法、不模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粗字俗语、务去滥调套话。 (二须五不一务) 。2、 请简述文学革命论陈独秀于1917 年 2 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高张了“文学革命军”之“三大主义” ,即: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 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 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3、 试简述“问题小说”的内容,以叶圣陶的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进行分析。五四前后三四年间的一股小说题材热,代表人物有冰心、叶圣陶、许地山、王统照,以“写

4、实”为标榜,题材倾向于社会实际,专注于困扰人们现实生活问题的发现,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人生究竟是什么” 。 潘先生在难中书写了小市民和下层之时分子的具体生存艰难,作者对人物有着客观冷静的细微观察,既同情又微讽。4、 请分析郭沫若的诗歌特点,以凤凰涅槃为例。 首先,在语言的白话化和流畅程度上是其他新诗人所不能比拟的;其次,诗意中的理趣和思绪的内在逻辑性也是同时期新诗的典范;再次,浓郁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1)激越的音调,磅礴的气势,显示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2)塑造了抒情主人公“ 我” 的形象。诗中大自然被充分的人格化、拟人化。(3)丰富的想象, 神奇的夸张。 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遨游整个

5、宇宙太空,把整个大自然当成抒写的对象,信马由缰;最后,创造了绝对自由的自由诗形式:(1)自由体诗。集子中多数都形式自由,字数、句数均不固定,长短不一,随着感情的流淌而自然成诗,韵律大体一致,没有统一的韵律,随着感情和诗章的需要而自然押韵。(2)诗剧。以诗的形式写剧,这是作者的大胆创造,其形式大体同自由体诗。 (3)格律体诗。也有少数诗篇,运用齐整的格律体,显示了作者的古诗功底的深厚。5、 请分析郁达夫的小说特点,以沉沦为例。首先, 郁达夫的小说向以颓废著称,擅长于欲望的描写,大胆直露地书写主人公潜在的欲望萌动,哀婉、忧伤,时有放浪形骸之;其次,惯于在人情细微处落笔,善于捕捉“多事之秋”的场景,

6、感触细腻、敏锐。6、 请分析郁达夫小说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包括自叙传文学观)。首先, “自叙传” 叙事色彩: (1) 认为 “ 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 如作品中的 “ 他”“我”“老郁”“文朴 ”“于质夫 ”“李白时 ”“黄仲则 ”“伊人 ” 等。 ( 2)塑造了一批 “ 零余者 ” 形象。 (3)坦率真实的心理暴露;其次,感伤的抒情;再次,结构的散文化:创立了现代小说的崭新形式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最后,流丽、清新的文笔。7、 分析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写作特点。首先,主题分析:五四背景下的女性个人奋斗、挣扎与失落:(1) “五四”与女性个人的浮现:A、勇敢的女性作为时代的象征,如子君;

7、B、恋爱中的女性的两难情境(主体的建立与主体的失落,事业与家庭等);C、男性与女性作家不同的性别书写策略(男性作家对于激烈的女性人物的偏爱,女性作家自我书写时的犹豫与保守);(2)莎菲女士所折射的女性书写:A、流浪的个体:公寓:暧昧的空间,游离于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外。(与日出中的陈白露寓所、伤逝 中子君的寓所、 凌叔华的 酒后 的寓所进行比较。 )流浪: 远离家乡、父母、朋友,决绝的避世姿态B、颓废的人生状态:疾病、凌乱美学、颓废与“现代性”问题、颓废与女性“ 我不会打、不会应酬,不会治事理家,我有肺病,无钱 ” 、“ 坏女人 ” 对主流文化的质疑和超越,对正常的女性形象的改写。其次,故事分

8、析,富有意味的三角恋:莎菲女士的日记所提供的以女性为中的三角恋:莎菲为中心,有选择权;苇弟、凌吉士处于从属地位; 莎菲性格强悍,相形之下,男性的性格黯然失色、对志同道合的爱情的规避 莎菲和苇弟。最后,形式,日记体:第一人称叙事和五四文学的现代性,日记体与女性文学写作:A、倾诉性; B、心理描写;C、自传性。8、 简述新月社对诗歌理论的贡献,以闻一多为例。首先,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探讨,提出“音尺”概念,适应中国现代语言环境的改变;其次,提出了著名的诗歌“三美”主张,认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 ,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附:朱湘:对韵律的注重,

9、对音乐性的挖掘;戴望舒:不刻意追求外在的韵律形式,但在字里行间却充溢着一种内在的情感冲动,主张“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徐志摩: 以情感和情绪的抒发为主要关注的对象,通过对某种物象的反复抒写,在旋律和节奏中让情感升温。9、 简述子夜的创作特点和吴荪蒲人物分析。 (1)五条重要线索贯穿;(2)网状结构吴荪蒲人物分析: 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吴荪甫具有两个方面的性格一、果敢、自信。他的理想是发展民族工业,摆脱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的束缚,最终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在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中,他表现出果敢、自信的性格。在公司的连连失败,沉重的一击

10、之下,他那的动摇、 悲观就暴露出来了。当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争中惨败时,他的悲剧命运也达到了高潮。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 封建主义的不满; 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10、试分析家中觉新和觉慧的形象。觉新: “多余的人” ,是一个复杂性格的人物,清醒认识到自己悲剧命运的懦夫。1、 自愿牺牲。 因为受到过五四新思潮和反封建的新空气的影响,他切身认识到封建家庭制度必然崩溃

11、的命运。但他受到的封建教育和封建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太深,作为封建家庭的“ 孝子贤孙 ” ,使他自愿地挑起家庭的担子,为家庭牺牲自己,不敢反抗。2、 一个自觉的懦夫,对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处处退让、顺从甚至做帮凶。他牺牲了梅、瑞珏,还劝说觉民接受高老太爷定的冯家的亲事。为维护封建家庭他付出了自己和亲人的惨重代价。 觉新的悲剧是封建末世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命运,由此产生了绝望、悲观等心态。这一形象对现代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具有很大概括力。觉慧: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形象,是一个大胆然而又幼稚的“ 叛徒 ” 。一方面,他在高家最早觉醒, 并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他敢于对抗高老太爷

12、;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支持觉民逃婚,大胆向婢女鸣凤表示爱情,他公然揭穿尊长“ 捉鬼 ” 丑剧;最后毅然离家出走。 显示了五四一代青年的成长与觉醒。另一方面,他也难免存在历史局限与弱点,思想和行动尚显幼稚,还留有封建思想影响的痕迹。11、试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性特点。生命个人主义影响下的社会悲剧和生命悲剧:(1)社会悲剧“三起三落”,遭到社会黑暗势力的频繁打击; (2)生命悲剧: 身体和自由受到虎妞的限制与约束、寄小福子希望于身外、遇到夏太太后对其身体的自我摒弃。12、试分析雷雨中繁漪、周朴园的形象以及曹禺戏剧创作的悲剧艺术特点。社会悲剧(易卜生)a)周朴园形象分析i.专制封建家长i

13、i.残忍资本家性格悲剧(莎士比亚)b)繁漪形象分析i.双重损害ii.原始野性、“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命运悲剧(古希腊)c)侍萍形象分析悲剧艺术特点: (1)充满纯正、浓郁的悲剧氛围,彰显了悲剧表现人声情感的深度和力度;(2)充分体现了戏剧性思维的艺术特点,人物“角色”身份清晰,戏剧性冲突强烈;(3)融会中西的艺术技巧。13、简述沈从文的创作特点。(1)普泛性伦理价值得到特显;(2)具有鲜明的问题特色,人们往往用散文化小说形容它;(3)刻画人物时善于利用人物的直接引语,即让人物自己来说;(4)善于调控写作对象与写作视点的距离,往往让描写对象不太靠近“镜头”,又不远离“镜头”,类似于“风景照”

14、的摄影方式。14、简述朱自清和艾青抒情作品的创作特点。朱自清散文: (1)题材:往往在最能撩动人心弦之处落笔,情感纯正,富有人格魅力;(2)洞察力:感觉敏锐、体察精微,思绪缜密;(3)形式:语言朴质,文笔轻盈,富于韵律感。艾青诗歌:( 1)形式:以散文化的方式书写,不单纯追求诗作的外在韵律,从意向和情感的深度上挖掘诗意; (2)内容:色彩丰富,意向鲜明;(3)艺术手法:语调缓和,多用补充句式,有一唱三叹的艺术功效。15、试分析围城的含义。社会批判层面:通过方鸿渐等的人生历程,广泛地触及了三四十年代的社会面和众生相,尖锐地揭露和讽刺了当时的种种人生病态和社会弊端。文化批判层面:隐喻高等学府中的勾心斗角,反动政府的思想文化控制,“ 新式 ” 文人(新儒林)的种种丑态。哲理思考层面:深入到人本的形而上层面,隐含着类似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普遍出现的人生感受和宇宙意识,那种莫名的失望感与孤独感,有看破红尘的味道,也有人生虚无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